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自由主義主導下的舊改革開放觀中,西方思想文化連同西方經濟學一起被奉為上賓,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則被主流話語排斥在邊緣地帶,以至于很多人特別是大部分年輕人對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漸漸生疏。在反思改革、探索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新改革開放觀的過程中,迫切需要反思單一西方文化和思維方式,重新研究中華傳統(tǒng)文化。
4月17日下午,中華老子研究會的陳光柱老先生在烏有之鄉(xiāng)書吧作了一場解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講座——《老子》對新改革開放觀的借鑒意義。下面是這次講座的簡要介紹。
一、“德”“得”之爭
老子不是道家,他講的是教育天子。統(tǒng)治者要受到教育才能很好地統(tǒng)治。
老子講的“德”,跟我們現在講的“道德”的“德”的意思是不一樣的。“德”最早出現是在金文(刻在金屬器皿上的文字)里,西周王朝是在建立了“德”字后才建立了王權。那時的統(tǒng)治者沒有人在活著時敢自稱為有德,其臣下也不敢在其活著時稱王者有德,必須在其蓋棺定論以后。
為什么周朝以前沒有這個“德”字?商晚期只有“得”字。顯然,能夠說金文的人,都是有權勢財產的人,這個“得”字暴露出商晚期貴人追求貪得無厭。誰來反對這個“得”字呢?只有古公亶父,即周文王的爺爺。在武夷三年時,他得到了立足之地,以“德”論反對“得”論。結果,古公亶父的“德”是約束自己,民眾才能有“得”,統(tǒng)治者不能貪,只能得到該得的。
顯然,這兩個字是對立的,只有約束自己的“德”,才能保證民“得”的實現。
二、連山文化——西周文化的起源
這個“德”字從前是用甲骨文寫的,即寫在龜殼、獸骨、人骨上的。能夠畫符號的人,叫“卜人”;能把符號還原成語言的人,叫“占人”。占卜并不是靠辨認灼燒后的龜殼的裂紋判斷吉兇,因為有的甲殼經過灼燒,有的則沒有。這沒有迷信色彩。天子和天命是后來才出現的,我們以前和天命沒有什么關系。
夏王朝時出現了玉,圭,圭上的符號叫卦,這僅是卜的升級,和迷信沒有什么關系。青銅器可以刻玉,玉可以長久留下來。
正因為有了玉(的記載),我們就可以找到一個失傳的很好的東西。現在大家回想一下,夏王朝是被商王朝取代的,商開國首腦叫成湯。當時巫風最甚。巫風的內容是什么?沉于歌迷于舞。淫風的內容是貪婪于女色財物游玩田獵。用一個符號。還有一個亂風,不遵祖訓,不聽禹的話,這是最大的錯誤,重用奸佞,不尊老愛幼。這三風歸結起來就是三個符號,寫在三個玉板上。即我成湯早晚要記住,不能違反這個東西,如果我有所違反,那么你作為我的下屬,視而不見,不阻止我,當我明白之后,馬上罷你的官,施以墨刑。要求下屬督促自己,遵守這個禁令。這就是我們有名的連山寶藏。三字經上有這個,但它有錯。
正是因為有了成湯的高度自律,顯然能夠推翻夏,建立商,這是商王朝建立的理論基礎。湯刑是比較嚴酷的。還有一個“撻”刑,特點是儆于有位,即儆管人的人。這些人犯了法,至少“撻”于市。到了他的子孫武丁,他重用了一個人,奴隸付說。促進了甲骨文的發(fā)展。我們目前能找到的甲骨文都在武丁以后。甲骨文的發(fā)展造就了“貞”人,“卜、占、卦、貞”就是這樣出來的。
貞人出來后,出了不少問題,貞人就成了知識分子了,擁有了很大的權力,王離不開他們。在武丁的后期,出現了龐大的貞人集團。后來,武丁的重孫子武邑,對貞人集團簡直忍無可忍,把他們拿掉了。只配做小小的公務員,記事去。這就是武邑被后人挖苦的對天不公。正是貞人泛濫后,“得”風才出現。古公亶父是針對“得”風,學習連山的精神。當時連山被放在那里作為治國寶典,但不用。唯有古公亶父在連山的基礎上,加上了自己的行為規(guī)范。原來只是個儆于有位的禁令,現在則以百姓興為興,自己無興。好靜,無事,無為,行為規(guī)范的要點集中在“德”字上。當時是周邑地區(qū)的“地下理論”。這些東西寫在龜甲上。
三、老子——西周意識形態(tài)的集大成者
老子顯然是周宣王時候的人,他比周宣王大七歲。老子的父親是個武官,召公下的武官。這個武官經常出入宮殿。而當時還是太子的周宣王在召公府讀書,老子的父親也把他的兒子帶到召公府,可以伴讀。西周末年,我們能看得到的金文,有很多思想都與老子文章中是一致的。
我們的文獻是以后人證后人的觀點,而金文是沒有受到污染的,看金文很清爽。《老子》這本書承繼了連山文化古公亶父的原話。所以你不懂金文,就沒有辦法讀懂老子。比如“往來”,就是典型的甲骨文,它不是現在“往來”的意思。甲骨文“丁丑,王卜(記)貞(人),其整旅,沿過于淤,往來?……王占(閱),曰好” 往來是指戰(zhàn)爭,有什么算卦、迷信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老子在這個基礎上,最先也是寫在甲骨文上,用了四五年時間,才寫出來。他寫的簡單,原來的為篇,從古公亶父那里抄一遍,加了西周特有的理論闡述。所以老子那本書是集連山、龜藏、老子時代的大成。所以在此后,儒墨道刑名法陰陽家等都是對西周意識形態(tài)的反動。
老子的“仁、義、禮、智、學”等,和現在的意思完全不是一回事。
“仁”字: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有親,有親就有疏,就有貴賤。在金文中“仁”字絕跡了,只在竹簡出土時期中山國冒出來了。小小的壺上,刻有“仁義禮智賢”,此國存只在了十八年。老子“絕仁棄義”是總結了西周的文化。
“禮”字大致是賜酒宴的意思。
“知”字,大多寫的是“亡知”,即不要知。
“學”字,有點特別,在西周時候,出現了七例,到東周時候在金文當中就消失了。在許慎《說文解字》里,沒有對“學”專門立說。老子“絕學無憂”,是總結了西周的觀點。
“賢”字,在老子的文章中與圣賢不沾邊,是斂財的意思?!安簧匈t,民無爭”。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