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青生活概述
我是1964年5月14日下鄉的“老知青”。嚴格意義上的“全國首批(大規模)下鄉”知識青年。
當時的政治背景是,1964年1月16日,《中共中央關于轉發國家計委“關于組織動員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工作報告”》即[中發](1964)40號文件下達至地師級(該文件我是文革期間才獲悉的)。各地于是紛紛開始組織實施。
應該說,中央文件的精神是很好的。組織動員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目的是改變中國農村的落后文化面貌,加強農村基層力量。中央的號召迅速得到了大批熱血青年的響應。我就是四川省南充市北城區第一個自愿報名下鄉的青年,當時年僅15歲。
如果一絲不茍地按照中央文件的規定,那時對知識青年的選拔條件,要求還是挺嚴格的。比如,非初中以上學歷者不要,應屆畢業生不要,有嚴重疾病者不要,殘疾者不要,已婚者不要,獨兒獨女不要,地富反壞右子女不要,等等。
遺憾的是,中國長期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官場痼疾--“阿諛奉迎”,象毒液,浸染了原本圣潔的這場革命。根據省上的安排,一個地區原本安排下放200名知青。可是,地委書記為了討好省委乃至大區書記(政治局委員),居然可以任意擴大為下放2000人。這樣一來,要嚴格按照中央文件選拔,數量上就不可能。于是,只要是一個人,無論家庭出身,有無文化,都可以下鄉。自愿的不夠,就強迫弄下去。城市平民不好辦,就拿成分不好的家庭強行“動員”。一時間,鑼鼓與哭泣齊飛,高興與惆悵一色。
當然,組織工作還是十分出色的。出發的當天,南充市萬人空巷,夾道歡送。地、市、軍分區領導講話致辭。鮮花、鼓樂、彩旗。把氣氛推到了極至。我就是在高唱著“我們走在大路上”的歌聲中開始了我的人生的遠航。沿途各縣迎來送往,就象當年戰爭年代的參軍場面或支前場面,格外風光。
到農村后一看,隊上早已預先騰出了住房,置辦好了炊具用具。院壩里,農民為知青砍下的柴火,堆得象小山。公社、大隊、生產隊相繼宣布了保護知識青年的規定和措施。
剛開始的一段日子里,生產隊只安排知青做一些簡單輕松的農活。后來,每個大隊成立了以知青為主體的“文化娛樂俱樂部”。每個月大約有10來天排練節目。逢年過節給農民演出。大巴山一片紅火。稍后來,農民教會知青一些基礎的農活和生產知識。接著,知青們相繼擔任了生產隊副隊長、財務隊長、會計、記分員、衛生員等等。我們白天出工,晚上義務給農民辦夜校,教農民文化。農民跟知青的關系就象親人一般。一直到1995年12月13日,奉調集體支援涼山。
臨行時,整個生產隊扶老攜幼,步行10余里路送行(當時公路只通到區人民政府所在地)。隊上送給我一挑竹簍,裝滿了芝麻和花生。隊里的大姑娘小媳婦扎的鞋墊、做的鞋子,塞滿了一提包。一路上,珠淚交揮,細語叮嚀,難舍難分。真是一幅“十送紅軍”圖的翻版。
到涼山后,當地的彝漢村民對待知青,跟大巴山人一樣熱情、可親。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67年底。終于,文化大革命摧毀了各級地方政權,也癱瘓了各級知青安置辦公室,瓦解了對知青的保護鏈。“派性”使部分農民和知青之間有了一定的隔膜。知青頭一回感到自己一夜之間成了農村的棄兒。茫然之間,想到了“回城鬧革命”,“要戶口”。當年“立下務農志,建設新農村”的豪言壯語被慘烈的現實驅趕得無影無蹤。
