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盡興演講
(圖二)濟濟一堂
烏有之鄉講座
主題:秉德大姐談人生
主講人:周秉德(周恩來總理侄女,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新聞社副社長)
時間:2004年10月24日下午2:00
地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學區主M102教室
烏有之鄉、北航研究生會"百家講堂"、北航凌云社聯合主辦
已經主講人審閱。
第一部分 講座絮語
第二部分 講座內容
一 不能有特權思想:要自我奮斗,不能依賴家庭
二 國家至上、人民至上
第三部分 周秉德大姐回答大家提問
一 關于周恩來總理
1.總理讀書的經歷
2.總理在文革中忍辱負重
3.總理一生的遺憾以及傳統文化對他的影響
4.總理也有發脾氣的時候
二 總理與秉德大姐
1.總理對親屬的嚴格要求:讓更多的人去釋放能量
2.周總理和他的親屬
三 大學與人生
1.大學中的理想與現實
2.什么是無悔的人生
3.留京還是到外地?
4.關于入黨的建議
5.就業:畢業后的職業該如何選擇?
6.年輕人怎樣追求進步、健康的思想?
7.對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困惑
8.該不該在社會上隨波逐流?
第四部分 結束語
第一部分 講座絮語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們北航研究生會"百家講堂"、北航凌云社、烏有之鄉書店極其榮幸地請到了周秉德大姐跟我們講講他的人生經歷和體會。周秉德大姐是我們敬愛的周總理的侄女,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新聞社副社長。按照年齡說,她是我們的奶奶輩。但是我們非常樂意稱她為大姐。毛主席、周總理、朱總司令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全國人民心中好象神話一樣永存,他們的后代似乎也成了神話中的人物。周秉德大姐深受周總理和鄧穎超二位革命前輩的言傳身教。她這么多年來歷經坎坷荊棘,但是她的樂觀主義沒有變,她對革命的情感也絲毫沒有變,她所繼承的革命傳統永遠不會忘,永遠不會過時。所以,我們稱她為周大姐。目前新一代的中央領導集體強調要加強咱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以今天周大姐的人生感悟可以為我們青年一代尋找人生道路方向提供有益的啟示。下面我們熱烈地歡迎周大姐給我們做報告。(掌聲)
周秉德大姐(以下簡稱周):謝謝各位,剛才主持人說了半天,說了好多內容,我覺得有些也"過分"了。當然他說,為什么要稱我大姐,我覺得這個還是有道理的。無所謂,大姐這個稱呼是大大小小都可以叫的,不然就有距離感。我覺得叫我周大姐非常的平和,非常的隨便,我聽著也非常舒服。所以你們要叫我周大姐也都沒有問題。
我這幾天感冒了,可能喉嚨不太好,吃點藥有點頭暈腦脹,有時候前言不搭后語,所以很抱歉,請各位見諒。這次讓我來講,我稍微做一點準備,練一練打字,以前從來不會打字,為了這個事逼得我慢慢學會一點打字。你們打字只要一會兒時間,一兩小時就打出來了,我卻費了半天勁,費了我十天的時間才打出來。但是我覺得我有進步了,快七十的人了,我還有點收獲,在這個問題上感謝你們各位。
我覺得跟青年人在一起談話是很好的。平常我們這個年齡接觸的人都是差不多年齡的,所以很難得跟你們這些年輕人來一起談一談,我覺得今天來談也是很高興的事。主持人說讓我來談談我的人生,我覺得要談人生主要還不是我的人生,而是通過我的一些人生成長過程,談談伯父周周恩來對我的教育,這是大家想聽的一個主要內容。
第二部分 講座內容
周:我們兄弟姐妹六個人,在伯父伯母的教育下,也確實有很大的收獲。我覺得我們所受的教育,又嚴格又親切,而且是家庭式的,是潛移默化的,這樣指引我一生。歸結起來,就是讓我們從小懂得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個人的利益一定要服從國家的利益。我要談人生的話,我應該先討論一下人生觀,我們為什么活著。有人講希望有個人的享受,希望能夠孝敬父母,希望能夠撫養子女,我覺得這些都不是錯的,都是對的,但是不完整。更重要的我覺得每個人都要有這種責任,都要為我們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你自己的那份貢獻,盡到你自己的那份責任,只有這種活法,我們人類社會才能不斷進步和發展。
我們就講講人類發展的歷史,也能夠說明這一點。咱們想想幾千年幾萬年以前,當時是原始社會,人們都是怎樣的生活呢?他們住的是山洞,穿的是獸皮、樹皮等等,要吃東西的時候就打獵、捕魚,都是原始的,怎么發展到現在呢?頭一個想到蓋房子的人,這就是進步。頭一個想到蓋房子的人,我覺得他不一定住到了房子,這就是人類的發展。我們現在有這么舒適、美滿又很方便的生活了,都是怎么來的?就是一代一代的人,在每一個時期,對他自己當代的社會做出了貢獻,盡到了他自己的責任,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整個的人類社會就是這么發展起來的。
其實這種大道理肯定大家都知道,都懂得多多了,但是怎么樣能夠讓我們每個人從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想到這一步,這就要從年輕人來培養,該要讓年輕人來接這個接力棒。咱們這些年輕人就是國家的棟梁,社會發展就靠你們這些人,所以我覺得有這樣的人生觀,我們國家就大有希望。我覺得這種認識,從年輕的時候就很有必要,從少年的時候就有必要有這種認識。周恩來就是在他少年的時候有了這樣的人生觀、人生哲學。大家都知道他說過的話,少年時候他就講過,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要"志在四方",要"相會于中華騰飛在世界時"這樣的時代強音,這就是他的奮斗目標,這就是他的人生觀,他的這個人生觀指引了他的一生道路,他就是為了中華的騰飛,中華的崛起而走過了整個人生道路。
我現在就想講一講伯父伯母對我的教育,我伯父他們是兄弟三個人,伯父是老大,我們應該叫他大伯,我的父親是老三,是三弟,他們相差六歲。建國前我父親在天津做一些黨的外圍工作,建國之后,伯父對他工作安排上的指示是職位要低、薪水要少,這就是他對弟弟工作安排的原則。因為他說我是國務院總理,那個時候叫政務院總理,我自己的親弟弟的工作就應該要嚴格要求,這就是他對于親屬關系的安排。 根據這個情況,我父母的工資水平就很低,住房也很少,在那個時候的住房分配全是根據干部職務高低來分配面積大小的。我家兄弟姐妹六個,當時三個上了學的,我上初一,老二、老三,弟弟妹妹是上小學,一個三年級,一個一年級,住一個小房子根本住不下,怎么辦呢?伯父伯母就讓我們三個上了學的孩子住在他家里,他家在中南海的西花廳,我們三個就住在他家。父親母親的工資又很低,經濟上就很困難,家里孩子又多,怎么辦?伯父就把自己的工資拿出來給我們家里用。他說不要增加社會的負擔,不要增加組織上的負擔,免得我們家跟組織上申請家庭補助。有一個時期我們家用他的工資,差不多用了五分之二。就這樣一直支持到我們所有孩子陸續參加工作。十幾年里,我到他的衛士長那兒簽字領錢出來給我媽媽,這樣來用。他寧肯用自己的工資來維持我們生活上的困難,也不要把我父親的干部級別給提起來,這就是他對家庭的態度、原則。
