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活動 > 烏有講堂

薩法里尼在北大的演講:阿拉法特身后之謎——阿拉法特逝世及其對中東局勢的影響

薩法里尼 · 2004-12-03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阿拉法特身后之謎-阿拉法特逝世及其對中東局勢的影響

巴勒斯坦前駐華大使,中東問題專家
穆斯塔法·薩法里尼博士北大演講
2004-11-18
主持人:今天晚上的主講人是薩法里尼先生,一提到薩法里尼先生有兩個非常親切的詞,我在這里需要介紹一下,一個是校友,他是我們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的博士畢業生,他是在七十年代畢業于北京大學,另外一個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詞匯--"鐵人",在巴勒斯坦你提到前任駐華大使薩法里尼,可能沒有太多人知道,但是如果你一提到鐵人,那么大家都知道是薩法里尼先生。今天晚上,薩法里尼先生的演講主題是阿拉法特之后的中東局勢,眾所周知,薩法里尼先生和阿拉法特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在先生任駐華大使期間,凡是給阿拉法特的公文,最后落款都是你的兒子薩法里尼。所以我們的條幅上也特別注明了這點。下面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先生發表專場演講。

薩法里尼博士:

同學們、朋友們,我今天抱著兩種不同的心情。第一,我特別高興今天有這么好的機會回到我的母校,看到這么多的人,這么多的同學,我們愛戴、尊敬的領導人,關心關注中東局勢的發展。另外一種呢,就是作為一個普通的巴勒斯坦民眾,對阿拉法特主席的去世感到實在的悲痛、傷心。

你們肯定會注意到,兩個星期以來,國際社會很關注阿拉法特的病情,并且他們以不同的方式表達他們的哀悼。聯合國降半旗致哀,歐洲領導人也對阿拉法特的去世表示哀悼。阿拉伯國家在埃及開羅為他舉行了葬禮,所以阿拉伯國家的領導人和政府政要都參加了,通過媒體,你們也看到了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是如何告別他們偉大的領袖。所以我的問題是為什么這位老人會這么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呢?回答這個問題前,我覺得有必要回頭看看歷史。

我今天演講首先是作為一個普通的巴勒斯坦民眾,第二也是作為一個北大畢業的博士學生,一個很好的機會,和同學們坦率地講阿拉法特對中東問題,對巴勒斯坦的民族正義事業所發揮的作用和貢獻,我是老外,哪里說不清楚,同學們可以隨時提出來。

我要說,我們應該從歷史角度來看看今天中東的局勢,我在中國待了這么多年,看到中國對歷史是很重視的,"以歷史為鑒,面向未來"雖然中東地區的歷史和很多地區不同,但是我要強調巴勒斯坦有五千年的歷史。但是有一些西方研究歷史的學者歪曲歷史說,該地區只有兩千年歷史,這是兩個概念。說兩千年的歷史的是有些國家,就是美國和以色列。
因為兩千年以前,以色列曾經在巴勒斯坦領土上的一部分建立了以色列,我們說五千年的歷史,因為五千年以來一直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是巴勒斯坦人--迦南人!這就是事實的真相!

兩千年以前,以色列人就是猶太人受到周邊的國家,具體的說是以前的埃及,它受到宗教的壓力,逼著他們移民到巴勒斯坦,我們巴勒斯坦當地人歡迎他們,照顧他們,這是事實!過了一段時間,他們的一部分移民在這個地區建立了以色列國,以色列在當地只有80年的歷史,后來巴勒斯坦又連續受到外來侵略,從那時候起猶太人和巴勒斯坦就沒有任何關系了。我強調的事,他們來巴勒斯坦前后,巴勒斯坦人一直居住在那里。

說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巴勒斯坦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英國為自己的利益,為了爭取英國猶太人的支持,和更容易控制和分裂阿拉伯國家,發表了《貝爾福宣言》,"貝爾福"是當時英國外交大臣的名字,它的內容就是讓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他們的猶太國,到第二次大戰的時候,在美國的支持下聯合國通過了一個決議,分治巴勒斯坦的土地,就是181決議,這個181決議在1947年11月29日通過,把巴勒斯坦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部分建立巴勒斯坦國,另一部分成為猶太國,當時這個決議分治兩國的土地面積幾乎一樣, 181決議還把耶路撒冷Jerusalem交與國際管理。

1948年,在美國支持下,以色列發動第一次侵略戰爭,不僅侵占了聯合國181決議給他們的48%的土地,之外還占領了巴勒斯坦整個領土的70%土地,包括181決議提出來作為國際管理的西耶路撒冷也被他們占領了。從那時起,巴勒斯坦問題在聯合國就變成了難民問題,而不是政治問題,更不是侵略和被侵略的問題。綜上所述,以色列這個國家是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利益產物。聯合國把巴勒斯坦問題壓放在抽屜里,不再討論了。因為,以色列侵占了70%,巴勒斯坦只剩下兩個不連續的地區了,就是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加沙地帶給埃及管理,約旦河西岸給約旦管理,從那時起就這樣了。當然了,當時我們是反對的,這是不公正的,你們都了解,因為當時聯合國是美等大國的工具,所以就這么通過了。因此巴勒斯坦問題自1948年后就沒有被討論過。這個背景是個事實,你們翻一翻歷史就會知道,巴勒斯坦所受的不公正的對待。

阿拉法特主席和其他的巴勒斯坦領導人發現,只依靠別人的力量是難以處理巴勒斯坦問題的,我們相信要靠自己來拯救自己的國家。所以1965年1月1號我們爆發了人民武裝斗爭,阿拉法特率領五十年代秘密建立和領導了"法塔赫"運動。開始和以色列打游擊前,我們與阿拉伯國家的兄弟交換了意見。說實在的,我們沒有得到他們的支持和明確的表態,因為阿拉伯國家不是一個國家,雖然阿拉伯國家只一個歷史、一個民族、一個文化,但目前有22個國家。你們可能會問:一個民族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國家?你們也知道,因為法國英國為了控制阿拉伯地區, 1917年簽署了《塞克斯--皮科爾協議》,把它分成了這么多國家。(塞克斯是英國的外交大臣,皮科爾是法國的外交大臣)。為了瓜分阿拉伯國家,法國和英國把阿拉伯地區分成許多國家。

1964年,在阿爾及爾--阿爾及利亞首都舉行了不結盟國家領導人會議,偉大的令人愛戴的周恩來總理參加了這次會議。阿爾及利亞當時支持阿拉法特發動人民武裝斗爭。在大會期間,阿爾及利亞領導人對周恩來總理說,我要給你介紹一個朋友。阿拉法特主席一見到周總理就說:誰不知道周恩來總理啊,馬上上前和他握手,阿爾及利亞總理就說:好像用不著我介紹啊,你們好像是老朋友一樣。

阿拉法特給周恩來總理介紹當時的情況和巴勒斯坦問題,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支持,他還邀請阿拉法特到北京來訪問。

于是1964年下半年,阿拉法特來到北京訪問,是秘密訪問,不是公開的。在與周總理會晤的時候,他講當時的情況。周總理很詫異地說:在這樣的情況下,是很難鬧事的,大國肯定不允許。另外周總理也提到,中東不是一般地區,涉及到大國利益,第一是原油很多,第二位置也很敏感,很重要。你們鬧革命很困難,但是你們能爆發革命,把革命繼續下去,你們的力量會慢慢發展起來,這是了不起的事。當然,在那段時間,當時的局勢和現在不同,當年我們受到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支持。

