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權域講座簡訊:紀念小平百年誕辰——評兩種改革開放觀
8月22日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紀念日,烏有之鄉書吧特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喻權域教授作“評兩種改革開放觀”的主題講座。
喻教授首先講到,鄧小平同志去世之后的這些年,在我國占主流的觀點認為,我國在1976年以后有過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是“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見解;第二次是鼓吹“不問姓社姓資”;第三次是“破除姓公姓私”。這些主流學者自稱是“新自由主義派”、“改革開放派”。他們把堅持社會主義方向的人叫做“極左”。喻教授激動地說:“‘不問姓社姓資’的黨是共產黨嗎?私有制為主體的社會還能叫‘社會主義社會’嗎?那些人不是‘改革派’!而是‘造反派’!是反共反社會主義的‘造反派’!”。
喻教授說,當前首先要“正名”,弄清什么是“改革”,什么是“造反”。改革也即改良、改善、改進,是在基本政治經濟體制不變的前提下,對過時的、有缺點的、不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具體政策和規章制度進行變革,使之煥發青春,更為繁榮昌盛。與改革相對的是造反,即把原來的基本體制從根本上推翻。造反又具體分為革命與破壞兩種。推翻原有的基本社會制度之后,能順應社會發展規律,建立新的、更優越的、能為廣大人民群眾帶來福利和權利的體制,就是革命。造反之后帶來的是社會大混亂,使勞動人民吃苦受罪,那就是“破壞”。
喻教授從經濟、政治、文化、外交等幾個方面闡述了我國社會主義改革派的本意。在經濟方面,改變百分之百的“純公有制體制”,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以國有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同時,改變“統得過寬,管得太死”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體制,使我國的國民經濟能健康地、協調地發展,以滿足我國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與文化需要,并在國際競爭中取得勝利。喻教授正是當年最早提出這一套改革開放主張的經濟學家。在分配方面,強調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在政治方面,肯定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在國家和企業、事業單位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發揚民主,完善民主制度,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即勞動人民領導國家政權;在文化方面要積極宣傳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建立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在外交方面,實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鄧小平同志去世后的這些年,“造反派”占據了主流地位,在他們的鼓吹之下,國有企業都快賣光了,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嚴重動搖,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形成了新的更為強大的布爾喬亞階級;政治上作為主人公的工人、農民成了弱勢群體。那些打著“政改”幌子的人主張放棄國家的宏觀調控,把國家拖上資本主義的老路。文化事業中,不再提“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外交方面,反對霸權的聲音銷聲匿跡。2002年十六大召開之前,居然有人把張五常從香港請來,住在釣魚臺國賓館,到中央黨校、北京大學等十幾所大學去公開給國家中高層領導干部、知識分子和大學生講經說法,其內容是赤裸裸的反對馬克思主義。張五常宣稱,馬克思主義從來就沒有正確過,它早已被釘進了歷史的棺材,我張五常只不過是給馬克思主義的棺材加釘幾根釘子而已。當年的“四人幫”也只不過否定建國17年的文化和教育事業,而今天的“造反派”是全盤否定新中國30年、40年的政治、經濟、文化。他們自稱是“改革開放派”,實際上是“造反派”,造新中國的反,造社會主義的反,造工農勞動人民的反。
喻教授說,那些“造反派”能在中國得勢,有階級原因,有國際原因(國際資本支持他們),也有我們的認識問題。很多干部、群眾上他們當,主要是認識方面有兩個誤區,一是認為社會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差距越拉越大,因此走社會主義道路失敗了;二是認為國有經濟不如集體經濟,集體不如個體,個體不如私營,而私營則不如外資。歸根結底就是要該走資本主義道路。有的同志說,當前我國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雖然嚴重,畢竟出現了經濟繁榮局面。其實這種“表面上的經濟繁榮”在拉美國家早就出現過,現在他們正經受深重的苦難。拉丁美洲國家的慘痛教訓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他引用了大量的事實材料和數據,論證蘇聯和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取得的勝利,論證公有制經濟的經濟效益高于私有制經濟。新中國成立后,無論按30年算還是按40年算,中國經濟的發展速度,比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快一倍,被美、英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速度快兩倍多。1997年喻教授重新到俄羅斯訪問的時候發現,大多數人為他們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而痛心不已,這或許是對我們的最大忠告吧。
座談過程中,喻教授還就與會者關注的問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