小麥的品種選育 新中國建立后,山東小麥品種經歷了五次更新。 第一次更新(1955-1959年),用碧螞1號、碧螞4號等品種代替了原來的農家品 種。增產20%以上,1960年全省種植3000萬畝。 第二次更新(1960-1965年),用濟南2號代替了碧螞1號、碧螞4號。1954-1956 年,省農科所以碧螞1號為母本、早洋麥為父本育成的濟南2號,耐寒性、分蘗力強, 后期抗干熱風,中早熟,抗條銹病,植株具韌性,千粒重36克,產量高,比碧螞1、 4號增產10-20%。1966年山東種植2000萬畝,黃淮麥區種植3000萬畝。 第三次更新(1966-1972年),用濟南8號、濟南9號、蚰包麥等品種,代替濟南2 號。其中:濟南8號是1957年由省農科所以碧螞4號為母本、早熟1號為父本,于 1965年育成。該品種秸稈較硬,較抗倒伏,抗條銹病,在濟南試種,比碧螞4號增 產33.9%。1972年山東種植1000萬畝。濟南9號是1957年由省農科所以辛石3號為母 本、早洋麥為父本,于1965年育成。該品種粒大質佳,千粒重40克左右,秸稈硬, 耐肥水,抗條銹病,后期落黃好。1972年山東種植1000萬畝以上。蚰包麥是1958年 由煙臺專區農科所以蚰子麥為母本、石島包打三百炮為父本育成。該品種秸稈較硬, 抗倒伏,耐肥水,耐寒,分蘗力強,畝穗數較多,是密植型高產品種。70年代中期 山東種植500萬畝。 第四次更新(1973-1980年),用泰山1號、泰山4號、泰山5號、煙農685、魯滕1 號代替濟南8號、濟南9號、蚰包麥。其中:魯滕1號是1963年由省農科院原子能農 業應用研究所用鈷-60γ射線處理輝縣紅干種子育成品系,1967年定名。特點是分 蘗力強,穗數較多,較抗倒伏,適于高產栽培,增產顯著。泰山4號是1963年由省 農科院作物研究所以輝縣紅為母本、阿勃為父本育成。該品種抗病、抗倒伏、較晚 熟、白粒、品質佳、千粒重42克。1976年山東種植677萬畝。一般畝產400-500公斤。 泰山1號是1964年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以“碧螞4號×早熟1號”為母本、歐柔白 為父本,于1971年育成。該品種耐寒、分蘗力強、成穗率高、中熟、秸稈硬、抗倒 伏、抗條銹病、長芒、白殼白粒,千粒重42克左右。一般畝產350-400公斤,高者 達500公斤以上。1979年全省種植2926萬畝,1978-1984年全國北方冬麥區累計面積 2.1億畝,增產小麥50億公斤。泰山5號是1967年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以“輝縣紅 ×阿勃”為母本、歐柔白為父本育成。該品種分蘗力強、成穗率高、中早熟、千粒 重42克左右。一般畝產400公斤左右。煙農685是1974年由煙臺地區農科所以蚰包麥 為母本、輻系4號白粒選系為父本育成。該品種抗條銹葉銹病、耐寒、中熟、后期 葉干尖嚴重、口緊不落粒、白粒、品質佳,千粒重42克左右。 此間,省農科院原子能農業應用研究所以及菏澤、德州地區農科所分別用CO 2、He-Ne、Nz及YAG激光于70年代中期選育成8150321品系、魯麥4號和魯麥6 號等品種。 小麥的栽培技術 1968-1972年,萊陽農學院進行了小麥畝產500公斤栽培理論與技術的研究。采 用了培肥土壤,選用高產抗倒伏品種,適期早播,合理密植,培育壯苗,提高成穗 率,在群體適中的情況下重施起身肥和拔節肥并澆水等技術措施。 1975-1980年,省農科院陸懋曾等主持由50多個單位參加的“冬小麥穩產千斤 的生育特點及栽培規范”研究。明確了畝產500公斤小麥對土肥水的要求。每生產 100公斤小麥需氮3.38公斤、磷1.12公斤、鉀4.98公斤,其比例為3.02∶1∶4.45。 需水300-360立方,除生育期降水外,在冬前、起身、拔節、挑旗、灌漿等時期澆 4-5次水。穩產500公斤的栽培規范:一是施足底肥,及時耕耙整平;二是根據生產 條件、品種特性,合理選用品種;三是適時播種;四是精量播種,基本苗6-12萬; 五是冬前培育壯苗,返青期穩長控蘗,起身拔節期壯稈攻穗,孕穗期保花增粒,灌 漿期保葉增重。獲1979-1980年度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1979年,山東大學生物系陳惠民等進行了“小麥幼葉愈傷組織的誘導及器官的 形成”研究。表明小麥幼葉可以誘導產生愈傷組織,最后形成再生植株,證明小麥 幼葉具有全能性,但只局限在維管束鞘部的細胞。獲1979-1980年省科技成果二等 獎。 玉米的品種選育 1966-1978年,玉米育種工作由雙交轉向三交種,選育的品種有: 煙三6號與10號1966年煙臺地區農科所用“黃小162×海7”為母本、OH43為父 本育成煙三6號。以“海7×南55”為母本、OH43為父本育成煙三10號。兩品種均耐 澇、抗倒伏、抗大小葉斑病、品質較好,比當家品種增產10-15%。 魯三9號 1971年省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以魯單3號為母本、自330為父 本育成。該品種抗大小葉斑病、青枯病、黑粉病、耐大肥、抗倒伏、果穗粗大、產 量高,一般畝產400-500公斤,比當家品種“群單105”增產16%。累計推廣2106.4 萬畝。 聊三1號 1971-1977年聊城縣道口鋪公社農技站以白單4號作母本、獲白作父 本育成。該品種果穗大、生長整齊、抗倒伏、抗旱、抗澇、抗大小葉斑病、抗青枯 病、適應性廣。 1970年,山東開展玉米單交育種,三交種與單交種并存。70年代后期,單交種 取代了三交種,先后選育了一批良種: 魯單3號 1970年省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以華160自交系作母本、風可1 自交系作父本育成。該品種抗倒伏、抗大小葉斑病、成熟后莖葉青綠、宜作飼草、 果穗粗大,產量比當家品種“雙躍3號”增產20%以上。 泰單75號 1972年山東農學院以廣10-2自交系作母本、風可1作父本育成。 聊玉5號 1977年,聊城地區農科所以原武02作母本、黃早4作父本育成。該品 種早熟,抗小斑病、青枯病、黑粉病,抗倒伏,果穗大、粒飽滿、品質好,畝產 400-450公斤。 魯原單4號 1978年省農科院原子能農業應用研究所朱斗北等用原武02自交系 為母本、威風322為父本育成。該品種植株生長整齊、抗倒伏、抗病、抗旱、抗澇、 耐瘠薄、耐鹽堿、籽粒硬粒型、品質好、早熟,畝產400-500公斤以上,比當家品 種增產20%左右。累計種植面積3100萬畝。獲1979年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煙單14號 1979年煙臺地區農科所于伊、孫怡良用黃早4作母本、莫17作父本 育成。該品種植株生產整齊、較抗倒伏、抗大小葉斑病,畝產400-600公斤,比魯 原單4號增產10%以上。獲1984年農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玉米自交系的選育:1949-1978年,選育的玉米自交系有省農科所育成的華160 和黃小162,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威風322和齊31,省農科院原子能農業應用 研究所與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原武02,省農科院原子能農業應用研究所育成的華風 100、原齊123,萊陽農學院育成的1029,榮成縣種子站育成的2411,掖縣西由公社 后鄧大隊育成的掖107。其中原武02是胡世昌、王增貴、王長明、楊愛珠等于1971 年用武單早作親本,用γ射線3萬侖照射,1974年育成的自交系。該系春播生育期 95-98天,成株株高120厘米,葉片上沖而內卷,株型緊湊,適于密植,早熟、大穗、 硬粒、產量高、品質好。是組配高產、早熟玉米雜交種的優良親本,也是解決夏玉 米育種中早熟與高產矛盾的一個突破,具有國內先進水平。該成果獲1980年農業部 技術改進一等獎和1982年國家發明二等獎。