他對我們生活的撫育是非常親切周到,體貼入微,把我們視為己出。 但在思想、工作上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總的來說是兩點。一點伯父要求我們不能有任何特權思想,盡管他擔任了國務院總理,盡管他的聲譽顯赫,但是孩子們、親屬們不能有任何特權思想。還有一點,我們做任何事情,說話做事都要以國家的利益為重,以人民的利益為重,以黨的利益為重,這就是他對我們總的要求,就是這么兩點。
一 不能有特權思想:要自我奮斗,不能依賴家庭
先說說不能有特權思想。首先要求我們不能在外面暴露跟他的親屬關系,一定要完全做一個普通的學生,長大了參加工作要做個普通的職工,普通勞動者。他說這才是我們共產黨和其他政黨的不同。所以他要求我們無論是上學、工作、生活,都要靠自己的努力,要自我奮斗,一切要靠自己,不能依賴家庭。所以我們從小就知道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奮斗,自己去爭取一些應該得到的,自己要得到的東西要自己去爭取。
小時候上學,星期六看到有的孩子家里有小汽車把他們接回家,我們就得自己坐公共汽車回家,那時候我十二三歲,就跟我伯母伯父念叨,說人家有小汽車接,伯母就說,伯父的汽車是公家配給他工作用的,家里的孩子不能使用它,你們上下學就應坐公共汽車。有一次,我弟弟在八一小學上學,他是四年級,我妹妹是二年級,到了寒假,他一看別的孩子們都有汽車接走了,過了一兩天他就著急了,就寫信說"七媽請派汽車來接我們,我們已經放假了"。我們叫我的伯母為七媽,因為我伯父在我們家大排行里為老七,信封上就寫中南海鄧穎超收,結果還真收到了。到了第二天來了一個叔叔,騎個自行車,帶著兩輛三輪車就回到了中南海。一回去的時候,我伯母就先給我弟弟秉軍道歉,說秉軍,你放假了我們都忘了接你呢?第二,你不能讓我們用汽車接你,汽車只能給你伯父工作上用,你們放假拿行李了就用三輪車去接,平時周六還是乘公共汽車,以后放寒暑假我們注意按時接你。
那時候沒有雙休日,每個禮拜天都有晚自習,可是有時候就聽說有非常好看的戲可以去看,你說十二三歲的小姑娘能不喜歡看嗎?"不行,你們學校有紀律,應該到學校上晚自習,你就應該跟別的同學一樣。"好了,把自己的心收一收回學校上晚自習,多好的節目也不行,這樣就磨煉了我不能為所欲為,不能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遵守紀律,要按紀律辦事,這就養成了我遵守紀律的好習慣。
到夏天,很多中央領導都要到北戴河去開會,休息,很多人家里頭帶了孩子們去,但是我們從來不去。伯母告訴我們說,這是國家對于干部的待遇,你們不是國家干部,你們不能享受這種待遇。所以我們就覺得這很自然,因為從小就受過這樣的教育,這樣的熏陶,根本就不要去爭不要去想,從來沒有跟著去過北戴河。那時候就很羨慕能夠去北戴河,但是想著等長大了,長大了自己有工作以后爭取,只能這樣想。
記得一個暑假里的一天,我大清早坐在藤椅上看書。伯伯他們都有業余工作的習慣,工作了一夜,清早起來到院子里轉一轉,透透氣,看到很多警衛連的戰士在那兒打掃庭院,我一個人在那兒看書。他一看見就批評我,你怎么能夠這樣呢?人家在打掃庭院你怎么能在這兒看書呢?就要求我跟叔叔們一起打掃庭院。他這樣教育我,我知道了在這些警衛戰士面前,我應該跟他們平等,不能夠認為自己是高人一等,不能認為自己可以特殊化。這個是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就要跟勞動人民,跟普通的群眾一致,要在群眾當中。
我參加工作后不久,從基層農村小學,被調動到區委機關工作。伯父知道后,立即追問我:是不是因為人家知道我與他的關系,照顧我到城里的?我告訴他,區委搞運動,需要黨員,而小學里黨員極少,只得把我抽調上來。這樣,伯父才無可奈何地說:"哦,是這樣,那就沒有辦法了,我也不能干涉你們基層組織的工作呀!但你還是要多在基層工作鍛煉才好。"他總是希望我們孩子們的工作崗位越基層、越艱苦、越邊遠越好,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普通勞動者。
他對自己也同樣反對享受特權:他開會喝茶,自己帶茶葉;理發乘車,要付汽油費;院子里樹上的果子成熟了,他讓分給工作人員共同品嘗,他來付費。他說,這是公家的地,公家的水澆灌出來的,當然應該付費。到學校了解情況,該午餐了,他到大食堂排隊買飯,照付錢票、糧票;到農村,他就坐在老鄉的炕頭上、門前臺階上,端起老鄉的黑粗碗就喝水。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臺地區發生強烈地震。第二天他就趕往余震仍在繼續的災區現場,了解災情,慰問受災群眾,穩定災民情緒,指揮抗震救災。他召集成百上千的災民就地講話,他站在一個小木箱上,鼓勵群眾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奮發圖強,自力更生,發展生產,重建家園!講了一會兒,他發現老鄉們都對著大風,而他自己是背著風的,就立即讓衛士把小木箱拿到老鄉們身后,讓老鄉們轉過身來背著風聽他講話。他非常自然地平等對待老百姓,認為他一個人對著大風比眾多人對著大風更合理。在這里,我們顯然可以看出他沒有絲毫的特權思想。
二 國家至上、人民至上
我上初中時看過一部蘇聯電影,叫《鄉村女教師》。主角娃爾娃娜,年輕時從城里到了農村,在農村做老師,做得非常認真、非常努力。等她年老了、滿頭銀發的時候,很多學生來看他。那些學生里有各種各樣的人才,如有工程師、教授、演員、拖拉機手、飛行員……我就覺得做老師非常的崇高、非常神圣。
我覺得咱們國家剛剛建國,在建設中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自己沒想好以后做什么事--那就做老師吧!做了農村的小學老師,這樣我的孩子,我培養出來的學生們,就都可以在國家建設的各方面發揮他們的才能。我覺得這個工作特別神圣特別好。過去不是有那種說法嗎?--"家有二斗糧,不做小孩王"。那時候很多人不愿做老師,所以北京師范學校生源,很多是考不上高中的。這對以后他們的教學水平有一定影響。所以那個時候,北京市教育局就決定,到一些主要的中學(初中)去招一些保送生,平時各門功課都要求在85分以上。雖然不經過考試,但他們平常學習不錯。
我聽說了以后,就積極報名,要上北師。初中學校教導主任很遺憾,但是他又不能直接說。他就找我談話,問我:"你要做老師你想好了嗎?"我說想好了。"你跟家里征求意見了嗎?"我說沒有。他最后說:"那不行,你要跟家里征求意見。"當時,他覺得我只是個15歲的孩子,自己不一定能夠把握得住,所以要求我回家找父母。我回去跟父母說了,然后跟伯父講。吃著飯我伯母就聽著特別高興:"對!對!做老師好!咱們國家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做了老師就可以培養各種各樣的人才。我16歲就做老師了。"她看我伯父不講話,便對伯父說:"我說半天了,你也要講講呀。"伯父說:"有你一個說就好了,你得讓她有點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她自己定下來才好。"我就定下來,繼續到北師讀書。
