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長石
自從1979年8月5日《光明日報》首次提出"錯批1人,多增3億"以來,在中國社會中形成了這樣一種"主流意識":中國人口增長如此迅猛,原因是 50年代馬寅初的節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長的正確主張沒有被采納,反而被當作"新馬爾薩斯主義"遭到批判所致。由此就把中國人口增長的原因歸結于對馬的批判,而不去仔細研究中國五六十年代的人口政策。這個結論的正確性是值得懷疑的。
首先,中國的人口增長,從根本上來說,是由于人口發展規律所致。因為新中國大幅度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是毛澤東領導全國人民解決了中國的吃飯問題,吃飯問題的解決經過了三個重要步驟:防災減災、農田基本建設、改善農業生產技術。這些使中國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二是人民能夠享受的醫療衛生水平大幅度提高,到 1978年,醫院、衛生院的數量增加了18倍,醫生從42.5萬增加到103萬,醫院、衛生院床位數(萬張)從16.0增加到185.6。人均壽命從35 歲增加到65歲。人口死亡率從1949年的千分之20降到千分之7。
這里的根本問題在于,人口增長率由兩個因素決定,一個是出生率,另一個是死亡率。人們可以控制出生率,但無法控制死亡率,這是人口控制難以實現的根本原因。所謂從50年代就開始搞70年代以后的強制計劃生育,就可以避免60年代人口出生高峰的說法,實際上并不了解人口增長規律。某些人一定要責怪毛澤東的話,就只能怪毛澤東把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的人民的壽命延長得太長了。
需要指出的是,要論個人的認識,毛澤東早在1920年開始探索中國革命和中華振興之路時,就針對生育上的無政府狀態和盲目性,指出人口如不控制,“其結局必至于人滿為患”(《毛澤東書信選集》第8頁)。而馬寅初的認識就差的遠,他自己就生了8個孩子。50年代末期對"新人口論"的批判主要是針對其所謂的" 新馬爾薩斯主義"傾向,而不是否定對人口增長必須實施控制的結論。而中國政府注意人口問題比馬寅初要早的多。對計劃生育效果直接施加影響的是人口政策,而不是理論。
毛澤東時代在努力提高人口素質(這正是現在最科學的人口思想)的基礎上,也同時做了人類歷史上最有效的計劃生育工作:
1、新中國建立后,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人民生活條件和醫療衛生狀況的逐步改善,人口增長迅速,到1955年全國人口已超過6億。這引起了毛澤東和黨中央領導人的重視,中共中央1955年1月批準了衛生部《關于節育問題的報告》,并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發出了《關于控制人口問題的指示》。
2、1956年,毛澤東主持制訂了《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區,宣傳和推廣計劃生育,提倡有計劃的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過重的生活負擔,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的就業機會。這一認識在黨的八大有關決議中得體現,“生育方面加以適當控制”的人口政策第一次被納入發展國民經濟的五年計劃。
3、1957年10月,毛澤東在黨的八屆三中全會上談到人口問題時說:“計劃生育,也來個十年規劃。少數民族地區不要去推廣,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廣。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進行試點,逐步推廣,逐步達到普遍計劃生育。計劃生育,要公開作教育,無非也是來個大鳴大放、大辯論。人類在生育上頭完全是無政府狀態,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將來要做到完全有計劃的生育,沒有一個社會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來做,那是不行的。”;“計劃生育也有希望做好。這件事也要經過大辯論,要幾年試點,幾年推廣,幾年普及。 ”(《毛澤東選集》第5卷第471頁、495頁)
4、1962年,國務院成立了毛澤東在1957年曾設想的機構——計劃生育辦公室。12月,中共中央發出了《關于認真提倡計劃生育的通知》,明確指出: “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農村提倡計劃生育,適當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使生育從完全無計劃的狀態逐漸走向有計劃狀態,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既定政策。”這個通知還要求做好宣傳工作和技術工作。
