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巴基斯坦 正式商討建設 [喀什 - 瓜達爾港] 鐵路和油氣管道
[新華社11月2日電] 巴基斯坦政府投資委員會負責人Sohail Ahmad星期二表示,中國與巴基斯坦目前正在就多項投資計劃進行磋商,兩國可能合作修建連接中東和中國西部的鐵路和公路。 Sohail Ahmad透露中巴兩國政府正在討論修建連接新疆至巴基斯坦瓜達爾港(Gawadar)的公路和鐵路,起點在中國新疆的喀什終點則在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達爾。 2008年4月巴基斯坦前總統穆沙拉夫訪問中國時就已經提出設想,修建一條連接新疆喀什與瓜達爾港的鐵路和一條與之并行的輸油管道。位于阿拉伯海沿岸的瓜達爾港,將成為中國在中東地區的原油基地。
Sohail Ahmad提到的喀喇昆侖公路是巴基斯坦北部地區的交通紐帶,是中國通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及南亞次大陸的重要交通要道。這條公路始建于1978年,起點中國新疆喀什終點是巴基斯坦塔科特,全長1224公里。2008年2月中巴兩國決定對喀喇昆侖公路進行擴建,以適應兩國經貿聯系日益密切的需要。整條公路將被拓寬20米,從現在的10米拓寬到30米。改擴建后的喀拉昆侖公路將成為高等級的戰略公路。由中國投資興建的瓜達爾港已于2007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
中東地區是我國石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地
我國2007年全年原油進口16,317萬噸,主要來源國按進口量排名如下:沙特、安哥拉、伊朗、俄羅斯和阿曼。按地區計算中東約占45%,非洲約占32%,亞太約占4%。中東地區是我國原油的主要進口來源,沙特進口量最多,達2633.2萬噸,安哥拉2499.6萬噸,伊朗2053.7萬噸,俄羅斯1452.6萬噸。據悉,沙特計劃在2010年底前爭取每天向中國出口100萬桶原油。
為安全計劃,我國正在努力實現進口石油來源產地多元化,增加了非洲、美洲和中亞地區的進口量。在美洲,中國與委內瑞拉、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國都有石油合作項目。但由于中東地區的石油地質環境好,油層淺,開采條件優越,油氣生產成本全球最低,產能增長前景誘人。在2004年世界石油儲量排名的前20個國家中,中東國家占9席,它們分別是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聯酋、利比亞、卡塔爾、阿爾及利亞和阿曼。中東國家多數與中國有著傳統的友好關系和能源合作基礎,是中國參與國際油氣博弈的主要目標區。因此,中東地區仍將是我國原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地。
原油進口的安全要考慮產地、價格、運輸等因素
我國石油進口遵循安全的原則,包括來源穩定、價格合理和運輸安全。
近幾年我國在非洲的石油開采和原油進口增長迅速。我國已與安哥拉、蘇丹、尼日利亞、利比亞和剛果等國開展石油合作。非洲石油不僅資源豐富、油質好、易開采、易提取。但由于非洲產油國政治不穩定、船運經過的海域和海峽不僅海盜猖獗而且海難頻繁、路途遙遠易發生事故,安全系數最小。
我國從中亞和俄羅斯進口的石油通過陸路管道和鐵路運輸,既有保障又最安全。我國與中亞地區國家的石油和天然氣合作進展良好。中俄在石油和天然氣合作方面有基礎,兩國政治關系良好,但俄羅斯對中國崛起持有戒心,尤其在對華油氣輸出項目猶豫不決,搖擺不定,實施進度與國家高層期望相差甚遠。
目前我國與沙特、阿曼、也門、卡塔爾、阿聯酋等國簽訂了長期進口原油合同,總量約占我國進口原油的40%。我國目前進口的中東原油全部由海路船運,最大的隱憂就是受制于馬六甲海峽。全球石油運輸量的80%都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和平時期尚可,戰時則無法保證安全。這是目前我國石油進口一直無法回避瓶頸。
修建瓜達爾港至喀什鐵路的戰略背景
