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林
1937年12月1日凌晨二時許,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七戰區第二十一軍第一四五師師長饒國華中將,在安徽省宣城縣十字鋪抗日據點被日軍重重圍困,拒不投降,英勇自戕殉國。1938年1月23日忠骨回故鄉資陽縣北門甘溪溝舉行國葬。3月12日,毛主席在延安追悼抗敵陣亡將士,提及饒國華英名。1983年9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認革命烈士。
1986年夏天,我開始接觸抗日英雄饒國華資料,寫了傳記納入1993年《資陽縣志》。期間、以后,業余多次步出縣城,自費憑吊烈士墓。2002年11月29日,我到資陽南津鎮沱江邊考察饒師長1935年春天墨跡石刻“仁言利溥”這四個蒼勁有力的隸書,四川日報記者拍下了徒手攀巖的鏡頭。題記可知,那是南津鎮慈善會打撈浮尸、施舍棺材、藥材、救濟貧苦的,饒國華捐款、題詞。可惜此處石質差,一些字跡已經風化難辨,所幸饒師長國華等關鍵詞清晰可辨。
那陣研究客家文化,得以查閱《饒氏家譜》,饒將軍祖籍福建,地道客家后裔。后在網上看見孔夫子舊書拍賣,有饒國華1935年題詞送人的儒家經典。
饒國華生平,在不同的書里,我寫過多次了,每次臨筆,一絲不茍,寫到烈士豪言景行,總是熱淚盈眶。當初寫縣志,饒國華以下637名抗日忠魂,我依據檔案一一甄別、過錄,追訪其家譜、族人、后人,點點滴滴補充了史傳的缺無,可惜出版時,六百忠烈只剩下干巴巴的姓名,遇到重名,括注系同名,把我氣得干瞪眼。
2004年七七前后,《成都晚報》刊登川軍抗日英烈事跡,看見師長女兒饒毓秀信件,大喜,電話展轉聯絡,說在青城山消暑。往后她空我忙,我閑她忙,迄今未見。呵呵,地球60億人,遇合其實不易,惟有英魂永存。
二○○五年六月二十五日成都永豐路仰韶樓
饒國華傳
王洪林
名厥卿,字弼臣,四川省資陽縣城南鄉柑子園人。1895年1月2日生,少年入伍,1920年5月資中一戰,他沖鋒陷陣,雙手奪敵刺刀,敵人棄槍逃命,不一月即升團長。1927年11月升21軍7師副師長。治軍嚴明,統帥有方,以勇武忠貞、良心血性、明義知恥、遵禮守廉為要目,督訓其師。他與士卒同甘共苦,與將士談家常,進寢室、下廚房、上廁所檢查清潔衛生,關心士兵生活。對財務更是一絲不茍,時常核對帳目,軍費開銷,多半公布,人才錄用也很民主。饒國華心直口快,性情豪爽,襟懷坦白,辦事公允。他說:“賞賜為著激勵將士,處罰以防將來禍患,賞賜不當就是私情,感情用事就會偏頗;處罰不當就是枉屈,委屈部下就要渙散。”當時蜀中部隊眾多,士兵經常開小差。饒國華的部隊依然按規定放假,假滿歸隊或戰后點名,人數反而增多。
饒國華從小缺衣少食,多年來清心寡欲,篤信佛學。他秉性忠貞,不納姬妾,不置別墅,家里除了書劍,別無長物。他為人慷慨,薪俸有余就捐助慈善事業。曾給資陽災民發放賑濟款、捐圖書館書籍費、捐購槍枝彈藥,用保桑梓,捐資給資陽縣賑濟會用作無息借貸。饒國華勤于練兵,一有空閑,讀書自娛。他說:“英雄彪炳之事功,基于圣賢誠實之學問。我雖不靈敏,也有那個志向。”饒國華結婚后,夫妻長期分居。他的妻子藍紫仙見自己長久未生男孩,勸他納妾隨營,他念夫妻情深,堅不允從。還告誡士兵說,敗壞道德,沒有比好色更甚的了。1929年12月20日,他應內兄藍文彬師長之請到重慶漲秋餐館赴宴,席間有妓女陪坐,提壺勸酒,語言下流,舉止風騷。饒國華十分懊悔,以后更加嚴于律己,再不輕易出席宴會。
1928年8月20日,饒國華向璧山一慈善組織刻頒“四川璧山體倫堂圖記”一枚,命其主辦十全慈善,施棺施藥施衣施茶,拯濟鰥寡,撫養孤貧,講談格言。兩月后因部隊整編,他降為1師2旅副旅長,駐防重慶一帶,一有空就博覽群書。他時常抄寫《大學衍義》等書,又熟讀宋明史籍,對宋明理學很感興趣。1936年,國民政府頒布廢孔祭祀明令,饒國華上書廟堂,淋漓盡致地發揮他正直的詞鋒,力請收回成命,時人以為朝陽鳴鳳。他說:“當兵,應以保衛國土山川,愛護人民生命財產為己任;做人,當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準繩。如果穿上軍裝,拿起刀槍,不為百姓辦事,反而欺負弱小,胡作非為,那就只能算土匪而不是赳赳武夫了。”駐銅梁時,秋雨綿綿,眼看水稻就要爛在田里,他命令士兵義務收割稻谷,不許騷擾百姓。躲兵歸來的鄉民見糧食一粒也未少,直喊饒菩薩。他駐防銅梁等縣,力倡尊崇孔祀,派人粉飾孔廟。