196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第一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是唯一的合法的巴勒斯坦人民的代表。現在我們談到阿拉法特通過爆發革命給巴勒斯坦人民也好,給阿拉伯人民也好,帶來了希望。因為1948年,以色列通過侵略戰爭,打敗了阿拉伯國家的聯合軍隊。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第三次就是67年,以色列在美支持維護下,侵占了整個巴勒斯坦領土,也侵占了戈蘭高地、西奈半島,所以你們看看,阿拉法特能夠通過人民武裝斗爭,把巴勒斯坦問題從聯合國很久沒有討論的抽屜里拿出來,擺在國際社會面前談。從此,巴勒斯坦問題成為中東核心問題,不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就解決不了中東和平問題。這就是阿拉法特所作的巨大貢獻。

另外,在67年中東戰爭以后,我們游擊隊員在那段時期,就是67年下半年,在黎巴嫩南方,為什么在黎巴嫩南方? 因為在那里也就是黎巴嫩和巴勒斯坦邊境,我們建立了一些不大的游擊隊基地,在戈蘭高地和約旦也有。

我先不談我第一次見阿拉法特時的情景,繼續談他對巴勒斯坦人民正義事業的貢獻,在68年,巴方收到一個軍事情報,說以色列準備消滅所有在巴勒斯坦--約旦邊境的游擊隊員,當然我們游擊隊員在那里還不到兩百人,沒什么武器,而以色列裝備很先進,不用一個小時就能消滅掉我們。當時阿拉法特收到情報,在一棵大樹下,我記得他帶著帽子。他提到毛澤東主席說按理以色列入侵,我們應該撤。我們也不懂應該撤到哪兒,但是這次情況不一樣,因為所有的阿拉伯國家在第一二次中東戰爭中都失敗了,我們必須給阿拉伯國家群眾和巴勒斯坦人民帶來希望,打以色列一巴掌也可以,獻出那么多烈士也可以,所以他決定了要跟以色列打,23號早晨,以色列坦克飛機進入了這個小村--卡拉馬Kerama,真不巧,卡拉馬Kerama的意思就是"尊嚴",所以當時,阿拉法特說通過我們的卡拉馬戰爭,我們要奪回我們的尊嚴,決心很大!

按照他的命令, 一百多個人,按每5個人一組,分成小組。背上反坦克火箭RBG和機槍,等以色列軍隊進入卡拉馬村以后,發現村子里沒有動靜,沒有游擊隊員,是空的。但到了傍晚,天還沒黑,那些游擊隊小組沖擊他們的目標,以色列不知道這些游擊隊員是從哪里來的。因為游擊隊員和以色列軍隊面對面的作戰,以色列空軍也喪失了他的作用,以色列軍隊一下子就亂了,只能和游擊隊隊員一一作戰。戰斗中巴勒斯坦游擊隊員里出現了許多中國的董存瑞。以色列軍隊撤軍時也很亂,按照毛主席說的呢,可能更應該追著它打!以色列在任何戰爭中都絕對不留下任何痕跡,但當時,他們有三四個坦克已經被擊毀,這是很大的成果,以前阿拉伯國家和他們戰斗中都沒有過的。作為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我要說,在這三四個坦克里面,發現沒有別人,只有駕駛坦克的人,已經被燒死了,我們看到駕駛員的右手被鎖住跑不了,以色列被稱作是一支打不敗的軍隊,確實是,它是擁有美國先進武器裝備的世界上第五大軍隊,我們拉著這些坦克給群眾看,你們可以想象群眾對阿拉法特有多大期望,多么愛戴了。

我們也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因為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事業。1974年聯合國邀請阿拉法特代表巴勒斯坦講話,因為它承認巴解組織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代表,承認巴勒斯坦的民族權力,我們的民族權力包含三個方面:第一,讓48年被以色列趕走的巴勒斯坦人返回家園;第二,我們有自決權,決定自己的命運,第三,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這是聯合國的決議,國際社會的立場。阿拉法特在講話的最后說:我今天來到這里,左手拿著橄欖枝,代表和平(Peace),代表我們的希望,用和平來解決中東問題和巴以沖突,我的右手拿著自由戰士的槍freedom fighter gun,這反映了阿拉法特希望和平解決中東問題和巴以沖突。他代表著熱愛和平與自由的巴勒斯坦人民。

阿拉法特曾經提出,建立一個多民族的民主國家,因為整個巴勒斯坦領土還不到2.7萬平方公里,讓我們和猶太人建立一個統一、民主的國家。但是以色列還是要保持自己的一個種族國家--猶太國,不愿意和其它民族與宗教生活在一起,不履行聯合國所通過的決議,不聽國際社會的呼聲。繼續占領巴勒斯坦領土,打擊巴勒斯坦人民,使我們對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失望。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得不繼續人民武裝斗爭。

88年也是轉折點,從67年到88年,巴方沒有承認安理會67年通過的242號決議,因為242號決議仍然是不公正的,比181號決議更加不公正,因為242號決議是把以色列48年侵占181號決議指定面積以外的所占領土合法化。181決議給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幾乎相等的面積建立各自的國家,把耶路撒冷交與國際管理,但以色列侵占了整個巴勒斯坦面積的70%,包括耶路撒冷西部。所以我們說242號決議更不公正,分給以色列更多的土地。但是,國際社會包括阿拉伯國家承認了242號決議,巴勒斯坦為了和平不得不做出讓步。

88年11月15日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巴勒斯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根據181和242號決議巴方宣布巴勒斯坦建立了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國。

242號決議說的很清楚,以色列應該立即無條件從67年占領的土地上撤軍,意思包括東耶路撒冷,所以我們宣布了建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國,我們做了很多讓步。當時國際社會承認了我們宣布的巴勒斯坦國,并和我們建立外交關系。值得一提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第一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國家,當時是錢其琛外長到我們使館參加了換旗儀式,67年的巴勒斯坦解放組織駐京辦事處在88年正式改為巴勒斯坦國駐華使館,現在有一百多個國家承認了巴勒斯坦國。

阿拉法特主席為了實現中東和平和穩定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等美國、蘇聯提出和平倡議在西班牙首都,召開馬德里國際和平會,阿拉法特主席為能夠推動和平進程,做了不懈的努力,他考慮了國際和地區局勢所發生的巨大變化,考慮到90年代和60年代的時代是完全不同的,決定參加和平進程。當時,阿拉法特面臨的問題,是怎么說服他自己所領導的人民和不同的派別,去參加和平進程。你們知道巴解組織像一個聯合政府,下面有不同的組織,這些組織從哪里來?48年以色列侵略巴勒斯坦大部分領土時,很多巴勒斯坦人被迫移民到周邊阿拉伯國家,每個阿拉伯國家的巴勒斯坦難民,在當地政府的推動下,建立自己的巴勒斯坦組織和運動。69年,在阿拉法特領導下,所有的不同派別的巴勒斯坦組織被拉到解放組織領導下。當然這些組織受到當地政府的政治影響,很難把他們完全統一起來。所以阿拉法特要說服他們放下武器,進入和談是不簡單的事。更不用說連阿拉法特自己建立和領導的"法塔赫"運動也很難說服他們,也需要克服許多困難,才能夠說服他們。因為在美國的支持下以色列例來采取侵略和擴張政策。不相信以色列有信譽來和談解決中東問題,就這樣在阿拉伯法特領導下巴勒斯坦進入和平進程,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正式承認了以色列,以色列也正式承認了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在這里我有責任說,沒有阿拉法特就沒有奧斯陸協議,也沒有今天的和平進程。

