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在增多,幸福除外(chinesenewsnet.com)
假如你用鉛筆和方格紙繪制一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美民眾生活變化的曲線圖,你會發現所繪制的曲線多呈向上走勢。可以說幾乎每一項體現社會福利的客觀指數,如人均收入、“實際”收入水平、人均壽命、住房面積、小轎車的人均擁有量、每年撥打的電話次數、每年旅行的次數、所獲得的最高學位、智商分數等,都在增長。(chinesenewsnet.com)
然而,當我們轉至人們的內心,幸福指數在近50年來沒有任何增長,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一直在下降。歐美人擁有的一切都在增多,而幸福除外。(chinesenewsnet.com)
幾乎所有人的一切都變得越來越好,但人們卻沒有覺得更幸福。社會進步中的這一悖論引起諸多學者的關注,他們開始研究“幸福”,或稱“主觀幸福感”這一課題。芝加哥大學全國民意研究中心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一直從事此類民意調查研究,現已成為這一領域的研究中心。該中心的研究成果主要以學術論文的形式發表,如耶魯大學政治學教授羅伯特·蘭的《市場民主制度下幸福的喪失》等。蘭教授的研究發現,在1950年,約60%的美國人說自己是“幸福”的,此后這個比例除偶爾起伏之外幾乎沒有大變動,同時認為自己“非常幸福”的美國人的比例卻由1950年的7.5%降至今天的6%。而且還在繼續下降。此外,最突出的變化是抑郁癥患者的增多。(chinesenewsnet.com)
大約有1/4的歐美人,一生中至少要經歷一次抑郁癥,其中約有10%的人每年至少要發作一次抑郁癥,一種讓人臥床不起的精神萎靡狀態。還有數百萬的人雖然沒有明顯的抑郁癥的癥狀,卻困惑憂慮,感受不到生命應有的快樂與滿足。(chinesenewsnet.com)
自然,要精確地為“幸福”定義是不可能的,因為沒有像SAT平均分或百米短跑那樣的硬性指標。(chinesenewsnet.com)
但關于“自述性幸福感”的研究數據還是給人頗多啟示,畢生致力于這一研究領域的伊利諾伊大學的心理學家愛德華·迪納認為,有關幸福感的研究是一個富有前景的領域,因為社會各界人士“都已經開始意識到,每個人而不僅僅是富人,都理應在生活中獲得某種形式的滿足感”。(chinesenewsnet.com)
第一道菜最鮮美(chinesenewsnet.com)
迪納的研究還顯示,隨著收入的增加,幸福安寧的感覺也會隨之增長,不過有一定上限。從一貧如洗到擁有自己的房子和穩定收入的這一階段,人們的幸福感提升明顯。而一旦步入中產階級,金錢就開始與幸福脫節,兩者再無必然的關系。迪納曾調查過一定比例位居《福布斯》世界400首富之列的千萬富豪們,結果發現,與中等收入的普通人相比,這些富豪對于生活的滿意程度僅略高一點。他們的確很富有,然而有些東西是金錢不可能買到的。其中的數據可以說明這一點。(chinesenewsnet.com)
金錢和物質與幸福感僅略微相關──幾乎所有有關幸福的研究都支持這一基本結論。卡內曼曾這樣簡要地概述他的研究:“生活環境對幸福似乎沒有絕對影響”。魏恩荷文的研究則表明,幸福與金錢脫節的奇幻數字是年人均收入10000美元。2000年美國的人均收入是29499美元。顯然,美國和西歐都已遠遠超出一般意義上錢能買到幸福的階段。(chinesenewsnet.com)
至于為什么一旦步入中產階級,金錢便不再給人們帶來幸福,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解釋就是目標的不斷變換。人們對于物質的需求和生活的享受也隨著收入的曲線同時增長。(chinesenewsnet.com)
需求與欲望的混淆是關鍵所在,因為需求是可以滿足的。而欲望是永不能滿足的;你索求的越多,越可能覺得不滿足;你得到的越多,越可能為之所累。正如戴維·邁爾斯就富足所作的經典表述:“勝者往往成為戰利品的奴隸。”(chinesenewsnet.com)
