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社訊:通訊員靈均)“新民主主義理論是革命理論和憲政理論相結合的精華。”——2009年8月15日,紀坡民先生在烏有之鄉大講堂與聽眾們一同探討“抗日戰爭與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的創立”時,給出了這樣的結論。
紀坡民,山西武鄉縣人,紀登奎同志哲嗣。曾就讀于解放軍西安空軍工程學院航空機械系,后經歷坎坷,曾先后在河南、山東等地當過掘進工、采煤工、鉗工等。1989年,進入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1989年調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從事經濟研究。著有《商品社會的世界性法律》和《產權與法》等著作。
在正式開始對新民主主義的探討前,紀先生首先對20世紀的歷史進行了概括性總結,他說:“20世紀,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革命’。具體來講,兩次世界大戰和兩次大的革命(俄,中革命),以及兩次民族解放運動浪潮。”
接下來紀先生將20世紀和19世紀進行了對比,他說:“19世紀不是世界戰爭的世紀,不是革命的世紀,更沒有民族解放的問題。相反,由于拿破侖戰爭的結束,西方進入了相對和平的階段,西方政治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到了19世紀末,強大的西方開始瘋狂瓜分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等成為僅存為數不多的幾個沒有完全成為殖民地的國家。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中國的民族解放運動開始了。共產國際第二次代表大會后,中國的大革命得到了巨大支持。二戰后,中國民族解放運動取得了勝利,中國也成了世界民族解放運動的旗幟,中國開始對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進行支持。”
對于日本侵華,紀先生說:“日本侵華發生在相對較晚的20世紀,這是在‘民族解放的世紀’進行‘殖民擴張’,它完全違背了時代精神,所以遭到了巨大的反對。而且客觀地講,中國抗戰的勝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國等國的支持,因為直到日本投降時,中國實際上還沒有進入到一個戰術反攻階段。”
紀先生認為,抗日戰爭時期,在政治上,中共從十年內戰的路線轉向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轉變得益于共產國際的七大(盡管毛主席等少部分領導人在這之前已有一定認識,但迫于實際不得不壓抑自己的主張)。在抗日的軍事路線上,毛主席果斷地采取了抗日游擊戰。
紀先生提到,在這個過程中,毛主席開始思考中國革命的政治理論問題。1940年,以《新民主主義論》的刊發為代表,毛澤東的政治理論趨于成熟。其特點是:1.它是一種革命的理論,指導中國政治革命;2.是一種執政理論,建立統治政府,為國家社會提供基本理論框架。它是一個革命理論和憲政理論相結合的思想精華。而且二戰勝利初,東歐國家廣泛采取了毛主席新民主主義理論建設國家體制,創立人民民主專政。但是由于冷戰的深化,這些東歐國家漸漸放棄了這個理論,而采取了蘇聯政府領導下的一黨專政體制。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這個理論在今天自然是有不足的,但在當時,意義是顯著的。”紀先生頓了下說:“那么,今天21世紀的特點呢?我的簡單看法是大國卸掉維護世界秩序的責任(包括鎮壓革命)。而中國的角色就是大國。”
講座的最后,紀先生和廣大聽眾就中國革命史,21世紀發展方向等問題進行了交流。本次演講交流活動大約持續了兩個多小時,在聽眾們中間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講座結束后,紀先生愉快的接受了烏有之鄉贈送的文化T恤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