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面作戰的明朝
有不少人說,明朝怎么不跟歐洲一樣向海外拋出人口,開放海禁,進行殖民貿易,以海外貿易的收入來實現陸地和海洋的雙霸權。但是人類歷史上并未出現陸地和海洋雙霸權的國家,如果要硬算,只能算美國了,但是美國只能在歐洲和亞洲保持中國和蘇聯、日本各國之間的均勢,這一點更象英國的特性,而美國的地理形勢也深有海洋性的特點。因此,想要求明朝象明朝能走歐洲相同的道路,并不可能,或者說是要求太高,除非出現天才的君主,幾代人英主輩出,才有實現的可能。今天所有的工業強國,都是對外殖民擴張的產物,即便蘇聯也算是,西伯利亞的毛皮曾經長期是國庫收入的主要來源,一度達到50%。而西歐各國,則從三角貿易收獲很多,充足的金銀,廉價眾多的黑人奴隸(400年的奴隸貿易人數為2000萬人,到達美洲的人數只有10%,非洲人口損失2億左右,損失慘重),對舊世界的糧食產量增加很大的玉米和土豆(使全球糧食產量增加5倍),廣闊肥沃的土地,除了加拿大北部之外,幾乎都適宜耕種。這種歷史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明朝向外殖民,在越南的教訓說明困難相當之大。如果是用船運載部隊去征服困難更大。更麻煩的是,明朝背后蒙元殘余勢力仍很強大,雖然無法說,可以致明朝以死地,但是要說放心大膽地去大規模殖民,恐怕談不上。明朝對外擴張,必須作到:1、解決蒙古人的殘余勢力,重新控制新疆,2、向東北寒涼地區移民,將其改變成大規模耕作的區域,解除自宋朝一代開始出現的蠻族威脅。最后才是向海外殖民,但是效果跟歐洲徹底改變美洲人口結構的仍然比不上,無論增加國家財富的潛力和征服的容易程度跟歐洲仍然無法相比。
明朝明顯策略上操之過急,而且最后還半途而廢。這跟西漢幾代君主始終保持西域暢通的國策穩定性相比,實在是值得惋惜。
幸運的是,歐洲人最后只占據了美洲和澳洲這樣的不算富饒的地區,非洲的根基也不堅固。不然,中國今天要面對的是更加險惡的國際環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