由該自交系作親本選配的魯原單2號、 魯原單4號、聊玉5號、魯原三2號等玉米雜交種,1981-1984年在黃淮流域種植面積 達1500萬畝,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該成果獲1979年農業部技術改進一等獎。 玉米自交系一套二繁三制種:1975-1977年,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與平度縣農 業局,研究出玉米自交系一套二繁三制種繁育程序。一套,指由育種單位提供純度 99.8%以上的自交系原種套袋繁殖。二繁,按照大田制種需要將套袋繁殖的原種安 全隔離繁殖兩代。三制種,根據生產需要用自交系原種二代配制雜交種。一套二繁 三制種與大田種植雜種一代(單交種)面積的比例為0.07(一套田)∶2(一繁田)∶90( 二繁田)∶3000(制種田)∶100000(大田)。 玉米的栽培技術 1974-1977年,黃縣下丁家大隊研究了夏玉米千斤(市斤)高產栽培技術。技術 措施為:選用高產晚熟雜交種,每畝留苗3500株,確保實收3100-3200株;麥收前 10-15天套種,爭取300-400度積溫;苗期控制肥水,多鋤地;第9片全展葉時,追 施第一次肥料,施肥量占追肥總量的70%;第14片全展葉時,追施第二次肥料,施 肥量占追肥總量的30%。 甘薯的品種選育 1965年,省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用南瑞苕作母本、勝利百號作父本育成 濟薯1號。該品種耐澇、耐肥、適應性廣、結薯早、膨大快、高產穩產,畝產3500 -4000公斤。 1965年,省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以華北52-45作母本、廣東57-7作父本 育成濟薯2號。該品種抗旱、抗病、高產,適于旱地春薯種植、結薯集中、薯塊整 齊。 1966年,煙臺地區農科所以華北52-45放任授粉的雜交后代育成煙薯3號。該品 種出苗早而多、結薯早而集中、薯塊大而整齊、耐肥、抗澇、抗根腐病和黑斑病、 產量高、出干率好、食味香甜、肉質較面。 1968年,定陶縣冉固公社王路大隊以南瑞苕為母本、勝利百號為父本育成定陶 69-1。 1969年,莒縣農科所以南京92作母本、濟南紅作父本育成莒薯2號。該品種結 薯早而集中、薯塊大而整齊、耐旱、耐澇、產量高。 1972年,省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以南京92作母本、一窩紅作父本育成濟 薯5號。該品種耐旱、抗病、結薯集中、薯塊整齊、耐貯藏、食味好。 1973-1979年,煙臺地區農技站薛永和等,在甘薯生產上推廣8項改革和4項措 施。每年平均312萬畝甘薯,比改革前減少面積23.15%,總產增加44.3%,畝產增加 87.7%。8項改革是:改劣種為良種,改春季淺耕為冬前深耕,改土糞地面撒施為開 溝深施,改晚栽為早栽,改栽弱苗為栽壯苗,改稀植為密植,改長苗淺栽為短苗深 栽,改翻蔓為不翻蔓。4條措施是:精選薯種,溫湯浸種;早春耙耢,保凌層墑; 長垅短打,挖堰下溝;夏薯栽插,保活頂葉。獲1979-1981年省科技成果一等獎。 1973-1980年,煙臺地區農科所王樹佃等研究了高產栽培條件下甘薯生長發育 的規律。明確增強土壤通氣性是高產栽培的關鍵。土壤通氣性好,能促進鉀肥的吸 收,減少氮肥攝取,協調營養物質分配,促進分生組織發展,促進微生物活動,擴 大根系吸收肥水范圍,擴大土壤溫差。增強通氣性的措施是增加有機肥料、深耕、 壓沙、排澇。1978、1980年在兩次全國甘薯學術會議上,專家們認為增強土壤通氣 性是甘薯高產栽培中的一個突破。獲1979-1981年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1976-1977年,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春甘薯畝產4000公斤的合理消長動態。 莖葉發育前期應較快,中期穩步增長,高峰在8月下旬,每畝最大重量3000-4000公 斤,后期減重,收獲時2500公斤左右;莖葉前期日增重在50公斤左右,9月以后最 大不超過25公斤;綠葉數,6月中旬每畝30萬片,8月上旬到9月上旬維持在50-55萬 片,收獲時不少于40萬片;葉面積系數,6月中旬1,6月下旬2.5,7月中旬4,8月 下旬5左右,收獲時不少于3;薯塊增長,6月10日畝產100公斤左右,8月下旬2750 公斤左右,收獲時5000公斤;結薯后平均日增重每畝30公斤,最大日增重70-90公 斤。 大豆的品種選育 50-60年代,省農科所、菏澤地區農科所、莒縣農科所等,經系統選種,選育 出的良種有: 新黃豆 1952年,省農科所從益都平頂黃中選擇單株育成。該品種喜肥水、抗 旱、抗澇、抗病,畝產100公斤左右,含脂肪19.7%、蛋白質41%。 齊黃1號 1962年省農科所從壽張縣大豆田中選單株育成。該品種耐澇、抗病 毒病、中早熟、三粒莢多、比新黃豆增產12.2%,含脂肪19.7%、蛋白質40%。累計 種植近2000萬畝。 莒選23號 1963年莒縣農業試驗站從即墨小油豆中選單株育成。該品種較抗旱、 耐瘠薄、產量穩定,比新黃豆增產18%,含脂肪18.2%、蛋白質41%。 東解1號 1966年牟平縣東解大隊從河南洛陽市蔬菜研究所引種,經試驗早熟、 高產。主要在煙臺、濰坊、臨沂等地區推廣,累計種植2000萬畝。 躍進5號 1969年菏澤地區農科所馬善倫、姜榮貴從定陶大平黃選系育成。該 品種中熟,生育期100天,半矮稈、株高50厘米左右,有限結莢習性;籽粒黃色、 粒大優質、有光澤;生長整齊、抗旱抗澇、抗大豆花葉毒素病。畝產120-175公斤, 百粒重16-18克,含脂肪20.6%,適于山東菏澤地區、安徽、河南等地種植,年最大 種植面積500萬畝,累計推廣2000萬畝以上。獲1982年國家發明二等獎。 1966-1973年,省農科院、菏澤、濟寧、昌濰、臨沂等地區農科所雜交育成的 品種有: 臨豆3號 1966年臨沂地區農科所引進省農科院“齊黃1號×5905”雜交后代育 成。該品種早熟、抗旱耐瘠、產量穩定,畝產120公斤。 豐收黃 1966年昌濰地區農科所楊淑英引進省農科院“齊黃1號×小粒青”雜 交后代,于1970年育成。該品種株高90-100厘米,主莖發達,株型收斂,豐產性能 好,粒大產量高,百粒重15-17克,畝產125-150公斤,含脂肪18.5%、蛋白質42.4%。 適于膠東、魯北、魯中南、魯西南等平原、山區、丘陵地種植。山西、河南、江蘇 等省也有一定面積。省內年播種100萬畝左右,累計種植1200萬畝。獲1985年省科 技進步一等獎。 向陽1號 1970年諸城縣發家河套大隊引進省農科院“齊黃1號×小粒青”雜交 后代育成。該品種抗旱、耐瘠薄、耐肥、抗毒素病,畝產125公斤。累計種植1500 萬畝以上。 文豐5號 1971年濟寧地區農科所、省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用齊黃1號× 集體5號育成。該品種早熟、粒大優質、適應性廣,畝產130公斤。 文豐7號 1971年濟寧地區農科所、省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用莒選23號 ×齊黃1號育成。該品種抗鹽堿、抗病、耐瘠薄,畝產130公斤,高者可達150公斤。 兗黃1號 1973年兗州縣五里莊大隊引進省農科院“莒選23×5905”雜交后代 育成。該品種稈強抗倒、抗旱耐瘠、抗毒素病、適應性廣,畝產100-150公斤。 大豆的栽培技術 1964年,菏澤地區農科所進行麥田套種大豆試驗,套種后,大豆較麥后搶播增 產6.3-27.8%,又較等雨晚播(7月上旬)增產152.2%。 1978-1983年,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試驗,6月上旬大豆每晚播種一天,減產1- 3%。輪作比3年連作增產11.9-24.9%。播種前耙地比貼茬播種增產29.6%。 