當回城的希望被告之“留待運動后期解決”后,知青們開始了大的分化。不少人留在城里依靠父母生活,一些人做起了買賣小生意,一些人回到農村掙工分。但直到1969年一月前,我們這些“全國首批下鄉知青”跟農民的關系,總體上還是不錯的。多數農民對知青的印象比較好。
1969年元月伊始,為了減輕城市的就業壓力,同時也是為了把“紅衛兵”這股洪水引向農村這一廣闊的吸納地,城市里開始以學校為單位把“小將們”送到農村安置。他們的名分也叫“知識青年”。當然,農民從他們的身上看出,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好勇斗很(大概剛來自“武斗”的戰場),多一些不安分。于是,農民對他們跟我們之間有了區別:把我們叫做“老知青”,把69年以后下鄉的叫做“新知青”。
這以后,社會上的無政府主義思潮,一方面把知青弄得形同棄兒,一方面又促使新老知青互相磨合,要在社會上站住腳跟的實踐,把知青差點演變成行幫組織。僅憑一聲“招呼了,知哥知妹”,就可到各個知青點吃飯。無論在任何地方,只要露出知青身份,就可以獲得當地知青的拔刀幫助。
知青生活對于我,是終生難忘的。但我從不把它看成是一場災難。相反,7年的知青歲月,充滿傳奇色彩,耐人回味,是一份極為珍貴的財產。正是豐富的社會閱歷和磨礪,才成就了我的現在。如果真有來生,我還是愿意當下鄉知識青年。7年里,我教過夜校,表演過節目,當過保管員,文革中造過“反”,做過生意,串隊差點被誤認為“土匪”,看管過水磨房,曾是放牧27頭牛的牛倌,也成了大涼山第一個“赤腳醫生”。1971年3月,我又第一批被“貧下中農推薦”到了礦山。當過掘進礦工、混泥土工。再后來,靠自學讀完大學本科,當過老師,干過審計監察。現在又做了十幾年的律師。有時很想靜下心來,把一生的傳奇生活寫成一部自傳體小說。但愿這不會是空想。
2004年5月14日,是我們上山下鄉40周年紀念。我因為出庭訴訟沒有參加,十分遺憾。但是,我參加過1996年的下鄉35周年紀念。我曾為此寫過一首歌(嚴格說來只是歌詞),歌曲是套用“月光灑在銀色的沙灘上”(大概是思念臺灣同胞的歌吧)的調子。比較好的抒發了自己的思想感情,也為大多數同伴接受。
現抄錄如下,獻給同時代的知青:
第一段:“時光,凝結在五月十四這天早上。看哪,有多少年輕人告別故鄉。他舍不得媽媽那溫暖的懷抱,她放不下嬌兒那稚嫩的臂膀。啊,難忘啊!鑼鼓響驅不散滿腹惆悵啊,彩旗舞遮不住淚水飛揚。啊,告別了心愛的白塔晨鐘,把青春和熱血灑向荒野山岡。”
第二段:“茶房鄉,我們的人生從這里遠航。看哪,年輕的腳步有幾多悲壯。走過了“發揚”隊里的彎彎山道,沐浴過“石板店”頭清冷的月光。啊,難忘啊!游不完“桂花”橋頭“勝利”小溪呀,看不完“保衛”“長春”滿阪金黃。啊,愛不完“太平”“幸福”空山鳥語呀,還有那“英雄”“先鋒”山歌蕩氣回腸!”
第三段:“朋友啊,故鄉的呼喚讓我們歡聚一堂。看哪,歲月的年輪已深刻臉龐。經歷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受過了挫折也贏得過輝煌。啊,“知識青年”哪!再回首滄海桑田地伏覆翻呀,共同的名稱依然親切響亮!啊,說一聲“招呼了”心潮澎湃,恰似嘉陵江水一浪高過一浪。”
重復:“舉起杯讓我們深深祝福,把知青歲月永遠傳唱!”
附注:1、茶坊鄉,現四川省儀隴縣茶坊鄉。當年紅四方面軍根據地。
2、發揚、石板店(即金星)、桂花、勝利、保衛、長春、太平、幸福、英雄、先鋒,是當年茶坊公社所轄10個生產大隊的名稱,每個大隊安插有數十名知青。
歡迎當年的知青朋友來網上聯系。最好能賜教你的知青生活二三事.
我的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四川鼎仁律師事務所易明君律師
地址:四川省西昌市順城街 郵編:61500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