2001年,作家戴維·布魯克斯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比較中等收入城鎮與富人聚居城郊的區別。在中等收入城鎮,他所訪談的居民并不羨慕那些住在紐約或舊金山的富貴階層,對錢也少有怨言,如賓夕法尼亞的約克市,當地消費的最高水準要數“紅色龍蝦”餐廳、勞拉艾希里服飾店和地上泳池,而一般的居民都還負擔得起。但是蒙哥馬利郡,人平均收入是中等城鎮居民的三倍,但他們卻經常為錢而傷腦筋。經常駕車經過比他們闊綽的豪宅和更富者才消費得起的高檔專賣店,使得他們對自己已足夠富裕的生活仍然覺得不滿。在他們身上,金錢與幸福已完全脫節。(chinesenewsnet.com)
研究表明,關鍵的因素在于人們對未來的期望。一個中等收入但工資一直在上漲的人,要比一個有著高收入但不大可能再突破的人快樂。同樣,一個住在小房里,但將在五年內搬進中檔房子的人,可能比一個已經擁有大房子的人快樂,因為后者知道這已是自己所能擁有的最大住宅。“第二道菜遠不如第一份鮮美。”(chinesenewsnet.com)
旅途沒有同行人(chinesenewsnet.com)
對于未來過高的期望可能會妨礙我們珍愛現已擁有的幸福,這一現象可稱為“預期下焦慮。”(chinesenewsnet.com)
布魯金斯研究所的研究員卡羅爾·格雷厄姆和斯蒂法諾·帕蒂納托發現,在許多國家,人們普遍感覺到“預期下焦慮”。社會科學的角度分析“個人對自己的經濟狀況的主觀評價以及對未來前景的預期,與客觀發展的趨勢同等重要”。(chinesenewsnet.com)
不僅地區之間會有差異,國家之間也有不同程度的幸福感區分。魏恩荷文研究了不同國家之間的相對幸福度。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分別是荷蘭(他的祖國!)、冰島、愛爾蘭、丹麥和瑞典,而后五位分別為俄羅斯、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和保加利亞。在魏恩荷文的排名中,美國僅列幸福國度的第八位。(chinesenewsnet.com)
人們或許注意到,愛爾蘭的排名很高。愛爾蘭的人均收入還不到美國或瑞典的一半,但是這個國家有“知足常樂”的文化傳統,加之過去十年里的進步如此顯著,因此,那里人民普遍樂觀。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的日本,在國民幸福指數調查排名中卻遠遠落在末幾位。日本人的心境糟透了。或許是因為日本近40年來的好生活已被如今的經濟萎縮所取代,從而引起預期所帶來的焦慮;或許是因為日本人比美國人更利欲熏心,因為日本國民的幸福感很大程度建立在金錢的基礎上,而金錢確切無疑不能使人幸福。(chinesenewsnet.com)
幸福與財富不能同步的一個根本原因,或許可以用客觀的經濟術語來表述:人們生活中所真正企盼的,無論是愛情、友情、尊重、家庭、名望或樂趣等,都是無價的,不經過市場流通的。如果未標價碼的東西你無法買到,那么,即便再有錢恐怕也無能為力。(chinesenewsnet.com)
想必絕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無標價也無法用錢買到的應該是愛。人類對愛的需求或許不僅僅是情感上的需要。在2000年出版的一本極富創意的名為《愛的普遍法則》的書中,三位心理學家作者提出,愛其實是生理的自然需求。“愛是同時發生的相互制約,一個滿足另一個的需要,因為沒有人能夠自給自足。”(chinesenews
三位心理學家及其他學者的研究都表明,人與人相處時是最快樂的。哈佛大學的研究員愛德華·威爾遜稱之為“親生命假設”。這個假設認為生物有著一種與其他生物親近的渴望,而人類需要人與人之間親密的聯系。正是提高生活水平和延長壽命的因素加重了人們的孤獨感。社會的繁榮促使家庭越來越小,電訊技術的發展導致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減少。有著投訴文化傳統的歐美人越來越吹毛求疵,咄咄逼人,代價或許是友誼的損失;電視劇充斥著家庭宿怨和親人紛爭的主題,引得人們沒事也找茬;娛樂片和廣告里理想浪漫化情侶的約會與生活,卻令普通的年輕人對生活深感失望。(chinesenewsnet.com)
