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2005年,世界軍事形勢總體上較為平穩,全球范圍內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的起數也基本與去年持平。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共發生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39起,比2004年全年的36起增加3起,其中新發生15起,與去年持平。
金一南:這種平穩主要表現在國與國處理相互關系及存在問題時對抗的傾向減少,加強雙邊多邊合作的趨勢增強。隨著某些大國以“先發制人”為標志的單邊主義越來越難以為繼,世界各國的發展重新回到強調綜合國力的競爭上來,以經濟增長、社會進步、文化交流為主要驅動力,拓展自身的國家利益,而不是依靠武力搶奪戰略資源和武力控制戰略要地。
但是,這種平穩只是相比較而言的。2005年發生的局部戰爭與武裝沖突依然保持較高數量,原有的創傷沒有完全愈合,世界肌體又出現了一些新的傷口。非傳統安全領域威脅不斷上升,傳統安全領域威脅也沒有完全消失,在一些國家和地區還表現得相當突出。對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傳統安全威脅依然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
記者:伊拉克是目前世界肌體上最深的一道創傷,時至今日也未見停止潰爛的跡象。伊拉克戰爭創傷難愈,對世界軍事戰略格局會產生什么影響?
金一南:據美國國會披露的數字,美國每個月在伊拉克的開支達到50億美元;美國目前已經為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開出了3000億美元的大賬單;到2010年如果還是持續此種態勢的話,軍事總開支將達到6000億美元。伊拉克現在已經成為美國難以消化的一個苦果。
由于伊拉克戰爭曠日持久的消耗,美國在全球的戰略能力受到進一步的限制,不得不由前些年咄咄逼人的四處出擊轉入目前的重點鞏固。歐洲學者曾尖銳地指出,只要美國人不鬧騰了,這個世界也就安定下來了。美國在努力消化伊拉克這顆苦果,北約也在努力消化2004年東擴的“成果”,基本都沒有富余力量在其他地區行動,只好采取穩固的態勢。這也在客觀上導致了今年世界軍事安全形勢總體趨于平穩。
記者:但是,美國人并不打算不再鬧騰了。最近,美國媒體披露了即將在明年公布的《四年防務評估報告》的一些內容,其中五角大樓提出了所謂“1421”指標,即美軍既要完成保衛美國國土這一大任務,又要在全球4個地區遏止戰爭,并幾乎同時擊敗2個敵人,其中一場還要以決定性優勢擊敗敵人,在必要時占領該國。美國為何要進行這樣一種軍事戰略調整?
金一南:在評說“1421”之前,先得講講美軍的“10—30—30”指標。五角大樓于上一個《四年防務報告》中提出的“10—30—30”指標,意為美軍要在10天之內做好準備,將作戰部隊投送到全球任一危機區域,然后用30天打贏一場戰爭,再用30天做好投入下一場戰爭的準備。也就是說,美軍自恃軍力強大,只花70天就可打贏一場戰爭,一年可以打5場仗。但事實上,伊拉克戰爭到現在已經打了1000多天,花了14個70天也沒有擺脫在伊拉克的困局。這對美軍的轉型規劃和未來的戰略規劃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挫折。
五角大樓現在提出“1421”指標,表面看似乎是重新回到準備同時打贏兩場大規模戰爭的老路上來,實際上與其說這是軍事戰略的調整,還不如說是一種政治宣示,即美國要讓其他地區力量的所謂敵對力量認識到,美國的軍力并非完全被吸附在伊拉克,還有能力打另一場戰爭。“1421”指標既是美軍對未來作戰能力的追求,也是對現實潛在對手的嚇阻。
包括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在內,新世紀這幾場戰爭再清楚不過地顯示:即使是高技術條件下的信息化戰爭,依然是政治的繼續,而不是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由技術層面的信息、網絡、系統等決定一切。政治仍然是軍事行動的主導。就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美國絕對不會簡單撤出伊拉克。它在伊拉克遇到的問題,不是單純的技術或軍事問題,主要是政治問題。而對美國來說最大的政治問題就是國家利益問題。至今相當一部分美國政治人物仍然認為,美軍存在于伊拉克符合美國國家利益。所以說,完全撤軍的事情不會像很多人設想的那樣簡單。
記者:美國作為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其軍事戰略調整必然會影響到整個世界格局。近年來,俄羅斯、日本等大國軍事戰略的調整都在加緊進行,軍事主導權的爭奪日趨激烈,其中都有比較明顯的美國因素的烙印。
金一南:是這樣的。俄羅斯近年來一直受到美國的戰略擠壓,國家利益受到很大的威脅。近年來,俄經濟開始復蘇,軍費開支也出現較大幅度的恢復性增長。2005年,俄軍還是有很多大的調整動作的。例如,俄軍打算將現有的“三軍種”、“三兵種”、“六軍區”、“四艦隊”的結構體系,改為裁撤軍區、組建三大作戰單元。但是,這種打破常態的做法需要大量的資金,俄目前尚無財力進行大規模調整,目前主要還是依靠加強戰略核威懾力量來保障國家利益。
