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顧:中蘇兩黨會談與公開論戰
南帆
·
2005-12-21
·
來源:環球視野
歷史回顧:中蘇兩黨會談與公開論戰
|
|
時間:2005-12-20 14:35:00 來源:環球視野 |
|
1963年7月6日至20日,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共產黨在莫斯科舉行兩黨會談。會談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舉行的:1961年10月蘇共“22大”第一次出現了利用一個黨的代表大會攻擊另一個兄弟黨的做法,即蘇共領導在會上發動了對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的公開攻擊,借以攻擊在國際共運問題上與之有分歧的中國共產黨,此后,中蘇兩黨的分歧進一步發展。1962年11月至1963年1月歐洲許多黨的代表大會上(如匈共“8大”、保共“8大”、意共“10大”、捷共“12大”、德國統一社會黨“6大”等),都先后發生了攻擊中共的情況。蘇聯的報刊上每年都要發表幾百篇攻擊中國的文章。對于蘇共的攻擊和錯誤行為、某些觀點,中共都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闡述了自己的立場、觀點,并批評了那種把自己凌駕于別國黨之上,隨意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的做法。為了回擊蘇共對中共的各種攻擊,中共于1962年12月5日到1963年3月8日,陸續發表了7篇重要文章,對蘇共領導等違背莫斯科宣言和莫斯科聲明的錯誤言論進行了批判,闡述了中共在一系列理論問題上的觀點,當時的文章未公開點名批評蘇共。 1963年1月,赫魯曉夫在德國統一社會黨代表大會上提出停止論戰,舉行中蘇兩黨會談的建議。3月9日,中共中央致函蘇共中央,歡迎蘇共中央關于舉行兩黨會談的建議,并表示主動停止答辯,保留權利,以創造良好氣氛。3月30日,蘇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就即將舉行的兩黨會談陳述了自己的觀點,并系統闡述了他們對當代最重要的周題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觀點。6月14日,中共中央復信給蘇共中央,提出了自己的《關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建議》(即二十五條)。中共提出的現階段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總路線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全世界無產者同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聯合起來,反對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爭取世界和平、民族解放、人民民主和社會主義,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陣營。逐步實現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完全勝利,建立一個沒有帝國主義、沒有資本主義、沒有剝削制度的新世界。”在復信中,中共同意派代表團到莫斯科舉行中蘇兩黨會談。 對于中共提出的《二十五條》,蘇共中央表示不能接受,6月18日,蘇共中央發表聲明,說中共的建議是對他們的“攻擊”,蘇共以更大的規模展開了對中共的批判。還要求中國駐蘇使館的幾名工作人員和在蘇研究人員立即回國,使氣氛更加緊張。 7月6日至20日,中蘇兩黨在莫斯科舉行會談。中共以鄧小平為團長,彭真為副團長,康生、楊尚昆、劉寧一、伍修權、潘自力為團員。吳冷西、范若愚、張香山、姚溱、王力、余湛為顧問。蘇共代表團以蘇斯洛夫為團長,團員格里申、安德羅波夫、伊利切夫、波洛馬廖夫、薩丘科夫、契爾年科。顧問有阿祖曼夫等11人。會談共進行了9次會議。雙方在會議上各自闡述和堅持自己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立場態度,互不相讓。在7月6日的第一次會議上,蘇斯洛夫作了長篇發言,主要內容有:(一)闡述現階段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總路線,大講“和平共處”總路線。(二)進一步加強世界社會主義體系的威力和團結以及把世界社會主義體系變成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的斗爭。闡述通過和平經濟競賽消滅資本主義的觀點。(三)爭取和平與和平共處,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戰爭政策的斗爭。認為和平共處是“唯一正確和明智的原則”、(四)民族解放運動的問題。說和平經濟競賽能提供亞非拉國家向非資本主義過渡的前景。(五)現階段革命理論問題。講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形式問題,強調現在開辟了順利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新的可能性。此外,還對中共對蘇共領導的批評和中共的觀點進行了攻擊。7月8日,鄧小平在第二次會議上發言,指出蘇斯洛夫的發言在許多重要原則問題上歪曲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并就兩黨分歧從何而來進行了申辯。7月10日,蘇斯洛夫在第三次會議上再次發言。7月12日,鄧小平再次發言對蘇斯洛夫的發言予以駁斥。此后蘇方波洛馬廖夫和安德羅波夫,中方彭真和康生相繼發言,據理而爭。會談由于雙方各自堅持自己的觀點,未能取得任何成果。 正在中蘇兩黨會談期間,蘇共中央于7月14日公開發表了《給蘇聯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產黨員的公開信》,信中就中蘇分歧、斯大林評價、南斯拉夫問題以及民族解放運動、戰爭與和平、和平共處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團結等問題全面地對中共的觀點進行批判,以造成更大的聲勢,對中共施加壓力。為此,在第八次會議上,中共代表對蘇共的做法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和抗議。7月20日,在討論兩黨會談公報草案的第九次會議上,針對蘇斯洛夫繼續為蘇共中央的《公開信》進行辯解,鄧小平在發言中指出:“我黨歷來就主張不要把兄弟黨之間的分歧公開在敵人面前,但是,既然公開爭論已被挑起,就應該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我們從來是出于被迫的,從來沒有首先攻擊過任何別的黨,我們受到公開攻擊,就不能不作答復。”雙方最后達成一項協議:代表團的工作暫告一段落,再過一段時間繼續舉行會談。7月20日,中蘇兩黨會談以毫無成果而結束。蘇共中央《公開信》發表后,蘇聯國內所有宣傳輿論工具都投入到對中共的批判、攻擊上,僅從1963年7月15日到10月間,蘇聯報刊廣播就發表了這方面的文章、資料等達1100多篇。為了讓全體黨員和全國人民了解真象,中共中央于7月20日在《人民日報》上全文發表了蘇共中央的《公開信》,在“編者按”中指出,這封公開信對于中共中央6月14日信的評價,內容是不符合事實的,它的觀點是我們不能同意的。這封信采用了馬克思列寧主義者絕對不能允許的歪曲事實、顛倒是非的手法,把思想意識分歧擴大到國家關系方面,實在令人吃驚!對于蘇共中央發動大規模宣傳攻勢,中共中央從1963年9月至1964年7月,以《人民日報》編輯部和《紅旗》雜志編輯部的名義,陸續發表了9篇評蘇共中央公開信的文章(即“九評”)。中蘇兩黨展開了一場空前規模的關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問題的公開論戰。 中共發表的9篇文章是:《蘇共領導同我們分歧的由來和發展》、《關于斯大林問題》、《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嗎?》、《新殖民主義的辯護士》、《在戰爭與和平問題上的兩條路線》、《兩種根本對立的和平共處政策》、《蘇共領導是當代最大的分裂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和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關于赫魯曉夫的假共產主義及其在世界歷史上的教訓》。 經過這次公開論戰,中蘇兩黨關系更加惡化了。1966年3月,中共拒絕出席蘇共23大,至此,兩黨關系中斷。
| |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