1978-1980年,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了大豆鼓粒與氣象條件的關系。大豆 粒的增重,隨灌漿天數的增加而增加,中間快,后期慢,最后穩定。大豆鼓粒,溫 度高灌漿快,溫度低灌漿慢;濕度大則灌漿慢,連續5天以上日照少則降低灌漿速 度。這項成果1983年在中美大豆學術交流會上發表。 棉花的品種選育 魯棉1號 1961年山東省棉花研究所龐居勤、葛逢珠、元文喬、徐惠純、封文 喜等,以中棉所2號為母本、1195為父本雜交后,1971年又用鈷604萬侖伽瑪 射線輻射,于1976年育成。該品種植株緊湊,生長穩健,結鈴性強,成鈴率高,吐 絮集中,成熟早,霜前花多,適應性廣,抗逆性強。1976-1977年參加全省區域試 驗,畝產皮棉73.22公斤,比岱字15號增產55.4%;1977-1978年參加全國棉區12省 市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皮棉79.7公斤,比岱字15號增產39.48%。該品種纖維長度為 31.49毫米,稍高于岱字15號(29.66毫米);細度和強度分別為每克5804米、3.85克, 均低于岱字15號的5901米、3.91克;紡21支紗和32支紗的品質指標,都能達到或超 過國家規定的一等一級紗標準,并適于同化纖混紡高支紗。在山東當時棉花產量低、 原棉不足的情況下,曾起到重要作用。到1980年,魯棉1號推廣868萬畝,占全省棉 田面積的82%,平均單產皮棉48.5公斤,比1976年每畝增產32公斤,增長193%; 魯抗1號 1972年昌濰地區農科所和高密縣康莊農場,從陜棉4號中系統選種育 成。其主要特點是高抗棉花枯萎病。 渤棉1號 1973年惠民地區農科所用烏干達3號作母本、徐州58作父本育成。該 品種出苗好,發育早,長勢強,耐旱耐瘠薄,成熟早不早衰,1979年黃河流域區域 試驗,15個點平均比魯棉1號皮棉增產2.6%。獲1981年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棉花的栽培技術 麥棉兩熟制 1974-1978年,聊城地區農科所、臨沂縣農科所進行了麥棉兩熟 制連續5年的研究,小麥畝產280-407.5公斤,夏棉畝產皮棉61.2公斤,每畝經濟效 益達80元左右。 棉花綜合栽培技術研究及開發試驗 1955年,山東省棉花研究所開始棉花綜合 栽培技術研究,1958年進行了高額豐產技術的研究。1970年提出畝產100公斤皮棉 栽培技術生育指標為:株高1米左右,主莖最高日生長量2-2.5厘米;開花期葉面積 系數1-2左右,最大時3-3.5;三桃比例為庚桃10-15%左右、伏桃50%左右、秋桃35% 左右,每畝實收3000-4000株。1977-1980年,山東省棉花研究所進行了畝產125公 斤皮棉的研究,1979年最高畝產達到131.8公斤。每畝實收株數2500-3000株,每畝 成鈴8萬個,鈴重4.5克左右,衣分33%以上,三桃比例為10∶55∶35左右,高產棉 田耕層有機質1.2%以上,速效磷20PPM以上,排灌良好。 花生的品種選育 60年代后,山東選育成的花生品種有: 臨花1號、臨花2號 1962年臨沂地區農科所從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引進的伏花生 ×五蓮撐破囤的雜交一代材料中選育而成,臨花1號耐肥水、抗倒伏、抗旱,百果 重216克,出米率70%,含油率52.9%。臨花2號,耐澇、抗旱,較抗花葉病毒病和葉 斑病,出米率68%,含油率51.2%。 花17、花11 1967年,山東省花生研究所以雜選4號為母本、姜格莊半蔓為父 本育成花17。該品種為普通型中熟直立大花生,百果重252.6克,百仁重108.4克, 粗脂肪含量54.2%,粗蛋白含量27.5%。種仁大、優質、適于出口。一般畝產200公 斤,高者500公斤以上,1983年播種面積100多萬畝。1969年以白沙1016為母本、中 選65為父本雜交育成花11。該品種屬珍珠豆型的早熟、直立,中粒花生,雙仁果率 高,百果重200克左右,出米率76%左右,粗脂肪含量57.3%。粗蛋白含量27.2%,畝 產150-200公斤。 花37 1972年,山東省花生研究所以徐州68-4為母本、花80為父本雜交育成。 該品種畝產200-250公斤,屬中熟直立大花生,較抗葉斑病,抗旱、耐澇、抗倒伏, 百果重220克,百仁重90克,蛋白質含量28.03%,含油率51.5%。獲1979-1980年省 科技成果二等獎。 海花1號 1971年,海陽縣黑崮科技隊農民喬文堂育成。該品種耐肥水、抗倒 伏、較抗葉斑病,一般畝產200公斤,高者達500公斤以上,百果重206克,出米率 73.5%,百仁重88克,含油率54%,蛋白質含量28.15%,1985年山東種植367.54萬畝, 獲1983年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花生的栽培技術 花生根瘤菌 從50年代初到1972年,省農科所、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對花生根瘤 菌的應用進行了205次試驗。在瘠薄的礫質粗砂土和砂質壤土施用,平均增產12. 83%,三年以上的花生連作地平均增產4.43-6.25%,三年以上未種花生的生茬地, 平均增產18.03-29.33%。菌劑施用時先將花生菌劑盛入清潔無油的容器里,按每畝 用量加入150-250克清水和勻,然后倒在花生種子上翻拌,使每粒種子都粘上菌粉, 即可播種,隨拌隨播種,當天拌的當天播完,以免降低根瘤菌的成活率。 花生對營養物質吸收及施肥 1960-1973年,山東省花生研究所進行了花生對 氮磷鉀三要素吸收運轉規律的研究。每生產50公斤莢果所需要養分量因品種而異, 即畝產莢果300公斤以下,早熟種約需2.5公斤氮、0.5公斤磷、1公斤鉀,中熟種約 需2.5公斤氮、0.5公斤磷、1.3公斤鉀,晚熟種約需3公斤氮、0.5公斤磷、1.5公斤 鉀。畝產莢果300公斤以上,三要素總量增大,而50公斤莢果所需營養量則有減少 趨勢。 1964-1965年,山東省花生研究所應用磷32進行了花生不同磷肥用量下對磷肥 吸收利用的研究。在中肥田畝施2-3公斤磷的成品磷肥,花生對磷肥的吸收利用率 為17.4-18.9%,而畝施4公斤磷的成品磷肥,花生對磷肥的吸收利用率為13.9%。 花生生長與莢果發育規律 1976-1978年,濰坊地區農科所研究證明,花生地 上部生長最旺盛是6月下旬至8月中旬,莢果數最多是7月上旬至8月中旬,莢果重量 增長最快是6月中旬至8月下旬;花生在日平均溫度29.5℃時開花最多,8-14時溫濕 度對受精有直接影響,空氣相對濕度越低,成針率越高;早期同時開花而又受了精 的,早熟種與晚熟種莢果發育速度一致;在一定范圍內,土壤含水量越多,籽仁含 油量越高。 花生灌溉 1956年,省農業廳在農業科研單位研究基礎上,提出在花生生育期 間需澆四水:攻花水在花生團棵后,開花水在花生盛花期,扎針水在大量果針入土 時,壯果水在大量果針入土后至收獲前20-30天。 清棵蹲苗 60年代初,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對莒南、日照、文登等縣群眾苗期“ 挖窩曬棵”或“剜花生”經驗進行了總結。技術要點:清棵時間以花生齊苗為宜; 把幼苗周圍的土向四面扒開,使兩片子葉露出來,起壟種植可破壟退土清棵;清棵 后15-20天平窩。平均增產12.9%。 花生間套作 1972-1974年,山東省花生研究所研究了花生與玉米間作的效果。 糧食地以玉米為主間花生,4行玉米間6行花生,每增加50公斤莢果減少玉米44.5- 50.5公斤;丘陵山地以花生為主間玉米,6行花生間2行玉米,每增加50公斤玉米, 減產花生莢果27-28公斤。 花生豐產栽培 1972-1983年,山東省花生研究所孫彥浩等進行了花生畝產 400-500公斤高產規律及栽培技術研究。