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這篇文章是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在《新京報》上發表的。袁偉時是繼美國媒體評選出拯救美國經濟十大功臣、世界十大領導人之后,美國媒體又評選出的“中國百大公共知識分子”之一。
新京報《孔子的眼睛太朝上》
《論語》是中國思想、文化很重要的一個典籍。《論語》的地位從宋代開始被抬得很高。作為一部古代典籍,它確實很重要。但是,有很多東西是牽強附會的,特別是在20世紀。那些一味吹捧《論語》,吹捧孔子的話,是信仰者的語言,而不是嚴格的研究者的語言。(看到這本人很好奇,看看這位教授級別的人物是怎樣研究孔子的呢?)
孔子作為思想家、教育家在中國歷史上有很重要的影響。要準確評價《論語》,要把它放到世界文化發展史這樣一個大框架下面。作為春秋時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是中國思想源頭具有原創性的思想家。作為學術研究來講,孔子也有他的弱點,與古希臘的思想家相比,孔子沒有那樣的思想高度。如果我們冷靜地思考,就應該承認這一點。(終于明白點了,看來這位教授把孔子的論語放到世界的大框架上研究,目的是想證明我們的祖先沒有外國古代的思想家強悍啊!奇怪,論據呢?)
孔子的貢獻大概在這幾個方面:他的倫理體系注重德化,這些方面對中國歷史的發展很有影響;他的政治思想傾向于尊重等級,向往西周的制度;他還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很優秀。至于后代帝王給孔子戴上各種帽子,主要還是他們想維持統治,因此利用了孔子。(原來作者講的孔子貢獻的幾個方面都是后代帝王給孔子戴上的帽子啊,這些帽子都是統治階級剝削壓迫人民的工具。這怎么能說是孔子的貢獻呢?看來這個教授不簡單啊!他對貢獻的理解原來是剝削和壓迫啊!)
筆者駁:教授說孔子的政治思想傾向于尊重等級,向往西周的制度。
1.我們先看看孔子的等級觀念:今天說的孔子等級的觀念一般指孔子的這句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究竟是什么意思?
《論語正義》說:“言君當思所以為君,臣當思所以為臣,父當思所以為父,子當思所以為子。乃深查明號之大者"。
《白虎通·三綱六紀篇》:君臣者,何謂也?君,群也,下之所歸心;臣者,纏堅也,屬志自堅固;父子者,何謂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子者,孳孳無已也。故《孝經》曰:父有爭子,則身不陷于不義。此先王之所慎,而治亂之紀也。”
這里說得很清楚,君臣父子都需要明白自己的責任,君自己做得端正,才能使下民之心自愿歸附;臣自己做得端正,必須堅持志向而不違背道義、禮義;父親要按照法度、規矩來教育子女,而不能感情用事;子女要使家族不斷地繁衍下去,而且父母有錯誤就必須諫諍而不是一味順從,否則便是陷父母于不義。
君王不盡君王的責任,無權要求臣民擁戴,也不可能得到真心擁戴;如果君王違背道義,成為虐民害物的昏君,就會被百姓推翻。臣子不盡臣子的責任,則對不起國家,更對不起百姓,君王不對這樣的臣子進行貶黜,就會使國家吏治腐敗,最終使國家滅亡、全國遭殃。父母不盡父母的責任,不僅自己將來無法得到子女的孝敬,而且更是父母的失職,一方面對不起祖先,另一方面也對不起子女,還會給社會造成危害。子女不盡子女的責任,使父母年老沒有生活保障則對不起父母的養育之恩,見父母有錯誤而不勸諫則是第一不孝。
人人盡責,國家必然安寧康泰,君王盡責是排在第一位的,其次是臣子,再次是父母,所以,上梁不正下梁歪。不能倒過來,也就是說,君王不盡責而只去要求臣民盡責,臣子不盡責而只去要求民眾盡責,父母不盡責而只去要求子女盡責,是不符合儒學之道的。但是,君王不盡責,臣子三諫而不從,可以辭官為民;但是,父母不盡責,子女三諫而不從,卻不能拋棄父母而不管。
我們知道,孔子的儒學思想源于《易經》,易經開篇語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行健”的意思就是: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按照自己特有的規律運轉,各歸其位,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不能顛倒。這樣才是健康的。如果有人硬要把各歸其位,各自履行自己的職責說成是等級,那這個等級就屬自然現象,就像月亮繞著地球轉,地球繞著太陽轉。如果反過來,就會亂了套,比如社會中的爺爺孝順孫子,婆婆伺候兒媳……我們在寫文章排列題目的時候,大小標題區別對待才感覺舒服,那就是一種等級現象。所以,等級是自然之道。
2.孔子向往西周的制度。根據是孔子倡導的“禮”是西周“禮”。
西周的五種禮制。即吉禮、兇禮、軍禮、賓禮、嘉禮。是指國家舉辦祭祀、慶典、征伐、待客等的一種組織形式。隨著社會發展,禮的外延逐漸擴大,后來演變成了一種合理的社會行為規范。
儒學的“禮”雖然來自周,但是和周的“禮”卻有本質不同。儒學的“禮”是個中性詞,筆者認為孔子講的“禮”,就是健康的社會秩序。所以不管什么時候,只要人類社會還存在,那么社會就需要秩序,除非人類消亡。所以個人認為,有些同志把儒學的“禮”等同于等級觀念,我認為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所以,資本主義國家有資本主義國家的“禮”,社會主義國家有社會主義國家的“禮”。而孔子倡導的大同社會的“禮”,從孔子的治國理念來看,這個“禮”,更接近界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之間的“禮”。這個“禮”,完全沒有等級觀念,而是我們今天以至于將來仍然要追求的“禮”。
禮崩樂壞,“禮”是指社會秩序,“樂”是指精神文明。一個國家政權分散,各自為政,地方割據,軍閥并起,工人不能正常上班,農民不能安心的種地,領導不像領導,干部不象干部,教書的不能正常教書,公共權力被濫用,潛規則橫行,企業不能按照規則組織生產,........民不聊生,怨聲載道,社會秩序混亂,稱為“禮崩”;“樂壞”是指人們道德淪喪,虛偽狡詐,誠信喪失,人心渙散,指鹿為馬,是非不分,權利至上,人心勢利,私欲橫流.....。物質上的貧乏不是一個國家滅亡的根本原因,禮樂優良的國家能夠創造無窮的財富。但是禮崩樂壞卻是一個國家走向滅亡的前兆。
由此看來,教授說孔子向往西周制度,純屬胡扯。孔子眼中的理想社會是什么樣呢?
