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之兩清:未濟卦之詮釋
(下坎上離)未濟:亨;小狐汔濟,濡其尾,無攸利。
[釋詮]未濟卦:悖之兩分,各有通達。但是,就像小狐貍渡到河岸時,尾巴還是要被沾濕一樣,主客之間實際上是無法判然兩清的。
[把握]“一分為二”,還是一元兩分、三分、多分論,或是多元論?抉擇的標準不是簡單易懂,或“一句話就能說明白”的,而是自然基元本身的組織架構及其動力源泉的根本生成。就是說,只有進行靜、動兩態分析,才可以全面把握事物。一元不分是混沌,人們無法辨析事物;一元多分同樣也失去了一個一致的衡量正確與否的標準,甚至違反了自然的簡諧性,導致簡單問題復雜化。“一分為二”雖然簡單明確,但由于量化之體的割斷性,因而失去了自發生成的原汁原味。陰陽觀雖然是以兩種屬性進行分析,但其結構不離能動和屬性不同于體的區分,與“一分為二”就有著本質的不同。尤為關鍵的是在陰陽觀中,真正的基元屬性還有一個道范疇,陰、陽、道三者統一才是陰陽觀的核心實質。同樣,因為道與陰、陽屬性的不可量值“通約”性,也不可以稱陰陽觀為“一元三分論”。也就是說“一分為二”、“一分為三”,不是不可以使用,但必須明確那只是在器物狀態下的方便說法,而非原則歸趨。必須明確的是,使用中要注意人為的割裂性、形而下性及結構的靜態性不符合事物的本然狀態,因此,不利于經世致用、濟物利民。這也正是未濟卦的本義所在。
《彖》曰:“未濟,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濟”,未出中也;“濡其尾,無攸利”,不續終也。雖不當位,剛柔應也。
[釋詮]《彖傳》說:“在背離兩分的情況下,也能通暢地達到一定的目的”,因為器物本身也有一個特殊不變的性質。“小狐貍即使渡到河邊”,也沒有擺脫它與水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關系,“尾巴沾濕,是必然結果”,說明規律是不能抗拒的。雖然它不想這樣,但其與水的主客關系決定了這件事的必然發生。
[把握]注意陰陽關系中主體的“變換不變性”,以及墨菲定律所言的“只要有可能,事情就會必然發生”的邏輯決定性。
《象》曰:火在水上,未濟;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釋詮]《大象傳》說:一如把火放在水上,必然兩相悖逆。所以,科學家十分謹慎地以形來分辨物體,又按照事物的性質進行分類歸納,以趨利避害。
[把握]所謂因物順情,就是根據事物自身的性質、特點,發揮其益,規避其害。而其前提是研究清楚事物本身。
初六,濡其尾,吝。
[釋詮]初爻:沾濕尾巴,不需要遺憾,也無須大驚小怪,這是必然的邏輯結論。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
[釋詮]《小象傳》說:“尾巴被沾濕”,狐貍與水就無法截然分判了。
[把握]俗語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說的就是必然性。但是,狐貍上岸后,就有了“狐與岸”的關系作用,就不再有“濡其尾”的必然性了。就是說,上岸前和上岸后相互作用的主體都是兩清的,有著不同的必然性。一方面是主客作用的主體改變;另一方面是同一主體在不同的時間段有了不同的作用對象。
九二,曳其輪,貞吉。
[釋詮]二爻:輪子本身是旋轉的,但其軌跡卻是線性的。找出主客體之間的線性作用關系表達,“式-能”不離的自然狀態就能得到完整的認識了。
《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之也。
[釋詮]《小象傳》說:主客相互作用的軌跡就是“中”,就是規律,就是道。站在“中”的立場分析事物,才能不偏不倚,客觀公正地、實事求是地、全面地分清事物的功能、性質。
[把握]此爻辭清楚明確地指出了“中”的本質,用的實質,即中庸之道,就是站在自然規律的立場上對待事物。而更為令人警醒地是,由此出發,我們才能夠真正明白“中庸之道”不但不是“和稀泥”,而恰恰是比單純的靜、動分析更為完整的動靜一體變化分析。這個一體不僅是對人們所和之泥的功用分析,而且是對草、土、水性質組分恰當比例組合的科學分析,是道學的產物,不是唯物論的感覺論、或唯心論的臆斷說。這樣也就避免了“心”、“物”、“道”的“唯”之一端的偏執和拘泥。
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
[釋詮]三爻:光有軀體,還不是一個完整的活人,那么從人格的角度上對待就會發現其危害。但若從物的角度來分析,我們就會發現這是大道所不能割舍的一部分了。
《象》曰:“未濟征兇”,位不當也。
[釋詮]《小象傳》說:“有缺失,就不能以完整的意義對待”,因為只是以空間性的位置來分析是不全面的,還必須同時考慮時間性的因素。
[把握]思-身;時-空。這正是陰陽觀的“變換不變性”。
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
[釋詮]四爻:有正確的思想為指導和推動,生命意識就會戰勝腐朽墮落觀念,從而“雖九死而其猶未悔”,要為人類的文明生存和發展而奮斗。一個大國一旦獲得了正確的治國理念,“三年”即可初見成效,“五年”就能形成良好風尚。
《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
[釋詮]《小象傳》說:“思想正確就不會做出后悔的事兒”,因為其志向正是實踐的必然結果。
[把握]“震用”,就是生命意識;“鬼方”,就是腐朽觀念。戰勝腐朽觀念的真正法寶是喚醒人們的生命意識。
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釋詮]五爻:思想完整就無所悔恨。公職人員的道德品質是通過公正行為和成功的事業顯現出來的。
《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
[釋詮]《小象傳》說:“公職人員的道德品質”,是通過一言一行和一點一滴做好事煥發出光彩的。
[把握]毛澤東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這正是對公職人員最樸實、最真切的高標準要求。
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釋詮]上爻:為了人們享受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奮斗,沒有錯誤。但是,若不計一切,一心只為自身享受做打算,那么就偏離了人間正道。
《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
[釋詮]《小象傳》說:“不顧一切,只為尋歡作樂”,就會因失去控制而貪得無厭。
[把握]《學易記》載李簡曰:“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一矢中的,揭示了《易經》的靈魂。
[總論]龔自珍《己亥雜詩》之一曰:“未濟終焉心縹緲,百事翻從闕陷好;吟到夕陽山外山,古今誰免余情繞?”此詩充分反映出“悖反”這一特性在生活中的無處不在。
但是,西方哲學的理念思維,卻決定了其邏輯推理“悖反”和“割斷”的單向性謬誤。大道無時不在,無處不在。時間箭頭是光芒四射的,而非只有一個方向。
就是說,“與時偕行”是正確的,但“與時俱進”就陷入了意志論的亢奮陷阱了。
可重復的才是路,才是道。在這樣的意義上卡爾·波普爾的證偽論才能找到落腳之處:證偽的不是規律,而是人的無限狂妄的錯誤理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