經濟的繁榮很可能會促使越來越多的人獨自生活、獨自工作和獨自娛樂。今天的美國和西歐人比以往更長壽,并盡情享受成就和財富,但卻正在失去更具有價值的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系。這或許可以稱作“美好的酒店生活”。對于越來越多的歐美人來說,生活就好比住在一個富麗堂皇的酒店里,卻享受不到美好時光,因為他的旅途沒有其他同行人。(chinesenewsnet.com)
幻滅的“美國夢”(chinesenewsnet.com)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工業國家的單極型抑郁癥增長了十倍,雖然沒有公開宣布,但這種病癥顯然已成流行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當今全世界已有上億人被臨床診斷患有抑郁癥,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和歐盟國家。美國每年在該疾病的治療費用達到500億美元,且不包括無法估量的精神損傷。(chinesenewsnet.com)
曾任美國心理學協會會長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一個理論,分四個層面論述抑郁癥為何上升如此之快。他認為,第一個因素在于個人主義。“無節制的個人主義往往會使我們沉陷于自身的挫折感中,并由此而抑郁。”如果你的生活以家庭、公眾、信仰或國家為重,即便你個人目前的境遇欠佳,但是一定有某個與你相關的人或團體狀況良好,或至少你總能發現他們的問題比你的更為緊要。然而,假如你的生活僅有自我,那么一旦出現什么問題,你將失去平衡的支點,而且沒人可以幫你的忙。(chinesenewsnet.com)
塞利格曼認為,抑郁癥成為流行病的第二個因素是過度的自尊心。對自尊心的過分偏執也許最終只是使我們成為自尋煩惱的人,而自尋煩惱的人很少會找不到事兒去煩惱。(chinesenewsnet.com)
塞利格曼提出的不開心的第三個因素與第二個有關,源自對戰爭受害者的研究。幾十年來,學者、政治家、維權律師和媒體越來越擅長于發掘受害者。各種各樣的迫害行為已被分門別類,其結果,今天的每一個美國人都可以對號入座,稱自己為這樣或那樣的受害者。“我們都是受害者”的實質其實只是人們缺乏正視自己心靈的勇氣。(chinesenewsnet.com)
許多成年人聲稱他們是父母的受害者。對父母的責難在今天的美國已形成一種產業,促成了眾多的脫口秀節目和一大批千奇百怪的訴訟。(chinesenewsnet.com)
塞利格曼列出的第四個因素是失控的消費主義。消費越來越高,人們不得不更加拼命工作,由此形成工作與消費的惡性循環。當你陷入債務,或身為一家之長絞盡腦汁賺更多錢的時候,消費不復再是“通往幸福的捷徑”。(chinesenewsnet.com)
西方國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并未帶來幸福指數的相應增長,反而引起抑郁癥的蔓延,除了上述研究的結論外,還應補充一個重要原因我們稱之為“美國夢的幻滅”。(chinesenewsnet.com)
戰后初期,美國夢意味著擁有一個家、一輛汽車和一些零花錢,以及周末晚上可外出娛樂。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房屋和汽車的普及,美國夢的內容還包括大學畢業、職業化的工作和我行我素的生活。幾代歐洲人也在追尋著他們版本的夢想。所有這些夢想中,物質的保障和個人的自由是最核心的內容。(chinesenewsnet.com)
我們的前輩有理由認為,如果生活富裕了,人們就會快樂;有理由教育他們的孩子努力實現幸福生活的夢想。現在,前輩的夢想實現了。然而,現實也確鑿無疑地證明,個人自由和物質保障并沒有給社會帶來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必須來自其他地方!(chinesenewsnet.com)
摘自《美國人何以如此郁悶》[美]格雷戈·伊斯特布魯克著黃海燕、喻文中譯中國商務出版社20.00元(chinesenewsnet.com)
(原載《新民晚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