孔子的社會理想,我們可以分成以下數點。第一,人民的基本需求必須得到滿足。《顏淵篇》“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這番話,其實體現出理想和現實兩個層面的論點。我常說:“對于一個即將餓死的人,饅頭遠比維他命顯得更重要。”因為從現實的觀點來看,如果人生要體現任何道德精神,其生活的基本需求都必須先受到保證和滿足,否則一切只能淪為空想。足食和足兵,都是為政者建立民信的首要條件。如在二者之間擇一,則必以“足食”為重。孔子十分清楚,“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老百姓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了滿足,社會才會變得安定及和諧。至于孔子后面的答復,是從現實生活提升到理想層次。從理想方面出發,人生的價值,必須以滿足道德的要求為優先。孔子言談中的“信”,就是屬于道德范疇之一。如在足食和民信之間作一選擇,則應以民信為重。因為孔子更加明白,倘若為政者不信守承諾,其所連帶的影響范圍,將不局限于基本需求一項。如果為政者能信守承諾,盡心履行德政,那么老百姓的基本生活要求,自然能得到保證和滿足。在同一篇中,孔子的****有若也對“足食”的主張,做出了補充說明。有若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這種“藏富于民”的政治思想,是建立人道社會的主要方針。第二,對于財富分配必須均衡。孔子在《季氏篇》開篇即說道:“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對于國家和社會而言,財富的分配不均衡,絕對是一種大患。想要達到絕對的均衡,是不可能實現的,孔子的意思是,只要在盡量平衡的原則下,老百姓即使貧窮,其心情既較能夠忍受,其生活也較能夠相安。為政者不需為了增加人口而征戰不休,而是應該依據現有的國力,盡心去建立一個公正且均衡的理想社會。第三,教育的普及和重要性。孔子認為,如果人民一旦富足,自會盡力追求安逸的生活。這和禽獸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呢?所以,一旦富足,還必須對老百姓推行教育政策。在《子路篇》中,孔子清晰的說明這一點。“子適衛,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古時候因為地廣人稀,有的諸侯們曾政策性的鼓勵增加人口。人口多了,那自然是讓其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這里的“富”,是指基本需求和生活需求。孔子所謂的“教之”,是指學習禮儀。而其最終的目的,當然是希望每個人都保持自身的品德,進一步達到“天下歸仁、世界大同”孔子眼中的理想社會。
以上三點,是既按照孔子的理念,也按照百姓的需求而設立的。從第一點的“足食”,就是滿足基本需求(衣、食、住),進一步伸展到財富均衡,最終將教育普及化。孔子理想中的“人道社會”, 基本上已經通過這三項,概略的給描繪出來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和社會理想雖然創建于兩千多年前,但我們可以發覺,它絲毫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我們今日所追求的社會,儼然是孔子心目中的“人道社會”。而更重要的是,它給生活在現今社會的我們,帶來了明確且真實的訊息。那就是如果各國為政者一昧只追求經濟發展,人類社會無限度的自由開放而不顧道德,最終將會出現人類自己毀滅自己的結局。按照教授的怪論看,孔子向往西周的制度,說明西周的社會還是很先進嘛!連我這個現代的人都想回西周生活啊!呵呵
【我注論語】
●無友不如己者
孔子的眼睛太朝上了,他沒有平等的思想,鼓勵大家跟比自己強的人交往。這也體現了孔子的局限,他不能跟各方面的人交往。關于交友,孔子在這里這樣講,但他又講過“三人行,必有吾師”。這兩處又有矛盾的地方,所以,對孔子的研究應該多角度。
筆者駁: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對待學習的態度。告訴人們:要認真對待學習,有了真才實學才會受人尊敬,對待“知”和“不知”的態度要忠信。一知半解時不要裝做有學問,自以為所有朋友都不如自己,那樣是學不到知識的的。學習上有了過錯就一定要改正,目的是要把真正的學問學到手。
“無友不如己者”,聯系這句話的上下文,明明是孔子談學習態度的,突出說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道理,告訴大家學習要認真,不能為了面子就自己糊弄自己。卻被袁大教授斷章取義的說是交友,難道特色社會里的大教授都是這樣做學問的嗎?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追求和而不同在任何文化體系里面都有,并不是中國思想特有的財富。以這句話作為標準,劃分君子和小人,就更加勉強。上層的統治集團內部的人可能會因為權力和利益的爭奪而勾心斗角,而下層的勞動大眾可能因為共同的艱難而相互扶持,更加講意氣。
筆者駁: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之間相處建立在公義仁道上,雖然意見不同但是可以和睦相處;而小人之間相處是建立在利益上,雖嗜好相同然各爭其利,固不能和睦相處”。
孔子的意思是不管任何人,只要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拆臺,口是心非,那就是小人。君子是仁義在前,小人是利益在前。世界文化各異,但內容實質卻有相通的一面,沒有人說這句話的含義是中國特有的。但做為中國人,難道不能為2500年前我們的祖先能有這樣的認識而自豪嗎?用這句話來劃分小人和君子又有何不妥?
