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2日,殲8II(殲8B)首飛38年,中航工業的公眾號小小慶祝了一下。恰好今年空軍最后兩個裝備殲8F的旅,一個開始換裝殲16,一個開始換裝殲11B,一代老兵開始謝幕,在殲7還沒有完全退出的情況下,殲8就開始退役,這10多年來空軍發展太迅猛,這種發展的背后離不開幾十年的積累,在這個歷史過程中,殲8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從殲8F直上殲16
官方對殲8的定性是中國“第一架自行設計制造的高空高速殲擊機”,這是承前,是我國航空工業從仿制向自行研制的開始。啟后則是殲8的研制為我國航空工業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為后續型號的研制打下了基礎。
殲8三視圖
但殲8性能長期被低估,所以本文主要是談下啟后。
其一:1965年到1970年,中國空軍根據對未來空戰的預測和現實的空防壓力,要求戰斗機在擁有高機動性的同時要兼顧高空高速性能,這就迫使殲8要在提升機動性上下功夫,如在機翼上采用錐形扭轉,增加了航程,改善了盤旋性能。這種兼顧機動性和高空高速的氣動設計風格,延續到了殲9、殲13、殲10、殲20........
其二:師元光寫的《顧誦芬傳》對顧老的工作有個中肯的評價“他已經有16年帶領一支龐大的設計團隊完成一種高水平殲擊機從方案策劃到裝備使用全過程的歷練和經驗積累”。在殲8的研制過程中,我國科研隊伍得到極大的鍛煉,研發、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很多人是以后型號的中堅力量,這就是殲8的智力積累。
其三:殲8的機動性能并不差,葛文墉在飛了幻影2000,后,認為“殲8的飛行性能不比‘幻影’2000差,甚至有些地方還好些”(雙方性能對比可見《我國為什么不買幻影2000》);1978年進口了幾架米格23,進行對比試飛,就飛行性能的結論是“殲8飛機在高度5千米以上,飛行性能全面優于米格-23;5千米以下,各有所長,垂直面殲8優于米格-23,水平面米格-23優于殲8;從飛行性能而言,殲8可與米格-23匹敵”。殲8比它們差在航電,葛文墉在601講,幻影2000飛行員不犯錯,殲8很難把對方打下來,是希望航空工業重視航電設計,而不是幻影2000有多厲害,不然為啥不買幻影2000?后來殲8II就加強了航電,還搞了個八二工程(和平珍珠或叫和平典范)。
和平典范原型機
殲8的機動性能在第二代戰斗機中是很突出的,而且余度設計很成功,氣動有升級空間,后來殲8II在殲8基礎上進行設計優化和氣動修形,提高了機翼氣動效率以及舵面效率,機動性有了進一步提升。這說明了殲8的氣動布局很成功,為后來的殲9、殲13采用更先進的氣動布局打下了基礎。
其四:除了氣動以外,殲8還解決了振動、后機身溫度過高、發動機停車等大量技術問題。如比較出名的振動問題解決,豐富氣動彈性專業,從殲8以后的型號,在振動上面就沒有發生大的問題。日本的F-2就一直沒有解決其振動問題。
其五:殲8在1972年就可以投入量產,小批裝備部隊(見《殲8的進度為什么慢?》),雖然有些問題,但不會影響使用。如果當時能夠裝備部隊,不僅可以提升飛行員的信心,也可以大大增強國防力量。這里有個軼聞,殲8首飛上天后,日本高度緊張,著急忙慌向美國申請進口F-4,可見殲8對日本的壓力。
所以,殲8的歷史功績不應被遺忘!
殲8方案中兩側進氣帶進氣錐的方案模型
2022--06-17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