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運動嗎
新知:“生命在于運動”是十八世紀法國著名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思想家、作家
及哲學家的伏爾泰的名言。這句話本意在于強調變革發展之于社會的重要性,后來則成為了一句流傳極廣的名言,尤其是用在體育、醫療、養生等方面。“生命在于運動”符合一般人的常識,因為長期堅持運動的人似乎比一般少運動的人要健康一些。現在肥胖者越來越多,且通常這些人又因此而滋生許多文明病、富貴病,并且這些人中很多是由于以車代步,缺乏運動鍛煉所至,所以更使人堅定認為“生命在于運動”這句話的千真萬確性。
清風:難道你不認為這句話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嗎?
新知:我認為就純粹的養生角度而言,它是偽真理。在論證這個判斷之前,我先講一個伽利略在比薩斜塔扔鐵球的故事。這個故事出現在許多中學的教材上,伽利略將兩個大小重量不等的鐵球一齊從斜塔上扔下來,結果它們同時落地,而不是象古羅馬權威亞里斯多德說的那樣是越重的東西就越先落地。但是,為什么人們在此之前都認同亞里斯多德的說法呢?因為亞氏理論符合人們的常識,比如羽毛很輕就落得很慢。殊不知羽毛落得慢的真正原因,不是因為它的重量輕,而是因為它的表面積大,而造成了空氣中的浮力增大的原因所至啊。
清風:你想說明什么呢?你想說明運動量小并不是造成身體狀況差的必然原因是嗎?
新知:是的,師傅你很聰明,哈哈。通常認為通過運動促進了新陳代謝,因此可以增進人的健康狀況。但是,這樣的理論是站不住腳的。比如許多運動員到退役之后卻傷病纏身,身體狀況并不好,壽命也并不長。比如相對更好靜的女人其基礎代謝率低于男人,而眾所周知女人在許多疾病上其發病率都顯著低于男人。各國統計的人類平均壽命記錄中,女人也比男人長六至十歲左右。有一個名為“難題”的笑話很能說明問題——
丈夫嘆道:“唉,我的體質越來越差了。”
妻子教訓道:“野象能活200年,而馴養的象只有80年壽命;牧養狗能活27年,而家犬只有13年壽命。生命在于運動嘛,誰叫你一天到晚象烏龜一樣縮著不動?”
不料丈夫說:“親愛的,請問烏龜能活多少年?”
清風:想必文中的妻子一下子肯定啞口無言了,因為烏龜是最少運動的,卻是動物中最長壽者。用活龜墊物及墊房基是我國的一個風俗,有報道數十甚至數百年后挖出的龜尚有活著的。其實在所有動物中,都是性情溫和的動物壽命長過性情暴烈的動物,食草類動物長過食肉類動物。總之,運動量小新陳代謝率低的動物壽命長過運動量大新陳代謝率高的動物。比如說蝙蝠和老鼠大小相似,體重相近,蝙蝠的壽命卻是老鼠的五倍。科學家認為,老鼠習性好動,能量消耗大,故壽命短;蝙蝠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洞穴里,只在晚上出來飛幾小時,白天則完全停止了活動,代謝率很低,故壽命明顯增長。就人類而言,其實也是如此,那些性情溫和且從事的工作屬于較為安靜性質的人普遍是長壽之人。比如說,僧尼、道士道姑、修道士修女及書法家、畫家、醫生等等。實際上,新陳代謝率理應減慢才是使人長壽之道,也就是說將生命時鐘撥慢也。一些動植物因為種種原因長時間處于休眠的狀態,其壽命更是被大大地延長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新知:我知道老師對十多年前國內出版的《生命在于靜止——中國傳統氣功養生真諦》一書極為欣賞,我最近在你那里讀了此書,也倍覺茅塞頓開也。只是,如果說生命在于靜止的話,人們也同樣會舉出許多反例來駁斥此論,如何來完善此論,還望先生明示也。