到1979年創出畝產400公斤地塊155塊,到 1983年創出505畝地平均單產544.8公斤,群體指標:植株主莖高42-45厘米,側枝 長48-54厘米,主莖葉片8-12片,群體最大葉面積系數5.2-5.5,凈同化率6.9-7.6 克/平方米/日,生物產量900-1100公斤。主要技術措施是:選用徐州68-4、花37、 海花1號良種,選在深、活、松土體結構的生茬地深耕;每畝施圈肥7500公斤,每 畝施氮15公斤、磷10公斤、鉀15公斤;起垅栽培,適宜密植;始花后40-50天葉面 噴施1000PPM的B9水溶液控制徒長。獲1979-1980年省科技成果一等獎,1986年國家 科技進步二等獎。 土壤普查 1959年,省農林廳組織省農科院,山東農學院、省水利廳和專、縣等有關單位 的30萬人進行土壤普查鑒定。初步查明山東省土壤分6個區(魯西黃泛平原區、魯中 山麓平原區、魯中南山區、膠東丘陵區、濱海鹽土區、湖洼區)、13個土類(石渣子 土、嶺砂土、紅土、黃泥頭、黃土、泥土地、黑土、河淤土、沙土、輕沙土、二合 土、淤土、鹽堿土),查清了全省各類土壤的分布情況與肥力特性, 找出蘊藏的肥 源和地下水源,完成了12000余萬畝耕地土壤的普查鑒定工作, 繪制了全省及地方 土壤分布、土壤肥力、土壤改良及土地利用等4種圖,匯編成地區和全省土壤志。 1974-1978年,山東農學院對生產大隊土壤普查方法、 土壤普查的制圖工作進 行了研究,提出了適合全省情況的調查內容、方法、制圖、規劃及其理論依據,并 研制了土壤診斷取土鉆、簡易照準儀及可測12個土壤物理項目的國內第一臺LN- 77 型土壤物理診斷箱。 土壤改良 (一)鹽堿地改良 1963-1966年,曹縣安蔡樓公社苗莊大隊創造了開溝躲堿保苗技術, 總結出“ 起堿拔毒,開溝躲堿,溝底點種,雙株留苗,扒堿圍肥,澆水扎鋤,松垅平溝,陽 土還家”成套技術措施。改堿前,該大隊糧食畝產不到50公斤,皮棉只有幾公斤; 改堿后,到1971年,糧食畝產427.5公斤,皮棉畝產70.5公斤。 1966年,國家科委在禹城建立了“井灌井排旱澇堿綜合治理實驗區”,總面積 130平方公里,耕地139000畝。經兩年試驗,打成地下水觀測孔42眼,機井310眼, 修建各種渠道75公里,植樹5000余畝,對抗御1968年的大旱、加速土壤脫鹽等發揮 了重大作用,畝產糧食150-200公斤。 1975年,國家科委在德州地區建立了包括禹城、陵縣、平原、齊河和德州5 縣 市改堿實驗區,治理面積107萬畝。由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 山東省農科院、 山東農學院、山東省林科所、德州地區農科所和根治海河指揮部等單位承擔。在當 地政府的組織協調下,經過系統治理,生產條件發生了根本變化。其中禹城實驗區 溝渠路林井全面配套,平均100畝地一眼機井,達到日降雨200 毫米不受澇, 連續 250天無雨保豐收;林木覆蓋率由1966年的3%,提高到17%;地下水位穩定在臨界深 度以下,全縣鹽堿地由11萬畝降為7000畝輕度鹽堿,95%以上的鹽堿地改造成良田, 土壤有機質由治理前的0.5-0.6%提高到1.04%。 土壤含氮磷量也分別比治理前提高 32%、40%。1985年糧食單產500公斤以上,皮棉單產80公斤, 農林牧副漁總收入人 均占有800余元,比建區時分別增長4.55倍、15倍、79倍。 (二)山嶺薄地改良 1955年,莒南縣大山農業社創造了“三合一”水平梯田的方法改造山嶺薄地, 深翻、整平、修地堰、挖溝、砌水簸箕等,糧食平均畝產由1952年的110 公斤提高 到274.5公斤。 60-70年代,黃縣下丁家大隊進行山嶺薄地綜合改良,建成地面平、 地下平的 梯田,配以山間小型水庫,旱能澆水,增施有機質肥料,每畝土雜肥5000公斤以上, 使夏玉米畝產達500公斤。 (三)澇洼地改良 1961年,省農業廳總結澇洼地改良方法:將耕地修成溝洫畦田,使雨水分格蓄 存,就地滲透,水大時順溝排泄,借道路、地埂圈堰擋水,借路溝順水,作成大地 畦田;加高地面,修成臺田,四周筑排水溝淋堿排水;在畦田四周筑土圩擋水,修 成圩田,因地制宜改種水稻、旱稻。 1975-1981年,臨沂縣王橋公社農技站等,對砂姜黑土進行改良試驗, 摸清了 砂姜黑土的“澇、旱、瘦、僵”的低產原因,采用挖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擴大水 源發展灌溉、增施磷肥、種植綠肥等措施,使糧食單產由1975年的139公斤, 提高 到1981年的472.5公斤。 (四)低產薄地改良 1971-1982年,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吳建明、于興元等在桓臺、 鄒平縣進 行了黃淮海地區低產薄地的改良研究。主要措施:在低產階段,提高磷氮比至0.8, 并以重施基肥、巧施種肥、早施追肥為主;穩定高產階段,磷氮比下降至0.5以下, 改變基肥追肥比例,隨產量提高追肥期后延,畝產由150.5公斤提高到714公斤。主 要經濟指標是:化肥效益占58.8%,每畝養分投放量由3.04公斤增加到34.61公斤, 每斤養分增產糧食5.1公斤。均衡增施化肥,以“無機”換“有機”, 提高農作物 對光能和碳素的利用,農田有機質和有機形態營養物質投放增加一倍多,實現農田 系統良性循環,提高有機質、氮、磷含量,5-7年內糧食每畝增產500公斤。該項成 果獲1982年省科技成果一等獎和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二等獎。 耕作制度 1962-1980年, 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對不同耕作制度輪作周期的土壤養分 動態、養分平衡和對培肥地力的作用進行了研究。連作地土壤養分動態是:大豆連 作二年,土壤有機質、全氮逐年增長,磷素減少;甘薯、玉米、高粱連作二年,土 壤有機質、氮、磷均表現消耗。春作物--小麥--夏作物二年三作,土壤養分同期循 環的動態是消耗--積累--消耗;小麥--夏作物一年兩熟和三種三收,土壤養分周期 循環的動態是積累--消耗;小麥間種苕子,玉米間種田菁的兩糧兩肥,土壤養分周 期循環的動態是積累--積累。 1964-1980年,濟寧地區農業局、 南陽湖農場進行了麥田套種旱播水稻試驗, 在麥收前15-25天內將浸泡消毒的稻種用獨腿耬直播麥壟間,麥收后搶滅麥茬、 搶 澆水、搶滅草施肥,待稻苗4葉期后與其他稻田同樣管理。1985年在濟寧推廣3萬畝, 年增產值180萬元。 1974-1975年,煙臺地區農業局在榮成縣鄉宦莊和東 大隊、 文登縣赤金坡大 隊、海陽縣路疃大隊建立基點,總結推廣了“二、四畦”麥田套種半夏玉米技術, 大畦寬4市尺、種6-8行小麥,小畦寬2市尺、套種2行玉米,一般增產10-20%。 1974-1977年,莒縣城陽公社東村大隊進行兩糧兩肥、糧棉肥、 糧菜肥耕作法 試驗。秋種時,耕地整成大小畦,大畦寬1.4米、播6-9行小麥,小畦寬0.93米、播 2行苕子、翌年將苕子壓青套種2行玉米,小麥收后播種5行田菁或綠豆, 壓青后種 小麥。1979年,糧食畝產500公斤以上,增長一倍半。 1980年與1949年相比,在農作物總面積中,一年二作由1.3%上升到45.86%,二 年三作由80.4%下降到24.86%,一年一作由18.6%上升到29.28%,復種指數由139.8% 上升到145.9%。1985年的復種指數又比1980年增加8.43%。 耕作技術 1958年,省農科所等進行深翻地試驗,證明深翻33.3厘米-50厘米, 增產效果 最大。50厘米比33.3厘米,在多肥情況下(每畝土糞5000公斤以上)增產,少肥則不 增產。深翻2市尺以上沒有增產作用。適宜深耕比淺耕一般增產15-50%。 棉花地深 翻,主根長度增加87.5%,株高增加60.7%,鈴數增加109.4%。 1974-1983年,臨沂地區水稻試驗站試驗,在水稻收割后不翻耕, 淺破表土層 或開溝淺蓋上,使麥種翻在土下1.5厘米處,施種肥,增加播種量(每畝12.5-15 公 斤),冬前追肥、蓋糞、蓋土,冬后晚澆返青水,增加抽穗灌漿水, 解決了稻茬種 麥土壤水多土粘的“晚、粗、瘦”的問題,平均每畝增產小麥47.6公斤。1983年推 廣34.5萬畝,占夏稻面積的43.1%。 