在拉賓時期,和平進程發展比較順利,取得了武裝斗爭不能取得的成就,這證明了中東問題和巴以沖突都可以通過對話和和平協商解決。很遺憾的是拉賓被以色列極端分子暗殺了,后來和平進程碰到很多曲折,很多困難,更不用說沙龍上臺后,所有我們在拉賓時期取得的和平成果都被破壞,以色列還重新侵占了巴方控制的地方,用強硬的政策,用各種各樣在21世紀不該采取的手段。包括政治、軍事封鎖,隨意抓捕領導和群眾,摧毀民房等等,連巴勒斯坦人民選舉的總統也被軟禁三年,你們想想一個國家的總統被外來侵略在本國軟禁三年,到底有沒有民族感情!

阿拉法特去世了,我們穆斯林相信,人的生命還是在真主的意志那里,不過可惜的是目前死因還不清楚,有很多說法,我不能亂說,等著弄清他的死因。給我們安慰的是,國際社會的立場表明,阿拉法特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怎么辦呢,我要解釋一下,現在在巴勒斯坦領導人里誰都不能發揮阿拉法特的作用。那天鳳凰衛視報道了在以色列特拉維夫,有幾百個人游行,高興得不得了,我可憐他們,我要告訴他們,阿拉法特的去逝對以色列肯定是不利的,因為他為了他們的安定和發展做了不少貢獻,也讓步了不少,并且一直把和平處理問題作為戰略選擇,他即使是在軟禁中也堅持了下去。

在我們內部,特別是法塔赫,有許多杰出的領導人,可以繼承他的崇高使命。可惜他在世時沒有實現他的愿望。他有兩個愿望,第一就是要親自看到巴勒斯坦人民建立以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獨立國,第二就是他能夠在耶路撒冷安葬。很可惜兩個愿望都沒有實現。這是以色列例來無視聯合國的決協,無視國際法,無視人道主義所造成的。

我說任何人都不能代替阿拉法特所包含的兩個原因:

第一, 從他的地位和所承擔的職務來看。你們可能不清楚,媒體報道也是不準確的。阿拉法特的職務第一個呢,他是法塔赫領導人、也是巴解組織領導人、加上巴勒斯坦國主席和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這四個職務。關系是什么呢?解放組織是一個聯合政府,里面有不同的派別--里面最大的力量是法塔赫運動,(法塔赫領導解放組織),如果比喻的話,法塔赫是我們的黨,巴解組織是政府,有很多派別。臨時權力機構是臨時政府,過渡政權。按照我們和以色列93年簽訂的奧斯陸協議,規定將于5年之內也就是98年宣布為獨立國。但是由于以色列和美國這樣的立場,到現在也沒能成立。

法塔赫的第二個人物,第二把手也就是法塔赫的秘書長法路可·卡度米(Farouq Kadumi),阿拉法特去世以后,就被選舉為法塔赫的主席。他從和平進程的一開始就沒有回到巴勒斯坦,一直在突尼斯總部,為什么呢?是不是跟阿拉法特有分歧呢?不是,是不是對和平進程有異議呢?也不是。就是因為奧斯陸協議規定在過渡階段所有的外交事務和國防事務還是由以色列來管,所以卡度米留在國外,領導我們巴勒斯坦國的對外事務。說實在的,這個人不太受美國歡迎,也不太受到以色列的認同。卡度米是法塔赫的創建者之一,在巴勒斯坦人民和各派組織中有很大影響。

解放組織,是阿拉伯世界和國際社會承認的巴勒斯坦人民唯一的合法代表,巴解第二個人物,第二把手就是巴解秘書長是馬哈穆德·阿巴斯(Mahmud Abas)。阿拉法特去世后,被推舉為巴解組織主席。他一直參與巴以和平談判。法塔赫和解放組織是兩碼事,我們應該分清楚。

1988年11月15日宣布了巴勒斯坦獨立國,阿拉法特被舉為巴勒斯坦國總統。現在這個位務,自阿拉法特去世后,一直沒有被選人代替。

巴勒斯坦民族主席就是過渡政府,1993年奧斯陸協議產生的結果。1996年舉行的大選,阿拉法特被選舉為民族權力機構主席。按照民族機構的想法,如果主席辭職或去世,應該在60天內進行大選,選舉新的主席。在這個60天之內由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立法院院長,擔任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臨時主席。根據憲法,現在有拉奧嘿·法禿赫Raohi Fatoh為臨時主席。我們巴勒斯坦已經宣布2005年1月9日為大選之日。目前,有十幾個候選人。法塔赫已經推薦了阿巴斯作為唯一的法塔赫代表參加明年一月的大選。關鍵的問題在于以色列能不能為公正、透明的大選創造條件。第一應該從控制的巴勒斯坦地區撤軍,第二允許不允許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民參加大選(1969年大選,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民都參加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從組織上啊,我覺得一個人來代替阿拉法特做這么多的職務是不可能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阿拉法特是那樣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在目前,特別是沙龍上臺以來呢,采取了強硬政策,軟禁阿拉法特,重新侵占轟炸巴勒斯坦土地,有很多派別相信應該用武力對付以色列的行為,比如哈馬斯、民陣等等,這些組織認為面對以色列所作所為必須采取強硬的政策,他們除了阿拉法特外,很難有人能說服他們,約束他們。阿拉法特是國家之父,他們絕對不會向阿拉法特搖頭,可能在背后會,但是在他面前肯定會點頭,因為他們好像是兒子和父親一樣的,所以有任何新決議出臺,我認為只有阿拉法特存在才會通過。從這兩方面,他是代替不了的人物。

巴勒斯坦問題其實很簡單,比任何其它地區問題都好處理,就是占領與被占領的問題。以色列撤走問題就不存在了,要說問題很復雜,因為不公正的國際秩序還存在,無論在中東還是其它地區,聯合國不發揮作用,美國這樣的龐然大物,奉行單邊主義。我不是廣泛地說,美國在哪里,就是問題在哪里!特別911后,美國的所作所為讓我們更加悲觀!

讓感到我們樂觀的就是你們,為了一個小小的國家領導人的去世,北京大學的同學們這么關注。能夠給我許多安慰的是中國近20年取得的發展,在國際社會和地區熱點問題中,中國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了。

巴以沖突不需要更多的決議和倡議,只需要我們現在已經有的決議來落實。我們現在和以色列簽署的協議,雙方如果能執行它的權力和義務,包括我們覺得不公正的242決議,我覺得問題就不存在了,和平進程的基礎就是242號決議,是聯合國所通過的決議,那為什么不能舉行?我認為原因在于美國一方。美國在別的地方,一直覺得它的利益有問題,不管聯合國承不承認就出兵,逼著聯合國和國際社會跟它走!