清風:確切地表達應是“生命在于在靜止中提高機體有序狀態”,如此則一切難題迎刃而解也。一個好吃難動,大腹便便,一坐下來不是打麻將就是看電視的人,確實其生活方式也是以靜為主,但是這能促進其生理機能的有序嗎?而中國乃至印度的傳統氣功(無論是佛家的禪定、密宗功法還是道家的各種養生術以及印度的瑜珈),其實也包括各種門類的現代氣功等雖然也是以靜為主,但是其特有的調身、調息、調心等技術卻能促進生理機能的有序,所以能夠收祛病延年之效也。簡單點說吧,常人如整天坐著帶來的是身上贅肉的增多及隨之而來的各種疾病,而氣功則能帶來真正的心平氣和及隨之而來的元氣能量的積累和生理機能的巨大改善及精神上的無比愉悅。
新知:將“生命在于靜止”進行重新的表述,即對靜止加以限定,則問題得以破解也。《宇宙全息統一論》及《生命在于靜止》這兩書都是老師認為有著巨大價值的著作,可惜還未曾引起世人的足夠重視。我相信在老師這本《經營生命》出版后,必將改變此兩書那“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局面。《生命在于靜止》此書其實從根本上講明了傳統氣功的真諦,其美中不足之處在于作者張文江、常近師徒二人受道家影響很深,因而在論述佛家及瑜珈等思想時往往套用道家之思路。相近者采納之,而有歧異者則駁斥之,并且還出現誤將瑜珈中的中經當做道家中的督脈之類的笑話。盡管如此,此書之光輝仍異常奪目,我感覺到老師關于氣功之本質方面的思想實受此書啟發也。
清風:說得非常對,于我心有戚戚焉。為了讓你確切地理解氣功的本質,我們可以再換一個角度,用現代流行的“熵”的理論來說明問題。以下引用一段《生命在于靜止》中的論述,來展開我們的討論——
在恩格斯看來,新陳代謝是一切生命現象的本質特征。現代生物科學證實了這一點,而熱力學第二定律,則從系統的角度,進一步證實了新陳代謝對于生命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生命體是一個系統。任何系統的內部組織都有一定的秩序,這就是系統的有序性。有序的反面是無序,也就是混亂。系統的有序性越高,表示這個系統功能越健全;反之,有序性越低,則表示這個系統功能越衰退。任何系統的基本功能都是維持、提高自己的有序性,但這是以消耗內部的能量為代價的。物理學中用“熵”這個概念表示系統中能量轉化已經完成的程度,其實也就是系統喪失能量轉化能力的程度。因此,熵這個概念反映了系統的無序程度,熵越低,系統的有序性越高;熵越高,系統的有序性越低。一個系統如果不從周圍環境吸收能量,必將造成系統內熵的不斷增加。熵極大,表示系統內部不再有任何能量轉化過程,達到了“平衡態”,即系統解體。這就是熱力學第二定律。對于生命來說,解體當然意味著死亡。
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定諤在著名的《生命是什么》的演講中,為生命科學引入了“負熵”的概念。他指出:“一個生命有機體在不斷地增加它的熵——你或者可以說是在增加正熵——并趨于接近最大值的熵的危險狀態,那就是死亡。要擺脫死亡,就是說要活著,唯一的辦法就是從環境里不斷地汲取負熵,我們馬上就會明白負熵是十分積極的東西。有機體就是賴負熵為生的,或者更確切地說,新陳代謝中的本質的東西,乃是使有機體成功地消除了當它自身活著的時候不得不產生的全部的熵。
新知:老師啊,以上這段文字讀得我頭暈腦脹啊。我覺得可以這樣說,傳統氣功就是一種最大限度地增進負熵(即使機體有序性的能力),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正熵(使機體無序的程度)的一種最優化的方式。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人的生命要消耗能量來維持,而任何的能量消耗都是對機體有序性的一種破壞。而氣功以靜為主,因而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能量消耗,同時通過特有的調心等方式,又最大限度地增進了機體的有序。世界上可以說難以找出第二種方式能夠實現“魚與熊掌”的兼得,即同時實現兩方面的效應,休息(能量儲備)與強身并行不悖也。
