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施瑯的一篇文字,我以為不錯。
以下文字作者茶水齋,出自天涯社區。
為今人,應該怎樣看待古人?怎樣評價古人?
貼下我這幾天在別的論壇談施瑯和清鄭談判問題的兩個帖,表達一下與樓主(雖然是“轉載”,但為了敘述方便,以下簡稱樓主)不一樣的觀點。
一、(這個帖主要討論怎么看待施瑯降清的問題)
伍子胥全家被楚王殺了,他投了外國,帶了兵了滅了楚國,鞭了楚王的尸。也沒人說他怎樣,反而更多的人只當他是吳國的忠臣,與奸細西施堅決斗爭到底。
李陵戰敗投降,那么多給他喊冤的,他投降在先,皇上隨后才殺了他全家,還有人罵皇上不厚道。這幾年來李陵儼然成了一腔孤憤的悲劇英雄典型。
施瑯的爸爸和弟弟被主子殺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自己投敵國報仇,比李陵更惡劣嗎?早二千年也是個伍子胥,就算沒什么可表彰的,怎么就要被鄙視到這種程度?嘆息啊,明清漢滿四個字碰不得。
至于他后來滅鄭氏、守臺灣,反對清廷棄臺之議,使臺灣一島留在大一統版圖之內,這事情的動機無論出于公還是出于私,結果不好嗎?對中國沒有利益嗎?不是功績嗎?
主旋律電視劇拉古人的虎皮,作現實的大旗,不愛看就不看唄。有必要把什么汪精衛秦檜都扯出來嗎?施瑯和這兩個人是一個性質嗎?主旋律片子歌頌施瑯就會歌頌汪精衛秦檜嗎?見了鬼了。
看一個歷史人物,兩種看法,客觀地看它的歷史影響,是一種;主觀的看他的道德品質,又是一種。客觀地看,施瑯對中國歷史的功績遠遠大于他的過錯。復臺守臺固臺,功極大。而為虎作倀殺戮過抗清人士,不可抹殺,但畢竟是次要的。主觀地看,一個封建時代的武將,至親為主人殺害,憤而孤身立志復仇,可悲但又有什么可鄙的呢?你能為當時的施瑯設計出第三條路嗎?離開鄭家、去大陸找其他抗清的隊伍?那是施瑯嗎?共產黨員有幾個這樣的?把歷史人物拖到時代和人情所不允許的道德高度上拷問,過癮嗎?
鄭成功他自己跟清廷死磕,還不就是因為他老娘被清人糟蹋了?民族英雄就不能報私仇了?施瑯當然不是民族英雄,但我說他是個英雄,伍子胥李陵一樣的悲劇英雄,而且同時也是對中國歷史有大功的人。
二、(這個帖談清鄭談判和對明末清初“臺灣問題”的評價)
禽獸你對清鄭談判的過程研究欠少。
清廷最初咬定的三原則:剃發、登岸、稱臣。鄭經接受了稱臣,這是鄭森所絕不接受的,所以說鄭經之后,就不必說什么鄭氏守明正朔。他們后來一口一個“朝廷”,那叫的可不是大明朝。更不用說建政幾十年,養了幾十個明朝宗室,都沒有擁立過任何一個活人,反而奉死人永歷的年號二十多年。