以前,美國對中國的立場不也是不管嗎?但你們看看近幾年,就大不相同了。所以,給我們安慰的、讓我們保持樂觀的是看到這個發展中國家--最大發展中國家能夠在國際社會保護我們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我相信在中國采取這樣又獨立又和平的外交政策,繼續推動國際社會向多邊主義發展,讓聯合國發揮大的作用。我覺得我們不但會解決中東問題,其他問題也會解決。所以你們看看,中國從一開始,四代領導人,在毛澤東--毛主席,我很尊敬他的--毛主席的時代,中國是第一個國家承認巴解是巴勒斯坦的唯一合法代表。在偉大的鄧小平時期,也是第一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并把我們的辦事處換為使館,我成了巴勒斯坦駐華大使。70年代初,我本來是駐京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副代表。90年代成為巴勒斯坦國駐華大使,在江澤民主席和偉大的胡錦濤主席的領導下--我說偉大,因為給我們一定的希望,就是這個亂七八糟的國際形勢不會繼續下去--中國已經到了一個程度,美國要想半天才能夠下手,過了五年、十年,你們等待著看。所以,我感謝我的同學們,給我那么好的機會,保持我的微笑。阿拉法特的微笑,我告訴你們,在最困難的時候,阿拉法特沒有一次是沒有微笑的,他總保持著樂觀和希望,我相信巴以沖突在國際社會的參與,特別在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樣公正立場下,很有希望解決的。我告訴你們,很多人說中國親巴勒斯坦,我說不是,我告訴你真的不是,你看看媒體,你看看外交部發言人,巴勒斯坦做的任何不對的行動,中國不支持,是譴責。以色列任何行為不符合和平進程,也譴責也反對。中國是有責任的國家,有公正的立場,我們需要這樣偉大的國家發揮更多的作用。

在這里我帶來了中國對目前巴以沖突和中東問題的五點倡議。路線圖是由美國提出來的,后來俄羅斯、聯合國、歐盟加入,仔細看,聯合國四個常任理事國都在里面,美國、俄羅斯、歐盟也有英國和法國,但是作為有責任的大國及常任理事國成員,中國為了推動和平進程,早日實現中東和平和穩定,歡迎和支持這個路線圖:

一、中方對"四方"正式公布中東和平"路線圖"計劃表示歡迎和支持,認為"路線圖"內容積極,為以巴恢復和談提供了良好基礎。希望以巴雙方抓住時機,采取切實措施配合國際社會的促和努力,爭取早日解決巴勒斯坦問題。

二、以、巴雙方應盡快正式宣布接受并執行"路線圖"計劃。當務之急是雙方立即停止以暴易暴和冤冤相報,為恢復和談及達成協議創造條件。以應撤軍至2000年9月28日前的位置,停止對巴采取的軍事打擊、政治孤立和經濟封鎖的措施及"定點清除"政策,凍結定居點建設,緩解巴人道主義危機,恢復阿拉法特主席人身自由。同時,以的安全應該得到充分保障,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有義務采取有效措施制止暴力活動。中方支持早日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歡迎巴舉行民主選舉及在政治、財經、司法、行政等方面進行改革。巴人民有自主選擇政治體制的權利及其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合法領導人應得到尊重。對于在實施"路線圖"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雙方應本著開誠布公、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先易后難的原則,通過談判加以解決。

三、為確保"路線圖"計劃得到落實,應當及早建立公正、權威、有效的國際監督機制。

四、以聯合國有關決議、馬德里和會確立的"土地換和平"原則及各方已達成的協議與共識為基礎,盡快恢復以色列同敘利亞和黎巴嫩的談判,以達成各方均可接受的最終解決方案,最終實現中東地區全面、持久和平。

五、推動中東地區實現和平與穩定是國際社會的共同責任和義務。國際社會應增加對中東問題的關注和投入,聯合國應發揮更大作用。中國倡議盡快召開由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及有關各方參加的中東問題國際會議,并愿積極參與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的國際努力。

我認為這樣的倡議真的很公正,里面提到必須保障以色列的安全,中國也提出來了。我覺得這樣一個負責任的國家提出來的這樣的倡議會得到整個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的歡迎和支持,所以我們感謝中國提出來的這個公正的倡議,并且希望越快越好,實現中東的和平。可能我說得亂七八糟的沒有頭緒,可能沒有你們感興趣的,但是你們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我很樂意,很坦率的回答。

大使:清楚么?清楚?

學生:清楚。

主持人:好,下面歡迎大家提問。

學生:大使先生,目前巴以雙方的分歧主要在什么地方,第二個問題就是未來的中東局勢將有哪些變化?

大使:我剛才可能有的地方說的不是很清楚,我覺得,有兩個方面,第一要國際社會要更多的參與中東問題,因為中東的穩定涉及到整個國際社會的和平和穩定,但是很可惜的是,大國尤其是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你知道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很大--不但要控制中東,他們要控制中東是為了限制別的國家的發展,他對中東的政策在他的國際戰略里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阿拉伯的原油占國際原油的2/3以上,控制了這個資源,恐怕會影響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特別是中國,中國的原油進口40~50%都是從中東來的,問題在于美國是否能公正的參與中東事務,也需要國際社會特別是聯合國發揮更大的作用,讓以色列撤軍,讓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民族權利,我覺得很難。以色列的利益,我可以說,巴勒斯坦建立自己的國家,會給以色列帶來安全。安全是雙方奉獻的,他們不得到安全,我們也沒有安全。所以我們雙方都應來奉獻安全。我覺得如果我們的安全受到威脅,肯定以色列也受到威脅,所以我們看看以色列的安全,同樣也是我們的安全,今后,如果公正的按照聯合國決議處理巴以沖突,我覺得我們就會和平共處,我們會為了未來人民的利益,為了中東和平、穩定和發展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以色列采取以暴制暴、武力、單邊主義,我覺得都不符合21世紀。我覺得他的意思是要從加沙地帶撤軍,誰不同意?我們也支持,但是他從加沙地帶撤軍的目的是為了永遠保持對約旦河西岸的占領和控制,現在是21世紀,他們卻在我們的領土上建立隔離墻為了他們所謂的安全。我覺得,事實證明,不會給他們帶來安全。

我還記得,朱镕基總理對以色列內塔尼亞胡總理說過的話,我不知道哪一年,內塔尼亞胡來中國參觀訪問的時候,1996年還是1997年,內塔尼亞胡先生去萬里長城參觀游覽,回來和朱镕基進行會談,正要會談之前,內塔尼亞胡自豪的說:"哎呦!你們偉大的萬里長城!我們以色列需要這樣的萬里長城,為了避免阿拉伯國家的威脅。"朱镕基總理的回答,我覺得符合21世紀領導人的風范,他說:"現在這個萬里長城是一個游覽的地方,而核武器、導彈不會給任何國家帶來安全,除了和平共處、談判,不會給任何國家帶來安全。"所以我覺得,我們希望以色列認識到在這個2萬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按照聯合國決議建立兩個獨立的國家,和平共處,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人民創造更好的安寧、穩定、發展的條件,那個時候我們的和平是可以實現的。我不知道我答的是否符合你要問的問題。

