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視頻截圖
一處秘密情報機關
2001年“9·11”恐怖襲擊事件后,美國情報系統快速膨脹。《華盛頓郵報》歷時兩年調查發現,美國情報機構已變得“如此龐大、笨重、神秘”,以至于“沒有人清楚它花了多少錢,雇了多少人,制訂了多少計劃,究竟有多少機構在做同一件工作”。
擴張新成立263個情報組織
“9·11”襲擊發生后,為防范類似恐怖活動,美國政府大規模整改、擴充情報機構。《華盛頓郵報》19日報道,9年來,美國新成立或重組至少263個情報組織。美國應對恐怖威脅的政府部門中,至少20%在“9·11”襲擊后建立或重組。
大約1271家政府機構和1931家私營企業眼下在美國大約1萬處地點從事與情報、反恐和國土安全相關活動。大約85.4萬人擁有絕密級別授權。國防部情報局雇員從7500人擴充至1.65萬人;國家安全局的預算翻了一番;聯邦調查局打擊恐怖活動聯合工作組的數量從35個增加至106個。
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上周接受采訪時說,美國情報系統并沒有龐大到無法管理,但精確數據有時難以獲得。單就國防部內部情報系統擴張來說,他打算將所有情報計劃梳理一遍,判斷是否有些計劃在做無用功。
效率新手過多重復勞動
《華盛頓郵報》在報道中說,美國情報網絡信息采集量迅猛增長,但存在有經驗人員缺乏、情報處理效率欠缺等問題。國家安全局每天攔截并存儲各類信息17億條,包括電子郵件、電話,然后選取一小部分,分發進70個不同的數據庫。電腦在情報人員篩選信息過程中發揮了極大作用,但信息內容最終要靠人工分析。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一名高級官員說,五成分析人員最近幾年才征召進來,相對來說缺乏經驗。這些分析人員一開始對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這些重點情報收集對象知之甚少,也不熟悉這些國家的語言。多名官員指出,不少新報告是將舊報告的內容挑挑揀揀,再寫一遍。
美國全國反恐中心理應負責整合最敏感、最難獲取的重要情報。但這個部門的工作也受批評。情報官員抱怨,反恐中心提供的報告要么不是原創,要么比中央情報局、聯邦調查局等單位的報告價值高不到哪里去。
保密對上司也不得泄密
美國2004年決定設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負責協調各情報部門工作。不過,各自為戰的情況依舊存在。
由于法律授權所限,國家情報總監無法對單個部門行使權力。不少情報部門官員說,他們至今不清楚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究竟負責什么。
軍方和情報官員說,現行情報保密制度妨礙工作效率。國防部存在不少絕密計劃,極少數人才能接觸它們。這些計劃的代號名單長300頁。其他情報部門存在數以百計這類計劃及數以千計的子計劃,每個子計劃也設接觸權限。
國防部負責情報事務的副部長克拉珀說:“全宇宙只有一個實體才能見到所有秘密計劃,那就是上帝。”一名參與某項秘密計劃的軍官說,他每天在一名四星將軍身邊工作,即便如此,也必須簽訂保密協議,不得向這名將軍泄露計劃。據新華社
神秘地圖上沒有總部位置
《華盛頓郵報》報道稱,在弗吉尼亞州麥克萊恩市郊有一處名為“自由小巷”的地方,是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和國家反恐中心總部的所在地。任何公眾使用的地圖都不會標示出其位置,附近亦沒有路標。
情報機關的建筑物圍欄外,汽車如常停滿大街,但駕駛者很難發覺“自由小巷”的位置,當局竭力隱藏它所在之處,但到了冬天,光禿禿的樹木不能掩蓋龐大的建筑物時,當局便派出身穿黑衣的人員持槍在附近巡邏,驅趕那些太接近建筑物、且沒有持正式通行證的人。
失控的隱蔽世界
大約1271家政府機構和1931家私營企業,在全國1萬個不同的地方,從事與反恐、本土安全和情報相關的行動。
大約85.4萬人擁有絕密級別授權,是首都華盛頓人口的1.5倍。
“9·11”事件以后,在首都華盛頓和周邊地區,有33座建筑目前正施工或已竣工,它們都用作最高機密的情報工作,總占地面積相當于3座五角大樓或22座國會大廈的面積。
為追蹤恐怖分子的現金來往,動用了51個聯邦政府和軍方指揮部,在15座城市進行監察。
從本土和外國收集情報后,分析員每年出版5萬份報告,由于數量太多,經常有很多報告被忽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