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消息:對美國這個世界頭號消費大國來說,2005年依然是美好的一年。盡管它的購買力不如2004年那樣強勁,但卻繼續支撐著全球的經濟增長。美國2005年的花費超出了它向世界其他國家借來的資金,平均每天花費超過20億美元。一年前,大多數專家曾預言,這種狀況不可能持續下去。可現實情況是,它不僅一直如此,而且還可能持續更長時間。對此,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施蒂格利茨認為,這讓人不由得產生一種模糊的預感:2006年無論對于美國經濟、還是世界經濟來說都可能出現重大風險。法國《回聲報》2日刊登了施蒂格利茨撰寫的文章,題為《2006年前景暗淡》,要點如下:
2005年出現的兩個意外情況使美國經濟的美好時光得以持續。首先,長期利率沒有緊跟美聯儲調高短期利率而上升,導致住房價格上漲。近年來,由于受不動產行業的積極支持,美國經濟取得了好成績,這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了積極影響。有能力支付低成本貸款的購買者還在繼續買房,而被抬高的房價刺激了建筑業的繁榮。但這不太可能持久。長期利率肯定要提高,或許就從今年開始。到時候,美國人就要花更多錢用于還貸,而用于消費的資金將減少。房價無疑將停止上漲,甚至有可能下降。這將使貸款大幅減少,并影響美國人的瘋狂消費。這兩種因素將導致需求下降。
那么,企業投資的增加能否彌補消費下降對經濟的影響呢?總投資的確有可能增長,因為需要更換過時的設備和軟件。但有跡象表明,企業這方面投資的速度正在減慢。此外,即使企業有錢,可當消費出現疲軟的時候,它們一般不會增加投資。因為在沒有盈利把握時,企業更趨于謹慎。我們更有可能看到的是,限制消費的投資在減少,而彌補消費下降的投資也沒有增加。
這并不是對2006年美國悲觀的惟一理由。
2005年的第二個意外情況是高油價對經濟的沖擊不明顯。因為石油價格高漲,美國今年多花了500億美元用于進口石油,這筆資金本可用于在美國購買產品。在2005年的大部分時間里,美國人的行為就好像他們不相信石油價格會繼續走高。一些研究表明,油價上漲的影響要在一兩年后才能充分顯現。
石油價格上漲還將影響到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它們的增長前景不像美國那么暗淡。中國經濟的增長繼續讓人目瞪口呆。而且它對包括日本在內的幾乎整個亞洲都有一定的影響。
歐洲依然表現出一種溫和的形象。歐洲央行幾乎采用反常的方式提高其利率,而歐元區需要一些刺激來為其經濟復興提供便利條件。
主要風險就是美國長期存在的種種問題可能在2006年突然爆發:投資者最終有可能因為美國巨額的結構預算赤字和貿易赤字以及龐大的家庭債務,決定突然撤出美國市場。另外一種可預見的情況是:利率提高和不動產增長減速使需求減弱,最終導致經濟衰退,這勢必殃及依賴美國市場的外國出口商。在這兩種情況下,因龐大的預算赤字而癱瘓的美國政府很可能無法做出反應。由于外界對布什的經濟政策缺乏信任(就像對他處理伊拉克戰爭缺乏信任一樣),人們難免會擔心,一旦爆發危機,美國政府將無力應對。
不過,最有可能的結果是,2006年世界經濟處在不好不壞的中間狀態: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還不足以彌補世界其他地方經濟活動的減速;美國將再次及時脫身,并在今后繼續制造出更加龐大的債務。我們可以預測,2006年是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因素增多的一年。至少在美國,2006年還可能是實際工資停滯不前的一年,這將影響到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而在世界各地,2006年無疑將是貧富差距繼續拉大的一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