學生:薩法里尼先生,對于阿拉法特先生的逝世,我們表示深切的哀悼。那么我們在阿拉法特先生生前的時候,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他是穿著富有阿拉伯民族色彩的服飾,帶著頭巾。他經常說他是一個自由的戰士,對不對?那么今天您出席我們的見面會,您并沒有穿上阿拉伯民族服飾,那是不是意味著曾經是鐵人的您將放下手中的鋼槍繼續在阿拉法特先生生前制定的"以土地換和平"的政策下繼續同以色列和聯合國合作?謝謝。

大使:好,感謝。我要說的,我確實沒有帶阿拉法特的頭巾,但是阿拉法特的思想,他的崇高的使命在我心中,特別是,今天我看見那么友好的北京大學的研究生,我覺得你們,五年、十年不但會在中國也會在國際事務中發揮很大的作用,這個給我帶來希望。雖然我沒有一次是悲觀的,我一直保持樂觀,因為我的事業是正義的事業,沒有任何人能剝奪我的權利,以色列三次侵略戰爭,美國的支持,每天的轟炸,每天的暗殺和屠殺,也沒有處理問題,也不會處理問題。傷心的是,歐洲的媒體,美國的媒體,比我們發展中國家的媒體的宣傳還強,中國要了解發展中國家的情況,或者發展中國家要了解中國的發展情況,報道和消息大部分來自西歐媒體。我們所看到的是,天天有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很慘的暗殺。但是很少有媒體報道,如果美國或以色列在任何地方碰到任何問題,就會被媒體廣泛的報道,影響國際社會的評論。這是很重要的問題,值得注意!

你認為我們愿意對以色列進行自殺式爆炸?我們反對任何針對貧民的暴力行動。這不符合二十一世紀。但是,我敢說,任何人都接受不了以色列這種不可忽視的鎮壓,簡單的剛才我說了,一個總統在他的土地被外來侵略軟禁三年,你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哪個能欺負呢?我還記得,董存瑞抗擊外來侵略。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阿拉法特發揮的作用就是給這些暴力行為很多的壓力和約束。但是,有很多個別的暴力行為控制不了,比如拿我本人來說,天天從家門口出去,碰到以色列軍隊和坦克,對我們耀武揚威,甚至進入我家欺負我家里的人,亂抓亂罵,我覺得是任何人接受不了的,就算是丟了性命也要咬他們一口,所以有些巴勒斯坦人針對以色列貧民的行為,被別人看作是恐怖行為,但是以色列的所作所為卻是國家恐怖。

但是我們還相信,希望很大,剛才我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國際社會,你看看,阿拉法特去世,世界都在哀悼,也希望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些希望就是給巴勒斯坦一定的鼓勵,能夠避免暴力行為、以暴制暴,不可接受的方案。我相信通過和平談判、國際社會的參與,我們會處理中東問題,特別在你們的參與和你們所發揮作用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研究生,你們寫的問題,我告訴你們,每天我去查,中國研究生對中東問題怎么認識的,怎么了解的,自然比其他國家的研究生影響大,所以我相信通過今天的聚會,來了300多個人,我認為本來要來十來個人。

兩個星期以來,80%中國的媒體都提到阿拉法特和哀悼阿拉法特。到任何地方,因為我是老外,說中文說不清楚,我現在不當大使,當大使時有幾輛私人的公車,我可以到處跑。現在有時候我打的,打的的時候我告訴司機,我還是聊政治,我們涉及到巴勒斯坦,"嗯,巴勒斯坦好的鄰居。"是不是他認為我是巴基斯坦人,我說我是巴勒斯坦人,我還拿筆寫來著,最后他說,你干脆說阿拉法特嘛。(笑,鼓掌)不止一次。

阿拉法特主席1992年到2001年,我很榮幸的給他組織五次到中國參觀訪問,他說,93年簽了奧斯陸協議,98年應該我們宣布巴勒斯坦成立獨立國,99年宣布了巴勒斯坦獨立國。哎,不成,很多國家發表它們不同的意見。2000年到中國來,我記得他一個月可能去了30多個國家,他來中國的時候跟江澤民主席談,準備根據奧斯陸協議和242決議宣布巴勒斯坦獨立,中國的立場很明確的,這個是你的事,當然不是這樣,非常支持,這個你們有自決權,你覺得宣布巴勒斯坦獨立對你的事業,對你的人民,對和平進程有好處,中國支持,并且為什么你來征求我們的意見?我們早在1988年就承認巴勒斯坦為獨立國,他指著我,這個就是你們的駐華大使。我從人民大會堂到釣魚臺,很近的路,我坐阿拉法特的車上,他想想也不說話,我跟他說話也不聽我的,不知道怎么了,有什么意見,我有點擔心,我說:"阿拉法特主席,你想什么呢?"他說:"江澤民主席說的對,他說我們應該多想,從各方面來想這個問題,最好通過談判,雙方同意再宣布。"他就決定當時決定推遲宣布巴勒斯坦獨立國了,你看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影響多大。阿拉法特主席很重視中巴關系,我們很自豪有這樣的好朋友。

學生:薩法里尼先生,您好!我知道您曾經是阿拉法特先生親密的戰友,在座的同學也希望了解,在過去阿拉法特早年的時候他和以軍戰斗的情況,比如在1967年的時候,阿拉法特是唯一一個打敗以色列軍隊的阿拉伯將領。您能不能介紹一下他過去指揮戰斗的情況?

大使:剛才我說,卡拉馬就是在尊嚴村,阿拉法特所領導和涉及的卡拉馬戰斗,談到我個人,阿拉法特是整個巴勒斯坦人民之父,我在67年可以算是游擊隊員里面最年輕的一個小伙子,在67年他到黎巴嫩南方,我們當時在黎巴嫩南方不是公開活動的。當時,他不是我的戰友,他是我的領導,我很尊敬的領導。他談了很多事情,那邊是很危險的地方,當時我們打游擊,可能因為我表現的好,有一點勇敢,他對我鼓勵,他給我提了個外號"鐵人",我很自豪得到這樣的外號,肯定有比我還勇敢的戰友,當時有些戰友為了國家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并且把我作為他的干兒子。從那時起,在任何報告和關系中,我們就是兒子和父親的關系。

68年卡拉馬戰斗以后,他推薦我到中國,我和二十來個人,我們是隨軍來的,這個西方媒體也不報道的,二十來個人在昌平部隊呆了差不多一年,學政治,學軍事,當時有林彪。所以有了這個關系,從那時候一直到現在,阿拉法特對我一直像對待兒子一樣。72年的時候,我在北大半工半讀,我也參加了上山下鄉,開門辦學。大字報我也參加了,在北大啊。我還要告訴你們我最好的朋友是陳云桂,就是在大寨那邊。我在北大找到了一位很漂亮的同學,當時在北京大學的時候,文革期間,有些嚴格的要求,但是我的對象是老撾人,也是我們北大的,當時我征求她的意見,她沒有回答,老撾政府也不同意,夫人的爸爸和周恩來總理關系特別好,她的爸爸是老撾的經貿部部長,之前我是不知道,我們結婚了。后來我回黎巴嫩去,我還記得可能我是晚上11點到阿拉法特的辦公室去,人來來回回,沒有機會談論任何事情,我害怕受他的批評,我也參加了他和別人的會談和會晤,最后他兩點半就是深更半夜還要會見記者,記者從外面來采訪他了,他說:"鐵人你坐著。"然后他說:"你愛人呢?"我說:"在啊!"然后叫別人派車去接她,送她結婚的禮物,我忘不了的。并且說,父親不接受他的兒子結婚,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的感情特別特別好,別人做不到的,我覺得可能我跟阿拉法特有點調皮的,我覺得他就是真正的父親。