1979-1985年,山東農業大學作了以耙代耕、秸稈還田、培肥土地的綜合試驗, 實行耕耙交替,耙兩年耕1年的土壤耕作法。 1979-1985年,萊陽農學院進行了少耕法在小麥栽培中的應用研究, 采用以松 土代替傳統翻耕的土壤耕作,在粘重土壤及旱地具有明顯優勢。松土同時將基肥混 施于0-15厘米耕層土壤中,減少機具進地過多對土壤理化性狀帶來的不利影響,減 少油耗20-40%,輕粘質土壤小麥增產12%以上。 人畜糞尿、土雜肥、綠肥 《齊民要術》中有“踏糞法”。即“秋后農民將場上所有穰谷秕糠等,收貯一 處,每日布牛腳下三寸厚,每平旦收聚,堆積之。計經冬,一具牛踏成三十車糞”。 《王禎農書》載有:“田有良薄,土有肥磽,耕農又事糞壤之急。糞壤者,所以變 薄田為良田,化磽土為肥土也”。 1950-1954年,省農科所對人糞尿的保存和施用作了試驗。貯存時,尿肥加蓋、 加水稀釋,加土吸收或加少量過磷酸鈣等。貯存30天氮素損失由63.7%降為40.7-13. 4%。曬糞干氮素約損失60%。人尿作追肥時,在立冬至清明每畝麥田澆500-1000 公 斤,增產5%左右。 1952-1959年,省農科所等單位調查,認為人糞尿、家畜糞便等農家肥料, 積 肥時加土3-4倍,經嫌氣--好氣--嫌氣三個階段漚制而成。作基肥施用肥效高。 《 勝之書》中有“豆有膏”,《齊民要術》中把綠豆、小豆等作物作為“美 田之法”,并有糧菜與綠肥輪作復種的記述。《群芳譜》總結了在禾黍地中套種綠 豆、小豆、芝麻等綠肥作物,翻壓后復種小麥的經驗。 1933年,山東省立農業實驗所試驗毛豆為適宜山東種植的綠肥。1936年,該所 進行了毛豆與硫酸銨、過磷酸鈣、硫酸鉀和綠肥培肥地力的比較試驗。 1962年,山東省農業廳、省農科院在濟陽鹽堿地種植田菁,試驗表明:田菁在 油堿地0-45厘米土層內,含鹽量0.3-0.5%,出苗全,生長旺盛;含鹽量0.6-0.8%, 出苗緩慢,前期生長受抑制,雨后仍能迅速生長;含鹽量0.8-1.0%,出苗3-5 成, 植株矮小,生長受到強烈抑制;含鹽量超過1%則不能出苗;只要水不漫頂或有較長 時間的積水,仍不受害。 1963-1966年,德州地區農科所,選育出了德農1號田菁,出苗早、生長快、根 瘤形成早,比一般品種早熟50天,適于春、夏播留種,葉草產量高,養分含量高。 曾被新疆、山西、吉林、遼寧等地引種。 化學肥料 1960-1961年,省農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與昌濰、菏澤、 濟寧等地區農科所, 對氨水肥效和施用技術作了研究。明確氨水對小麥、玉米、高粱、甘薯、棉花、蔬 菜等均有明顯的增產效果,適宜用量為每畝30公斤左右,比用同氮量的硫銨降低成 本30-40%,但要開溝條施、穴施、分期施。 1978-1982年,萊陽農學院進行了小麥高產需肥規律研究。 證明土壤速效磷含 量在16PPM時,施磷肥增產;含量在25PPM時,施磷肥不增產;用量太多時,小麥表 現早發早衰。氮肥每畝適宜用量硫銨60-80公斤,過量時粒重不高,產量下降。 土 壤速效鉀含量在90PPM以上,施鉀肥增產不顯著;含量在50PPM以下施鉀肥增產明顯。 每畝適宜用量為10-15公斤。 微量元素肥料、細菌肥料 1977-1981年,長清縣農技站進行了微肥鋅防治玉米矮花葉病試驗, 用鋅作底 肥追肥及浸種噴施,對玉米矮花葉病均有明顯的防治作用,玉米增產6.9-29.1%。 1971年,山東農學院實驗農藥廠分離出832號無色桿屬菌細菌。 該菌對過磷酸 三鈣的轉化率為32-34%,對磷礦粉的轉化率為7.4-9.6%,應施用在含磷化物豐富但 可溶性磷少的中性至微堿性土壤上,以每畝用菌劑1-1.5公斤拌種效果最好。 小麥病蟲害與防治 麥蚜 1973-1983年,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認為, 麥蚜有麥二叉蚜、 麥長管蚜和禾縊管蚜三種。在小麥抽穗和灌漿初期使用樂果、敵敵畏等噴霧或噴樂 果粉、溴氰菊酯、速滅殺丁,每畝用藥20克稀釋后噴霧防治效果良好。 小麥黃矮病 1974-1981年, 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及泰安地區農科所研究 認為,黃矮病屬于病毒病,傳染媒介為麥二叉蚜。提出了藥劑拌種、適期播種、合 理密植、增施肥料、治蚜防病的綜合措施。 小麥土傳花葉病 1975-1981年,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鑒定, 病原有小麥 土傳花葉病毒、小麥黃花葉病毒。病土、病根是傳染源,農事操作是病害蔓延的途 徑。提出種植抗病品種濟南13號,加強肥水管理,早春鎮壓麥田,劃鋤提高地溫等 防治措施。 玉米病蟲害與防治 玉米大、小葉斑病 1972-1973年, 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和泰安地區農科 所調查證明,平原洼地以小斑病為主,丘陵山區及膠東沿海地區大斑病較重。通過 玉米品種資源的抗病性鑒定,研究提出選用抗病品種,并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加 強肥水管理等防治措施。獲1985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大豆蟲草害與防治 大豆菟絲子 1966 年在全省5個地區大面積示范,在菟絲子幼芽出土盛期15天噴灑每毫升含活孢子3-5 千萬的菌液1-2次,防治效果70-90%,證明“魯保1號”菌是防治大豆菟絲子的安全 有效的生物農藥。1975年試驗制成“魯保1號”菌粉,直接接種于培養基上, 無需 再培養一、二級菌種,便于農村生產。1972-1973年該所通過γ射線照射, 又育出 “1404”、“1409”兩個新菌株,在相同濃度下較原菌種提高防治效果10-20%。“ 魯保1號”菌劑自推廣后,有20個省(市、自治區)引去應用,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 豆稈黑潛蠅 1973-1975年,利津、無棣、墾利、沾化4縣農業局等40個單位組 成協作組進行研究,提出了豆田噴灑殺螟松、辛硫磷、樂果乳劑消滅,大豆播種前 用久效磷、靈丹粉拌種或浸種控制早期危害,冬春季處理越冬寄主消滅越冬蛹等防 治措施。 豆莢螟 1976年,惠民地區大豆蟲害防治協作組研究,提出豆田冬灌,場邊誘 殺,消滅越冬蟲源;選用利選6號抗蟲品種;用40%異丙磷、50% 殺螟松造煙防治, 毒殺當代成蟲及下代幼蟲。 棉花病蟲害與防治 1972年,山東省科委把棉花枯、黃萎病列為全省 重點攻關項目。省科委、省農業廳和省農科院組成山東棉花枯、黃萎病綜合防治研 究組,12年取得20多項研究成果。 棉蚜 1975年以來,總結出早 治田外,壓縮蟲源,藥劑拌種,涂莖,保護利用天敵,化學防治與生物防治協調運 用的綜合防治措施。 棉鈴蟲 1934年,山東省棉蟲研究所觀察,該蟲除棉花外,主要寄主還有蕃茄、 玉米、煙草、辣椒等作物。新中國建立后,省棉花研究所、山東農學院和產棉地區 農科所研究,明確此蟲年發生四代,棉鈴蟲孵化盛期是化學防治的有利時機。先后 提出了以有機氯、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等化學農藥防治為主的技術措 施。 棉花害蟲綜合防治技術 1975-1983年, 省植保總站和省棉花辦公室主持進行 了棉花害蟲綜合防治技術開發研究。 花生病蟲害與防治 花生線蟲病 1959-1969年,省花生研究所研究明確,該病主要靠病土、病糞、 流水及雜草傳播。該病不抗干燥,耐淹、耐低溫。寄主范圍廣,能浸染14個科80余 種作物及17個科50余種雜草。結合春耕或秋耕用80% 二溴氯丙烷乳劑配制藥液處理 土壤,輪作換茬,不用帶有線蟲的土墊欄,消除田外寄主雜草,杜絕傳播途徑。 花生葉斑病 1959-1976年, 省花生研究所查明了病原菌發育與溫濕度關系, 溫度為18-32℃,孢子萌發;低于10℃,高于37℃不發育。發病的相對濕度為80%左 右,發病的高峰期在收獲前20-30天。