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國際板的十大風險
呂永巖
股市和國民不堪重負下強推國際板的風險:
1、
2、
3、
4、
5、
6、
7、
8、
9、
10、支付巨額財富買回巨大風險的風險。
搞國際板必須具備的條件:
一、中國完全解決了就業壓力。
二、中國的國有銀行、企業,民營企業自有資金充足,不再需要融資支持。
三、中國可以不靠出賣資源、出賣土地發展。
四、中國經濟轉型成功。
五、中國普通百姓有足以幫助外資融資的閑錢。
六、中國對股市和腐敗的監管達到或超過香港水平。股票發行環節的利益輸送得到根治。
美國政府施壓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商品的懲罰性規模已占3%左右。這對于剛從全球經濟危機中復蘇,就業仍然有巨大壓力,增長仍存在不穩定的因素,需要時間和空間來轉型和結構調整的中國經濟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中國面臨的就業壓力一點不比美國小。中國股市的低迷和暴跌已經清楚地反映出中國股民的不堪重負。中國股市也很缺錢。
面對這種形勢,中國金融高官卻極力鼓吹國際板。國際板是干啥的?是為國外企業到中國股市上來融資的,也就是國外企業到中國來掏中國股民腰包的。華爾街早已躍躍欲試。英國匯豐也早已揚言要拔得頭籌。廈門大學金融系客座教授余云輝認為,“高市盈率下讓海外大企業在國內上市,等于拱手讓外資從百姓手中圈走大筆寶貴的資金和儲蓄。”目前市場已流傳“匯豐”在A股上市融資600億元人民幣的消息,而東亞銀行、渣打銀行、花旗銀行、淡水河谷和通用電氣等眾多跨國公司也均表示要進軍A股市場。
一個匯豐上市,就能募走20座南浦大橋。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謝百三曾質問管理層:“為什么要讓外國資本來高價圈錢?為什么我們要主動送錢給跨國公司?而且一送就是幾百億啊,是我國太富了嗎?是貧困地區沒有了嗎?是我們中小企業不需要錢嗎?”對于國內一些經濟學家、券商和中介呼吁“國際板”,謝百三認為不排除有些人“只為自己多掙點中介費而完全不顧中國全局性的損失和風險”。
謝百三的話可謂一石中的。這個世界到處缺錢,到處都需要擴大就業。用資金拉動就業是美國和歐洲的燃眉之急,更是中國的燃眉之急。可是我們的高官們偏偏置中國自己的燃眉之急于不顧,拼命地為解美國和歐洲的燃眉之急而奔走呼號,并且還說“刻不容緩”。“刻不容緩”簡直就是不打自招。因為目前無論美國還是歐洲,他們的資金饑渴癥的確是“刻不容緩”。我們的官員真是急美國之所急,想美國之所想,幫美國之所需。看看報道所稱的中國借給美國“兩房”的近5000億美元債或將血本無歸的消息,我們一些人的嘴臉還不清楚嗎?他們如此的慷國家和人民之慨,如此的吃里扒外,還能取信于民嗎?
滬指在股指期貨和國際板的叫囂聲中,應聲而落,接連跌破數道關口,目前在2300點附近掙扎,許多人看到2000點之下,有的甚至更低。國際板僅是聽其聲,股市已驚魂。這是因為國內早有專家提出,“國際板”很可能成為“國際提款機”。一個匯豐的上市融資,所獲資金足可以救活我國上萬個中小企業,為千萬工人提供就業機會,為我國企業科技創新更能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拿國際板和中國自己企業的融資需求,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刻不容緩”,不是一目了然嗎?