去年我去巴勒斯坦,他的官邸,很可憐的,第一,要回國,以色列同意,發了個通行證給我,好像我去以色列一樣,我去我的國家跟去別的國家一樣。告訴你們,我們受苦受難很多

江澤民主席他去巴勒斯坦,我辦了很多手續去才能夠去巴勒斯坦迎接江澤民主席。那次很成功的參觀訪問,我無比的高興和振奮能夠看見中國最高領導人在巴勒斯坦進行參觀訪問,我榮幸地陪同主席參觀訪問東耶路撒冷和阿克薩清真寺。參觀結束后,我有機會到現在的以色列,我的老家haifa,特拉維夫附近的一個地方,看望了我的家族。我的姐姐、我的妹妹和我爸爸以前的親戚,我看到他們非常高興。去年我去了阿拉法特的官邸,他身體真的不好,一般晚上十點鐘他和他的客人一起吃晚飯,幾個人來了,讓我們進來,坐在他的桌子旁,一起吃飯。我那天十點鐘去了,在他的辦公室有一個長桌子,他的警衛把它整理了一下,吃的很簡單,就是黃瓜、雞蛋、橄欖油,我發現他一句話也不說,過了一會兒,他拿了幾塊切成塊的黃瓜,我坐在離他第三個人的位置,他遞給我,我拿了吃,過了一會兒,他給我兩塊雞蛋,我吃了,他說:"怎么了?我不是給你吃,給你旁邊的人一起分。"他喜歡親自給他的客人吃的,但是我呢,我覺得,他給什么,我吃什么。(笑)正好他說了這一句話,我也不知道說什么,對面坐著一個人是我很好的戰友,是整個約旦河西岸的警察官,他要說話,說:"阿拉法特主席,你還記得鐵人67年穿著黎巴嫩南方當地人很奇怪的衣服。"他什么都沒有回答,過了五分鐘,他點頭了,告訴那個人,就是那個警察官,"我還記得鐵人不但穿那個服裝,還要帶基督教的十字架"你們看看,阿拉法特去年還記得67年一個小小的事情,他的精力很強,是很不俗的人,是很偉大的人。我還記得他每次來,一進他的臥室,我很希望幫助他脫衣服,不用去,他親自來自己服務自己。給任何人感覺到,以色列說要溫和派領導,比阿拉法特更溫和的在哪里,最溫和的就是阿拉法特。阿拉法特說什么,做什么,都履行他的承諾。

學生:這位杰出的校友,聽了您精彩幽默的演講以后,我們對您和阿拉法特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是現在我有兩個問題想向您請教一下,第一個問題是,您在巴勒斯坦號稱"鐵人",為什么會有這個稱號?這是第一個問題,這個"鐵人"有什么特征?第二個問題是,您認為阿拉法特先生是位什么樣的人,您從他身上學到了哪些有益的方面?

大使:我很喜歡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鐵人"是過去的事情,但是說實在的,現在你去任何地方,你說薩法里尼,不認得,認識我的朋友,在巴勒斯坦還是用"鐵人"這個稱號,并且任何人給我寫信,大部分還是給"鐵人"巴勒斯坦駐華大使寫信。不像,但是這個鐵人我希望不是表達強硬,或武力。這個是過去的事情,最好的是阿拉法特說的話,以前我們所有的游擊隊員老發誓:為群眾獻出自己的生命,現在為了和平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本來為了戰斗,為了和平,為了和談,用談判實現和平,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個阿拉法特最偉大的話,給我們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過去,60年代、70年代的國際形勢和現在不一樣了,現在21世紀是和平與發展時代,所以現在武力、戰爭、單邊、霸權,使事情復雜化,要和談,要和平,協商,政治解決爭端。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們,我可以發誓,為了和平,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勇敢的獻出自己的生命。

學生:您好!薩法里尼先生,我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我們每天從各種各樣新聞中看到,現在全世界對巴勒斯坦有很大的關注,但在整個阿拉伯世界內部,可能也聲援巴勒斯坦各種各樣的活動,但是阿拉伯世界的團結程度究竟是如何的?作為同一文化、同一宗教下的這么多國家今后它有多大的可能性成為團結的、真正具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一個國家的組織,就像今天的歐盟一樣在世界舞臺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大使:你說的對,中國領導人老強調阿拉伯團結,阿拉伯團結,阿拉伯團結,團結就是力量。你說的對,阿拉伯國家,阿拉伯民族,剛才我說的,一個歷史、一個民族、一個文化,按理最容易團結。但是兩個超級大國60年代70年代為爭取他們的利益,為了好控制這個地區,不是一般的地區,你也知道,原油和它的位置,你看看,巴勒斯坦的位置,主要兩萬七平方公里小小的地帶,可以聯系紅海和地中海,你看看蘇伊士運河,誰控制那個地區可以控制整個地區。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在1917年,英國和法國簽訂了一個協議叫做"塞克斯-皮科爾",兩個人的名字,一個是英國外長,一個是法國外長,這個協議把整個的地區分在他們的勢力范圍內,從那時起,本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分成越來越多的現在的22個國家。我的意思就是,因為兩個因素,一個就是外來因素,特別是兩個超級大國,阿拉伯國家有的親美,有的親蘇,所以我們好欺負的,這是我們的缺點,我們的弱點。雖然阿拉伯群眾是團結一致的,但是國家政府那么多的,20多個國家,在美國的勢力和威脅下,需要時間團結,如果團結,美國和其他大國都知道在那邊沒有飯吃。所以我可以承認我們的缺點,阿拉伯民族的缺點。按理一個民族應該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反對外來侵略,達到了那一點,那時候美國和其他大國在阿拉伯國家沒有好過的,現在我們好欺負的,以色列在美國支持下可以肆無忌憚。

學生:薩法里尼先生,感謝您的演講。首先我想對阿拉法特主席的去世表示深切的哀悼,阿拉法特主席為了巴勒斯坦的解放事業奮斗了一生,值得我們這些熱愛和平的人永遠尊敬和懷念。我想請教您的是,您是否認為哈馬斯組織的存在嚴重阻礙了中東和平進程?您覺得巴勒斯坦未來的領導人應該怎么協調和哈馬斯之間的關系?再一個就是自殺性爆炸事件給巴勒斯坦人民和以色列人民都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和隔閡,這些隔閡將如何彌補呢?謝謝!

