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宋江招安的一點淺想
《水滸傳》中的宋江雖出身小吏,卻是一個想做封建社會中公認的賢能之臣的人,封建正統價值觀是他所信奉并且一以貫之的,如果他能真正得到提拔重用,他的目標并不難實現,他確實具備這種素質,但遺憾的是,既不忠又不賢又不才的高俅、童貫等人卻占據著高位,而像宋江這樣的有心報國滿腦浸透封建價值觀的人卻久不得志。更糟糕的是,在他落草梁山之后仍不忘實現他的理想,而梁山水泊成了他的本錢,用來曲線實現青史留芳的砝碼,于是他念念不忘招安,為招安費盡心機。
要知道,宋江是受封建文化影響很深的人,雖然不曾考取進士,獲取文名,但他清楚的知道,史書上什么樣的人能百世留芳,什么樣的人只能遺臭萬年。從“孔子作《春秋》使亂臣賊子懼”之后,中國的傳統史學界就發揚了這一傳統,忠臣無論下場怎樣悲慘,總是被大加褒揚,奸臣無論怎么得勢,一定不齒于世。符合維護封建統治、維護君主利益的事,就一定被大加宣揚,而歷朝正史也明明白白體現著這一點,宋江要想留芳青史,就必然要照這一套辦事,否則,梁山泊再興旺,只要自己不做皇帝,也只能被列入“流寇”一類的傳記中去,為后來君子所不齒。所以宋江不僅認為招安是自己的前途,而且也是水泊兄弟們的前途。那些大字不識、幾乎沒受過封建儒教文化沾染的好漢們不懂這些,甚至不在乎這些,他們雖然沒文化,但不能說沒思想,他們的人生哲學是現實生活教給他們的,只是這一套不見得符合朝廷的那一套,符合寫正史的文人的口味。但是宋江是不管他手下的兄弟們的想法的,即使知道也認為那是粗人目光短淺的見識,而他是要著眼長遠,不能只圖一時快活了事,他為了這個理想付出了很多,最后搭上了他所有弟兄們的鮮血與不情愿,終于換來了朝廷的褒獎,可以作為一個新的忠良報國的典范供后人效仿。
作為梁山泊主,他的善結人心與領導才能是足夠使的了,但他的封建正統思想觀念,是覆滅梁山的元兇,在思想上投降是真正的投降,當然對于宋江本人來說,他始終堅守著封建正統思想,可當他把他的思想強加給梁山,并作為行動綱領實施時,梁山的頭腦、精神開始真正傾向它曾對立的那個世界,它努力使自己融入那個它曾對抗過的社會,結果消滅了它自己。思想的控制比現實的壓迫更可怕,從梁山覆滅上可以得到證明,這也說明,反抗沒有一套屬于自己的理論,最終是沒有成效的。李逵、魯智深、三阮等雖然激烈對抗過封建統治,但他們除了認清統治階級的真面目外,并沒有一套完整嶄新的理論與跟他們對立的世界的哲學對抗,歷來起義的最大成果僅限于改朝換代,就有一個顯著的問題存在著:找不到改變人類命運的良方。所以雖然打了不少仗,死了不少人,不過暫時把壓迫減輕些,仍然因襲了舊制度,結果只相當于改良,只是代價又如此之大。
宋江既然沒有圖王稱霸的意念,那也只有走招安之路以博聲名于后,如果宋江沒有野心,做個普通人,倒也罷了,有了野心,可又顯其小了,才使得付出這么大的代價,可這種不高不低以求美名的人,自古以來不知道有多少?宋江自認為,付出如此代價在青史里得一美聲也算值了,可那里知道,歷史是前進的,封建正統觀念連同封建社會一起進了歷史博物館,而在不再有封建價值觀影響的后世人看來,宋江的形象已在他們心目中徹底破了產,宋江最看重的竟在后世子孫看來分文不值,這對謀求長遠的宋江來說不能不是個諷刺,他自以為獲得了子孫們的敬仰,結果只引起了后世的憤恨和責罵,而那些他手下的“莽漢”們卻贏得了人們永久的同情和欣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