中國經濟結構的嚴重失衡,中國資本市場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20年時間,中國A股市場替上市公司融資近十萬億。若讓外資在發行“大躍進”的情形下登陸A股,我國眾多民族企業將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市有限的資金被外資吸走,并且國內企業因無融資機會,將不得不被外資廉價吞并。大批外資在中國市場因直接融資吸血而迅速膨脹,加上我國對外資的超國民待遇,我國僅存的一些民族產業必將受到嚴重沖擊。中投拿巨資購買黑石股票,短時間便浮虧數十億,以至后來虧多少已不敢公之于眾。相反,黑石拿了中投的錢,到中國來購買中國的企業。中國通過股權以巨額賠錢的方式,讓外國公司拿中國的錢來買中國的企業。這不是事實又是啥?一而再,再而三地這樣作為,這不叫賣國叫啥?
還有,只要A股國際板的IPO和再融資市盈率高于國際市場,跨境上市的企業就可以高價發行A股吸納人民幣資金并兌換成外匯。同時,在境外市場以美元低價回購其發行在外的流通股。這對外資是一項利益巨大卻毫無風險的金融套利。就是說,國際板將給外資帶來反復翻番的巨大利益,反過來又能對中國民族企業和中國就業產生巨大沖擊。這樣一個富外窮內,強人毀己的舉措,有人還不遺余力地鼓吹,緊鑼密鼓地落實,這背后的利益鏈條難道不是“非常值得思考”嗎?
業內人士稱,如果開啟“國際板”外資天量融資的閘門,“將徹底改變市場對今后融資規模的測算,未來的潛在融資需求將成為無底洞,供求關系因此而被徹底打亂,將極大傷害資本市場整體投資信心,市場將被國外這些‘巨無霸’所擊垮。”“大批境外公司來A股上市,現有估值體系難以承接,將會對A股估值中樞造成強烈沖擊,將導致A股市場大跌。這等于是花巨資買進了巨大風險。”
“推A股‘國際板’,是給中國股市重新掛上了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謝百三特別提醒:“中國公司到海外上市對美歐毫無沖擊,因為美歐市場是低價的‘大海’,我們是高價的‘天池’。跨國企業A股一登陸,立刻會把中國股市估值打下去一大塊。”
鐵鑄一般的事實是:國際板只是叫囂了一通,股市已經下去了一大塊。一旦它搶灘登陸,或者當年美軍“仁川登陸”的舊劇又將重演,只是那時已經沒有了抵御侵略者的“志愿軍”。
5000億美元或血本無歸的悲劇還要上演多少?今天的中國人活得真累,活得真是心驚膽戰啊。誰都不知道哪一天一覺醒來,中國已被美國等霸權淘空,等待我們的是失業引發的混亂。
請為了中國的穩定,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放棄你們一己的私利,放棄強外弱內,富外窮內,坑害國家和人民的國際板吧?(呂永巖)
·“半夜雞叫”前,官員出來對“上調印花稅”消息辟謠是個大忽悠。余音未落,半夜出臺上調印花稅,股市暴跌。股民稱此舉為現代“半夜雞叫”。
·表決通過平安保險1200億增發股東大會上,馬明哲把手捂在自己胸口上,說:“請相信我,增發比不增發要好”是個大忽悠。股指從6000余點一直跌到1600點。緊接著報出馬明哲6616萬年薪和投資海外富通238.74億元,浮虧接近100%,最低僅剩10億元。如果不是股市暴跌,馬明哲真的增發1200億,全部投入富通,平安就該垮臺了。
·中石油上市前,精英宣稱中石油是“亞洲最賺錢公司”是個大忽悠。中石油48元多上市,當日套牢所有買入者。此后一直跌跌不休,至今已跌至10元左右。于是有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高位滿倉中石油。”
·中國國有銀行2004年改制時,高盛發表報告,詆毀中國國有銀行,說“不值一點錢”是個大忽悠。后來高盛等以極其便宜的價格收購了中國銀行上市的股權。僅某個國有商業銀行的上市,高盛等華爾街公司便賺了1300億人民幣,相當于中國每人給了美國100元。