可是,你知道我到北師讀書有什么問題嗎?我的初中是在北京師大女附中,也就是在現在的實驗中學讀書。這個學校當時有干部子弟。解放初期,干部實行供給制沒有工資,干部子弟教不起學費,所以我們這些孩子都在干部子弟班,也是供給制,都是公家給你吃、住、發衣服,對每個干部子弟都是一樣的對待。這個班的孩子,政治上是可靠了,但他們前途是什么樣的呢?上了高中以后,大部分都是留學蘇聯的。因為當時留蘇是青年們最向往的,比現在留美還好。不像現在有美國、英國、澳大利亞、荷蘭等等那么多國家可以選擇,那時候只有蘇聯一家。所以,為什么教導主任找我談話,是因為他想到了這樣的前途,他想到了我將來應該走這樣一條路。但他又不能阻攔。他讓我去征求家長意見,可我還是選擇了北京師范學校。
在北京師范學校讀書時,我的專業思想非常牢固,經常看《人民教育》雜志。從這里面,我就看到了,咱們國家從1952年到55年這個期間,有很多學齡兒童沒有機會入學。原因很多,如經濟落后、缺少教室等,但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師資不足。看到了這個問題,我就更加感到,自己作為一個師范學生,責任重大,我一定要投身于教師行業。正當這個時候,北京師范大學來招生,說有三分之一學生可到師大繼續深造,很多同學都報了名。
我在作文里寫道,我們國家有這么多的學齡兒童不能入學,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師資力量不夠,甚至于有的小學老師,他本身就是一個小學畢業生,去教小學,這樣的水平怎么能行呢?我們已經被國家培養了三年了,我們應該立即到到教學第一線,到農村到小學,去減少失學兒童,讓更多的孩子有讀書的機會。我就這樣寫的作文,而且也不去報名上大學。學校黨支部看了,覺得我覺悟還可以,表現還不錯,就讓我入黨。我18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學校分配我到東壩(農村)去教學,我想著農村一定很艱苦,那兒應該是要商店沒有商店,要燈沒燈。結果我到那兒去報到,一看,讓我感到意外的是,村里通了公交車,一天兩三班。有了公共交通,這讓我感到很滿意了。進了村以后一看,有橫一條豎一條的兩條街道,一條叫白煙衣庵兒街,一條叫娘娘廟街。這兩條街道上有小商店,可以買東西,日常用品可以買得到。到了學校一看,不用點煤油燈,有電燈,還有電話。感到啊呀!太好了!滿意極了!我覺得簡直是非常好的條件了,這有什么艱苦啊?不算艱苦,非常滿意。我感到,你要有過非常艱苦生活的充分思想準備,那樣就會什么都滿意。我覺得知足常樂,對知識你不可知足,但是對于物質生活你一定要知足。
昨天我們有些老同學聚會。有個同學說,她跟別人講,有一個高干子女,有高中她不上,也不上大學,她有條件留蘇,她不留蘇,自己在農村做了小學老師。這一說,十個人就有九個人說她胡說八道。"不可能!哪有這事?"他們后來才知道那個所謂不存在的人就是我。今天你們學校的先生讓我來談這人生,他說我有文化又有資歷,我說我沒什么文化。我沒有去讀高中,沒有到蘇聯留學,但是我還是很快樂。
但是,我這個老師的夢也沒做多久。1955年搞運動的時候,學校的黨員很少,而我正好是黨員,所以就把我調到區委機關去了。到區委機關工作以后,我還是希望回到教師崗位。但是過去那個年代,我們一直以服從組織分配為光榮,一輩子都是服從組織分配過來的。組織沒讓我回到教師行業中去,這也是我沒有做成老師的遺憾。我到現在為止,也還認為,教育是非常崇高的事業。
1965年7月,因城市人口過多,政府有個政策,凡夫妻兩人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外地的,無論男女,都從北京調往外地。當時我在朝陽區委工作,我丈夫在西安工作。領導找我談話,向我講政策,想動員我。我說不用動員。四個月后,我休完產假就調到了西安。但有的人,怎么動員也不離開北京。而我認為,國家有政策,我們就應該積極響應、遵行,沒什么其它可說的。
1974年初,我丈夫接到調令回北京。我們整理好所有的行李,但留出我的春夏秋冬四季衣服以及我自己的其它生活必備物品,準備兩地分居。第二天他要走了,我陪他向部隊領導辭行。部隊領導問我們什么時候再來,我丈夫說我在這兒他還得來探親,他還得來看我。部隊領導說,你周秉德不用走嗎?我說我沒有調令啊。領導說,你周秉德調令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嗎?我說我從來不走"一句話"的路,只能按組織手續辦事。他這一聽,就打電話到北京聯絡,北京說"讓她來,讓她來!"他就馬上晚上打電話給我們通知,說北京部隊安排我工作。丈夫去把第二天的車票退掉,把我的行李再打包。回到了北京,我們兩個人到西花廳去看望兩位老人家。伯父說"你出去八九年了,怎么又調回北京工作了?是不是因為我的關系?"我伯母在旁邊提醒說,"你別忘了,恩來!秉德不光是你的侄女,人家還是軍人家屬,是隨軍調動回來的。"這樣伯父才不再繼續盤問。
1961年,我二弟秉鈞高中畢業,準備考清華。這時空軍來校招飛行員,他入圍體檢,都過好幾關了。伯父去找他談話,說"你有什么打算?"我弟弟說"如果檢測不過我就考清華。"伯父說"如果飛行員不合格的話,去部隊當兵怎么樣?"弟弟愣了,他說"如果檢測不合格就上清華大學,干嗎讓我去服兵役呢?"但我們從小都覺得伯父伯母講的話是對的,因而弟弟就說"那好吧!"伯父說"你肯定不上大學了?"他說"肯定了!"這樣伯父才高興地跟他講,"現在咱們國家農業上遭災,很多復員的兵都要回到農村參加生產,今年征兵盡量不招或少招農村的兵,在城里頭盡量多招兵。這樣就增加了農村的勞動力了嘛,這樣也就支持了農業生產,減輕了農業負擔。"一講這個道理,秉軍就接受了。伯伯在國務院一次會議上,要求在座的人都動員自己的兒女去當兵。人家說他沒有兒子,他就說"不要緊,我有侄子秉軍,他可以去當兵。"后來我弟弟飛行員選上了,我伯伯也就接受了這個現實。
1965年,我四弟高中畢業了,他也去服了兵役,我伯父伯母就非常支持他。那個時候不要說干部子女,就是普通的青年,畢業后也想留學蘇聯。還有就是考大學,普通子弟都要考大學。四弟這樣做,是支持了農業生產,減輕了農業的負擔。伯父是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的。伯父希望我們到基層,到越疾苦、越邊緣的地方,他就越高興。文革前,青年們的最好出路就是上大學,好象考不上才去當兵。但文革期間,知青不能上大學,當兵是最好的出路。大家都羨慕當兵,一個原因是,他的生活能改善。伯父在不同的情況下就有不同的要求,但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國家至上、人民至上"。伯父根據國家的利益,才讓他們直接都當了兵。
秉和和秉建當時都在農村插隊,一個在延安一個在內蒙。當時,地方組織分別推薦他們兩當兵,我的伯父知道后認為不妥,知識青年都離開農村就沒有起到一個好的帶頭作用。所以當時就運用了他的權利,都沒有讓他們倆當兵,而是仍然回到農村去插隊,只是秉和在延安換了一個地方,秉建在內蒙換了一個旗。但還是一個當農民一個當牧民。