目前我國在進口石油產地多元化方面已取得重大進展。但如何實現運輸線路多元化,尤其是中東地區進口石油的運輸線路多元化,必須從國家安全戰略高度統籌布局。海上通道、管道建設和鐵路運輸并行是石油進口運輸線路的多元化選擇。原油鐵路運輸具有穩定、安全、快捷的特點。
在談到修建瓜達爾港至喀什鐵路線的戰略背景,不得不提到“伊-巴-印-中輸油管線”。
1994年印度和伊朗商議修建一條從伊朗的南法爾斯氣田(South Pars)到印度的輸油管道,全長2700多公里,途經巴基斯坦的領土,總造價約70億美元。印度曾設想把該管線延長,經過緬甸延伸至中國云南,即“伊-巴-印-中輸油管線”。目的是通過拉攏中國加入減少安全方面的風險。不過,這一計劃卻遭到了美國的強烈反對。為此,美國提出建設“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輸油管線”將使里海的油氣資源南下輸入印度。美國對印度威逼利誘軟硬兼施,美國先提議可以幫助印度修建核電廠以緩解印度能源短缺,同時,美國也威脅說如果印度不聽勸阻,將以其國內的所謂《達馬托法》為依據,對印度實行經濟制裁。在美國的干涉下,印度只得同意美國計劃,其期待已久的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輸油管計劃終被擱置。印度的能源供應被美國卡住脖頸。
由中國投資興建的瓜達爾港與2007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
修建直通瓜達爾港的鐵路,為我國直接與中東產油區連接提供了一條重要的安全通道。這個位于波斯灣邊上的深水港能夠將產自中東的石油和天然氣通過陸路運往中國,從而避開馬六甲海峽。這將極大降低我國進口中東原油的運輸風險。鐵路和沿鐵路線輸油管道的建成,將使我國從中東進口石油實現海運、鐵路、管道運輸多元化。極大地減輕我國進口中東原油完全依靠馬六甲海峽海運的安全隱患。
中巴鐵路的建設,可以使我國進口中東原油的能源主通道減少受制于美國的威脅。 美國控制世界的主要手段就是軍事霸權、美元和石油。美國在全球海域和主要海峽包括馬六甲海峽設有軍事基地、布置重兵。全球原油海運都在美國控制之下。在美國慫恿下,亞丁灣海盜盛行,就是為了增加全球原油海運風險和成本,配合華爾街推高石油市場價格。
美國入侵阿富汗就是利用阿富汗的重要戰略地位推行其大中亞計劃。 美國之所以提出建設“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輸油管線”將里海的油氣資源南下輸入印度,就是以能源、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為誘餌,使中亞國家的戰略重心由與中俄的伙伴關系,轉向與南亞國家的合作,瓦解分化上合組織。通過控制里海和中亞地區油氣能源進出,確立美國在中亞、南亞這一新板塊上的主導權。
中巴鐵路建設,首先將保證我國進口中東油氣的穩定和安全。其次,將使巴基斯坦、伊朗得到中國的物質、資金和軍事戰略各方面的實質支持,有利于我國西部戰略安全。第三,牽制印度,該管線存在向印度分流的可能,使印度看到與中國、巴基斯坦進行能源合作的機會,使印度不至于完全倒向美國。第四,中東石油的穩定供應,也使我國在與俄羅斯的油氣合作談判中取得主動。第五,中巴鐵路不僅是中國――中東的一條能源通路,一條戰略物質運輸線,更是一條經濟大動脈。如果中巴鐵路繼續向中東延伸,中東的能源可以源源不斷輸往全球制造中心(中國,世界工廠), 中國的工業產品又可以快捷的出口到世界資本市場(中東,石油美元)。這種雙向流通將帶來亞洲新一輪的發展浪潮,為我國下一個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商機。人民幣若進入中東,中東將不再只是美元的天下。
最新消息:10月31日中緬原油管道項目碼頭工程正式開工。中緬原油管道的起點是緬甸馬德島,馬德島周邊水域水深24米,地質條件、自然條件及水深條件較好,是皎漂灣內的天然良港,適合建設大型油輪原油卸載碼頭以及原油罐區等儲運設施。中緬原油管道將從馬德島出發,經緬甸若開邦、馬圭省、曼德勒省和撣邦,從云南瑞麗進入中國。管道全長771千米,一期設計年輸量1200萬噸。這將是我國進口中東石油不用通過馬六甲海峽的一條通路。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仙湖光影 ]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