用50%多菌靈、50%托布津、80%代森鋅,于始 發期噴藥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噴一次,連續噴2-4次,防效良好。 花生莖腐病 1973-1975年, 省花生研究所研究結論是:菌絲體生長的最適溫 度為23-35℃,病菌耐低溫、耐干燥、耐水浸,寄主范圍廣;種子發霉, 苗期降雨 多,濕度大發病重,連作地發病重,用25%、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防止種子 霉捂,輪作,均可減輕該病的危害。 花生青枯病 1975-1981年,臨沂地區農科所、省花生研究所研究表明, 花生 青枯病發生于花崗巖、片麻巖、砂巖為母質風化的砂礫土上。發病輕重與土壤含砂 率呈正相關,與土壤持水量呈負相關。氣溫在25℃以上,又有適量降雨,可造成病 害大發生。提出應用抗病品種“魯抗青1號”,花生、水稻輪作,用90%氯化苦處理 土壤等防治措施。 花生蠐螬 70-80年代, 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和省花生研究所研究認定, 省內花生蠐螬有4科25種,以大黑、暗黑金龜危害重,分布廣;棕色、毛棕、 擬毛 黃、云斑金龜只有局部危害;其他種沒有大的危害。可噴灑40%樂果、50%久效磷、 粘蟲散防治成蟲,用5%辛硫磷、3%呋喃丹、25%異硫磷毒土或藥液防治幼蟲。 分別 由蒙古麗金龜、大黑鰓金龜自然感病幼蟲分離篩選出乳狀菌防治此蟲。該菌對蒙古 麗金龜、銅綠麗金龜、草毛麗金龜幼蟲致病在50%以上,并有長效。 蘋果病蟲害與防治 蘋果輪紋病 1963-1980年,青島市農科所、青島市果樹園藝場、 濟南市果樹 園藝場、山東農學院研究表明,病菌自幼果到成果均能通過皮孔或傷口侵入。降雨 多而早發病重。防治方法:清理樹體,割除粗枝;果樹發芽前噴福砷、石硫合劑、 五氯酚鈉;花后至采收前噴波爾多液、多菌靈等。 蘋果苦瘟病 1966-1985年,煙臺市果樹科學研究所查明,高氮低鈣及N/C比高 是造成此病發生的誘因。選用煙臺沙果和福山小海棠作砧木、降低地下水位,減少 果實數量,減少氮肥用量,短枝型品種噴鈣等措施均有效果。 蘋果斑點落葉病 1970-1983年,煙臺地區林科站、 青島市農科所研究認為, 用600倍50%退菌特,1000-1500倍撲海因1∶3∶160倍波爾多液噴霧防治。 蘋果樹爛根病 1971年,省果樹研究所研究認定,此病有生理病害和真菌病害 之分,真菌病害有白絹病、白紋羽病、紫紋羽病。地勢高、排水好的發病少,地勢 低、排水不良的發病多。防治方法:對發病株剝除病皮,每株用 50 克賽力散兌土 1000克撒于根頸部;果樹發芽前扒開根部,每株澆4000-5000克200-400倍50% 代森 銨溶液,秋天再澆一次。 蘋果樹腐爛病 1971-1977年,省果樹研究所試驗證明,增施鉀肥, 噴波爾多 液、克菌丹保護樹干,刮除病斑等均有效。 蘋果早期落葉病 1973-1977年,煙臺地區農林局、 山東省果樹研究所共同研 究確定,該病是灰斑病、圓斑病、輪紋病和褐斑病侵染所致。用抗病品種,清除落 葉,刨園壓土、壓沙,噴波爾多液、多菌靈等可以控制此病。 蘋果灰斑病 1975-1977年,煙臺地區林業站研究查明,氣溫達20℃時, 雨水 多,危害重。冬季清除落葉、剪除病枝并燒毀,使用退菌特、多氧霉素防治有效。 梨病蟲害與防治 梨花蕾蛆 1973-1977年,費縣林業局觀察查明,幼蟲在花期危害花蕾。 防治 措施:冬季深翻,清理碎石,消滅越冬蛹;卵孵化蛀蕾前噴1000倍“1605”,人工 摘除蟲花蕾,防治有效。 梨小食心蟲 1977年,煙臺地區林業站從越冬成蟲發生期開始,隔5 天放一次 赤眼蜂,每畝放20萬只,共5-6次,卵寄生率達91.5%。 蟲害與防治 松毛蟲、松干蚧殼蟲 60年代,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煙臺地區林業科學研究所 進行的“應用久效磷防治松毛蟲、松干蚧殼蟲的研究”結果表明:在兩蟲危害期, 在樹干基部刮兩個10-20厘米寬、露出韌皮部的交錯半圓環,涂50%久效磷油乳劑10 倍液,殺蟲率達95%。70年代, 省林業科學研究所以營林為基礎的“防治日本松干 蚧殼蟲的研究”認為間伐修枝、改善林地條件,引進日本落葉松、華山松、白皮松、 紅松、火炬松等抗蟲樹種,保護和施放天敵蒙古光瓢蟲、松蚧益蛉、蜘蛛、螞蟻等, 能將蟲害控制到松林有蟲不成災的程度。1973年,日照縣林業局觀察到該縣華山村 有灰喜鵲257窩,該村1200畝松林免受松毛蟲危害。由此得到啟發, 在全縣保護灰 喜鵲,并馴養灰喜鵲到有蟲松林施放。 榆蘭金花蟲 70年代,定陶縣林木病蟲防治試驗站進行“樂果涂環防治榆蘭金 花蟲試驗”,用40%樂果乳劑原液涂環,殺蟲率達100%,已在魯西北普遍推廣。 蛀干害蟲(光肩天牛、木蠹蛾等) 70年代,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在平邑縣浚河林 場進行“招引啄木鳥除蟲的研究”表明,一對斑啄木鳥可控制500 畝楊樹林有蟲不 成災。招引啄木鳥的方法主要是人工保護和樹干掛病腐木。1975年,省林業科學研 究所在平邑縣從青楊蟲癭內發現一種天牛幼蟲體外寄生蜂天牛腫腿蜂,在林間放蜂 試驗,天牛寄生率高達82%。此蜂種已引到河北、廣東等地,防治天牛效果很好。 綜合防治病蟲害 60-70年代, 肥城縣國營牛山林場進行了“以營林為基礎綜合防治樹木病蟲的 研究”。主要措施是改純林為混交林,保護植物群落,促進生態平衡;保護天敵昆 蟲和鳥類,以蟲治蟲和以鳥治蟲,適時進行化學防治;提高林分質量,增強林木抗 災能力。經過20多年實踐,有效地控制病蟲危害。 70年代,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對泡桐叢枝病原 的研究表明,泡桐所表現的叢枝病狀是因類菌原體所引起,茶翅椿是泡桐叢枝病的 傳毒昆蟲。省林業科學研究所和金鄉縣林業局作過“泡桐叢枝病防治技術的研究”, 2年生以下幼樹髓心注射四環素、土霉素等抗生素有效。對已發病的樹, 采取春季 病枝環狀剝皮,可以阻止病原體向其他部位轉移,秋季砍除病枝,能消除病原,治 愈率達90%,復發率較低。 第六類 畜牧獸醫 第一輯 家畜 品種引進及改良 (一)豬 50-60年代,省農林廳引進了約克夏、巴克夏、蘇聯大白、哈白、新金、 金華 豬種。60-70年代,引進了長白、榮昌、內江和寧鄉等優良豬種。80 年代引進了國 外瘦肉型豬種大約克、杜洛克、漢普夏等品種,改良當地豬,提高瘦肉率。 1974-1976年,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和119個縣、區畜牧獸醫站選定沂蒙黑 豬、嶗山豬、垛山豬、煙臺黑豬、昌濰黑豬、萊蕪豬、滕縣白豬、魯西北黑豬等 8 個優良豬種(類群),并對榮昌、內江等豬種的雜交效果進行了調查及小群檢驗,選 定、推廣了榮煙(榮昌×煙臺黑豬)、榮沂(榮昌×沂蒙黑豬)、哈昌( 哈白×昌濰本 地黑豬)、內本(內江×魯西北本地黑豬)和內新本(內江×魯西北地區新本雜交豬)5 個經濟效益高的雜交組合,一般比當地母本豬增重提高15-20%,飼料報酬提高 10% 左右,但屠宰率和胴體瘦肉率較低。 (二)牛 1880年,煙臺(芝罘)出現以當地黃牛擠奶的乳牛業。1924年,膠澳農事試驗場 以山東本地母牛為母本與荷蘭種公牛雜交,進行到第四代。60-70年代, 省農業廳 引進南陽、秦川役用牛、海福特肉牛和西門塔爾肉乳兼用牛。 1972年,濟南市乳品公司研究牛精液冷凍技術,試制試用牛冷凍顆粒精液,安 全溫差在20℃以下,零下有害精子的溫度-15℃至-25℃。 1979年,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提高牛冷凍精液活力技術,篩選出“T- 檸-蔗”新稀釋液,使凍后活力穩定在0.5以上,情期受胎率70%以上。 稀釋液滲透 壓10.05-11個大氣壓(高滲),pH值6.2-6.4。干解凍40℃。 (三)馬 1952年,省農林廳調入騎乘型的蘇純血,高血種公馬10匹,在廣饒縣大許村建 立起第一個馬匹人工受精中心站和無棣、慶云、壽光、濰縣4處分站, 改良當地土 種馬。1955-1958年,省農林廳又引入蘇高血種、頓河種和奧爾洛夫種, 在廣北農 場和齊河畜牧場,建立了蘇高血和頓河純種繁殖群。 1959-1960年,引入重挽型的阿爾登、蘇維埃重挽馬, 在廣北農場和昌邑種畜 場建立了重型馬的純繁基地。 渤海馬是山東建國以來培育的第一個馬匹品種。 育種工作經歷三個階段。 1952-1961年,省農業廳組織利用輕型良種公馬雜交改良當地母馬, 為第一階段。 1962-1973年,廣北農場、 昌邑縣種馬場利用重挽型良種公馬改良當地馬和輕一代 雜種母馬,為第二階段。1974年,廣北農場、五一農場等用理想型雜種公母馬間的 橫交,建立了“山東省馬匹育種協作組”,使渤海馬育種轉入橫交固定階段,屬第 三階段。橫交所產后代,進一步改善了結構。此成果獲1984年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二輯 家禽 品種引進及選育 1917年,蛋雞良種萊航雞最早引入青島。1931年,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聊城、 鄒平農場、引進白色萊航雞。1939年,山東省濟南畜養試驗場自日本引入白色萊航 雞、橫斑蘆花雞、洛島紅、名古屋等。 50年代,省農業廳引進澳洲黑、洛島紅、東北大骨雞等。 70-80年代,省外貿局引進肉用雞白洛克、星雜288、星雜579、羅斯、 羅曼雞 和康貝爾鴨、金定鴨、紹興鴨、獅頭鵝、郎德鵝等。 1961-1971年,省濟南種雞場用多元雜交法育成新品種雞群“濟南花雞”。 按 后代毛花分群選育出紅花、麻花、淺花、草花、金花5個品系, 各品系外貌特征和 生產性能基本一致。平均年產蛋130個,蛋重63克。生長快,肉質好, 生活力強, 抗病。1971-1981年,在濟南市推廣40余萬只,并在全國十幾個省市推廣。 1974年,昌樂縣家畜繁殖場,以壽光雞為基礎,用新狼山雞、澳洲黑雞三元雜 交育成“昌樂雜交黑雞”,早期發育快,生活力強,肉質細嫩。1977-1983 年在昌 樂縣推廣。 1977年,省農業廳畜牧局在20個縣、79個公社、275個大隊、測量家禽1萬只, 摸清了壽光雞、汶上蘆花雞、濟寧雞、瑯琊雞、榮成元寶雞、煙臺糝糠雞、微山麻 鴨、五龍鵝、百子鵝等地方家禽品種的特征特性。 飼養管理 (一)孵化技術的改進 農民最早用的是母雞抱窩孵化法。1950年起,在農村推廣火炕孵雞法。1959年, 山東省濟南種雞場創立了電孵箱與攤床結合孵化法。1982年,省農科院家禽研究所 創立了不加水孵化法。80年代,試驗推廣了小型水汀和孵化器、平面電力式孵化器、 煤電兩用孵化器和立體電力式孵化器。 (二)育雛方法的改進 歷史上農民習慣用小雞自溫育雛。1950年,省農業廳推廣火炕育雛。70年代, 推廣溫室育雛,有煤爐地下煙道散熱,平面墊料溫室育雛;蒸氣或熱水鍋爐管道散 熱,平面或籠養溫室育雛。1980年,推廣分層籠育雛。一般籠分四層,籠邊掛食槽 和水槽。熱源用熱水管或暖氣管通往各層籠底加熱。 (三)喂飼方法的改進 70年代末,省農科院家禽研究所推廣家禽階段飼養法。根據雞的一生或一個生 產周期,分產蛋初、盛、后期三個階段,規定各階段對各種營養需要和飼養標準。 日糧中粗蛋白含量:產蛋初期16-17%,產蛋盛期15-16%,產蛋后期14-15%。 1979年,省農科院家禽研究所用人工光照法延長母雞產蛋高峰過后的產蛋期, 光照時間達16.5小時,后期再增加1-2小時,產蛋大而勻、品質好。 第三輯 獸醫 疫苗、獸藥的研制及推廣 1936年,青島商品檢驗局獸疫血清制造所成立,開始制造高疫中疫免疫血清, 牛疫預防液,高疫炭疽血清,炭疽第一苗、第二苗,豬丹毒預防液,雞疫列擔血清, 狂犬病預防液,鼻疽診斷液,豬瘟血清,豬瘟預防液及牛痘苗等。 50-60年代,制造推廣了豬瘟兔化弱毒苗和凍干苗、豬丹毒菌苗、 雞新城疫Ⅰ 系和2系苗。70年代推廣了羊痘凍干苗、雞痘凍干苗、豬瘟丹毒二聯苗等。80 年代 制造和推廣的疫苗有豬瘟、豬丹毒、牲畜布氏桿菌、炭疽、馬傳貧、羊炭疽、禽霍 亂、雞新城疫、雞馬立克氏病、鴨瘟、小鵝瘟、狂犬病、兔瘟、破傷風、雞痘等 。 1970-1972年,山東省畜牧獸醫學校研制的中藥接筋散, 治療大家畜四肢筋腱 斷裂,治愈率達96.9%。操作簡便,成本低。1977年, 在全國第二屆中獸醫協作會 上確定“接筋散”為全國推廣的重點項目。 疫病診斷、預防及治療 (一)疫病診斷與防治 1967-1968年,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從水腫病豬中分離出溶血性大腸桿菌。 1979-1980年,進行致病物質的提取和動物發病試驗, 從仔豬水腫病自然病例中分 離出一種與內毒素完全分開的致仔豬水腫病物質,靜脈接種豬、發病后及臨床癥狀 與自然發病豬相類似。1980-1981年, 又用間接血凝反映對仔豬水腫病診斷得出: 血清滴度在1∶3-27之間時,病豬就出現血清凝集, 而健康豬的血清則呈現沉 淀,表明間接血清可作為水腫病豬的一種血清診斷方法。“仔豬水腫病致病因子的 研究”獲1979-1980年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1970年前后,省家畜布氏桿菌病防治研究所、省畜牧獸醫總站在惠民、德州、 聊城、濟南、東營、淄博、濰坊、青島、濟寧、泰安等10個布氏桿菌病流行地市, 推廣查清疫情、一次性淘汰病畜的基礎上,羊群連續服用布氏豬型2 號菌苗的綜合 防治措施,到1979年基本控制了該病的流行。 1972-1980年,淄博市畜牧獸醫站,對羊群進行豬型2號菌苗免疫,對奶羊、奶 牛和耕牛定期檢疫,對檢出的病畜淘汰處理,凈化畜群,建立健康畜群,連續9 年 未發現患布氏桿菌病畜。 (二)治療器械 1963年-1974年,省畜牧獸醫工作站研制出牲畜電動手術臺。 手術臺的臺面兩 端自由調節高低,根據手術需要,使平臥于手術臺上的牲畜頭部或尾部任意抬高或 放低,代替了給牲畜做手術需幾個人把牲畜撂倒在地進行。該成果在東北、華北、 華東12個省、市推廣。 第二輯 水產養(增)殖 魚類養殖 (一)淡水養魚 草魚人工繁殖 1959-1964年,山東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山東大學、 山東師范 學院合作,進行親魚培育和性腺發育普查工作,解決了草魚人工繁殖中親魚培育、 催情劑使用方法和劑量對生態條件的要求、產卵、孵化和培育管理等問題。催產率 達58%,孵化率達65%,該成果改變了長期以來草魚苗依靠外地供給的局面,實現了 種苗自繁自育,為發展山東淡水漁業做出了貢獻。 湖泊網箔養魚 1966-1969年,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微山縣水產局、 微山縣南 陽公社進行了湖泊網箔養魚試驗。 網箔與竹箔對比結果是:網箔比竹箔降低成本 43%,網箔使用年限超過竹箔6年;網箔比竹箔平均提高產量達59%, 尤其在大風浪 天氣,網箔高產更明顯;網箔可以調節高度,適應水位變化,大風吹不倒,汛期淹 不了,既可在深水、明水作業,又可在淺水、草地下網,每年作業時間250-300天。 而竹箔只能在淺水草地作業,汛期常被淹沒,每年作業時間只有200-250天。 網箱培育魚種 1975年,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萊蕪縣雪野水庫等試驗網箱培育 魚種成功。其優點是:在不占用農田的情況下,培育大規格魚種;依靠天然餌料, 節約大量的飼料與肥料;網箱培育魚種與池塘比較,可提高產量5-8倍; 成本低, 管理方便。 高密度溫流水養魚 1977-1978年,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與濟南黃臺發電廠合作, 利用電廠余熱水進行工廠化高密度溫流水養魚試驗,放養雜交鯉、鏡鯉、紅鯉等, 年畝產折合2.7萬公斤。其優點是:放養密度大,魚類生長快,養殖周期短, 產量 高(約為常規產量的60-70倍),管理方便,隨時提供鮮魚等。 