秉和在延安(原棗和縣)換了一個地方,秉建在內蒙也換了一個旗,但都還是當農民當牧民。以后秉和在農村呆了十年,直到77年考了清華的工農兵學員。秉建考了內蒙古大學,學了蒙古文,因為她要做好內蒙的工作,要扎根內蒙的話,不懂蒙文不行。以后她就分配在內蒙的一個社科院文學所工作。她講話跟內蒙人一樣,別人根本聽不出她是北京人,她的習慣完全是內蒙的習慣。到她二十幾歲的時候,我伯父就跟她談話了,說你要在內蒙古扎根,你應該在內蒙古找一個蒙族青年,成家立業,在那兒共同改變邊疆的落后面貌,促進民族團結。伯父讓他們帶頭扎根在艱苦的地方,在農村,在牧區堅持下去,真正的做牧民。
后來,秉建認識了拉蘇榮,也就是后來他的丈夫。秉建真的找了一個蒙族青年,這個拉蘇榮非常好。他是蒙族的歌王,現在五十好幾了,跟騰格爾很熟悉,但騰格爾比他有名。本來我也有點顧慮,擔心蒙族人會不會有大丈夫思想,會不會重男輕女。這個拉蘇榮寫了一手好的毛筆字,自稱是秉建的秘書。給我媽媽寫信時,信末他總是寫上"周秉建的秘書-拉蘇榮"。后來經中組部調動,秉建調到了北京,拉蘇榮也就調到了中央民族歌舞團。秉建在內蒙工作、生活了26年,直到1974年才離開那里。
老三叫周秉宜,前段時間北京青年報的連載文章《周家有男當勞模》,寫的就是他。初中畢業以后,他到了美院附中學美術。上了美院附中的學生 ,以后一般都考美術學院,而他考了工藝美術學院。美術學院講求比較高的理論涵養的,而工藝美術學院是比較實用的。我伯父就說"好!好!你考慮考慮,咱們國家的工藝品質量非常好,但包裝一直不是很好。你把這個商品包裝好好學學,這樣咱們國家的工藝品出口就好了,也好多賺一些外匯"。
伯父伯母經常對我們講,我們這幾十年的革命工作,隨時隨地是準備犧牲的。想到我們那么多的戰友,那么多的同事隨時隨地都會有犧牲--我們已經有很多同志很多戰友都犧牲了,那么,我們有什么理由想著自己當什么官、圖什么享受呢?只能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這樣想的,也確實是發自他的內心。我覺得這才是他們那一輩人的實際思想狀況。這也是我所體會到的,我覺得我也在盡量按他們的教導做。當然我做的還不夠,還要繼續努力。
總之,經過伯父多年的教育,我深深感到,越是跟伯父親密的人,伯父就越要求得嚴格。他對親者嚴、疏者寬,對別人非常寬容,對身邊親人要求就非常嚴格。他始終如此。他不是裝出來的,而是發自內心深處。他覺得,只有這樣,才是咱們中華民族應有的傳統美德,更是共產黨應該有的品質。其實我所說的這些,只是滄海一粟,一點點的內容。他總的思想就是這樣,他覺得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就應該如此。
第三部分 周秉德大姐回答大家提問
[主持人]:非常感謝周秉德大姐的精彩報告,現在大家可以向秉德大姐提問題。
一 關于周恩來總理
1.總理讀書的經歷
提問(以下簡稱問):周老師,恐怕我是最先一個問您問題的人了,我感到很榮幸。我也是疾惡如仇的人,我今天終于找到知己了。著名的哲學家叔本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眼皮很好,但可以影響你看到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說你周圍的事情可能令你很無奈。但是,眾人皆醉我獨醒。我有一個同學非常崇敬周總理,后來他考了南開大學,想了解一下周總理在南開讀書的時候有什么樣的經歷,或者在他求學的時候有什么影響他的事情,可以激勵我們。
周:南開讀書期間,他學習非常認真的,他的作文作為范文,在全國雜志上都登過的,教育雜志都登過的。他的體育也很不錯,他是全面發展的。他在南開畢業以后,到了日本去求學。在日本求學的時候,他沒有考取日本的大學,可是他看到了很多關于馬列的書,初步接受了一些共產主義的思想。然后他就回國了,聽說五四運動他就回國了。回國以后他參加了五四運動,應該說他人生最大的轉折就是五四運動,就是他積極參加了政治活動。后來,他還被當時的警示廳抓捕了,蹲了半年。他就帶領天津的同學抗議,讓同學們呼吁。找律師把他們救出來后,南開不能上學了,因為政府不讓他們上大學。他又接受了公費的獎學金,在他們校長校董嚴修的幫助下,到歐洲去留學。這樣他的思想就轉變很大了。他接受了歐洲的進步思想,接受了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思想。我想應該是這樣。
2.總理在文革中忍辱負重
問:我特別崇拜周總理。文革中他能顧全大局,你都知道哪些故事跟我們講講。文革期間,總理為了國家的利益,受了一些委屈,請問您知道他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講給我們聽。
周:這個問題不是這個時間可以講得完的。總的來說,我覺得他在做忍辱負重的事情。他每個舉動,每走一步路,他都是考慮的。不知道你們知不知道有一本書是高文謙寫的,叫《晚年周恩來》。里面寫道,周總理的所有行為都是為了保他自己的晚節而忍辱負重。但是我覺得他絕對不是為了保自己晚節,而是,他更多的是考慮黨的穩定,國家的發展。像有的人可以起來反對一些做法,但是他如果這樣做的話,咱們黨就可能是分裂,那么國家還能不能繼續下去?他自己可以倒臺,但當時他如果明確反對的話,真的倒臺了,那么多干部誰來保護?大伙的衣食住行怎么解決?咱們的經濟怎么發展?后來粉碎四人幫的時候不是說了嗎?我們的經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了。他什么都不怕,他沒有什么個人的考慮,他可以站起來說話。但他如果把自己搞倒了,把他拿下來了,黨分裂了,那些應該受保護的干部怎么辦?咱們國內的經濟怎么發展?老百姓吃什么、喝什么?黨的團結是什么樣的?大家一分裂,國家怎么維持?整個國家一混亂了怎么辦?還有現在嗎?我覺得他主要是這樣考慮的。具體的咱們不說了,我覺得就是這樣的。
問:還有一個問題。我首先說明一下,我不太喜歡歌星明星的,而是喜歡偉人傳記。我看過一個關于李敏她女兒做的家庭相冊,就是反映那些偉人生活的。其中一幅是你與李敏還有李訥在中南海湖邊照的照片,照片下邊寫著"昔日的湖畔小姐妹今日成了政協委員"。您是政協委員,好像你們三位都是政協委員。剛才您提到了有人說總理忍辱負重是為了自保晚節,有人問他為什么不站起來說話,然后總理說出了這么一句話--"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我想這句話就解釋了總理所做的一切。當然,總理國內外對他評價都很高。宋美齡問過蔣介石,"我們為什么沒有周恩來這種人物?"大家都知道毛澤東很偉大,我覺得總理也很偉大。總理偉大是他眼光看得高,而且不脫離實際。而毛主席之所以"文化大革命"失敗,是因為毛脫離實際了。但是總理始終沒有脫離過實際。我想,總理的人格魅力,以及他所具有的優秀品質,正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3.總理一生的遺憾以及傳統文化對他的影響
問:周總理是一個比較完美的人士,請問,您認為周總理一生當中做錯了什么?第二個問題,從您的角度來看,因為您跟他生活當中接觸很多,我想從您的角度來看,中國文化對他有什么影響,特別是儒家文化?