日本今年大力強化與美國的安保同盟關系,軍事戰略調整進入突破性階段。今年2月19日和10月29日,日美兩度舉行“2+2”安全磋商會議,提出了在亞太地區和全球范圍內進一步加強安全合作的“共同戰略目標”,將臺灣海峽也包括在內,公然企圖以武力干涉我國內政。日本軍事作用的提升,一方面有日本自身爭當政治、軍事大國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美國在深陷伊拉克時,借助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區發揮更大作用的需要。日本在美國的默許之下,加快地區戰略布局的步伐,強化安保同盟實際上是借船出海,通過向美國靠攏來增加對鄰國強硬的資本。這種政策選擇從長遠來說,絕非日本之福。如果以為借美國之勢就可以在歷史和其他方面為所欲為,只能引起亞洲和世界其他國家越來越高的警惕。
記者:在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領域威脅相互交織的今天,要維護世界與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穩定,必然涉及實踐何種安全觀的問題。我國提出“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以來,逐漸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這對保證國際安全形勢穩定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金一南:2005年的一個特點是,新安全觀在東亞地區得到了較好的實踐。東亞地區經濟的較快地發展與融合,使得合作解決地區安全問題越來越成為共識。前不久召開的東亞峰會,就反映了東亞各國在經濟依存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安全互信需要。另外,中俄首次舉行的“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事演習,也是雙方共同實踐新安全觀的實質性步驟之一。中國在地區軍事安全領域積極的負責任的表現,證明中國已經成為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一支重要的負責任的力量。
然而,在中國與周邊國家舉行了一系列非傳統安全領域聯合演習的同時,東亞、東南亞地區也存在著另外一種演習,即以冷戰思維為主導、以軍事同盟為基礎、有明確的假想敵和地域針對性的雙邊或多邊演習。例如,美、泰、新、日四國5月份舉行了“金色眼鏡蛇-2005”年度聯合演習,美英日等國8月中旬舉行了代號“縱深馬刀”的“防擴散安全倡議”框架下聯合演習,以及日美為應對“西南島嶼有事”而計劃舉行的聯合奪島演習,都是以“零和”思想為主體的舊安全觀的反映。是“零和”還是“共贏”,是“一國絕對安全”還是“多國互信互利”,新舊兩種安全觀的較量今后還會繼續。★
(來源:《解放軍報》第5版 發布時間: 2005-12-26 06:31)
------------------------
|
|
2005年12月28日17:55 |
|
我是2003年9月入校的碩士研究生,作為一名由金一南教授親自指導的研究生,通過平日里他對我細心的教導和幫助,使我各個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從而也加深了對金教授更深層的了解和認識。在與導師接觸的過程中,我無時無刻不被他人格魅力所感動,無時無刻不被他淵博的學識所嘆服,無時無刻不被他對事業無比執著的精神所感染,無時無刻不被他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所激勵。在我眼中,金教授就是這樣一位立在三尺講臺之上實現著自己人生追求的人。
信念的堅定,源于使命和責任
通過與金老師的交往,我深深地感到他具有比一般人更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歷數古今中外的學校教育,都是為了解決兩個問題,即“培養什么人”、“怎樣去培養人”,前者是目標問題,后者是方法和途徑問題,就構成了人類歷史長河中的浩繁的“教育理論”。
眾所周知,國防大學作為我軍最高學府始終以培養具有堅定政治信仰、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復合型知識結構、領導建設信息化軍隊和指揮信息化戰爭能力的高素質新型高級指揮人才、高級參謀人才、高級理論研究人才為己任。金教授在平日的教學和指導實踐中始終堅持這樣的信念,并指導我把自我的實現融合到了軍隊的力量里面去,融合到了中華民族的遠景里面去。他曾這樣對我講過:“1840年到現在,中國人最大的夢想就是“富國強兵”這四個字,我們今天還要繼續做這樣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只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朵浪花而已,前面的人很多過去了,后面的人還要繼續要淹沒我們,我們并沒有一輩子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而活。很多人講雷鋒精神,就是把一滴水流入海洋,把一個人個人的生命融入到一種不間斷的、不間隙的事業里面去……我覺得就是這樣,三十多年,我們一小部分融合進了一種隨著中國崛起的洪流里面去,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大的啟示……中國崛起中就是我們的國防力量,一個國家強大的經濟力、強大的國防力、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才是一個真正的強國。”
