騷亂暴露出澳大利亞種族歧視嚴重
戴 軍
澳大利亞最大城市、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發生的種族騷亂已持續近兩周,截至記者發稿時,仍無平息跡象,反而愈演愈烈。一場不大的治安事件如何演變成了“澳大利亞史無前例的騷亂”?針對中東裔的暴力為何一發而不可收拾?這不禁讓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在澳大利亞的中東裔,他們在澳大利亞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騷亂充滿種族主義色彩
澳大利亞的種族沖突還在蔓延。號召向中東裔發起攻擊的手機短信已經擴散到其他州,而中東裔也有發起反攻之勢。一些中東裔青年開始結伙報復。有證據顯示,白人和中東幫派正在各自暗中串聯,準備在本周末再“搞一次大的行動”。
眼看事情越鬧越大,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急忙動了真格兒。州長對警方下達了緊急動員令,向事發地區增派了大批警力24小時巡查,并授予警方臨時封鎖權等幾項特別權力,還將擾亂社會治安的刑罰從5年提高到了15年。警方先后拘捕了上百名鬧事者,并收繳了大批棍棒、燃燒瓶、石塊、鐵棍甚至砍刀。
與此同時,當事各方也開始理智地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澳穆斯林社區領袖要求本族群年輕人克制守法,呼吁社區聯手實施周末“內部宵禁”——父母管住自家的孩子不要上街,社區青年晚間不要外出聚集,以避免引發更大規模騷亂。此外,60個中東社團還聯合組成一個“特別工作組”,上街勸阻意欲聚眾鬧事的中東裔青年。值得稱道的是,在克羅紐拉海灘互為對頭的兩幫年輕人已公開表示握手言和,不再參與沖突騷亂。
《悉尼先驅晨報》對這次騷亂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近30%的人認為此次騷亂有種族主義的因素。騷亂中充斥著煽動性的種族主義言行。一名打扮成“新納粹”模樣的白人青年光著膀子,胸前用粗筆寫道:“我們是生在這兒的,你們是飛到這兒的。”一位50多歲的澳籍黎巴嫩人氣憤地對記者說:“什么叫‘澳洲是澳洲人的澳洲’?誰不是澳洲人?我入澳籍的時候這些二三十歲的毛頭小子還沒出生呢!我看他們想說的是‘白人的澳洲’。”
中東裔多生活在社會底層
澳大利亞是個移民國家,上世紀70年代中東戰亂時開始吸收中東移民。目前澳大利亞有人口2040萬,根據2001年的人口普查,有1/50是中東裔。而根據最新一次人口普查數據,阿拉伯語在澳大利亞五大社區語言中名列第四,有約28萬人講阿拉伯語,全國信奉伊斯蘭教的有近30萬人。
悉尼的阿拉伯社區主要集中在西郊和南郊,大部分人生活在社會底層。此次沖突最先發起的克羅紐拉海灘對他們而言是最近的、交通最方便和最廉價的消夏海灘,因而成為他們最愛光顧的休閑場所,平常就在這里與當地人磕碰不斷。引起了很多白人的不滿。一些中東裔青年沒有機會進入大學,無緣躋身主流社會,遂成為社會閑散人員,四處游逛,惹是生非,發泄剩余的精力。2000年悉尼一伙黎巴嫩裔青年做下的惡性團伙輪奸案,許多人至今記憶猶新。雖然他們只是一小部分,但壞了整個中東社區的名聲。
黎巴嫩裔人士在一些娛樂場所通常會被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謝絕入內,而不少夜總會和酒吧則干脆明文禁止黎巴嫩裔入內。曾有報道說幾個年輕人結伴去一家夜總會消遣,其中一位黎裔青年被單拎出來不準入內,原因是他的“發型不適宜”。而實際上,同伴中的另一人與他的發型一模一樣。
處處感覺是二等公民
另外,“9•11”后,在全球反恐的大氣候下,澳洲的政治文化也受到影響。由于世界各地恐怖襲擊頻發,恐怖分子似乎無處不在、防不勝防,這使得人們潛意識中對中東相貌的人產生了防范與歧視心理。穿著阿拉伯民族服裝的和阿拉伯人長相者,經常能感受到周圍人的異樣眼神;所到之處,所聞所見所遇,時時處處感覺自己似乎是個二等公民。在這種情形下,年輕人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破罐破摔”,造成惡性循環。
此次騷亂后,也給很多中東裔人士帶來了不小的心理負擔。一名在澳大利亞出生的21歲中東裔女學生說,這次騷亂使她對澳大利亞產生了一種割裂感,她在事件發生的第二天不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學,不得不讓父親開車去送她。而另一名黎裔青年說,平日出門想去哪就去哪兒,以后恐怕就得三五成群,事先盤算好,還得想想哪兒能去哪兒不能去。這些中東裔以后將如何在澳大利亞立足,恐怕是他們現在最擔心的。
(《環球視野》摘自2005年12月16日《環球時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