周:我沒想過這個問題,但是你剛才說了以后,我在想他有一個很遺憾的事情,就是他曾經在臨終的時候跟我伯母說過,"我有很多心里話沒有跟你講過。"我伯母也說,"我也有很多心里話沒有跟你講。"我覺得如果這個心里話他要說出來的話,對我們國家的歷史、黨的歷史就更負責任了,但是他那個時候沒法說。
他的儒家思想,他受咱們國家傳統思想的影響確實是很深的。你看他從小就說"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我們的中華民族要騰飛,我覺得他一生的奮斗就是為了中華的崛起,中華的騰飛。他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為了中華的崛起、中華的騰飛才加入的。到現在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崛起和騰飛,確實是中國共產黨的影響。
我伯父他是在1歲的時候過繼給一個嬸嬸的家里,他管嬸嬸叫媽,管自己的媽叫干媽。我奶奶叫萬十二姑,就是第12個女兒了,最受她父親的喜歡,所以我外公出去辦什么事情都帶著女兒去。十二姑很會處理各種人事關系,她長大以后她娘家的事情、婆家的事情,各種事情調解都是我奶奶在做,而伯父也是看著他媽媽長大的,所以他的是從小磨煉出來的。過繼母親在文化上給他一定的熏陶,常常講中國傳統的很多老故事,他從小就看很多書,包括《西游記》。其作者吳承恩我們淮安人,韓信、關天培等也是,從小他就知道了咱們中國很多老的故事,又學了古書。我覺得他最終就是要為老百姓辦事。
4.總理也有發脾氣的時候
問:周大姐您好,我曾經給自己的人生定了三個目標,第一個是要熱愛祖國,第二個是我擁護中國共產黨,第二個就是積極向上。這三個目標對有些人來說可能是可笑,但是我還是這么要求自己,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和波折,我老是跟自己說這三句話。可能我跟別人談起的時候,人家就不是這樣認為的,對我可能有一些意見。我知道周總理是一位非常善良、充滿智慧的老人,是個偉人,但有時在原則性問題上他還是要發脾氣的。我就是想問一問,能不能舉一個例子讓我知道,周總理也有發脾氣的時候?
周:我覺得你要堅持自己的做法,不要去理會別人。真理往往在少數人手里,你能夠堅持這樣正確的、健康的、進步的思想應該是對的。他們要是譏笑你的話,那是他們的錯誤。他們不能推動社會前進,他們那種思想是拉社會后腿的,你不要去理他們,也用不著苦惱。
周恩來堅持原則,平常和善。他有沒有發過脾氣?這事確實有。比如說他一貫艱苦樸素,他住的房子是清朝一個親王的院子,叫中南海的西花廳。這院子是清朝建筑,已經很老了,地都是過去的方磚地,就是在過去街上看到的方磚地,很潮濕。有段時間,因關節受影響他的腿經常疼。一次,他出差不在北京,大概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他的生活秘書何遷覺得他的房子那么潮濕,總住在那個地方對他身體也不好,國家領導人嘛,還是把他的地改造一下吧。就把他的住房改造成木板地,窗簾換了新的。本來窗簾是白布,沒有任何裝飾,也給他換成了白綢子,也是很一般的綢子。他回來以后大發雷霆,"你們為什么要給我換,為什么要跟我重新裝修,你們征求我的意見了嗎?跟我說了嗎?"不住,就找了臨時住所,當時剛剛蓋了釣魚臺,他就住在釣魚臺,讓人給他恢復房子原狀。后來只好把白綢子的窗簾拿走,給他換了一個比較講究的床,但他不要這床,還是把原來的拿回來。但是地板要重新弄不是更浪費了嗎?他大發雷霆,批評了秘書以后也只好接受了。后來他開最高國務會議的時候,研究完了其它正事了,最后要說一件事,就是要做自我批評。他說,"我的房子被裝修了,裝修得太豪華了,是我沒教育好。"他不說這是秘書的責任,而說他自己沒有教育好秘書。以后,窗簾一直用到一溜一溜的,一條一條的還不去換。
他說過,"我們國家很窮,需要錢的地方很多,不要在我這兒花錢,只要我做一天國務院總理,國務院不蓋新樓。"所以你看國務院現在沒有什么新樓,到現在各個部委都有很多新樓了,但是國務院還是老房子,只不過他那個房子沒有人用。有人說怎么不開辟展覽,這些我都不知道。直到現在國務院沒蓋什么新房子,可能跟他說了這些話有關系。他就知道國家很窮,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不要把錢用在他這兒。
二 總理與秉德大姐
1.總理對親屬的嚴格要求:讓更多的人去釋放能量
問:周大姐你好,我是來自中國西北的一名普通軍官。當年我在軍校畢業的時候,是懷著滿腔熱情到了西北。但我去了以后,覺得那個地方并不是很需要我這樣的人,并不是很重視我這樣的人的存在,所以有一段時間我非常苦悶。我現在非常想知道,當時周總理替你們考慮人生道路,您到了現在這個年齡段,再回首看以前的經歷,有沒有一些遺憾。如果您當時不按著總理的意思做的話,也許會爬到更高的頂峰,您有沒有這樣的遺憾。當然,我想,您不可能去恨自己親愛的伯伯,因為我們全國人民都不會這樣。但是我想,您可能會有一絲的遺憾,也許可以干得更好。
周:我的遺憾就是我的文化程度太低,沒能對國家作出更大的貢獻。但是我覺得,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每一步都是盡了最大的努力。盡管我的水平不高,但是我都還是做了最大的努力,沒有什么遺憾。我絕對不會對我伯父有什么不滿意,我是盡量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但是我還是做得不夠,只能是這樣。
問:您當初的同學,或者其他的高干子弟,他們的生活也許比您好?
周:當然,他們文化水平比我也高啊,所以他們的生活就比我好,我的水平不夠啊!我那個時候不懂應該把自己的水平提得再高一點,才能夠做出更大的貢獻,也許這樣對于咱們國家、對于黨、對人民的利益,做得更好更多一點。但是我覺得我是很真誠的,是一心一意地要為咱們國家多做點事,我覺得當時就應該這么走,所以我做了。
問:周老師您好,我是北航的一名本科生,剛才聽了您的講座,我從內心感覺到周總理真的是很好。但是有一點我不理解,每個大學生都會追求卓越,我就不明白周總理為什么會要求他的親人到基層去,為什么不讓他們往上爬,追求更高的事業呢?