清風:常人如果不能理解負熵、正熵之類,那么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應該好理解了一些吧。任何維持生命的活動,都必然產生氧化反應,氧化反應的產物就是自由基,而自由基就是讓人衰老的東西。任何生命同時又在進行還原反應,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自由基,修復受損的機體。氧化反應到極端的地步,生命也就解體了。人每日的睡眠就是還原反應占優勢的階段,不如此機體得不到修復,能量無法積累。所以長期失眠的人會顯得衰老甚至百病叢生。而進行東方修煉術的鍛煉甚至是一種比睡眠還要好的休息,人體的還原反應可以達到極致。
新知:據研究茶中含有一種能大量消除自由基的成分,所以適度飲茶對健康大有益處。蔬菜、瓜果也有類似的成分,尤其是盡量生吃的話,效果就更顯著。總的說來,越是接近自然越原生的東西,就越能增強人體的還原反應并順利消除自由基對機體的破壞。而日常所說的垃圾食品,主要都是些氧化食物,油炸類、方便面、漢堡包等為其代表。這些食物能在人體內發生氧化反應,損害腦血管壁的正常分子結構,不僅有損健康,也易導致思維遲鈍。雖然身處現代文明的氛圍里,但我太想去那種如廣西巴馬那種長壽村里,過上那種一切都是無污染的,然后自給自足的生活。
清風:真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但恐怕只是葉公好龍吧。對于你這種六根不凈的人嘛,剛去可能新鮮幾天,但呆上十天半月,估計你就得哭著嚷著回到滾滾紅塵中了。
任何一樣西式運動在適量的情況下,雖然對增進機體的有序性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時又造成大量的能量消耗,需要專門的休息來恢復體力。而如果一個人整天坐著趟著,雖然能量消耗是減少了,但是心不可能靜下來,不可能對促進機體有序性起很大的作用,弄不好還會因氣血不調生出許多病來,所以也不是最佳的方式。而任何病理反應都是機體有序性受到破壞的反應,也就是說正熵在增加。而如果患上癌癥之類的重癥,則更是對機體有序性的極大的破壞,正熵會增到極大的地步,甚至造成人的死亡。許多癌癥病人到晚期“惡病質”階段時常常會瘦得僅剩下“皮包骨”一般,就是因為自身元氣能量受到極大消耗,因而呈現極度虛弱的狀態。
新知:在西方過去幾十年曾流行“庫珀理論”,由美國軍醫庫珀所提出。庫珀認為,健康程度的標志是全身的耐力,而耐力又是全身所有器官和系統特別是心、肺系統的健康的反映。耐力的關鍵在于氧,因此吸氧能力的大小,可以表明人體最重要的內臟器官功能如何,可以看成一個人整個體質狀況的最好標志。既然“有氧運動”是最佳健身方式,因此運動時間較長,運動時耗氧量大的項目如長跑、騎自行車、游泳、健身操等等就成了健身的首選項目。但是,這種理論一直受到相當的質疑,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庫珀本人六十余歲時即告別了人世。而在中央電視臺領跳健美操的健身明星馬華,2001年卻因白血病年僅40歲就憾別人世,這也為反對庫珀理論的人找到新的佐證。
清風:那你認為此種理論的主要缺陷在哪呢?
新知:依照此種理論鍛煉,人的心肺功能得到提高是無疑的,問題在于作為整個機體的有序性能得到多大的提高是值得存疑的。生命要得以維持,需要持續地進行氧化作用,而氧化作用所產生的自由基又是危害身體健康并使人衰老直至死亡的因素。所以,這就是一種矛盾,氧化作用就是一種雙刃劍。而氣功則是破解這種難題的最佳途徑,因為它在維持生命的同時,耗氧量降到極小的程度,產生的自由基可以達到最低水平。特別是練靜功時,有時呼吸都幾乎停止了,可以想見其基礎代謝率能夠降到何等的程度,因而豈不是真正實現了撥慢生命時鐘的效應了嗎?