隨后是清廷在登岸一事上讓步。康熙帝詔:“皇帝敕諭明珠,蔡毓榮等:據爾等奏稱。遴選地方文武官前往招撫,鄭經亦遣使稱愿投降,┄┄若鄭經等留戀臺灣,不忍拋棄,亦可任從其便。”(《明清史料》丁本)此時,清廷唯一堅持的就是剃發,康熙這份曉諭中同時提到:“至于比朝鮮不剃發、愿進貢投誠之說,不便允從。朝鮮系從來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若因居往臺灣,不行剃發,則歸順煙誠,以何為據?”這句話是著名的太監史料,也就是說國內史家引用的時候向來只用后半截,用以說明康熙帝堅持“臺灣屬于中國”的“嚴正立場”。而此前鄭經曾經說過:“臺灣遠在海外,非中國版圖,且先王在日,亦只差薙髮二字,依朝鮮則可,先王之志不可墜”。這句話因為頭一句公然宣揚“臺獨”,所以經常被拎來與康熙帝的嚴正立場作逆順對比。
事到這時,尚可以看作“服色”之爭。然而,清廷對于剃發一事,隨后也不再堅持。最早在康熙十六年(1677),清大臣康親王杰書就以同意比照朝鮮例、不剃發、只臣貢為條件與鄭方接觸。但是鄭經卻要求沿海鄭氏所占島嶼不變,并以福建四府賦稅資給糧餉。也就是說不但占了的島一個不還,還讓清廷掏腰包養著。于是又崩了。這還可以看成康親王自作主張,不能完全代表朝廷意思。但隨后康熙十八年,清廷答復鄭經的一份諭文就再清楚不過了:
“自海上用兵以來,朝廷屢下招撫之令,而議終不成,皆由封疆諸臣執泥削髮登岸,彼此齟齬。臺灣本非中國版籍,足下父子自闢荊榛,且睠懷勝國,未嘗如吳三桂之僭妄。本朝亦何惜海外一彈丸地,不聽田橫壯士逍遙期間乎?今三藩殄滅,中外一家。豪傑識時,必不復思噓已灰之焰,毒瘡痍之民,若能保境息兵,則從此不必登岸,不必薙髮,不必易衣冠。稱臣入貢可也,不稱臣入貢亦可也。已臺灣為箕子之朝鮮,為徐市之日本,於世無患,於人無爭,而沿海生靈永息塗炭,惟足下圖之。」(平南將軍貝子賴答致鄭經之諭文)”
這份諭文的背景是三藩之亂未熄,鄭經反攻大陸,清廷用兵捉襟見肘。于是乎,“臺灣本非中國版籍”也說了,“不必登岸、不必剃發、不必易衣冠”也認了,甚至“稱臣入貢可也,不稱臣入貢亦可也”,你鄭家作朝鮮也行,作日本也行,只要“與世無患、與人無爭”,退出大陸沿海,就得了。
這是清鄭談判的最后機會,在清廷看來,也是最應該成功的一次。我已經全面接受你的條件,甚至給得更多,只求一個息事寧人,你可滿意了吧?如果鄭經稍微有點策略頭腦,見好就收,那么和談將成,從此中國是中國,臺灣是臺灣。清廷覆滅,鄭家回歸民國也可能,繼續獨立成為朝鮮、越南也可能,最大的可能則是早已經被近代化強國日本一口吃進,變為沖繩第二——因為沒有了清治臺灣的歷史履歷,中國在二戰勝利后也無可能提出要臺灣的要求,49年蔣介石一定早覆滅在緬甸或者跑到美國組建流亡政府,沒有了他的“復興基地”,也沒有了現在的這個關系民族感情和大義的什么“臺灣問題”。時在西元1679年,歷史演進到了這一步,最合乎邏輯也最具有可能性的發展就是如此。
然而,豬油蒙了心的鄭經居然仍不同意,堅稱要保留海澄作為廈門的門戶!海澄,確實是福建省內的一個戰略要地,然而,從大戰略的角度考慮,它根本就是個廢子,鄭經集團就為了這么一個廢子,居然把他們10年來頑強談判、所即將取得全面勝利成果,棄之不顧。清廷終于喪失了耐心。第二年,三藩之亂形勢已經鐵定是清廷勝局,鄭軍也被從福建和沿海逐出,那些廢子不廢子一股腦兒的丟了干凈。鄭經從此龜縮臺澎心灰意冷。等他一死,清軍水師席卷海上,臺灣自茲歸入大一統版圖!
