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李自成與《大秦嶺》
以史為鏡,可知興替。熟諳歷史的毛澤東對古往今來、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教訓,特別是對明末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占領北京,取得政權后,居功自傲,貪圖安逸,結果導致失敗的歷史教訓,格外重視。早在延安整風期間,毛澤東即指示將郭沫若論李自成的史學論著《甲申三百年祭》作為整風學習的重要文件。他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說:“近日我們印了郭沫若論李自成的文章,就是要叫同志們引以為鑒戒,不要重犯勝利時驕傲的錯誤。”他一再強調說:“小勝即驕傲,大勝更驕傲,一次又一次吃虧,如何避免此種毛病,實在值得注意。”
1949年3月,七屆二中全會結束后,黨中央決定離開西柏坡村,進駐北平。這意味著一個新的重大的歷史轉折,革命要進人一個新的時期。毛澤東興奮不已,徹夜難眠,他想起了黃炎培的一次談話。黃說:縱觀幾千年中國封建王朝的興衰史,都是創業艱舍奮斗,當政腐敗,結果被人民所推翻,幾乎成了一個規律,迄今為止,還沒有哪一個王朝跳得出這個周期律。當時毛澤東胸有成竹地說:“我們能跳出周期律,因為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這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告誡全黨“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要警惕糖衣炮彈的進攻。”號召全黨:“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在進北平前夕,毛澤東把身邊工作人員召集起來,他說:“同志們,我們就要進北平了,我們進北平不是李自成進北京;他們進北京就變了,我們共產黨人進北平,不能以功臣自居,不要搞腐化,不許享樂,要堅持繼續革命……。
1949年3月24日凌晨,毛澤東等黨中央的領導同志,來到北平城。登車前毛澤東風趣地對周恩來等領導同志說:進城去“趕考”,“我們決不當李自成!”進城以后,毛澤東是以一個“考生”的心理準備和工作姿態,嚴格要求自己,薪奉甚薄,生活十分儉樸。
這一上是毛澤東對待成績新中國成立的態度。
再看看我們的《大秦嶺》紀錄篇的播出,活脫脫一個新的李自成出現了。贊譽之詞淹沒了一切,有的人忙著領獎,有的人急著表功,有的人急著做講座,有的人急著簽名售書,急著推出CD,好大喜功,文過飾非,陶醉在一片贊譽之聲中,忘乎所以,已經不知道東南西北。聽不進任何逆耳之言。
老子說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對于網友發現總結出來的解說詞中30多處明顯的的錯誤,沒有一個主創人員認真的作出回應,表明虛心接受的態度。殊不知不認真聽取糾錯的意見,肆意流傳錯誤的東西,流傳到國內是丟陜西的人,流傳到國外是丟中國的人。讓人感覺到整個陜西人的人文水平連一個初中生都不如,如此不但展現不了陜西的人文底蘊,粗制濫造的作品只能給陜西人臉上抹黑。
2月2日,下午兩點半,由中國樓觀臺道德經研究中心舉辦的《大秦嶺.高山仰止》座談會在省政府文史館,科技廳三樓會議室召開,曹衛民、劉牧之。鄭山莙、陳永利等人對大秦嶺存在的問題錯誤予以系統總結西部網進行攝像。
曹衛民說:
由陜西電視臺歷時一年拍攝的八集紀錄片《大秦嶺》總體來說雄渾大氣,對宣傳陜西,宣傳秦嶺定會起到積極的作用。但幾乎集集都有明顯的錯誤,尤其前幾集可以說是漏洞百出,慘不忍睹。以下為本人不完全發現匯總,希望撰稿人能嚴謹些,希望陜西電視臺能在二次播出前將錯誤進行修正:
歌詞“泠風”不是冷風。
第一集 1. 將藍田猿人的發現地“公王嶺”錯寫成“公亡嶺”;
2. 解說詞說 “公元前451年,奴隸制的蒼茫暮色悄然落下,一場新的社會變革,正在醞釀之中。”有誤,我國歷史由春秋進入戰國是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史稱戰國);
3.解說詞
4. 解說詞 “始于公元前342年的商鞅變法”有誤,商鞅兩次變法時間分別是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六年)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十二年);
5. 解說詞說“關中平原的小麥、玉米,成都平原的稻谷、果蔬,源源不斷充實著秦國倉廩,秦國擁有了一南一北兩個巨大糧倉。”有誤,當時玉米還未引入中國,建議更改為谷物;(根據各省通志和府縣志的記載,玉米最早傳到我國的是廣西,時間是1531年,距離哥倫布發現美洲不到四十年,從1531到1718年的不到二百年的時期內,玉米在我國已經傳遍二十省。)