清風:講得還行。我在這里插一句關于高山地區的人平均壽命長的問題。人們普遍把這種現象歸于高山地區的青山綠水,氣候宜人,物產豐富,空氣與水源未被污染等因素。最新研究發現,山區的低氧環境是減緩人體衰老,促使人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往今來,通過氣功鍛煉而獲得高壽的人是數不勝數的,比如著名的醫學家、道士孫思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幼時體弱多病,后研究醫學及丹道而重獲健康,享年百余歲,且在九十多歲時還在撰寫其醫學著作。實際上,除了動功、靜功之類,從廣義上來講,還有許多日常生活中的活動也帶有氣功的味道。比如,書法、繪畫、釣魚、織毛線等等,有這些愛好的人往往較之常人的身體更加健康。以書法為例,凡要寫得一手好字,其實就必須集中精神,端正姿勢,心平氣和,這中間已完全包括了氣功之三調的要素啊。故書法家普遍身體健康且高壽,即使是愛好書法的帝王也不例外。眾所周知,由于縱欲過度的原因,古代帝王普遍短壽,但是唯有幾個酷愛書法的除外。
新知:老師,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氣功中有許多動功,象書法繪畫這樣的廣義的氣功,也還是有些運動在內,或許有人又會認為生命還是在于運動了,對此又該做何解釋呢?
清風:在傳統氣功中,主要的都是以靜功為主。佛家以坐功為主,所謂參禪打坐是也。道家在以臥功、坐功為主,以煉內丹為旨趣也。傳統氣功中也有一些導引之術,現在稱之為動功,但其目的在于“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其運動量是非常小的,并且在于疏通全身氣血,增進機體作為一個整體的有序性也。這些動功可看作是對靜功的一種補充,其效力是不能與靜功相比的,要達到極高境界是非靜功莫屬的。所以,氣功中的動功與西式體育是有本質的不同的,因而動功中雖需有一小點運動量,并不能因此否定“生命在于增進機體整體有序性下的靜止”這一結論的正確性。
新知:師傅說得很對啊,在傳統氣功中從來都是以靜功為主的。現代人因為入靜困難且加之生活節奏又快,因而即使是練功普遍也以練動功為主,此并不說明動功比靜功優越。氣功鍛煉中,集中精神即意守本身也是一種疲勞,也需要一種循序漸進的鍛煉過程,因而對于初學者而言,一開始練靜功的時間不能過長,或從動功入手也是一個較好的選擇。佛祖打坐七天七夜而悟道,但他不可能一直打坐下去。象達摩面壁九年之類的故事只是一個美好的傳說而已,因此再超凡的高人也只能是以靜功為主,而要輔之以適當的動功或者其它一些日常的活動。這是因為任何一個姿勢時間久了都會造成一種疲勞,只是程度上的不同而已。比如佛家提倡的雙盤坐被認為是最能使人放松入定的一種姿勢,但初學者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才能適應,而一些高僧大德則往往可以持續打坐數小時乃至數日之久,但也有一個限度。
清風:我給你補充一句,在埃及有許多的金字塔,這種金字塔充滿了許多神奇色彩,吸引了眾多學者的極大興趣。據認為金字塔形狀是最能蓄積能量的一種形狀,所以在我看來佛道兩家都以盤坐練功為主是有道理的,因為這種姿勢也類似于金字塔形狀,最能促使能量的匯集,最有助于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
我覺得有一個世界偉人的故事,完全可以證明老師理論的無比正確性。這個人便是曾經帶領英國人民贏得反法西斯及二次大戰徹底勝利的著名首相邱吉爾,他那一句“我無以奉獻,唯有熱血、眼淚、辛勞與汗水”不知震撼了多少人的心靈。但是我這里卻要說的是邱吉爾的養生之道,他曾有一句名言,“能躺著就不坐著,能坐著就不站著。”這句話雖然不乏夸張,但他確實在生活中不自覺地運用了類似氣功的養生之道卻是事實。不管在怎樣緊張的局面下,他每天都要用兩個小時將自己泡在浴缸里放松心情享受寧靜,此時任何人不能打擾他即使是天塌下來也不行,這完全是一種另類的靜功。他平常還愛象女人那樣打毛線等,這是一種生活化的動功。所以盡管邱吉爾有一些不利于健康的習慣,比如從早到晚抽雪茄,脾氣怪異,生活無規律等,但他懂得入靜之道加之樂觀豁達,因而享壽九十余歲方無疾而終。
