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時事評論員ksliu授權獨家原創發布
2022年6月27日,美國《外交政策》雜志昨天發表編輯部文章,題目是:《我們正處于全球冷戰中》,副標題是:“隨著北約將焦點延伸到中國,新的戰線正在形成”。
文章指出,新的冷戰已經走向全球。北約領導人本周召開會議,著眼于印太地區,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領導人將首次參加會議,他們正準備與中國對抗。
文章說,這是一場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新冷戰”。長達40年的美蘇對抗,將兩個彼此完全孤立的大國劃分為不同的領域,“新冷戰”的特點是中國和西方仍然維持相互貿易和投資的多維關系,但不能因為長期對抗的輪廓和風險并不清晰而否認其存在。文章認為,“冷戰只是為了權力和為全球行為制定規則的權利而進行的原始斗爭,它主要發生在各種交易和行動的幕后,而不是在戰場上。”
華盛頓的新戰略概念源于一年前在上一次北約峰會后發表的公報,該公報首次警告:中國“對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和與聯盟安全相關的領域提出了系統性挑戰”。
是什么導致了這場戰爭?
文章認為,首先是華盛頓經歷了長達一代人的轉變,兩黨從“接觸中國”的政策,轉變為兩黨“對抗中國”的政策,而在俄烏沖突的幫助下,促使華盛頓將曾經不情愿的歐洲也帶入其中。
6月23日,《外交政策》還發表了另外一篇文章,題目是:《歐盟轉而對付中國》,副標題是“烏克蘭也許是友誼棺材上的最后一根釘子”。
文章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成為歐盟和中國之間的“楔子”,在雙方關系的歷史上,布魯塞爾首次針對中國發動攻勢。
自2021年3月歐洲議會因人權問題停止批準《全面投資協議》以來,世界第二和第三大經濟體一直處于爭執狀態。在維爾紐斯允許臺灣在立陶宛設立代表處后,2021年立陶宛受到事實上的貿易禁運。歐盟委員會于2021年12 月提出了擬議的“反脅迫機制”,該機制將使布魯塞爾能夠對來自對歐盟成員國實施經濟脅迫的國家的進口商品實施貿易報復措施。但是,歐盟委員會大部分新的、面向中國的政策舉措都是在今年2月24日之后制定的。
文章指出,布魯塞爾對北京拒絕譴責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感到憤怒。烏克蘭戰爭迫使歐洲自1991年以來第一次開始思考地緣政治問題。歐盟長期以來認為在與威權國家打交道時,經濟學可以替代實際的外交政策,現在看來這是一個錯誤的賭注。
今年5月,在歐盟-日本峰會上,布魯塞爾和東京承諾“深化我們在中國問題上的交流,特別是在……安全動態方面”。同月,布魯塞爾宣布將于6月與臺灣進行“升級版”貿易對話,表面上旨在深化歐盟與臺灣在半導體制造方面的合作,實際上,這是一個信號,表明歐盟愿意重新討論加強與臺灣的聯系,而不管中國的反應如何。
更多舉措正在醞釀之中,這些舉措并非明確針對中國,而是為今后曠日持久的斗爭提供工具。歐盟機構正在就一項新機制進行談判,該機制將允許歐盟評估貿易伙伴的工業補貼并征收補償性關稅,布魯塞爾當然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對付中國。今年,歐盟委員會將提出另一個貿易機制,以防止使用強迫勞動的進口產品進入歐盟。這也可以為貿易監管機構創造一個開放式工具,以加大對北京的壓力。
在最近一次不包括中國的亞洲之行中,德國總理舒爾茨呼吁減少德國對個別國家的依賴,矛頭直指北京。意大利總理德拉吉援引“黃金權力”規則阻止中國企業在意大利的收購。占意大利3%和德國近8%每年對中國的出口中,羅馬和柏林并沒有尋求全面的經濟脫鉤,但對中國的敵意卻在明顯的不斷增加之中。
6月28日,為期三天的G7峰會在德國結束,德國總理朔爾茨表示,俄烏沖突帶來了國際關系的長期變化,之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他呼吁中國不要破壞對俄羅斯實施的國際制裁。他強調指出,與會者在所有會談中都表達了這一堅決態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