·2007年西部礦業上市時,高盛鼓吹“大藍籌”是個大忽悠。西部礦業當時業績每股0.81元,股價最高68.50元。高盛以人民幣9615萬元價格的投資,上市后套現70億元。兩年后,西部礦業業績只有0.02元,成為套牢國內投資者的“大爛愁”。
·管理層關于“股指期貨可以穩定市場”是個大忽悠。股指期貨推出后,上證指數由3200點左右跌到2425點。眾多持有股票而又無法參與股指期貨的散戶損失慘重。
·目前管理層所稱“國際板”可以滿足“很多人”“全球資產配置”的要求,A股市場有“承受能力”是個大忽悠。“國際板”還沒亮相,股市已跌得不成樣子,創出14個月新低。一旦“國際板”有了具體時間表,股指會跌成啥樣,大家一起來見證吧。
推薦鳳姐去“中投”的四個理由
只丑不雷人不行,雷人不丑也不行。
野獸派傳人羅玉鳳,人稱鳳姐,在上海街頭發放了1300份征婚傳單,傳單上雷人地寫上一堆近乎苛刻的條件,要求男方必為北大或清華碩士,身高1米76至1米83之間,系東部沿海戶籍。而羅玉鳳本人,只有1米46,中文大專學歷,重慶綦江人。自稱9歲博覽群書,號稱“前后300年無人超越”……從而在網絡上一“炮”而紅。
一小女子,不知天高地厚,倒也無妨。但在網絡和媒體上走紅,尤其是在電視媒體上被炒得沸沸揚揚,這就足可看出當今社會的黑白顛倒,美丑混淆,指鹿為馬,低俗無聊。
不過忽然想到,如此雷人的家伙,不如將其安排到“中投”,讓她全權負責中投理財,說不定會比現在中投的高官要好許多。其理由一是她土生土長,沒有外資背景,與外國財團毫無聯系,至少眼下不會吃里扒外;
二是她對自己充滿自信,敢吹自己,把自己吹得天花亂墜。這相當于會“包裝”。股票是離不開“包裝”的。誰會包裝,甭管內囊好壞,只要包裝得好,就能賣個好價錢。而中投一開始便在外企面前低三下四,高價買了巨額黑石股票,還不要表決權,讓憑他人宰割。一點沒有鳳姐的風度。
三是這家伙挑剔,對所選對象要求的標準奇高。這也是目前中投所欠缺的。中投投資國外股票標準太低,所以一買便套,損失慘重。
四是鳳姐有人氣,善于靠丑吸引眼球。這也是中投所欠缺的。中投一出生就很丑,在國際資本市場一亮相,賠得稀里嘩啦,形象就更丑。以致后來丑得沒臉見人。人家鳳姐則雖丑猶榮,靠丑打出了一片天地。如此看來,鳳姐果然是中投不可多得的人才。所以我推薦鳳姐到中投擔任要職。中投的希望就寄托在鳳姐身上了。
附:
甚少公開發表言論的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公司)副總經理汪建熙昨日表示:“近期西方市場的調整已經令中投公司損失了10%。”
“由于美國市場和歐洲市場的下跌,按市價計值,5月和6月中投公司蒙受10%投資損失。”據路透社報道,汪建熙在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舉行的一次會議上作出上述表示。
不過,中投公司相關人士昨日對早報記者表示,尚無法對10%這一數字進行證實。
隨著次貸危機的加劇,外界對于中投公司投資黑石的質疑也再次升溫。對此,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樓繼偉24日表示,市場上的評價都是短期評價,不是中投公司這樣的機構的評價方式。他強調指出,從長期看,投資黑石是個很好的投資。
樓繼偉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演講時指出,當前美國實體經濟進入衰退不可避免,而實體經濟的衰退可能會導致遍地是黃金。考慮到黑石是拿長錢做長事,因此經濟衰退的時候可以大有所為。中投公司對黑石的發展有信心。
他透露,截至目前,中投公司在黑石的持股比例已經超過10%,中投的進一步增持有助于改善對黑石的交易結構。
樓繼偉同時表示,中投公司目前非常穩健,因為在全球股市大幅下跌的背景下,中投目前90%以上的資產都是現金狀態。“(中投)每天都在盯市,但是我們在建立跑道,在重新看待我們的資產配置。”他指出。