清風:有篇文章就叫“毛病不少,壽命不小的邱吉爾”,專門論述此邱氏養生法也。邱吉爾確實是一個世上少有的奇人,在二十多歲時方發奮讀書,后來著述甚豐,還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據說即使是象英國莎士比亞這樣的世界文豪,文章中所用單詞量也不過達到四萬多的水平,但邱吉爾則達到創紀錄的六萬多的水平。
不過邱吉爾如果生活再規律一點的話,肯定還要多活好些年呢。人們都知道生活規律可以增進健康,然而知其然卻未必知其所以然也。生活規律增進健康的原理同樣在于我們所說的在盡可能減少能量消耗的情況下增進機體的有序性。機體各器官的運轉都需要耗能量,當各器官運轉熟練后,就形成了習慣成自然的條件反射,就可以節約大量的能量。同時,器官的磨損也較少,其代謝功能減退也少,衰老速度相應減慢。如果個體生活規律打亂,各器官不適應,就會破壞機體各器官之間的協調共濟,失去內在平衡,導致代謝紊亂,加快衰老。
新知:說到這里,我想起熱帶地方的人普遍比寒帶地方的人短壽,就是因為那里的人新陳代謝快,生長發育也快,也就撥快了生命之鐘呀。
清風:說到生命之鐘,我想可以用最新的一些基因方面的理論來進行說明,讓你也開闊一些眼界吧。一個基因組內的所有端粒,即一個細胞里不同染色體的端粒都由相同的重復序列組成。染色體每復制一次,也就是細胞每分裂一次,染色體的端粒重復序列就要丟失一些,長度也就要縮短一些。端粒重復序列的長度可能起著一種分子鐘的作用。不同年齡的人的體細胞的壽命明顯不同,其端粒的長度也不相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縮短。來自新生兒的體細胞可在體外傳代培養80-90代,來自70歲老人的體細胞在體外只能傳代培養20-30代,而且端粒的重復序列長度也縮短很多。實驗證明,體細胞里沒有端粒酶的活性,所以體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也就縮短一些。隨著細胞不斷地進行分裂,端粒的長度將越來越短,當達到一個臨界長度時,細胞染色體會失去穩定性,使細胞不能再進行分裂而進入凋亡。
新知:太枯燥了,還是我來講點有趣的吧。發源于東方中國與印度的氣功(包括瑜珈)就是一種汲取負熵從而最大限度地抵消正熵的最佳健身方式,從精神而論也是一種最大限度地獲得真正持久快樂的方式。從生到死是一個正向的過程,而我們要延年益壽就要最大限度地減緩此正向過程。所以我們需要經常在山林勝地中去吸收那令人神清氣爽的負離子,我們要學習老師的堪稱文化負離子的理論,我們要逆向修煉,返本歸初,汲取負熵,最大限度地留住青春的腳步也。
清風:講得很好,盡管感覺你開始喊起口號來了。我們現在來回顧一下,以前我們將佛家道家都稱為無漏之學,實際上還是有漏的。只是修煉的程度越深,則漏的程度就越淺,生命的時鐘就撥得越慢也。當我們在氣功態下實現天人合一時,我們就無限地趨近于與那世界的本原永恒的潛態世界融合了,因而我們就無限地趨近于實現永生了。我們在講述佛祖的故事時說過,佛祖在青年時目睹了人之生老病死之痛苦,因而痛下決心出家修道以求最終的解脫。但是,擺脫生死之束縛只能是一種理想而已。佛祖本人在經歷了五十年的奔波傳道之辛勞之后,于八十歲時圓寂,在當時仍算是高壽了。其它如老子、呂洞賓等人壽享百余歲而無疾而終,世人譽為神仙,較之常人也可算是對生老病死的超越達到了一種顛峰之程度耳。