●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孔子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對待其他人,這種胸懷很可貴。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這是孔子在當時社會形勢下很重要的政治思想,老百姓可以操縱,不要讓他們知道太多的道理,這是典型的愚民思想。
我心目中的儒家圣賢,從孔子孟子到董仲舒,他們做了一個籠頭,要給牲口套上,最好還掛上鐵嚼子,要把牲口管住。但他們的籠頭不是用繩子或皮條做的,更不是鐵的,而是用橡皮筋做的,對統治者有約束又不那么硬,很體諒很照顧,這就是儒家的禮義制度。他們套的也不是馬,而是虎豹,是猛獸。孔子和孟子想方設法給猛獸套上籠頭,卻總也不能成功。
儒家一般是站在三四分(偏向于統治者,但沒法家那么極端)的立場上說話的。(看來斗爭要擴大化啊,儒家、法家一起貶了,作為中國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深惡痛絕,莫非洋鬼子?)
嚴厲駁斥:堂堂教授竟不如三歲小孩,紅口白牙,顛倒是非。
原句:“子曰: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話就是說,詩、禮、樂這三樣東西是教育民眾的基礎,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詩禮樂,好,讓他們自由發揮,如果人民還玩不來這些東東,我們就要去教化他們,讓他們知道和明白這些東西。”你看,這才是“有教無類”的大教育家孔老先生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話,硬是被那些別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坳成了孔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撓人民知書答理尋求知識的愚民之術。
●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在孔子的那個時代,君子一般都是統治者,小人一般都是被統治者。(靠!看來對上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這句話的解釋不是很滿意,這里有意扭轉被動局面。為什么對孔老師這句話耿耿于懷呢?莫非你是個小人?哦,原來在孔子那個年代,當官都是正人君子,沒有小人啊!原來老百姓里面就沒有正人君子,都是小人啊!難道這是你的劃分方法,你孔祖宗這樣說過嗎?)
統治者一般都沒有衣食、溫飽問題,他們更多的在乎社會評價,歸屬感,自尊心,自我實現。而小人更多的在乎衣食溫飽,在乎利益,而不是規則。(上面誰紅嘴白牙的說:“上層的統治集團內部的人可能會因為權力和利益的爭奪而勾心斗角,而下層的勞動大眾可能因為共同的艱難而相互扶持,更加講意氣”。你這個教授真TMD死不要臉!)
這個從人格的理論上來說,應該獲得支持。(我支持你NN個腿)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基本的學說,是為統治者提出一個合理的主張,就是統治集團你要怎么統治。相對于法家,儒家重點強調說服,也就是思想控制,當然背后要以暴力作為基礎。這樣比較隱蔽,首先讓你心服,大體公平,然后再用暴力維持這種秩序。儒家設定的心服就是仁義這個標準,它在勸說統治者的時候就有兩個傾向。一個是要求統治者要大體公平,也就是要多自律一點,對老百姓要關照,別光把他們當牛馬來使。在這個背景下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它的意思就是讓老百姓閉著眼睛跟著走就行了,別讓他們明白那么多的道理,有過高的期望值。當然你大體上是公平的,這是很有利于統治者統治的一種方式。儒家是站在三四分(偏向于統治者,但沒法家那么極端)的立場上說的這番話。(不用看都知道你是漢奸了)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的需求層次高,有的喜歡下圍棋,有的喜歡書畫,李白、杜甫追求詩名……人的追求一復雜,進入精神層面,就千變萬化。人的追求往下走,像動物一樣只追求吃喝的時候,就越一致。越往上走的時候,就越不一致。有宗教情結的人甚至以吃苦為樂。這種不同,反而使競爭不那么激烈了,所以和。(不用看都知道你是漢奸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