(接前)
所以說,什么是歷史事實?歷史事實就是:清廷想的是處理榻側之患,鄭氏想的是自立王國。第一,沒有“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理想,因為那是扯淡,臺灣本島在鄭氏驅逐荷蘭人建政之前,從來沒有任何中國政權管轄過,明清之際無論是漢人還是滿人,都根本不可能有什么臺灣是中國固有領土的觀念。鄭森驅逐荷蘭現在成了“民族英雄”,可當時在民族英雄張煌言眼里,他就是撂下中國的事不管了跑到海外去當海大王,是可鄙視的。第二,也沒有堅持正朔、堅持氣節的海外孤忠。鄭經之后,這個集團就從來沒有想過復明,而在談判對他們不利的時候,他們也早就坦然向滿清稱臣,而且還一度接受過剃發的條件。兩方在談判中爭執的三原則,其實都只是籌碼,沒有一個是不能“靈活掌握”的。而最終導致的局面,理性的邏輯下,對雙方都可接受的,就應該是臺灣鄭氏變成朝鮮、日本。鄭氏驅逐荷蘭建政臺灣的歷史,將成為臺灣國的建國史,而不是中國的“民族英雄”事跡。
恰恰是因為有一方實在是欠缺點兒理性,糊里糊涂的、愚蠢的、卻根本的改變了歷史的走向。臺灣成為中國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成為了現在時空下不可更改的一項歷史事實,而這項對中國而言可謂有大幸的歷史事實,說白了就是笨人臭棋的結果。
不是想知道歷史事實嗎?那么好,這就是歷史事實。這樣的歷史事實能用來拍電視劇嗎?不要說主旋律,在臺灣問題沒有解決的今天,除了作為歷史研究的一部分進行客觀陳述外,可以在任何一種形式的文藝作品中“忠于歷史”嗎?你是忠于歷史了,現實影響又該怎么辦?
最后要說的是:贊美清廷“維護統一”的,還有點兒譜,但是它追求的是中國既有領土的統一,臺灣可不在內。如果那上面沒有一群叛逆盤踞著威脅它,估計有清二百多年一個清兵都不會踏上臺灣島。至于說鄭經“一國兩制”的,那是扯淡。比朝鮮、日本例和中國那叫“一國”嗎?至于說鄭經“臺獨”的,這話沒錯,他是臺獨。但問題是那時候的臺獨跟現在的臺獨可不是一個概念。現在那是要分割中國固有領土,是分裂國家,是罪人。那時候的臺獨有啥錯?就像清朝最后說的:“足下父子自闢荊榛”,鄭家開辟海外領土,就好像華人在東南亞建立蘭芳共和國,人家用本不屬于你中國的地方獨立,干中國底事?所以說,現在不是罵“臺獨”就是罵“滿胡”,罵來罵去,有資格罵嗎?有資格說三道四嗎?我們現在能說的就是:這件事的結果絕對是中國的大幸運,得了一個重要的外島,而且避免了在這個島上出現一個可能敵對的勢力。在航運尚未成為全球戰略性資源的時代,這是無所謂的問題,但到了今天,那就是生死攸關的問題。而不論是由于誰的愚蠢還是什么,中國就是幸運的在這之前解決了這個問題(雖然現在后人無能又該了一屁股債)。所以說,古人無錯,錯在后人一廂情愿。臺灣變成現在這樣子,不得不拉來古人的虎皮扯我們的大旗,是我們對不起開拓臺灣的鄭家、對不起兼并臺灣的康熙帝和施瑯。不是他們對不起我們,更不是他們誰對不起這個中國!而我之所以說施瑯是有大功的,就恰恰是因為在那個中國人(無論滿人漢人)都還意識不到這個島的戰略價值的時候,他卻能以一個海洋人的敏銳,堅持固臺守臺,而且居然使得弓馬騎射起家不知海為何物的滿族皇帝也能意識到這一點,作出了這項開千秋萬代之利的決策。縱觀明末清初的這一段歷史,鄭森開辟于先、施瑯收束于后,兩人雖為宿仇死敵,卻是真正有大功績的人!把施瑯樹個勞模典型,有啥不可以?