新知:其實世間萬物,只要它從潛態中顯化出來,就必然開始了生死之旅,這就是永恒的自然規律。又講到潛態的問題,實際上又回到了全息論的問題上了,我準備用廣義的熵的理論再來從另一方面論證一下全息論的思想。我們前面已多次講到過,整個世界的演化過程,是一個從潛態宇宙向顯態宇宙逐漸展開的過程。當經過多少億年之后,那時不知人類都已滅亡多少年了,這個宇宙又開始收縮,不斷地潛化,然后又回到奇點,重新大爆炸,重新開始新一輪輪回。當宇宙不斷地顯化的過程,其實就是從整體上不斷地從有序走向無序的過程。當然代價是必然要付出的,因為在宇宙在局部形成了許多有序的運動。比如產生了銀河系,銀河系中又產生了太陽系,產生了地球繞太陽,月亮繞地球的周而復始的運動。就生物發展而言,從無機物到有機物,然后是植物、動物、直至最高等的動物人的出現,標志著生物個體的有序性達到了一個最高峰。但是,生物個體的有序性卻是以犧牲整個宇宙的有序性為代價的。換言之,宇宙從潛到顯展開的過程,就是整體有序性的喪失與整體的熵值不斷增大的過程。
清風:美國學者里夫金在他的《熵:一種新的世界觀》中稱——
這個星球上的每一個生物體都仿佛是一個帝國主義者,都在掠奪能源和耗費能量。它讓能量流過自身系統,至少使其中的一部分能量將來不再做功。而且毫無疑問,即使是最小的植物也要靠制造整個環境的大混亂來維持自身的秩序,生命體內熵的減少是很小的,而整個環境能量的損失是巨大的。
依以上論點來看,生命成了有罪過的一種存在,這未免有悲觀主義之嫌,當然從自然界的立場而論,又有一定的合理性。
以前中學學生物學時,記得老師曾講過,生物系統就好比是一個金字塔系統。越高級的生物,從數量少來講就越少,只有這樣低等生物才可能養活高等生物。當今人類社會,人口數目已經是驚人的數字,因而必然地對環境將造成巨大的破壞。尤其是最為有著最高智慧的人類,具有制造與運用工具的能力,因而在征服與改造自然的途中,必然對自然界的破壞達到一個前所未聞的程度。頻繁的自然災害已經讓人類受到了許多懲罰,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國政府及學者的高度關注。
值得欣慰的是,東方氣功的精髓則是建立另一種人與自然的關系。在此種天人合一的關系中,不存在對自然界的任何破壞,而是與自然融為一體,進入一種自足的與宇宙混沌如一,圓融無礙的境界。這種境界,既減緩了對環境的無序破壞,又是對抗生命走向無序進程,從而最大限度地延緩衰老的最佳方式。
新知:很好,要建立和諧社會,首要進行環境保護,以建立與自然的和諧,然后再追求人與人的和諧才行啊。重新回到人自身而言,人的由生到死之過程,又重演了顯態宇宙的由生到滅的過程。人在嬰兒期是整體有序性最高的時期,隨著不斷地成長,局部(包括每一個器官,每塊肌肉,大腦中的每一功能區)的有序性不斷地得到提高,但是整體有序性不斷地喪失,因而到最后衰老至死也。所以,練功就是逆向修煉,以圖復歸如嬰兒般也。人之頭腦高度發達,七情六欲充斥,但此又是使人成為哺乳動物中唯一活不到理論壽命的動物(人之理論壽命在120~150歲)。所以一個人必須心平氣和,才能健康長壽。除了盡量少受情緒的干擾之外,盡量在生活中避免用腦過度,也是保持健康的要訣。
清風:在生活中,確有許多英才如文學家路遙、王小波,數學家張廣厚、陳景潤等人英年早逝,令人唏噓不已。但是,實際上大多數科學家尤其是自然科學家普遍享有高壽,盡管他們長期處于辛苦的腦力勞動狀態中。
新知:腦力勞動是一種復雜勞動,對身體健康有不利的影響是不能否認的。至于說許多科學家能夠長壽,那時因為他們沉浸在自己的研究中,少了許多世俗的情緒欲望干擾,并且少有頹喪之情緒,因為樂在其中也。從廣義上來說,這也符合一念代萬念的氣功原理,只要不是過度地無規律的生活,也就未對健康造成過分的影響。
清風:不是有科學家認為,人腦最多只開發了10%嗎,尚有巨大的潛能值得開發呀。
新知:此言也不假,人之大腦是任何高級的計算機都望塵莫及的。但是我認為若要真正開發人腦之潛能,那只能是修煉東方氣功一途,從而收健身與開智并得之效,而非單純地用腦去學習知識也。
清風:通常認為女人較之男人理性思考少一些,因而女人也就比男人長壽一些,可以這樣認為嗎?