周:因為他不是考慮他自己,也不是為了他的親屬們的前途去考慮,他是想讓他的親屬們怎么樣做出一些表率吧,反正不是為了自己。
問:總理是不是在限制他們(親屬)的發展,就是限制他們能力的發展?
周:那是為了能讓更多的人去釋放這個能量。
2.周總理和他的親屬
問:我想知道您伯父對您留蘇是怎么想的。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當時您的姑姑讓您給總理帶去一句話,就是有關她丈夫的一個問題,我想詳細了解這個問題。
周:他讓我獨立思考,看我是不是很堅定地想要去讀師范。如果他要想讓我去上大學,去留蘇的話,他不會這么直接告訴我的,因為他的身份在那兒呢。如果他這么說,我跟學校一說,學校肯定讓我去上高中,去留蘇了。但是他能這么說嗎?以他一貫的作風他會這么做嗎?不會這么做的!有的人聽我說了這一段以后,也就是最近這些天,他們講,"其實你伯父就是想讓你讀高中,去留蘇的,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可是你已經下了這么大決心,他不好硬要糾正你,實際上這就是犧牲了你的前途去做的。"這話我以前沒有想過,現在我想也許是這樣的。
我的姑姑沈譜,就是我先生的姑姑,我先生的父親是沈鈞儒的長子,我先生是他的長孫。我姑姑的丈夫范長江在解放初期做過人民日報的社長,后來就在國家科委工作。文化革命的時候把很多人打成黑幫,也把他也打成了黑幫,他就關到牛棚里。我這個姑父一直是黨的部級的領導干部,所以我姑姑就想不通,說他怎么是黑幫了,他一直在總理領導下,是總理介紹他入黨的,而且他做了那么多工作。
1965年我已經調到西安去了,當年初到北京出差的時候,姑姑就寫了一封信,讓我交給總理,申明范長江不是黑幫,他不應該關在牛棚里。那個時候是文化革命初期,很多干部都被打倒關牛棚,戴帽子(黑幫),很多人都是想不通的。別人想不通但沒有辦法,我姑姑想不通就覺得有我這一條路可以給她走,就讓我送信。但是我很了解我伯父的為人,我了解他為人的原則,他絕對不讓利用親屬關系來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我要給她送了這封信我伯父會生氣,生了氣以后明明可以解決的問題他都不解決了,他會覺得你會走這條路,該解決的他都不會解決了。所以我不敢送這封信。
后來,伯父知道我沒送信,他就說對,你沒有白當我侄女。我從來沒有在他面前要他幫我解決工作上的任何問題,包括我的工作調動。我不能這么做,如果我越這么做他越不做。反正就不能利用家庭關系來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所以我就沒敢去送這封信。結果我這姑父就繼續做黑幫,被人家趕到五七干校,后來在井里頭發現了他的尸體,當時就說他是跳井自殺。可是我的姑姑想不通,在一個星期之前他給家里寫信要換眼鏡,要茶葉,要洗臉盆,難道這是他要自殺的前提嗎?他前一個星期的思想境界是這樣的話他可能自殺嗎?完全不可能!但是到底怎么死的,一直到現在搞不清楚,一直是一個謎。我很遺憾,但也只能如此。文化革命犧牲的人太多了,何止是我這個姑父呢?
三 大學與人生
1.大學中的理想與現實
問:我個人感覺,我上大學我就遇到一堵墻,我感覺我跨不過去,我現在感到很煩惱,我不知道在面對這堵墻的時候我怎么辦?我個人對自己有一個比較高的期望,但是我發現,來到大學之后我達不到這種期望,和我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我很苦惱,而且我現在也確實是比較消沉。
周:前面我說過,對于物質生活我們不要有過高的要求,因此就可以知足常樂。你現在考慮自己的前程要實事求是一點,太高達不到的話就會很消沉。但是我們要一步一步來,不要一下提得那么高,要實事求是。我希望做到150,現在已經是在90的位置上,那么我先把眼前目標擺在100、110,等到了110我再往140攀登。你不要在80、90的時候一下想爬到140去。你跳高也不能那樣,不能一下子要求得太高。這樣你才會不斷有動力。你不要那么消沉。
2.什么是無悔的人生
問:非常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關心我們大學生的生活。我想問一下,您對"成功"這個詞怎么看的呢?您剛才說,您認為您的人生是無悔的人生,但您認為您的人生是成功的嗎?
周:成功算不上,因為我沒有功可成。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我沒有那么大的成就,工作非常一般。我只是無愧于我的人生。我沒有專業,沒有發明創造,我也沒有偉大的事業,我有什么成功的呢?只是不遺憾就夠了。
3.留京還是到外地?
問:秉建大姐的故事我知道一些,但不是很了解,您能不能再多給我們講一講。還有,您能不能跟我們談談,關于留京還是到外地去。
周:秉建的事情,我知道的可能還不一定有你們多,她要跟別人講起來我也不知道。她實際上在內蒙受的苦回來也不怎么跟我們講,反正我知道她對蒙族是非常有感情的。
她小的時候是比較膽小、不愛說話的這么一個人。15歲就離開北京,離開了父母,到了內蒙。在內蒙她就一直在蒙古包里,她并不在農場,她完全在牧區。在牧民的家里,半夜三更她就得起來趕著羊出去,或者是擠羊奶,或者是其它。在需要殺羊的時候她都學會了殺羊,哪個骨頭怎么著哪個骨頭怎么著,她熟練了極了,因為這是她日常的生活。她最初做牧民的時候,放羊去好遠好遠的地方,有的時候回來羊臊味兒也很重。在廣闊的草原牧羊的時候,你要想尿尿就尿吧,一開始小姑娘出去什么都不懂,當時不知道怎么解決那個困難,什么都害怕,也害羞,后來憋得腎都有毛病。
她回到北京以后,我們感覺她的一切習慣都是蒙族的習慣。我們家里聚會,跟媽媽過生日,小時候不愛說不愛笑的她,就主動起來唱祝酒歌。她小的時候不唱的,現在可愛唱了。到她家里去的時候,她給你招待的永遠是羊肉、奶茶,都是蒙古習慣。一來就說我們內蒙如何如何,她張口閉口都是我們內蒙。
她前些年回到北京,總還是念念不忘內蒙。她在內蒙買了兩間小屋,雖然不貴,但她是牧民她就買了兩小間。等到她退休了以后,她還要回到內蒙去。我覺得她的思想還是挺健康的,還是挺好的。
留京還是到邊疆,西部大開發是咱們國家多么重要的事啊!我們國家需要發展。有的人說,你們中國這么富了,你們還要求人家援助什么?為什么還要這么節儉?他不想想,咱們北京、上海、廣州看上去是很富了,沿海地區是富起來了,可是咱們貧富差距太大了!咱們國家這么大,西北又是那么一大片的地方,如果不開發怎么辦?我們怎么平衡?美國原來西部也不是很發達的,他們也是在逐步開發西部。我覺得我們也要把咱們國家的西部開發起來。
西部開發靠什么,主要靠當地人。應該當地的青年多學文化,當地的老百姓多做些工作。但是,恐怕他們的人數不夠,力量也不夠,他們學的內容跟發達地方相比差距也很大,如果光靠西部當地人,發展絕對是很緩慢的。西部那么多的學齡兒童不能入學,為什么咱們不到第一線讓更多的學生去入學呢?投身到國家大的事業,我們就不會遺憾自己的待遇了。當代每一個人對這個時代、對這個社會,要盡他自己的一份責任。我覺得如果你到西部去,你就會盡到更多責任,作出更多貢獻。在大城市你也可以做得很好,但到西部去你發揮的作用一定是更大的,因為那邊的天地實在是太廣闊了。你在這兒做一個科員,你在那兒可能要做一個處長,因為那兒地方那么大,人那么少,對人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你在這兒允許你釋放的能量如果只能30%,可能你在那兒就能釋放出100%的能量。你在西部釋放的能量會更大。
我記得青海一個大學的校長,他就是從清華去的。他到那兒以后,他能夠發揮到那么大的作用,但是他如果在北京,我想,可能他連系主任也做不到。但是如果你貪圖個人享受那么你就不要去,那兒肯定比這兒艱苦,就看你如何選擇了,看你是從個人考慮還是從國家考慮。
問:我小時候讀過一篇文章,就是周恩來的《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我還讀了《大無大有周恩來》。今天,我聽了他對您的嚴格要求,讓我產生一種感悟,就是他給您留下了"永遠用之不盡的財富"。我想知道周恩來在教育您的時候,有沒有跟您談到如何安排您的人生,我就想知道有沒有這么一句話?