5、60年代初三年自然災害過后,補償性生育造成人口激增,這引起了中央決策層的關注,1964年,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成立。1965年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急劇下降。1965年1月,毛澤東在同斯諾談話中說,國家對計劃生育給一定投資,出些錢保護生產力是合算的。
6、1973年,國務院成立了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和計劃生育辦公室,各地區各基層單位也陸續開始建立計劃生育機構,國務院提出了“四五”期間人口增長計劃,這是我國第一個人口增長計劃。在毛澤東的建議下,周恩來提出:“計劃生育屬于國家計劃范圍,不是衛生問題,而是計劃問題。你連人口增長都計劃不好,還搞什么國家計劃?”(參見1982年6月2日《人民日報》)
7、1973年12月,全國第一次計劃生育工作匯報會在北京召開,會議貫徹了毛澤東提出的避孕藥具一律免費并送貨上門的要求,提出“晚、稀、少”的宣傳口號,并針對不同地方不同情況作了具體部署。
8、1974年底,已屆耄耋之年的毛澤東在國家計委《關于1975年國民經濟計劃的報告》上作了“人口非控制不可”的批示,再次強調了人口控制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作用。在毛澤東、周恩來的努力下,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逐年下降。到1977年凈增人口從1971年的1950多萬減少到1100萬,6年中少增加了3100多萬人,自然增長率下降了11.3%。70年代人口平均增長率比50年代和60年代減少了3.1個千分點,揭開了我國人口工作新的一頁(參見《黨和國家領導人談計劃生育[50-70年代]》中國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
綜上所述,中國人口在50年代以后的迅猛增長,實際上是人口發展自身的規律所至,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共第一代領導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什么錯誤,是新中國的一個偉大貢獻,所謂"錯批1人,多增3億"之說,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種政治宣傳的需要,而不是事實。現在,是我們還歷史以本來面目的時候了。
―――――――――――――――――――――――――――――――――――
批新人口論并不等于批計劃生育
請看當年叔仲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批新人口論的文章(1958年6月6日“人民日報”),就知道批新人口論不等于批計劃生育政策,文章中反而是明確地提出了計劃生育政策的。
文中說:(用等號線劃開)
====================================================
“馬列主義者確認人是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社會主義生產的高速度發展是解決人口就業的根本道路。但是,這決不等于對我國人多,增殖率高抱著自流和盲目的態度;相反,社會主義制度,既能夠改變了人口問題的性質,也就完全有可能逐步地掌握人口的增殖。可是我們所主張的計劃生育和“新”“舊”人口論者的觀點有原則的區別。有計劃地生育人口,是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有計劃發展規律的要求。恩格斯曾經英明地預言道:“如果共產主義社會將來有個時候不得不調節人口的生產,就象它在這以前調節物質的生產一樣,那么,只有這個社會才能毫無困難地實現這一點。”(“給考茨基的信”學習譯叢1957年3月號)
我們相信,全國有計劃地生育人口,一定會在我國人民中自覺地開展起來。
這種有計劃的生育人口,決不是因為我們解決不了就業問題而被迫采取的行動,
而是為了增強我國人民的體質,從而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生產的更加高漲。”
====================================================
從上面的文章看,說“錯批一人,誤增三億”就不通了,因為批的是馬的新人口論,并非計劃生育政策。如果說,當初批馬寅初是批計劃生育政策,是認為生得越多越好,那樣說“錯批一人,誤增三億”還算有根據。可是文中明明就是在宣傳計劃生育嘛。
因此,批馬寅初與批計劃生育完全是兩回事,就象我也寫了關于計劃生育的帖子,但有人批我的某些觀點,但并不等于批計劃生育。計劃生育也不會因此受影響。可見,“錯批一人誤生三億”是無恥謊言!
