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主義”已到盡頭?
左 嶠
隨著布什的第二個任期過半,越來越多的人對這位美國第54屆總統的外交政策提出了質疑,本周的《時代周刊》雜志封面文章以《布什的外交末路》為題總結了布什就任以來在若干國際事務上的對外政策,并認為“布什主義”已經走到了盡頭。
7月4日是美國傳統的獨立日假期,而這天布什借機提前兩天過了自己60歲的生日。對這位又老了一歲的超級大國總統來說,雖然生日晚宴或許能夠適當地緩解壓力,放松心情,但是不難看出,這位年滿60的總統一直以來真得“很煩”。
長期以來,伊拉克戰爭、阿富汗局勢混亂、伊朗核問題和巴以沖突等眾多國際事務讓布什政府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而其國內民眾的支持率也隨之下跌。就在布什年滿60歲這天,他忽然發現自己置身于一個遭受創傷的世界。
文章作者這樣寫道:就在布什60歲生日這天,長期被美國稱為“邪惡軸心”國的朝鮮試射了數枚導彈,驟然使得布什的生日喜慶氣氛蕩然無存。
也許朝鮮試射導彈出乎了人們的意料,但是更讓大家感到意外的是,一直以來表示對朝導彈問題“零容忍”態度的布什在這次事件發生后卻多次表示希望通過外交渠道來解決此次導彈試射引發的危機。
早在布什剛剛就任總統初期,他曾承諾要拿出更多時間和精力來關注國內問題,但是自從“9•11”事件發生后,布什和他的班子成員就改變了執政路線,著重于國際事務,并采取了強硬的、不現實的霸權主義政策。
在全球范圍內,布什政府熱衷于“尋找對手”,給自己創造“假想敵人”,并妄想通過在世界各地推廣“美式民主”來打擊伊斯蘭恐怖主義和所謂的“無賴國家”,可是這種先發制人的政策卻給美國自己上了枷鎖,往往不存在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變成了無法回避的現實。而布什政府則仍一意孤行,唯我獨尊。
為了證明自己的地緣政治戰略是正確的,2003年布什曾在“空軍一號”上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著名主持人湯姆•布洛考說,“布什主義”雖然受到很多人反對,但實踐卻證明它是成功的。
然而,布什自己應該明白“成功”是如何定義的。在布什就任美國總統后的幾年中,他不斷地需要對自己的一系列政策重新做出判斷。通過朝鮮試射導彈一事布什反應態度不難看出,布什也在試圖逐漸改變原有的政策,這也證明了“布什主義”在某種程度上是失敗的,只不過布什本人不愿承認罷了。
不僅僅是朝鮮問題,影響更大的應該是出兵伊拉克的決定。2003年 3月20日,美國決定繞開安理會單方面發動了伊拉克戰爭。當時布什政府內部并沒有任何的反對意見,然而越來越多的事實則證明受“布什主義”影響而出兵伊拉克的決定讓美國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美國的國際形象也因此極大地受損。
同時,“布什主義”也導致了美國政府每天都要面對來自全球各地不同的危機,而政府則要為此“買單”。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布什主義”讓美國政府在國際事務上幾乎是寸步難行,說其為“末路”也就不足為過了。
文章同時指出,在過去的3年里,美國政府逐漸喪失了在國際事務上獨攬大權的能力。而許多國家,不論是美國的盟友還是敵國都從美國政府的對外政策上的“疲軟”占到了一定的便宜。
為了改善這種局面,賴斯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為美國第一位黑人女國務卿,賴斯在處理外交事務時采取現實主義的態度,這種態度將逐漸取代布什班子里長期占有主導地位的新保守主義。對此一位總統顧問表示:“美國政府現在的對外政策更傾向于實用,而不是像以前那樣過多地受意識形態的影響”。
而對世界來說,這或許是某種程度上的“解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