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之死
最近美國的意外自殺實在有點多。
之前說是被醉駕大卡車撞死的頂級美國高華趙安吉,死法變成了自殺。簡直就是生怕留下活口。
不過“被”自殺的效果倒是相當顯著。二十天之后,她們家最大的靠山,姐夫龜丞相麥康納爾宣布辭職,不再擔任共和黨參議院領袖。而且辭職時龜丞相還說:現在是下一代領導層的時刻了。實在意味深長。
如果說對付美國現政權排名前十的大佬,“被自殺”還費了點功夫,那么對波音的吹哨人,顯然這活就來的有點糙了。
3月9日,前波音公司資深員工,在波音公司工作了32年,現年62歲的約翰·巴尼特9日被發現死在自己的卡車中。
巴尼特前幾天還很正常的接受了各種律師質詢,并準備在最近向法庭遞交證人證詞,指控波音忽視質量問題導致空難。結果莫名其妙的在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停車場里死了。后腦發現六處傷(包括濺射傷),當地警方認為是自殺。
已經在媒體上、法庭中掛上號的關鍵證人,竟然用槍來制造“自殺”,相比高華的電動車事故,實在有點太糙太馬虎了
警方如此著急以自殺結案,當然事出有因。
審計、訴訟、證人死亡
這個吹哨人死的時間太巧合了。
最近波音連續出現了質量問題。前幾天的半空掉艙門,發動機變火箭就不說了,光最近8天的時間內,波音飛機出現4起安全事故。
最近的一次,發生在昨天。一架LATAM的波音787客機在執行悉尼-奧克蘭航班時因技術故障突然俯沖,導致客艙短時失重,50名乘客受傷,包括一人重傷。該技術故障可能是一個已知的時間溢出錯誤,三個飛控模塊若連續22天沒有斷電,有可能全部同時重啟,導致短時失去對飛機的控制。
一名乘坐這趟航班的女士稱,她在飛行過程中感受到“快速陡降”(quick little drop)。她說:“我曾經是一名空姐,這是我第一次遇到這種事……整架飛機感覺一瞬間‘凍住’了。”
過去三個月,光“正國級”專機,波音就出過兩次大問題,1月17日的布林肯專機故障,導致布林肯滯留瑞士,3月5日新西蘭總理專機故障,導致出訪推遲。專機如此,普通客機掉門、發動機起火、沖出跑道、突然俯沖等等都已經數不過來了。
這么多事故,顯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這次被自殺的吹哨人,正是波音787生產地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工廠的質量工程師。這名吹哨人在波音工作了32年,2017年退休。2019年開始就開始在媒體上揭露波音的各種質量問題。
巴尼特向媒體爆料稱,787客機的氧氣系統存在嚴重缺陷,可能導致多達四分之一的氧氣面罩無法正常工作。除了氧氣系統之外,整個飛機的組裝過程過于匆忙,導致其安全性無法得到保證,無法招募到足夠的合格的工人,而人手短缺,壓力過大之下,工人甚至會從廢料箱中取出有瑕疵的零件,安裝到飛機上,以防止生產流水線的延誤。
雖然波音公司否定了這些指控,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后續調查證實了他指控的部分內容。一份報告發現,波音公司北查爾斯頓工廠內至少有53個“不合格”零件去向不明,顯然是裝到了飛機上。
這次吹哨人巴尼特來到查爾斯頓工廠,就是為了在起訴波音公司質量問題導致安全事故的訴訟中作證。自殺之前的兩天,7號他接受了波音律師約7個小時的質詢,8號接受了己方律師全天的供詞錄制(deposition),9號準備接受雙方律師的交叉質詢。在作證中表現的一切正常的巴尼特,在交叉質詢前,在其居住的酒店停車場,開槍自殺,留下后腦六處傷。
就在巴尼特死后三天,美航管局宣布波音737Max項目89項產品審計的結果,波音通過了其中56項審計,33項沒有通過,總共有97起涉嫌違規的案例。737 Max機身的制造商的審計,6項結果是及格,7項結果不及格。
明知自己家飛機沒有通過航管局的審計,自己家律師又從吹哨人口中得知了證明自己疏于管理導致的責任。這吹哨人不自殺都不行了。
解決不了的問題
波音不是沒有試圖解決質量問題。不但換了波音737的副總裁,還頗有國企范的搞了個波音質量日。
之所以如此拙劣的解決提問題的人,實在是問題解決不了。
波音的質量問題,可以說是無解的。
首先,是波音的體制問題。
波音的高管們為了自己的收入,瘋狂推高股價。投入超過五百億美元進行分紅回購,投在股票回購上的資金增長遠大于產品研發。
現金流超過六成全投入股票回購,甚至在2019年出現虧損時,哪怕舉債也投入27億美元回購股票,并分紅46億美元……無節制的回購和分紅,把波音的未來“榨干”了。
最終的結果是波音研發長期缺乏投入,只能在幾個老機體上縫縫補補。737這個1968年推向市場的機型,半個多世紀后還是波音產品的主力。
正式因為縫縫補補,導致了大量的事故發生。比如之前波音737 Max8的事故,就是因為波音工程師將新的短粗發動機裝在老機體上,程序出錯,導致飛機錯誤俯沖墜毀。
波音公司目前債臺高壘,經營現金流極其脆弱,總負債超過1500億美元,而公司總資產僅1300億美元,已經資不抵債。可以說哪怕知道哪里出了質量問題,也沒有資金進行改善了。
波音最大的客戶之一,美聯航宣布將替代波音機隊
就算解決了錢的問題,美國的去工業化也是波音難以繞過的大坑。美國過去三十年中,最后一代產業工人正在迅速變老,而年輕人則沒有補充到制造業當中,缺乏合格工人和工程師,讓波音的生產計劃總是延期,波音在這種情況下急于讓新飛機下線,造成工人工作壓力大,組裝過程倉促和混亂,導致大量有問題零部件被錯誤安裝到飛機上。包括鉆孔錯誤、方向舵螺栓松動等問題,越來越司空見慣。
招不到足夠工人的波音公司,為了保證產線上有人,取消了很多崗位的藥檢要求,造飛機的工人自己先high的飛了起來。“這些人都是從街上找來的,有以前做漢堡的,有在賽百味做三明治的……”當問到是否會乘坐自己生產出來的波音飛機時,15個被采訪的工人,10個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為了節省成本,波音大量零部件外包,而為了利潤瘋狂壓低供應商價格,供應商也就送上沒啥質量可言的零配件。
中國的產品,只要有一個零件不是自產,媒體就鼓吹“卡脖子、外國依賴”。美國產品,哪怕只剩一個組裝在美國,媒體依然鼓吹“美國制造”。雙標的異常統一
再加上政治正確魔教的瞎摻和,這波音的質量是很難徹底提升了
波音和美國去工業化
關注股價而耗盡現金的錯誤導向,去工業化下的產業工人缺乏,強依賴外包帶來的能力退化,波音的質量問題可以說是無解的。只能通過硬核的公關,處理掉提問題的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波音前邊商飛春
波音這種美國最頂尖的工業公司尚且如此狀態,普通的美國公司又能好到哪里去?美國的去工業化已經不可逆了。
那為什么咱們的輿論中,還有很多媒體在“居安思危”:美國工業正在大規模回流?道理很簡單。不多喊幾句洋大人要跑了,不喊幾句狼來了、藥丸了,買辦們怎么好腆著臉去伸手要優惠政策,要超國民待遇?
美國工業能力和質量水平大不如前了,但在硬核公關這件事上,還是最有實力的。畢竟后腦六處傷的自殺,比起重構工業體系來,還是輕松的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