藻類養殖 (一)海帶養殖 海帶自然光育苗 1958年,省海水養殖研究所進行海帶自然光育苗法的試驗, 結果幼苗生長良好。該法采用平面育苗形式,光照均勻,水流暢通,溫度穩定,育 苗效果好,出苗率高;同時設備簡單,操作便利,節省人力,生產安全,較立體形 式的冷庫燈光育苗室,投資和成本均降低75%,節省人力70%,節省電力65%; 生產 的幼苗養殖后,單產提高30-50%。從1959年起已推廣應用到沿海5個省,共建17 處 大型海帶育苗場。經生產實踐檢驗,效果普遍良好。海帶自然光水池育苗是全國唯 一的工廠化育苗,對全省、全國海帶養殖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1964年 批準為國家發明獎。 海帶單倍體育種 1976-1984年,山東海洋學院育成了單海1號和單雜10號新品 種。單海1號成熟早,孢子囊面積大,出苗好,產量高(折合畝產1957.13公斤, 比 對照種畝產1721.27公斤增產13.7%),葉片寬厚,中帶部較寬,厚成較好, 藻體韌 性大,后期脫落率輕,抗爛能力強。單雜10號藻體大而長,一般達4-5米,最長6米, 葉面寬厚、均勻,平均每棵根系鮮重200克,這是海帶中所罕見的。 主要經濟性狀 明顯優于一般海帶品種,增產幅度也較大。單雜10號含碘量高達7.73-8.20%;一般 海帶只含碘4-5%。 1978年,全省海帶養殖產量13.5萬噸,創歷史最高水平,占全省海水養殖總產 量的71.3%,海帶養殖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二)石花菜養殖 1933年,朝鮮人文德進從朝鮮濟州島將長在石塊上的石花菜種苗移入青島沿海 進行海底繁殖。50年代,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山東省海水養殖研究所、黃海水 產研究所等,先后進行了石花菜移植、劈枝筏養、半人工采孢子等試驗研究。 1981年,省海水養殖研究所李宏基等研究成功的石花菜筏式養殖,是石花菜全 人工養殖中的一個階段性突破,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利用石花菜生長適宜低溫的特 點,完成石花菜一年兩茬的生產。這種方法容易被群眾接受,并且適合全省的經濟 狀況和技術水平,為海藻養殖業開辟了新途徑。獲1982年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貝類、海參、鮑魚養殖 1958年,黃海水產研究所和省海水養殖試驗場,開始進行貽貝人工育苗、保苗 和筏式養殖試驗,獲得成功。1979年,省海水養殖研究所每立方米水體人工培育出 櫛孔扇貝稚貝8.88萬粒。1 第三輯 水產品加工 60年代,青島海洋漁業公司水產品加工廠孫祖訓等研究的魚香腸防腐保藏技術, 采用高溫超壓殺菌法,不需添加任何防腐劑,殺菌效果顯著,制品安全可靠,使魚 香腸在常溫下保藏期達130天以上。該技術殺菌溫度高,時間短, 內容物營養成分 損失少,能保持原有風味。高溫超壓殺菌法所需設備簡單,投資少,工藝合理,工 藝流程簡單,只需一次加熱,可節約能源和時間,減輕勞動強度,處理量大,適于 批量生產,是國內塑料外衣香腸殺菌工藝上的一個突破。該法成品率高,破碎率少, 從而提高了經濟效益。獲1982年農牧漁業部技術改進二等獎。 1971年,黃縣水產供銷公司試制成割魚機,用于鲅魚、鮐魚開片,每小時割魚 7-10噸,成品率99%。1979年,煙臺、威海、榮成聯合制造出HTJ79型蝦米脫殼機, 代替了人工脫殼,每小時加工600-700公斤,脫殼凈,破碎率低于4%。 1976年,黃海水產研究所繆澤年等與壽光縣水產公司加工廠研制的毛蚶殼肉無 篩水分離機,每小時加工鮮毛蚶20噸,蚶肉破碎率小于10%,肉中帶殼小于2%, 殼 中帶肉小于3%,分離效果93-95.5%,提高工效14-20倍。機器結構簡單, 造價低, 設備材料少,堅固耐用,容易維修,便于推廣。改變了過去大鍋煮、人工剝殼的狀 況。獲1981年國家發明四等獎。 同年,煙臺地區海水養殖試驗場試制一臺貽貝加工機,具有脫繩、分粒、水洗、 蒸煮、脫肉等功能,每小時加工鮮貝6噸。 糧食加工 1965年,濟南面粉廠改選原有小米加工的工藝設備為一條米路,能夠輪換生產 大米、小米兩種產品,碎米率由2.43%降低到0.38%。 1975年,山東、天津和新疆三省、市、自治區糧食部門共同設計,試制出MQ8、 4、5型三種規格的氣壓磨粉機,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1977年張店面粉廠試制 成功FZP-200型面粉自動包裝機,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 油脂加工 1974年,省糧食局和榮城縣孟家莊榨油廠研制成介質油供熱設備,將做功后的 余熱全部回收利用,節約燃料50%以上,而且運行可靠安全,造價低廉。屬國內首 創。 1976年,青島植物油廠創造出濃香花生油,泡沫少,濃郁芬芳,味道純正,可 佐珍貴菜肴烹飪及冷拌,超過國家一級油標準和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獲1984年國家 金質獎,主要出口港澳地區。 1976-1981年,省糧科所王作紀等完成紫外線照射脫除花生油中黃曲霉毒素B1 的研究,黃曲霉素B1含量可降至5PPb以下,去毒效果顯著,不影響油品營養,油品 無損耗,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勞動強度低,處理費用低,分獲1981年和1984年省、 商業部科技成果一等獎。 制糖 1970年,由山西大同糖廠等幫助設計,在鄒縣、莘縣、沾化等酒廠建起亞硫酸 法日處理甜菜30噸的制糖車間。由于工藝簡單,清凈效率低,僅能生產二段糖(黃 砂糖和紅砂糖)。1973年,平度糖廠首創利用酒廠二氧化碳進行單碳飽充新工藝, 清凈效率提高10%以上,出糖率和成品糖質量顯著提高,能生產三段糖(白砂糖、黃 砂糖、紅砂糖)。 果葡糖漿 1971-1973年,濟南酒精廠(今濟南啤酒廠)與輕工部食品發酵所、 省一輕科研所共同試驗,利用淀粉生產果葡糖漿獲得成功。該工藝以薯干為原料, 可常年生產,為制糖工業開辟了一條新路。 1977年,省一輕科研所賀家明等篩選高溫放線菌生產葡萄糖異物酶菌種獲得成 功。該菌種為胞外酶、酶活350單位/毫升,胞外酶占90%以上,為世界首次發現。 采用固定化新技術后,按1000噸規模計算,1公斤固定化酶可生產4.2噸果葡糖漿, 其中果糖占42%,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該技術于1983-1984年在費縣酒廠進行了1000 噸/年規模中試獲得成功。“糖異構酶固定化技術及應用于果葡糖漿生產的研究” 成果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肉類加工與綜合利用 肉類加工 1957年前肉類加工采用傳統手工操作。1957年首建濟南肉類聯合加 工廠,開始使用機械操作。1978年,濟南肉聯廠研制成功RB-11-20型剝皮作業線及 剝皮刀具,消除了兩次傳送造成的豬皮折皺破皮現象,甲級皮率83.3%,為國內先 進水平。 綜合利用 1958年,濟南、青島肉聯廠建立第一批生化制藥車間,生產肝、膽 制劑半成品藥。1959年開始生產胃粘膜、腦粉膽酸和工業胰酶等。1960年生產藥用 骨粉、水解蛋白、脾臟粉和肝浸膏片等初級生化藥品。60年代,濟南肉聯廠最早采 用輻射熱、高壓噴槍、臥式干燥箱和收集箱組成的流水作業線,利用豬血生產工業 血粉,用作木材工業粘結劑和飼料。 1972年兗州肉聯廠定點生產人工牛黃,產量和質量均在全國前列,達到日本同 類產品標準。 | |
***************************************** |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