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強團結論
一
巍巍華夏,輝煌千年:天時地利,人口繁盛;文明璀璨,冠蓋寰球;文化所至,生機勃發;宅心仁厚,福澤四海——不可多得之良國也。
然自明以降,華夏屢遭小子屈撓,受盡凌辱。中間雖有潤之中興,終難抵衰勢。時至今日,竟有墜入萬復不劫之危。
有天時地利之環境、博大精深之文化,吾國何至于此?
學生嘆之。
二
一嘆近代國人崇洋媚外,自甘墮落。
媚外之風,自滿清末始。清前諸朝,雖偶為外夷所敗,但不失氣節;自信自尊,亦存于國人之心。然自滿清末中國常敗,清府卑躬屈膝、脊梁盡折,賣國求榮。上行下效,低人一等之心態彌漫全國,人心自此難以收拾。間有潤之前輩鼓之勵之,漸有起色;但遂復又如是。今人言必稱歐美,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民族尊嚴幾盡于無。古人尚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可笑今人不知。試問,人無自強之心,誰可救之 ?
二嘆近代國人實不明孔孟之道。
孔孟之道,其意在和。和,團結也。日本人知之,稱大和民族。華夏以小農耕作,形如散沙,然而一貫大統,何也?華夏人知和,知凝聚也。毛潤之知之,棄其虛表,直取其團結意,大智慧也。
三
未見不自強之國可強,亦未見不團結之國可強。二者皆有,求強得強,求富得富,無不可取。
不自強之國,如印度、拉美、土耳其、當今中國者,忘記自力更生,專靠外國輸入,命脈為外人所制。然今日國際,猶如戰國,誰肯真心相助?故其國力衰弱且仰人鼻息。況印度、中國本為大國,歐美恨其不死,豈有相助之理?
不團結之國,如非洲諸國,酋長頭目各懷私心、斗爭紛紛,未見有團結聯合之舉,不知“和”為何物。其混亂慘狀,無須多言 。
自強、團結之國,無不蒸蒸日上,民富國強。若論自強、團結,日本、德國可稱楷模。日本人之性格,盡人皆知。武士戰敗而剖腹,其自強心超乎人倫矣!以大和為名,其團結之心也聞名于世。
時至今日,止見自強、團結之國雄立,未見不自強、不團結之國自立!
四
欲要自強,先要自尊。凱末爾引歐洲文化入土耳其,取代伊斯蘭教,以脫亞入歐。未料舊衣已去新衣不合,歐洲不納,其進退維谷,如之奈何?黯黯然重拾伊斯蘭教。東洋西洋,南人北人,同而為人,厚彼而薄此實為自輕自賤。吾輩祖先尚可“卻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吾輩豈可稱臣于夷人?前輩潤之以小米加步槍尚可御美軍于國門之外,吾輩豈可坐視南亞小匪游弋南海、肆無忌憚?以中華文化為體,繼承使用;不足之處,棄之;保守之處,進之。中華文化雄踞一方,實非浪得虛名。我輩承前啟后而用之,前途怎可限量!
欲要團結,先要求同:惟國民地位、財富大同,方有穩固團結。以此知消除階級分化,為國民團結之基礎。階級斗爭之深意亦在于此。今日之階級分化,致使國民對立、騷動不斷,試問如何團結?
故,欲自強,須先重振中華文化;欲團結,須先提階級斗爭,消滅分化。
五
有十四萬萬自強、團結、聰明、健壯之國民,渾厚有力之文化,廣闊土地、廣闊海洋、高山屏障,若欲問鼎寰球,誰人能敵?
中華之今日,不過壯漢小憩;待其醒來,試看天地翻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