既然是談歷史,有一點就必須要隨時自己警惕,那就是:永遠不要以因為后生了幾百年的“后知后覺”去扣古人的帽子,那很愚蠢。
引完這兩個帖,談一下與樓主不同的觀點:
1、認為臺灣不屬于中國,因此可以別立乾坤。這最早不是清朝的意見,而是鄭經集團的意見。相反地,清朝最初認為臺灣這個地方雖然古來不屬于中國,但鄭家這一幫人卻都是中國人,所以不能與朝鮮、日本比。兩家為了這個吵了10年,最后以清朝妥協,全面承認鄭經集團的立場而妥協。
2、清鄭談判的最后失敗是由于海澄問題,這是對的。但是說鄭經集團不放棄海澄是心系祖國、粉碎清朝“分裂陰謀”,這是無稽之談,是一種沒有歷史學根據的拔高。事實上,鄭氏集團自芝龍以來發家海上,福建是他們的根本之地,他們在福建和沿海有著巨大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即使開辟了臺灣,要讓他們完全放棄在福建和大陸沿海的利益,也是非常艱難的一件事。鄭經集團不肯完全退出福建,其心結在此。一個屢次說出過“臺灣遠在海外,非中國版圖”“東寧偏隅,遠在海外,與版圖渺不相涉!”,反復強調臺灣(東寧)與大陸的區別的政治勢力,從史料出發客觀的分析,只能得出他們希望在臺灣自立為王的結論。
3、清朝視臺灣為化外,乃至欲棄之,現在看當然是愚蠢的,但請把這種觀點放在農業自然經濟、傳統大陸國家的角度上去考慮,那么就知道這在當時而言是非常正常的、簡直無可指責的觀點。不光是滿清,即使是漢族士大夫,也不會有人認為臺灣是需要堅守的“祖宗之地”,原因就如我在主帖中所說:鄭氏建政之前,臺灣本島從來不是中國的傳統疆域。固然那上面已經有了大陸的移民,但從封建王朝的視角而言,這并非九州之域。
4、同樣的,鄭氏希望在臺灣獨立建國,這種“臺獨”與今日的“臺獨”是根本不同的,也是無可厚非的。主帖說的比較具體了,不復述。
5、我們應該怎樣看待古人?我們可以批評鄭氏獨立于臺灣可能給日后中國歷史帶來的危害,我們也可以批評清朝對臺灣的不重視的短見與愚蠢。這很容易。但是,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這種優越感,來自于后生幾百年的“后知后覺”。我們沒有理由因此說古人“狹隘”“愚蠢”,更沒有理由從道德上否定他們,飛什么“分裂祖國”“抗拒統一”之類的大帽子。但同樣的,也不應該脫離歷史實際的拔高他們,什么清廷“維護統一”,或者鄭氏“心系祖國”。不苛責、不溢美,把自己的心態放到古人所處的時空下去考量,這在歷史研究中是最難的,但卻是必須的。
6、電視劇是文藝作品、也可以成為宣傳品,是承載娛樂、宣教的功能的。電視劇不同于歷史研究。為了宣傳和娛樂的目的,改造歷史、改造歷史人物,只要不背離道德底線和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都是應當允許的。電視劇中是允許借古諷今,甚至把今人的思想代入古人,借古人之口表達的。我不能理解為什么借古人之口說話宣傳民主共和思想的“走向共和”的評價,與借古人之口宣傳國家統一思想的“施瑯大將軍”的評價,就要懸殊到這種地步?如果說是藝術水平上的差距,可是又不見批評的人中有幾個是從文藝批評的角度出發。
但是,歷史研究應該尊重歷史。不應該把我們的思想強加給他們。不應該把我們現實時空中的價值觀、是非觀去作為拷打他們的鞭子!請尊重歷史的同時也尊重那些歷史人物,尊重我們的祖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