新知:女人比男人長壽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女人在生活中所受壓力小一點,且可以通過傾訴與哭泣來緩解,而男人相比之下似乎缺少一些有效的宣泄渠道。男人容易沾染有抽煙喝酒賭博等不良嗜好,因而對健康的影響也要大得多。從生物學角度來說,如我們前面所說的女人的基礎代謝率較低就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生命的時鐘因而要撥得稍慢一些。當然最主要的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男人的性染色體是XY組合,而女人是XX組合,這就是問題的根本所在呀。
清風:何也?
新知:老師別裝了,你比我更懂呀。此表明就顯態程度而言,男人的顯化程度要稍高于女性一點,因而從局部的有序而論,男人強過女人,而從整體有序而論,女人要強過男人。比如說,男人的大腦有更明確的分工,左右半腦分管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而女人分工未如男人明確,因而具有一種混合性的直感思維。男人能完成一些沖鋒式的工作,這是因為男人肌肉發達,主要利用糖元作為能量的原因,因為糖的特點就是燃燒迅速,但是能量值不高。而女人工作的特點是馬拉松式的,因為她們脂肪組織發達,而脂肪的特點就是燃燒緩慢,而能量值高。從能量利用的角度來說,女人比男人高效而經濟。由于女人的性染色體是XX組合,還造成女人不容易受到一些基因變異性所致遺傳疾病困擾。而男人的性染色體是XY組合,不象女人那樣有兩個X,相互具有一種替代性,人從抗病力來講也比女人脆弱。
清風:你想要說的就是,男人從生物學角度來講比女人稍高級一點,因而也為這一點付出了健康要次一點的代價,是嗎?可我是贊成男女平等的呀,我在中學時有一天時值三八婦女節,還在語文課的例行三分鐘演講中作過“巾幗何須讓須眉”的演講啊。
新知:老師誤解我的意思了,我沒有任何男女不平等的意思。只是純粹從全息論角度出發,不光是人類,任何陽性的生物,都更加顯化一些,因而表現得更加好動且更能夠勝任一些復雜的事情。但是,這本身就使得其潛態的整體有序性、和諧性就要喪失一些,生命就要顯得脆弱一些。簡單點說吧,就是陰性的東西更具有和諧性的特點,且生命力更強大。可資證明的報道如下——
先有男性還是先有女性?英國科學家喬爾等人找到明確答案,男人本來就是女人,是由女人“改造”過來的。當卵子受精而形成“合子”以后,帶有染色體X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得到XX合子,將發育成女性;而帶有染色體Y的精子與卵子合成XY合子時,就發育成男性。
經研究發現,性染色體Y還存在一種特殊的蛋白質H-Y抗原,是性染色體X所沒有的,它在胚胎發育中對生殖腺具有定向的作用。原來,胚胎未分化時的原始性別都是女性,在正常情況下,原始性腺與H-Y抗原接觸而互起作用,便雄性化而發育成睪丸,從而分泌出雄性激素,促進雄性器官的成熟和雄性特征的發育,同時抑制雌性特征的出現,成為男性;相反,要是原始性腺沒有H-Y抗原的作用,就會自然而然地發育成卵巢,分泌雌性激素,成為女性。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女性先于男性而存在,男性是由女性“改造”過來的。
就文化領域而言就更是這樣呀,比如老師這本書主旨是對東西方文化進行比較評介,又因為西方文化是陽性文化、主流文化較為人們熟悉,所以老師重點還放在介紹在當今社會非常急需的具有和諧性特點的東方陰性文化呀。
清風:我不與你談文化的事,我這等俗人只對男女差別之相關討論感興趣。似乎按照你的理論,男人是外強中干的動物,因而“男人更容易受傷”呀,哈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