1932年饒國華任旅長,1934年奉命剿共。那時,紅二方面軍駐通江,威震川北,饒國華兵犯宣漢時,被前敵總指揮徐向前部包圍,他帶衛隊數十人逃生,幾至全旅覆滅。后來紅軍放棄宣漢,饒國華又兵犯通江,屢吃敗仗。他從人民擁護紅軍,紅軍力主抗日的事實中,慢慢認識到正義在紅軍一邊。不久駐防邛崍、大邑、崇慶縣,擔任清鄉工作。1935年2月22日,饒國華奉命率第1師(缺第三旅)為戰略追擊部隊,在小關子與紅軍殿后部隊一度接觸,次日正午至寶興,做出繼續追擊的姿態,直至3月中旬紅軍離開懋功為止。后調峨眉軍訓團受訓,被命為隊附。11月繼任第1師師長,旋改任145師師長。四川善后督辦公署設立軍官研究班時,他任第5期班副,負責抗日教育。
饒國華在重慶上清寺出席川康整軍會議,驚悉盧溝橋事變發生。他和與會軍官一致要求參戰,紛紛上書請纓。9月,饒國華還鄉,破例為母大辦70壽筵,并遍掃祖墓。告訴藍紫仙:“我這次為國而戰,義無反顧。自古忠孝難兩全,老母年高,望盡心奉養。”那時他們已有五個孩子,懷有身孕的藍夫人忍淚止哭,點頭答應。饒國華返隊后,加緊訓練士兵,每有集會,必慷慨陳詞:“不驅逐倭寇出境,誓不還鄉!”10月奉命開拔,步行千里,經川北至萬縣,乘輪東下。
11月12日,淞滬淪陷,蘇州常州相繼失守,宜興長興十萬火急。21軍軍長唐式遵派饒師設防右翼,固守廣德。廣德處于皖南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如廣德淪陷,日軍就可包抄南京,直驅皖贛。
23日,日軍18集團軍牛島師團由太湖竄抵宜興長興,同時兵分兩路猛攻廣德泗安,妄圖繞擊南京之背。日軍出動機械化部隊4000余人,仗恃機槍大炮優勢,動用飛機27架輪番轟炸。饒師工事盡毀。日軍采用中央突破的戰術,沿著廣德大道突破林城守軍的防線。由于第一道防線很快崩潰,饒國華率兩旅人馬于27日與日軍交鋒。在三面受圍的情況下,他與將士一起奮殺頑敵,浴血苦戰。后來,泗安日軍不斷增派精銳部隊,在飛機大炮和坦克配合下,多次蠢動,山頭炸裂。饒國華指揮若定,令士兵持短銃與敵人接戰。他深知情勢嚴重,當夜通電全師:“國家養兵,是為了保國衛民。人誰不死?死,有重于泰山,有輕于鴻毛。今天是我們報國之時,要不惜一切努力,以爭取我川軍為謀人民的利益而獻身!”全師拼命還擊,累挫敵鋒。緊要關頭,宣城至廣德交通被切斷,饒師后援受阻,被迫退至距縣城三四公里處,堅守據點。饒國華趨車誓節渡報告戰況,唐式遵不與共商對策,只命令道:“廣德作戰關系重大,應決心與城共存亡,否則提頭來見!”饒國華當即趕回,不顧敵人坦克及野炮的瘋狂轟擊,固守陣地。眼看泗安、界牌從自己手中丟掉,他命令劉汝齋全團反攻。劉汝齋倚仗唐式遵,竟擅往后撤。饒國華自愧對不起國家,對不起百姓,他率僅有一營官兵反攻。終因寡不敵眾,被重重圍困于十字鋪據點。日軍不進逼,一再勸降。饒國華威武不屈,緊握雪恥刀,對士兵說:“我們要牢記誓言,絕不能在敵人面前屈膝示弱,給中國人丟臉!”
當天晚上,彈盡援絕,人殘馬傷。饒國華困乏已極,沐浴焚香禱祝完畢,即給劉湘寫絕命書,說:“劉汝齋不聽指揮,以致兵敗,職唯有不惜一死,以報甫公知遇暨川中父老之情。”1937年12月1日凌晨2時許,饒國華在宣城縣十字鋪殉國。全國軍民各界,隆重迎祭國殤,陪都普降半旗,國華備極哀榮,追贈陸軍上將。資陽為他立祠,成都為他塑像。劉湘聞知噩耗,甚為痛惜,特撥款3萬元撫其遺屬。次年1月23日,將軍忠骨國葬于寶臺寺甘溪溝南坡。
1938年3月12日,毛主席發表講演說:“從趙登禹、饒國華……諸將領到每一個戰士,無不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范。”
錄自王洪林《中川資陽》128-130頁,中國三峽出版社2002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