多么樸實的話語,多么深刻的寓意。當今臺海形勢和世界軍事變革給中國軍人帶來的挑戰,其嚴峻程度與深刻程度,不亞于我們的前輩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面對的局面。毛澤東說,人是要有點精神的。迫切于高科技知識積累、迫切于復雜技術裝備掌握的今日中國軍人,更迫切于當年戰場對手也不得不由衷嘆服的精神底蘊。那種除了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的精神風貌,是新中國軍人展示在世界面前光耀千秋的無價之寶。我們以這樣的精神風貌迎接挑戰,便是為明日中國軍人地位最好的奠基。
深邃的思維,源于理性的思考
金教授曾這樣對我講過:“一個沒有理性的思維的民族是一個不成熟、沒有希望的民族,而一個缺乏理性思考的人在自己的事業中是不可能取得什么建樹的。”
記得金教授在講授《近代以來大國興衰》一課時在曾這樣分析甲午海戰時期的北洋艦隊失敗的原因:“北洋艦隊在裝備方面一點也不比日本聯合艦隊差,勝利如果僅僅是人力與物力的算術和,舊中國的軍事何至于敗得如此之慘……軍人最可貴的精神就是勝利精神。除去勝利一無所求,為了勝利一無所惜,這樣的軍人是國家和民族的無價之寶,沒有這樣的軍人,我們到哪里去發掘未來決勝的根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沒有這樣一批人力為之獻身,怎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過金教授的講解我們深深地感到,實現新軍事革命、中國的國防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僅僅依靠現代化的武器裝備是遠遠不夠的,只有通過提高戰斗員的綜合素質,不斷完善部隊的訓練與指揮體系,大力提升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真正適應新軍事變革發展和對臺軍事斗爭準備的迫切要求,打贏未來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
事業的執著,源于心靈的凈化
古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榮耀面前,道不盡幾番風雨,幾經艱辛;成功背后,有誰知幾多苦干,幾多堅毅。
金教授曾這樣對我講過:“我干每一件事情我都是全部身心的投入,我覺得從最關鍵的來說,不是人的聰明才智,而是人的一種執著的追求。”“我覺得最快樂的就是,我一個人待著上網的時候,瀏覽一些東西,再自己寫一些東西,精神世界遨游,我覺得非常快樂。別人說非常苦,別人說別人請卡拉OK,請吃飯你不去 ,他們覺得那個是非常幸福的,我要在那個場合,我非常難受,我是極大的痛苦,我覺得這就是苦樂觀不一樣,一個人在思考的時候,在精神遨游的時候,我覺得那是真的是我最幸福的。”
記得2004年教研室搬家,我在幫金教授整理個人物品時,發現在寫字臺上放這一摞寫得密密麻麻的信紙,我就問金老師如何處理,金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這些都是聽眾和讀者的來信,其中有不少是來自基層部隊官兵和普通群眾的來信,既有鼓勵,也有批評,他們的聲音最真實。”第2天,金老師在出差前還特意叮囑我:“可要把讀者的來信好好收著,我還要經常看一看。”著名詩人艾青有這樣一句詩:“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金教授作為響譽軍內外的著名學者,還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讀者來信,這充分體現了他對國防教育事業無比忠貞的熱愛。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金老師對事業的愛是一種把全部心靈和才智獻給中華民族宏偉壯麗事業的真誠,這種愛是無私的;這種愛是深沉的,它蘊含在為之追求奮斗的國防教育事業所做的每一件事當中;這種愛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誼,使每一個曾經聆聽過他課的人無不被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情操所吸引。
學習的目的,在于實踐的運用
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聽金老師的課往往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一件件看似平常的小事經他一講頓感茅塞頓開,又入情入理。記得金教授在講授《國際沖突與危機處理》一課時,曾舉過這樣一個生動的例子:某天,一輛奔馳車路過一加油站,要求加油站為車加滿油,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告之只能加30升油,司機反復要求加滿油,可加油站的工作人員卻堅持每輛車只能加這么多的油,否則其他車就會加不上油,雙方為此發生激烈爭執,最后奔馳車倉皇逃逸。由此,金教授以他獨到的戰略思維,獨特的觀察問題視角剖析了未來中國可能面臨的嚴重的能源匱乏問題,提出了在戰略機遇期內需重點防范因能源問題而可能導致的深層次嚴重的社會安全危機隱患。
金老師的愛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有時如“當頭棒喝”,振聾發聵。有時如“潤物細無聲”的春雨,點滴滲透,沁人心脾。冰心曾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正是這種對事業、對理想、對生活無比的熱愛,才深深地激勵了每一名立志為祖國的強盛和國防現代化事業奮斗奉獻的優秀分子,我為有幸成為他的學生而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