大使:這個真的是很重要的問題,但是我也告訴你,我不是官方的看法,是我自己的看法,哈馬斯是一個愛國的民族的組織,但是我不太支持他們目前采取的辦法來處理巴勒斯坦問題,剛才我說,針對老百姓和無辜的人們,任何武力我都反對,并且我可以說它是恐怖的。如果真正了解目前巴勒斯坦人民在被占領的地區是怎么生活的,我是北京大學的,任何人從北京大學受過教育,畢業的肯定是愛好和平的,我肯定我是愛好和平的。但是我告訴你,如果我回去,我可能壓不住自己。我不能看見我的家里亂七八糟的,或是我的孩子出門上學沒有回來,所以希望全世界和國際社會像對待人那樣來對待我們。為什么?為什么那么多年美國不允許按照中國所提出來的派一個觀察部隊?但是我說哈馬斯可以停止所有暴力的活動,如果以色列表示撤軍,接受聯合國的決議,或者表示承認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合法權力。沒有任何人愛死或者喜歡死,所以我們要弄清楚什么是恐怖,什么是反對侵略者的斗爭。

第一,我反對任何恐怖活動,我在使館,就是以色列實行軟禁的時候,我曾經說的很清楚,如果以色列繼續采取這樣野蠻的行為,我們都是哈馬斯,哈馬斯是什么意思?就是反對侵略者;如果以色列公正的接受這個和平,接受我們建立兩個獨立國家,和平共處,哈馬斯還不是哈馬斯,威脅以色列的安全,我也反對的。這個很明確,主要問題在哪里?我去巴勒斯坦,從拉姆安拉不能到別的城市去,從一個地區沒有自由去另一個地區,我們過的生活真的沒有任何人能接受。哈馬斯的行為,有的針對普通人,我們反對的,堅決反對的,阿拉法特每次都親自或通過他的發言人,都反對和譴責,但是國際社會在哪里譴責以色列天天的屠殺,有的地方就是屠殺、包圍、封鎖很亂,進去抓個人就走了,打個人就走了,在這樣美國所采取的雙重標準下會處理問題么?什么時候你觸犯到它的利益,你是恐怖,無論如何,你是恐怖,打!所以恐怖在美國和以色列的政策是根據它們的利益決定它是不是恐怖,所以這個雙重標準沒有任何人接受的。

謝謝大家!


                                                 整理:陳寧
          湘陳


1916 - Sykes-Picot Agreement
1916 - 《塞克斯--皮科爾協定》
 
Britain and France signed the Sykes-Picot Agreement, which divided the Arab region into zones of influence. Lebanon and Syria were assigned to France, Jordan and Iraq to Britain and Palestine was to be internationalized.

英國和法國簽署《塞克斯--皮科爾協定》,在阿拉伯地區劃分勢力范圍。敘利亞和黎巴嫩由法國托管,約旦和伊拉克由英國托管,巴勒斯坦由國際共管。
 
 
1917 - Balfour Declaration
1917 - 《貝爾福宣言》
 
Arthur J. Balfour
阿瑟·詹姆斯·貝爾福
The British government therefore issued the Balfour Declaration on November 2, 1917, in the form of a letter to a British Zionist leader from the foreign secretary Arthur J. Balfour: 揌is Majesty's Government view with favour the establishment in Palestine of a national home for the Jewish people, and will use their best endeavors to facilitate the achievement of this object, it being clearly understood that nothing shall be done which may prejudice the civil and religious rights of the existing non-Jewish communities in Palestine, or the rights and political status enjoyed by Jews in any other country.

英國政府于1917年11月2日發表《貝爾福宣言》,外交大臣阿瑟·詹姆斯·貝爾福以書信的形式向英國的猶太復國主義領導人表示: 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之家,并愿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但應明確理解,不得做任何事情去損害目前巴勒斯坦非猶太人的公民權利和宗教權利,或者損害其他國家猶太人所享有的權利和政治地位。
 
 
1947 - Great britain withdraw & the UN partition plan
1947 - 英國撤軍和聯合國分治決議
 
Exhausted by seven years of war and eager to withdraw from overseas colonial commitments, Great Britain in 1947 decided to leave Palestine and called on the United Nations (UN)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In response, the UN convened its first special session in 1947, and on November 29, 1947, it adopted a plan calling for partition of Palestine into Jewish and Arab states, with Jerusalem as an international zone under UN jurisdiction; the Jewish and Arab states would be joined in an economic union. The partition resolution was endorsed by a vote of 33 to 13, suppor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The British abstained.

疲于七年戰爭的英國急欲從海外殖民事務中脫離出來,1947年,英國決定撤出巴勒斯坦,將問題提交聯合國處理。因此,聯合國于1947年11月29日召開了第一次特別會議,通過了181號巴勒斯坦分治決議,在巴勒斯坦分別建立猶太國和阿拉伯國,耶路撒冷作為國際性地區由聯合國管理。分治決議得到美國和蘇聯的支持,以33票贊成、13票反對通過,英國投了棄權票。
 
 
1948 - First Arab-Israeli War
1948 - 第一次中東戰爭
 
In Palestine, Arab protests against partition erupted in violence, with attacks on Jewish settlements in retaliation to the attacks of Jews terrorist groups to Arab Towns and villages and massacres in hundred against unarmed Palestinian in there homes , that soon led to a full-scale war. The British generally refused to intervene, intent on leaving the country no later than August 15, 1948, the date in the partition plan for termination of the mandate.

When it became clear that the British intended to leave by May 15, leaders of the Yishuv decided (as they claim) to implement that part of the partition plan calling for establishment of a Jewish state. In Tel Aviv on May 14 the Provisional State Council, formerly the National Council, 搑epresenting the Jewish people in Palestine and the World Zionist Movement,?proclaimed the 揺stablishment of the Jewish State in Palestine, to be called Medinat Israel (the State of Israel) ?open to the immigration of Jews from all the countries of their dispersion.?br>
On May 15 the armies of Egypt, Transjordan (now Jordan), Syria, Lebanon, and Iraq joined Palestinian and other Arab guerrillas who had been fighting Jewish forces since November 1947. The war now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conflict, the first Arab-Israeli War. The Arabs failed to prevent establishment of a Jewish state, and the war ended with four UN-arranged armistice agreements between Israel and Egypt, Lebanon, Jordan, and Syria. The frontiers defined in the armistice agreements remained until they were altered by Israel's conquests during the Six days War in 1967. .?.
在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抗議分治活動演化成為暴力沖突,他們襲擊了猶太人定居點,以報復猶太恐怖組織進攻阿拉伯城鎮和鄉村,屠殺數以百計的非武裝的巴勒斯坦平民,不久就引發了全面戰爭。英國拒絕介入這場戰爭,決意要在48年8月15日即分治決議規定的托管終止日期之前離開巴勒斯坦。
當得知英國要在5月15日離開巴勒斯坦時,Yishuv的領導人決定(正如他們宣稱的那樣)實施分治協議的部分內容,號召建立猶太人的國家。5月14日,臨時政府委員會,也就是過去代表巴勒斯坦猶太人和世界猶太復國運動的民族委員會,在特拉維夫宣稱要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人的國家,國號為MEDINAT以色列(以色列國),并接納分散在世界各國的猶太移民。
5月15日,埃及、外約旦(現在的約旦王國)、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軍隊與巴勒斯坦和其它自1947年11月以來一直同猶太軍隊作戰的阿拉伯游擊隊組成聯軍。這場戰爭成為了一場國際沖突,即第一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最終沒能阻止猶太人建國。在聯合國的安排下,以色列與埃及、黎巴嫩、約旦和敘利亞簽署了四個停火協議,戰爭宣告結束。這次停火協議中劃定的國家邊界一直延續到1967年,由于以色列在六天戰爭中的占領而被改變。
 
1967 - The Six days War
1967 - 六天戰爭
 
After the Suez-Sinai war Arab nationalism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s did demands for revenge led by Egypt's president Nasser. The formation of a united Arab military command that massed troops along the borders, together with Egypt's closing of the Straits of Tiran and Nasser's insistence in 1967 that the UNEF leave Egypt, led Israel to attack Egypt, Jordan, and Syria simultaneously on June 5 of that year.
 

