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化債從技術手段上去看并不復雜,就是一個簡單的算數問題:除了借新還舊的“拖”字訣,剩下的辦法只有三種:要么提高收入,要么壓縮支出,要么變賣資產抵債,即砸鍋賣鐵。
如果所有的方法都用盡了,還是還不上,那就只能違約。一旦違約,那債權人和債務人的矛盾就會發展成為對抗性矛盾。在我們國家,最大的債權人是銀行,銀行背后站著儲戶,一旦出現大規模壞賬,金融系統就會面臨巨大沖擊,這種沖擊就是矛盾對抗性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
可是一同進入債務周期的不僅是地方,同時也是企業和居民。當大家都開始努力償債的時候,經濟就會收縮下行,大家的收入就會一起減少。如果收入下降得比債務下降得還快,這個時候債務的壓力就會不降反升,因為收入的減少會使得后面每一期的償債都更加困難。這跟個人償債其實是一樣的原理。
以前地方通過舉債搞土地開發和城市化,既能招商引資提高稅收,又能抬高房價增加賣地收入,可謂是一舉兩得,債務問題自然也就不是問題。但是一旦經濟下行,普通人無法再通過舉債透支的方式支撐不斷攀升的房價的時候,泡沫就要破滅,債務周期就立刻來臨。
稅收收入減少,賣地收入減少,可是諸多的公眾支出又難以壓縮,在收入下降的情況下,支出卻不降反升。尤其是很多中西部地區,也打著“發展”的口號搞了很多基建,推動城市化,但是并沒有吸引到什么產業,單純就起到了推高房價的作用。所以一旦土地財政收入大大降低,化債壓力就來得迅猛異常。
于是,這些化債壓力巨大的地方,紛紛表示要“砸鍋賣鐵”、轉讓或盤活現有資產、成立“砸鍋賣鐵”工作班,以便在稅收收入和土地收入大大降低的情況下,增加非稅收入,也就不奇怪了。
其實很多地方的“砸鍋賣鐵”早就開始了,只不過那時候多數是打著“混改”的名義展開的。
二、
有人賣,就必然要有人買,誰來買,這里面就藏著很多問題了。
當大家都在為資產尋找買家,或者因為無法償還債務而不得不拍賣抵押物的時候,資產價格就會迅速下跌。
借著資產價格下跌的名義,有沒有可能將其中的優質資產當作“廢鍋廢鐵”出售?
這不是沒有在歷史上上演過。曾經大批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在改革進程中,大力推動“企業承包改革”,名曰:“一包就靈”,把企業管理權和運營權交給廠長、經理、車間主任,把企業的業務一并承包給他們,依靠他們的“積極性”來帶動企業的積極性。結果,廠長和經理的“積極性”是發動起來了,但是卻并沒有帶動相應的企業的積極性,這是為啥?原因很簡單,他們通過“承包”,擺脫了工人的監督和管理以后,靠個人就可以壟斷企業的發展命脈和前途。這時候為了滿足個人利益的“積極性”需要,于是把其管理的國有企業的大量業務私下輸送出去,要么輸送給自己在外面開的小廠,要么鋪張浪費滿足個人享受,要么把企業日漸官僚化。其結果,只能是“工人窮,廠長富,車間主任萬元戶”。然而即便如此,大批國有企業還是在被不斷向外“輸血”,不斷官僚化的進程中逐漸成為國家沉重的包袱,到了不得不甩賣的地步。
既然是“包袱”,自然就賣不起價格,于是大量的企業在“甩包袱”的進程中,又被以嚴重低估的價格出售給廠長、經理、以及個體老板。然后,這些買入了國家“包袱”的人,搖身一變,就變成了改革先鋒,時代楷模,原先的“包袱”也重新煥發生機,扶搖直上,而這時,這一切的功勞又都歸功于這些“企業家”、“改革家”們敢闖敢拼的時代精神。
三、
那怎么辦呢?
這個時候又有專家說了,為了避免優質資產流失,反正是賣,賣給個體老板,賣給民企,不如賣給國家。他們這里所說的國家,實質上指的就是央行,即由國家通過央行來增發貨幣,買入各地資產,以便緩解目前的債務危機。
表面看,這個建議是為防止優質資產流失,防止人民利益受損的建議,但是稍微想想都知道這個建議打的是什么算盤。無非就是讓央行放水來幫助地方兜底,以便將自己的債務打包給國家,好讓自己從中解套出來。其中原理不難看清楚,既然地方可以把優質資產打包成劣質資產出售,那么反過來呢?劣質資產是否又可以包裝成優質資產賣給國家?一切都是人操作的,只要是人在操作,正向運動還是逆向運動,就取決于操作這個過程的人。
不僅如此,一旦放水的閘門開啟,那么以后企業大面積債務危機的話,又怎么辦?依葫蘆畫瓢,繼續由央行買買買?
現在很多專家說為了避免陷入通縮,應該要搞溫和的通脹。這些話聽起來是不錯,好像總是為群眾在考慮的,總是為群眾在勞心勞力。但其實他們根本不在乎通縮還是通脹。他們所說的通脹不是指放水給老百姓,不是指增加社會保障,而僅僅是指,由國家增發貨幣,來幫助地方或企業買入各類資產,好讓他們緩解壓力,或者從中解脫出來,甚至從中還能額外再賺上一筆。
這種放水方式美國和日本都搞過,它的核心關鍵就在于把水放給了企業、富人。每放一波,不是緩解了貧富差距,反而是增大了貧富差距,這還是在工人社會保障和失業保險承接了一部分“放水”的前提下發生的,我們這方面能承接多少呢?
一直以來,我們都說的是靠發展去解決一切問題,那么回過頭來看,又是什么問題在決定著是否發展?
從辯證法的觀點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始終是社會發展中的一對基本矛盾,既然是矛盾,就有兩面而不是一面,就像人走路要兩條腿,如果一長一短,一胖一瘦,走起來就不平衡,就容易跌倒。
以往我們只關注生產力,說只要發展生產力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其實這話的實質不過是讓大家忽視生產關系中的所有制,人與人關系,以及分配問題,而這些問題恰恰是關系大多數人切身利益的問題。
一旦這些問題被忽視,這種被忽視就會逐漸形成慣性,慣性又會逐漸形成制度,制度又會塑造出相應的結構,結構一旦穩固,這個時候不管你是挖坑填坑,還是放水放貸,都只能在這個穩固的結構里面去運轉和流動,這種情況下,放不放水,又能與普通群眾有多少關系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