對于中國投資“兩房”債券能否收回損失的疑問,樓繼偉表示,因為“兩房”被收歸國有,如果我國機構買了“兩房”的股票,股權會被稀釋。但是如果買了“兩房”的債券,在當時準政府信用下的私人公司的債券變成政府級別債券,這部分投資會賺錢。
(記者 但有為)
中投的傲慢與偏見令人吃驚
中投對黑石的投資馬失前蹄,迄今已發生浮虧約20億美元,為其初始投資的2/3。在這樣的情況下,中投決定按當前的市場價進場增持,這從投資的角度來講,本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令人吃驚的是中投的態度。中投董事長不僅只字不提已發生的浮虧,反而聲稱“投資黑石是個很好的投資”。
誠然,中投董事長所說如果只是指這次增持,那么,不管是不是抄到了黑石的底,僅以眼下每股8~10美元的市場增持價格而言,比起當初每股29.605美元的協議買入價要合算得多。任何一個曾在高位買入被套住的投資者,如果不想用割肉的方法去解套,通常都會采取逢低買入的方法來攤薄持股成本。如果有朝一日解套出了頭,那么,毫無疑問,這應該歸功于后來的補倉,而不是前期的買套。
可是,我們那位中投董事長顯然不在于解釋補倉的理由,而是意為買套辯護。
是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對于長期投資來說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投資的對象好不好?二是投資的時機對不對?現在人們在評價中投的黑石投資時,常常只談其一,不及其二,這顯然并不是理性的態度。相形之下,反倒是來自黑石總裁的解釋讓人感覺更客觀一些。10月20日,在北京接受采訪的黑石總裁詹姆斯表示:“看到中投在投資上的虧損,我們也感到非常遺憾。但我想中投對于黑石的投資是一種長期的明智投資。”他指出:“我們是一種全球性的投資,這種投資是與其他投資者聯系在一起的,由于世界上其他投資者的投資出現一些虧損,勢必也會影響我們,也就出現了中投的情況,但是我們相信,中投的長期投資一定會得到很好的回報。”
2007年中投公司投資黑石時,無法預測到今天所發生的金融危機令所有外匯資產都貶值,這并不是不可原諒的錯誤。但是,與中投同樣具有類似主權財富基金身份的新加坡淡馬錫,在差不多的時間投資了美國的美林,盡管美林在今年9月份因金融危機被迫由美國銀行全面收購,淡馬錫卻未遭受損失。其原因就在于2007年12月淡馬錫入股美林時,曾比其他投資者多簽署了一份“選擇性投資條款”,其中明確規定:若在一年內,美林以低于淡馬錫入股價格48美元增發普通股,美林就要賠償差額或向淡馬錫免費發行新股,金額要與差額相等。正是這一步棋,讓淡馬錫的幾十億美元投資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毫發無損。相比于淡馬錫,中投難道沒有一點值得反思之處?
中投的海外投資,包括黑石在內,幾乎無不遭遇慘敗,其原因不能簡單地歸咎于它的生不逢時,投資機制方面的問題才是更深層次的因素。中投在尚未建立健全的投資決策體系和相應的自律監督機制的情況下,盲目輕信一些海歸派人物和海外人脈的國際投資經驗,急于抄美國次貸危機的底,反映的不僅是投資決策沖動的簡單錯誤,也是公權基金管理上缺乏信托責任的通病。在這方面,中投不僅不比一般的公募證券投資基金好多少,而且由于其所處的特殊地位和不透明,在某種程度上更缺乏有效的監管。只要這個問題不解決,走出去的步子越快,付出的學費也將更大。
其實,長線投資也不能只講投資動機而不研究投資時機和投資策略,否則,中投所管理的那么多外匯儲備與其一味為美國金融危機埋單,不如用來救我們自己的H股和A股。(黃湘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