The war ended six days later with an Israeli victory. Israel's French-equipped air force wiped out the air power of its antagonists and was the chief instrument in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rab armies.
 
The Six days War left Israel in possession of Gaza and the Sinai Peninsula, which it took from Egypt; Arab East Jerusalem and the West Bank, which it took from Jordan; and the Golan Heights, taken from Syria. Land under Israel's jurisdiction after the 1967 war was about four times the size of the area within its 1949 armistice frontiers.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included an Arab population of about 1.5 million.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became a major political issue in Israel after 1967. The right and leaders of the country's orthodox religious parties opposed withdrawal from the West Bank and Gaza, which they considered part of Israel. In the Labor Alignment, opinion was divided; some Laborites favored outright annexation of the occupied territories, others favored withdrawal, and some advocated retaining only those areas vital to Israel's military security. Several smaller parties, including the Communists, also opposed annexation. The majority of Israelis, however, supported the annexation of East Jerusalem and its unification with the Jewish sectors of the city, and the Labor-led government formally united both parts of Jerusalem a few days after the 1967 war ended. In 1980 the Knesset passed another law, declaring Jerusalem 揷omplete and united,?Israel's eternal capital.
The 1967 war was followed by an upsurge of Palestinian Arab nationalism. The group succeeded in gaining widespread international support, including UN recognition as the sole legitimat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alestinians.

經過蘇伊士-西奈戰爭后,泛阿拉伯民族主義熱情高漲,這也正是埃及總統納塞爾領導的復仇運動所需要的。阿拉伯聯盟軍的成立要求大量部隊沿邊界部署,再加上埃及迫近蒂郎海峽以及1967年納塞爾堅持聯合國緊急部隊撤出埃及這一系列原因導致了以色列于6月5日這一天同時向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發起進攻。戰爭于6天后以以色列的勝利而告終。以色列法式裝備空軍部隊消滅了其對手的空中力量,對打擊阿拉伯軍隊發揮了關鍵作用。六日戰爭使得以色列占領了埃及的加沙和西奈半島,約旦的阿拉伯東耶路撒冷和西岸以及敘利亞的格蘭高地。自1967年戰爭后,以色列管轄下的土地比1949年停火協議中劃定的面積擴大了三倍。被占領土居住著大約150萬阿拉伯人。1967年后,被占領土成為以色列主要的政治問題。右翼和東正教派領導人反對從西岸和加沙撤軍,他們認為那是以色列的一部分。工黨的觀點出現分歧,一些人贊成徹底吞并被占領土,另一部分人贊成撤軍,還有一些人建議只保留對以色列軍事安全非常重要的區域。一些小黨派包括共產黨也反對吞并。但是大多數以色列人支持吞并東耶路撒冷,與城市的猶太區合并。工黨領導的政府在1967年戰爭結束幾天后正式將耶路撒冷的兩部分合并。1980年以色列議會通過了一部法律,宣布耶路撒冷完整和統一地成為以色列的永久首都。
1967年戰爭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民族主義高漲。巴解領導下的幾個游擊隊組織以拯救巴勒斯坦為目的,發動了對以色列軍事目標的游擊戰爭。這些游擊組織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聯合國認可其為巴勒斯坦唯一合法代表。
      
 
1974 - PLO representative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1974 - 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代表巴勒斯坦人民
The Arab Summit in Rabat recognized the PLO as the sole legitimate representative of the Palestinian people. At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the UN reaffirmed its commitment to an independent sovereign state in Palestine and gave the PLO observer status at the United Nations. Yasser Arafat, chairman of the PLO, addressed the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1974年拉巴特舉行的阿拉伯國家首腦會議一致承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聯合國大會重申了同意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立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給予巴解組織聯合國觀察員地位。巴解主席亞西爾·阿拉法特在聯大上發表演講。

聯合國242號決議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242 (1967)
of 22 November 1967

The Security Council,

Expressing its continuing concern with the grave situation in the Middle East,

Emphasizing the inadmissibility of the acquisition of territory by war and the need to work for a just and lasting peace in which every State in the area can live in security,

Emphasizing further that all Member States in their acceptance of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have undertaken a commitment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2 of the Charter,

1. Affirms that the fulfilment of Charter principles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just and lasting peace in the Middle East which should include the application of both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i) Withdrawal of Israel armed forces from territories occupied in the recent conflict;

(ii) Termination of all claims or states of belligerency and respect for and acknowledgment of the sovereignty, territorial integrity and political independence of every State in the area and their right to live in peace within secure and recognized boundaries free from threats or acts of force;

2. Affirms further the necessity

(a) For guaranteeing freedom of navigation through international waterways in the area;

(b) For achieving a just settlement of the refugee problem;

(c) For guaranteeing the territorial inviolability and political independence of every State in the area, through measures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demilitarized zones;

3. Requests the Secretary-General to designate a Special Representative to proceed to the Middle East to establish and maintain contacts with the States concerned in order to promote agreement and assist efforts to achieve a peaceful and accepted settl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visions and principles in this resolution;

4. Requests the Secretary-General to report to the Security Council on the progress of the efforts of the Special Representative as soon as possible.
Adopted unanimously at the 1382nd meeting.
聯合國第242號決議
    聯合國第242號決議是聯合國安理會關于中東問題的決議,1967年11月22日通過。 1967年6月5日,第3次中東戰爭爆發,以色列對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發動了6天的閃電戰,侵占了包括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耶路撒冷東區在內的阿拉伯土地。11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開會討論解決阿(拉伯)、以(色列)沖突的辦法,會上,通過了英國提出的一項決議案。決議主要內容是:

    1,以色列軍撤出在最近戰爭中占領的領土;

    2,終止一切交戰要求或交戰狀態,尊重和承認該地區每個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及其在牢固和被認可的疆界內和平地生活而免遭武力的威脅或行為的權利。

    決議還確認了以下的必要性:

    1,保證該地區國際水道的通航自由;

    2,使難民問題得到公正的解決;

    3,通過包括建立非軍事區在內的各項措施,保障該地區每個國家的領土的不可侵犯性和政治獨立。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yew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2. 為什么批評西方的他們都“意外死亡”了?
  3.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動,迫使中國放棄毛澤東思想!
  4. 侯立虹|誰在動搖“兩個毫不動搖”?
  5. 以色列會亡國嗎?
  6. 從兩處戰火看東方和西方思維方式
  7. 司馬南:美國為什么沒能把巴基斯坦徹底拉過去?
  8. 這才是最難打的戰爭,國安部門剛發出積極信號
  9. 郭松民 | 評普京年度記者會:“過度輕信”及其他
  10. 烏有之鄉舉辦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座談會: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
  1.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這是一股妖風
  5.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6.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7.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8.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5.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