周:我們都是在生活瑣事當中理解的,歸結出來一些人生哲理,我剛才講的就是這樣。沒有專門的一句話、兩句話。
問:我是一名黨員,也是一名軍人,我非常感謝周大姐跟我們交談。我92年從地方畢業以后是自愿到部隊工作的,我感到我把自己的身體都獻給國家了,沒什么可說的。我現在成了北航的一名學員,感覺特別快樂,正如周大姐講的,你把物質生活要求調低以后,到西北體會那種蕩氣回腸的生活,回到北京就感覺到非常非常快樂。
4.關于入黨的建議
問:剛才聽說您18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現在還是政協委員。我也想加入中國共產黨,您對我們年輕一代有什么建議呢?
周:這當然是好事情了!有什么需要猶豫的呢?聽到你這個問題,很多人都鼓掌,就說明你這個問題太帶有普遍性了,是很多人想提的問題。
問:現在有人說,黨員干部幾乎都是假公濟私,他們覺得以前的優良革命傳統幾乎已不存在。周大姐,我想知道,您對這個問題怎么看呢?
周:這現象我們不應該有,但我覺得不是那么普遍。因為有了這種現象以后,有的報道,有的流傳,確實有這樣的事,不是沒有。肯定有這樣的事情,但是不管怎么說,我覺得還不是特別普遍。健康的力量還是主要的,總是有這種健康的力量。我發現有不少這樣的健康力量,但是宣傳的還不是太夠。比較能夠嚴格地要求自己,能夠按照黨的要求去辦事的人,還是有的,只不過力量比較弱。但是那些好像有了權就肯定去貪的人,我剛才不是說了嗎?他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我為什么希望咱們這些年輕人能夠積極地加入到共產黨里來,因為你們的思想很健康,要求不斷地進步。這樣你們加入黨,與他們進行斗爭,目前很不理想的狀況將來一定能夠得以改變,能夠有所進步,這就是我對你們的希望。
5.就業:畢業后的職業該如何選擇?
問:現在社會越來越多的變化,可以選的職業越來越多,我在自己的理想選擇上感到有些迷茫。我覺著現在很多大學生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您覺得,現在祖國什么地方最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第二個問題,我昨天聽了大慶石化總經理喻寶才的講座,他是在畢業之后保留推研兩年,如果是您選擇的話,你您擇推研還是到基層工作?
周:至于你們適合哪種工作就看你們自己是怎么考慮的。我覺得,首先要考慮的是專業,你學的專業在哪兒能發揮作用,就到哪兒去。因為我聽說有些年輕人,為了能生活舒適,卻到了他的專業不對口的地方工作。我覺得這是太大的浪費,對他自己來說是浪費,對國家來說也是浪費。人生要考慮的是什么?我覺得還是剛才那位同學說,你是考慮國家的利益?考慮民族的利益?還是考慮個人的享樂?你在這個問題上首先要選擇對,你把這個選擇對了,我覺得其它什么都無所謂了。你學了半天專業,為了生活安逸,就一定要到一個跟自己專業完全沒有關系的地方去工作,你覺得合適嗎?你覺得這樣能對得起自己的學業嗎?我覺得這個選擇你完全可以自己作出。
問:生活是現實的,雖然我們有愛國情操,但是有時候面對就業的時候,人又向現實低頭了。這種問題經常困惑我們大學生,您能在大學生的愛國和就業上給予一點看法嗎?
周:就看你是怎么要求了。你若要求得特別高的話,就會覺得生活條件不好。我覺得,對于生活的要求是無止境的,生活的美滿程度也是無止境的,好了還要好,永遠有更好的生活,你怎么追求呢?你要追求最好最好的,你能達得到嗎?對生活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但我們還是比較實事求是來看問題才好。
6.年輕人怎樣追求進步、健康的思想?
問:剛才我聽到有同學提到忍辱負重的問題,還有您說周總理對人是親者嚴疏者寬,我相信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是為人民為國家著想的,這是無庸置疑的。我擔憂的是當今大學生的精神狀態--自從我們國家大學分立以來,今天我們市場經濟、民主建設都有一定規模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充裕了,但我覺得精神更匱乏了。現在我覺得,我們需要更多的像周總理這樣的人。我的問題是,怎么樣才能把周圍的人帶動起來,提高大家的修養?