――――――――――――――――――――――――――――
網友跟貼:
[亞當]:
看看馬寅初的話,真是駭人聽聞:
“在目前六億四千萬人口的壓力之下,要提高他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我們已覺得很吃力,若每年還要生出一千叁百萬人來,這個問題就日益嚴重,不知要嚴重到什么程度。”
你看看整篇文章充滿著這樣的無恥、混亂和謬誤,我不知道他是站在什么立場上說話的。我不知道我們花了那么多錢,送那么多學子都國外去都學了些什么?看看他們的這位優秀代表都講了些什么吧:
“要提高他們他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我們已覺得很吃力,”
他們是誰?六億四千萬人民;我們是誰?就是像我馬寅初等當官老爺的。一個基本道理是,他不明白六億四千萬人民自己養活自己,還是他馬寅初等養活六億四千萬人民?人民靠自己提高自己,還是要靠馬寅初等老爺的恩賜來提高?在這里他已經把自己與人民割裂開來了,而且信口雌黃,喧賓奪主,“救世主”的風度儼然。
[托馬斯 閔采爾] :
批馬寅初的實質,就是要鼓足干勁,不能認人們悲觀地認為中國人口多,所以今后就要完了。而馬寅初的人口理論,包括他的數度重要講話,無不帶有認為“中國現在人口多,所以什么事都不好辦”的悲觀論調。試問,這種論調不進行批判,我們怎么能夠教育人民放手進取,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呢?所以,批馬寅初,是批它這種資產階級的悲觀傾向,而不是批“計劃生育”,在大批特批了馬寅初的錯誤論點之后,中央政府仍是始終堅持“計劃生育”政策不動搖的。
―――――――――――――――――――――――――――――――――――
毛澤東從50年代起一直在提倡和逐步推進計劃生育工作。計劃生育工作有它特殊的地方,是受節育技術、生產力水平、傳統觀念等條件制約的,因而只能是逐步推進的,不能一開始就完全強制的。隨著條件的改善,工作是隨之跟上的,并沒有怎么耽誤。更何況,按照中國的生產力水平和國際環境,人口多也不是只有消極作用,活著的人如果利用好了都是可以養活自己,并創造財富的。當然,有的人認為億萬男女想不想要孩子,甚至同不同房,都只聽毛澤東一句話,那我也只好承認他抓得還不夠緊了。我看這些人站著說話不腰疼,對他們來說,管理這個國家是很容易的,是動動嘴皮子的事兒。
――――――――――――――――――――――――――――――――
置疑“錯批一人 誤增三億”的說法
作者:cuboid
“錯批一人 誤增三億”,意思是毛澤東1959年“錯批”馬寅初,從而“誤增三億”人口。
我不知道“三億”這個數據是怎么算出來的。在網上查了一下,中國人口1960年6.5億;1970年8.3億;1979年9.709億;1980年近10億。“誤增三億”大概是指如果毛澤東1959年沒有“錯批”馬寅初,而是實行計劃生育,那么從1959年馬寅初“新人口論”被批判到1979年為馬寅初平反全面推廣計劃生育止,20年間中國就不會“誤增三億”。
這意味著什么呢?就以1979年9.7億人口算吧,意味著如果1959年全面推廣計劃生育,到1979年中國人口將是:9.7億-3億=6.7億;意味著20年間中國增加人口為:6.7億-6.5億=0.2億;意味著20年間中國人口從6.5億增到6.7億,增長率約3%.
然而,1979年后我們全面推廣計劃生育了,到2000年中國人口卻增長到了12億.20年間中國人口從9.7億增長到12億,人口增長率為20%.
我疑惑的是,既然實踐證明了即使全面推廣計劃生育,20年間的中國人口增長率也為20%,那么又為何認為如果1959年全面推廣計劃生育,到1979年中國人口將是6.7億,20年間人口增長率為3%呢?
按照所謂“錯批一人 誤增三億”的說法,好像如果不批馬寅初,20年間中國人口就只會從6.5億增到6.7億,增長率約3%也就等于幾乎不長。這不是很荒唐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