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是如何打造農村的
李水山
………………………………………………………………………………………………
編者按:城鄉差別是“三大差別”之一,是世界性的難題。加強農村建設,縮小城鄉差距,是新中國五十多年來一直努力的方向。在這方面如同其他方面一樣,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經過全國人民的艱苦奮斗,我們已經取得了驕人的成績。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我們也并不否認,在“三農”問題上,我們還有這樣那樣一些不盡人意的問題,還需要我們繼續奮斗。本刊轉載的《韓國人如何打造農村的》這篇文章,作為它山之石,是可以為我們“攻玉”借鑒的。韓國這些年的農村建設,只所以取得不小的成就,并不是因為韓國的私有制度有什么優越性,而是它們依靠工業化的發展對農業進行扶持的結果。所以,我們不能因為資本主義國家農業和農村的發達,而妄自菲薄我們自己的社會主義制度。而那些主張新自由主義的人,那些主張走“美國化”資本主義道路的人,正是利用這些外國的“發達”情況來攻擊與否定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的。這是我們必須堅決反對的。
………………………………………………………………………………………………………
韓國在上世紀60年代迅速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工農業發展出現嚴重失衡,農村問題十分突出。為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韓國政府加強了對農村的扶持。
工業化、城市化背景下的鄉村
韓國政府自1962年至1971年實施了第一、二個經濟發展五年計劃,重點扶持產業發展和擴大出口,但在此期間工農業發展的差距從2.5個百分點擴大到8個百分點。城市居民和農民的年平均收入也拉大了差距,導致農村人口的大批流動。農村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從1950年的70%降到1971年的46%。農村人口的大量無序遷移,帶來了諸多的城市問題和社會難題。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弱質化,農業后繼無人,加上農業機械化發展滯后,部分農村地區的農業瀕臨崩潰的邊緣。
根據這種實際情況,韓國政府自1970年開始發起了新村運動,并設計實施了一系列的開發項目,以政府支援、農民自主和項目開發為基本動力和紐帶,帶動農民自發進行家鄉建設活動。這一運動由中央內務部直接領導和組織實施,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全國性網絡。
每村300袋水泥
韓國政府在組織實施新村運動的過程中,制定了階段性目標,至今已開展30年。1971~1973年為基礎建設階段,這一階段的目標是改善農民的居住條件,改良作物、蔬果、畜禽品種等。1970年11月至1971年7月,韓國政府為全國的所有農村免費平均提供了300袋水泥,并限制農戶不得自行處理水泥,而要用于村里的公共事業。農民立足家鄉、建設家鄉的熱情高漲。
1974~1976年為擴散階段,這一階段新村運動迅速向城鎮擴大,成為全國性的現代化建設活動。修建了村民會館和自來水設施,以及生產公用設施;新建住房,發展多種經營。政府對新村指導員、國家各級公務員、社會各界負責人分批進行了新村教育;對卓有成就的農村提供貸款,并在各方面提供優惠政策;動員理工科大學和科研院所的教師、科技人員輪流到農村巡回講授和推廣科技文化知識和技術。在這一階段,農民收入大幅度提高,農業連年豐收。
1977~1980年為充實和提高階段,在這一期間,社區經濟紅火,政府推進新村運動的工作重點放在鼓勵發展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和特產農業,積極推動農村保險業的發展。同時,為廣大農村提供各種建材,支援農村的文化住宅和農工開發區建設。
1981~1988年轉變為國民自發運動階段,在這一階段,政府完善了全國性新村運動的民間組織,培訓和信息、宣傳工作改由民間組織來承擔。政府只是通過制定規劃、協調、服務,以及提供一些財政、物質、技術支持和服務等手段,著重調整農業結構,進一步發展多種經營,大力發展農村金融業、流通業,進一步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和文化環境,繼續提高農民收入等。
新村運動的成就
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后,韓國的農業與農村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全國大部分農村都組織實施了修建橋梁、改善公路的工程;廣大農戶告別了苫有稻草的茅草屋,住進了換成瓦片或鐵片房頂的房屋;實現了農村電氣化,家電得到了普及,1993年每100戶農民所擁有彩電率達到123.6%,電冰箱105%,燃氣灶100.4%,電話99.9%,汽車20.9%;農民喝上了自來水,農村的飲水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農村環境衛生條件也明顯得到改善;農戶的實際收入大大提高,1993年,農村居民的收入已達到城市居民的95.5%;農協組織迅速發展,在金融業、流通、物資采購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村民會館組織的各種活動中,農民親身體會到了民主決策和管理的真諦,也學會了與各級政府同心協力,共同改變農村落后面貌。
(《環球視野》摘自2005年第12期《半月談內部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