周:我覺得,有這么多有頭腦的年輕人在這兒不斷地成長,我們的國家前景應該是很好的,因為年輕人是層出不窮的,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今天這個座談這么多學生來,我就覺得是你們愿意聽。不然,就覺得聽那些老一套干什么,周恩來早就死了,我們還聽他干嘛,我們去享樂吧,都不愛聽。現在你們這么多人都來聽,而且還有很多人站著來聽,我真是很感動。我覺得,你們是一批健康的力量,是一批不斷成長的力量,有這樣的年輕人在這兒,這是剛剛升起來的太陽。當然不是空談,還是需要咱們每個人做出努力,還是需要咱們的自我修養不斷提高,把自己的學識和思想狀況不斷地提高,我覺得這是個前提。
我們將來應該是有前途的,因為社會總會往上走,大家都會往上走。你們這么多人來,我是很高興的。我覺得年輕人,不光是你們這些人,我還知道有個"周恩來學習青年研習會",他們有網站,網址是www.xuezhou.org你們知道這個會嗎?這是一個自發的組織,參加者有上海的,有北京的,還有浙江的、山東的,我不知道他們是怎么聯系起來的。他們在網站上討論周恩來的為人,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意見不同,他們就爭議。但是他們總的是很敬仰周恩來。希望年輕人都向他們學,而且我們應該走這一步。我們現在有這么多年輕人,這么往好的方面去考慮問題,去追求這些進步的思想、健康的思想,這就是咱們的力量,這就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一種好的象征。這個沒有什么可懷疑的。但是還是需要我們不斷地去努力。
周:前幾年,國家教委,就是現在的教育部,在200個縣里調查了2萬個高中生,對他們做問卷調查。問卷有很多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是"你最崇拜的人是誰?"調查結果是,第一名就是周恩來,占了24.7%;第二名是崇拜自己的父母,占了7%。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差距很大,當時我沒想到。因為我覺得,當時社會上都流行歌星、舞星等,大家都崇拜這些人,我以為年輕人也都崇拜這些人。沒想到,調查結果是,這些明星加起來大概只有8%,但是它不是第二位。表面上,年輕人熱熱鬧鬧的,好象他們崇拜這些明星,但實際上他們的內心、思想上崇拜的是健康的、正派的力量。我覺得這些年輕人就是咱們國家的希望。
7.對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困惑
問:以您的思想境界,對現在社會的現象您有沒有困惑?有時候看著明明不對,但怎么還這么盛行?
周:所以,我在會上從來不做言不由衷的發言,或者就是不說話。
問:周大姐您好,首先,我非常感謝您能帶給我們這么精彩的一個演講,謝謝您給我帶來一個非常美好的下午。我是學新聞專業的,大家知道,新聞要真實,但是現在我的困惑是,真實的不能真說,該報的不能報。作為政協委員,您能跟我說一下嗎?我現在很困惑。
周:我也很困惑。
問:那您說,是不是現在就不能談國事呢?或者離政治遠一點?
周:搞新聞的不可能不談國事,不可能就遠離政治。但是,現在新聞這一塊,確是有關領導有各種各樣的考慮。我現在還沒有到那種思想境界,所以我也很困惑。抱歉得很,不好說這個話。
8.該不該在社會上隨波逐流?
問:我們歷史文化中講究的是仁義、真誠,我也要求自己這樣,但有人說我是傻瓜。可是我們為什么要去學習那些狡猾陰險的東西,我覺得我很困惑。我想知道我究竟應該是隨波逐流,還是應該改變這種看法?
周:我覺得,說你傻瓜的人才是傻瓜。目光短淺的人不會考慮遠大的目標。我就想說一下社會的發展,最早的人、原始的人沒有房子住。第一個想到要蓋房子的人,他可能來不及住房子,但是他想到了。不然的話,都住在山洞里頭,怎么知道做磚。把磚摞起來,有了墻再弄個房頂,這肯定是一個發展的過程。但是,最初想到這事的人,他并不一定住到房子里。他想到時也許很老了,他把這個想法說了以后,別人做起來了。你說這種人是不是傻?他不傻,而是被人尊重。當時也沒有文字記載,現在肯定沒有人知道他是誰,但是當時的人肯定會尊重他的,肯定認為他是了不起的人,因為他給大家做了貢獻。至今,我們還要紀念炎黃二帝,他們做了多少事情?他們發明了耕種、紡織、易經、太極什么的,現在我們都還在紀念他。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想得遠一點,如果只想自己的話,早晚會跌跟頭。江青她當時的權力多大啊!呼風喚雨,把知道她老底的人都整死,她是不是為了自己?她確實為了自己,但是最終她怎么著?她還是被人民所制裁啊。
第四部分 結束語
[主持人]:非常感謝我們敬愛的周大姐跟我們談了這么多有意義的話。
周:我有什么不對的,你們說話。
[主持人]:今天,蘇鐵山老師陪同周秉德大姐來到我們學校。蘇老師也是一位革命老前輩的后代,歡迎他給我們講幾句話。
[蘇鐵山老師]:今天,很多同學代表他們的學校,邀請周大姐去他們那兒講課。我在這里有一個解釋,秉德大姐從年齡上來說是一位快七十的人了,當然她看起來很年輕。她自己各種各樣的活動也比較多,包括在外地也有很多活動。比如說,在北航的這次活動,前后安排了大概兩個月的時間。所以,我在這里表示這么一個意思,秉德大姐很愿意接受各個學校同學們的邀請去講課,去做報告,但是時間要容我慢慢來跟他商量安排,這一點向大家表示歉意,這是我表達的第一個意思。
第二點,剛才同學們談到了,秉德大姐講到她的伯父周總理的一些事情,周總理是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中國的事業,他沒有在革命上犧牲,但是,不等于他不愿意為革命犧牲,在他走向革命道路的時候,他是準備犧牲他自己的。正是這一代人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周總理沒有親生的孩子,他把秉德大姐和她們弟妹們看成自己的孩子。周總理對她的一生做了怎樣的安排呢?他把她犧牲了,跟犧牲他自己是一樣的。 在這里,我也想說毛澤東。毛澤東的兒子也都犧牲了,這些大家都知道。
還有一個情況,今天秉德大姐沒有說過,就是,她自己選擇到師范學校去上學,這事是跟毛主席說過的,而且毛主席也沒有勸她去留蘇去考大學,也支持她去做一個鄉村女教師。這個細節,也說明了毛主席和周總理他們這一代人,都是寧可犧牲個人,犧牲家庭,為了中國人民的事業奉獻一切。
周:當時我是找毛主席的女兒李敏去玩,正好碰見他了。他在后邊門上坐在小石凳子上,問我幾年級,我說我報了師范。他說"好,好!我就是學師范的。"然后,他就講,"女孩子學師范好,你們培養建設人才,趕明兒我讓李敏也去學師范。"結果,果然李敏就上了師范大學的歷史系,雖然沒有做老師,但是她也上了師范。
[蘇鐵山老師]:這一代的革命偉人,當然不僅僅這一代的革命偉人,大家都知道,凡是在歷史上,在世界各國受到人民尊敬的人,全是為人民獻身的人。如果你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人民、獻給祖國,你就會得到人民的愛戴。
[主持人]:現在我們有一個心愿,我們北航的全體同學,要送給周大姐一份有特色的禮物--"神州五號的模型"。
周:你說楊利偉有多么偉大,雖然前面已經有四艘沒有載人的航天飛船成功返回了,可是他這次如果不成功的話,他還能回得來嗎?所以我們說他是英雄,而且他的確是個英雄。有的人說他不就上天轉一圈嗎?有什么了不起?!我覺得這樣的人太對不起英雄了!這真是我們的英雄,而且也是我們國家的光榮,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我覺得,以后因為有你們這些年輕人,咱們還會有更輝煌更燦爛的成功,更光榮更偉大的業績。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謝周大姐的光臨,給我們做了一次非常深入的報告。我們將一直繼承周總理的遺志,把中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好。謝謝大家,謝謝周大姐。
周:四個現代化建設是周恩來的遺愿,他1954年就提出來了,希望大家能夠建設好。
[主持人]:今天的現場講座就到這里,還有許多網友和同學想提問,但因為時間有限,無法一一作答,希望下一次能有機會,再次邀請周大姐來和大學生朋友們談談人生。
[周秉德大姐]:謝謝大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