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決意繼續獨攬文化霸權
艾倫•賴丁
美國加緊在國外推行“公共外交”,極力修補其千瘡百孔的國際形象。與此同時,它是否甘冒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遭到徹底孤立的危險,與反對好萊塢電影在全球范圍播放的呼聲斗爭到底?
最終答案將在下周揭曉,但結果似乎并無懸念:在教科文組織的近200個成員當中,美國將是唯一反對文化多樣性公約的國家。
事實上,在圍繞該公約進行的三項程序性表決中,美國已經是孤家寡人。其立場先后以1:54、1:53和1:158的比例與他人相左。
文化多樣性有什么不好?
在美國看來,“文化多樣性”構成了威脅。華盛頓認為,擬議中的公約不僅賦予各國政府控制文化的權力,而且授權它們采取保護主義措施。這些措施可能會限制美國的音像制品(尤其是好萊塢電影和電視節目)出口。其價值每年高達數百億美元。然而,世界其他國家并不認為如此。有25個成員國的歐盟認為,公約不會對藝術自由或言論自由構成威脅。盡管英國不愿與美國唱對臺戲.但仍然強調公約能推動理念和信息的自由流動,何時敦促華盛頓接受現有草案。
另一方面,國務卿賴斯致信教科文組織成員政府,表示對公約“深切關注”,呼吁推遲予以通過。她同時警告說,此舉“只會破壞教科文組織的形象,引發混亂和沖突,而無助于合作。”迄今為止,雙方互不相讓。
當然,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下周再次投否決票也于事無補。一旦得到30個成員的批準,公約就自動生效。如同《京都議定書》和關于成立國際刑事法庭的條約一樣,美國不會簽署該公約,可能仍將是個不斷提出批評意見乃至蓄意阻撓的局外者。
從另一方面來講,一旦生效,公約對業已實現全球化的文化產品市場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但是,這場日益激烈的爭論會留下政治創傷,對未來的國際貿易談判和美國在教科文組織的作用產生揮之不去的影響。
今年春季,美國明確表示不接受該公約草案。它認為公約是歐盟破壞未來貿易談判的花招,希望公約的條款與“國際條約相一致”。
美國的游說產生了一定作用。最終草案花費大量筆墨闡述公約的原則,但又指出,公約不能更改“簽署其他條約的各方在該條約中的權利與義務”。
目前的關鍵在于,一旦遭到孤立,美國是否會采取報復性措施。比如減少向該組織繳納的會費(目前占該組織預算的22%)。教科文組織在華盛頓并非孤立無援。其教育項目廣受支持。但是,對聯合國持批評態度的國會議員也許會因此感到揚眉吐氣。
(《環球視野》摘自2005年10月12日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