第二集 1. 解說詞說劉邦“從藍田翻過秦嶺,搶在項羽前面,攻入秦國都城咸陽,將秦二世趕下王位”說法有誤,當時秦二世已經被趙高殺掉四十多天了,劉邦入關中是將子嬰趕下了王位;
2. 解說詞說劉邦“再次走在幾個月前還意氣風發,最終攻占咸陽的子午古道上”有誤,劉邦是經武關、商邑和藍田翻越秦嶺攻占關中咸陽的;
3.復旦大學的鄒逸麟教授在介紹褒斜古棧道時說:“褒斜道就是一條褒水,一條斜水,褒水北面入渭河的,斜水南面入漢水的,”將原本流入漢江的褒河錯說成流入渭河,將流入渭河的斜峪河(石頭河)錯說成流入漢江,剛好說反了;
4.解說詞說“劉邦和張良統率的十萬大軍,已經兵分兩路,悄悄地繞過褒水,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劉邦的十萬大軍從天而降,他們從大散關越過秦嶺,進入楚軍鎮守的陳倉,”這是大錯誤,《史記》記載是“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韓信的杰作,和張良無關。(當時張良本人不在漢中劉邦軍中,而在韓王成處,次年才棄職歸漢。);
5. 解說詞說劉邦“想起被貶為漢中王的艱難歲月”有誤,劉邦曾被封為漢王,而不是漢中王;
6. 解說詞說劉邦“又力排眾議,把都城從洛陽,遷至緊靠秦嶺的長安”有誤,當時還無長安城,當時先遷都到櫟陽(現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官莊、新義、東西黨家、南丁、花劉、湯家村一帶,)兩年后才遷到長安的長樂宮;
7. 解說詞“從漢高祖劉邦立朝建國,經歷文景之治,到漢武帝即位,漢朝七十多年的休養生息,國力空前壯大。”不準確,從劉邦立朝建國到漢武帝即位總共才66年時間;
8.. 解說詞“公元前138年,26歲的張騫,告別博望村,翻過秦嶺,來到長安,”有誤,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張騫被封為郎,已在長安,建元二年(前139年),張騫奉命率領一百多人,從隴西(今甘肅臨洮)出發,開始出使西域。
第三集 1. 解說詞說玄奘法師“在翻譯完成他從印度帶回的600余卷佛教經典之后,溘然長逝。”有誤,玄奘法師一生共翻譯完成了1335卷佛經;
2.玄奘法師在玉華宮圓寂后,先被葬于白鹿原的云居寺,后遷葬于樊川 “少陵原”畔的興教寺,解說詞誤為“少游原”;
3.“張國剛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唐史學會會長
‘因為武則天她說她是菩薩轉世,是東方女主臨朝,《大云經》里有為她,佛經為她即位當皇帝造輿論。’
孟憲實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就說大在東方會有女主登政。那中國正好是東方么,女主當政那不就是武則天嗎?所以武則天覺得這也是佛教中冥冥之中對自己的一種支持,’”說法不準確,《大云經》中“天女凈光,當王國王”被薛懷義篡改成“彌勒下生作女王”,而由印度僧人菩提流志翻譯的《寶雨經》杜撰了“東方女主臨朝,女菩薩在中國做皇帝”的預言;
4.武則天出家為尼近四年的感業寺位于當時禁苑的西北角(今日的未央區漢城遺址六村堡街辦感業寺小學),解說詞誤為感業寺位于秦嶺山中。
第四集 1. 解說詞“孫思邈被中國道教尊為醫圣”有誤,歷史上被尊為醫圣的是東漢的張仲景,而孫思邈被尊為“藥王”。
2.上海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謝維揚教授說的“《史記·老莊申韓列傳》”和后面解說詞說的“《史記·老子列傳》”均有誤,應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3. 解說詞“說經臺前這塊《大唐宗圣觀記》” 有誤, 《大唐宗圣觀記》這塊石碑在樓觀臺腳下的宗圣觀內,不在說經臺前。
4. 解說詞“早年的唐玄宗,卻是把大唐王朝推向貞觀之治巔峰的重要人物。”有誤,“貞觀之治”是指唐太宗李世民執政二十三年(公元627年-649年)時期,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才出生,他執政四十四年(公元712年—756年),其中“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13—741年)是唐朝最為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他是把大唐王朝推向“開元盛世”巔峰的重要人物。
第五集1. 北京師范大學城市資源學院康慕怡教授說:
“西安呢我們把它叫做‘自古帝王都’,有十幾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建都歷史超過兩千年.”有誤,西安建都歷史一千一百多年,沒有超過兩千年;
2. 解說詞“由古老渭河養育的最后一個統一的龐大帝國唐王朝,終于在公元703年遷都洛陽。”有歷史性錯誤,唐王朝的末代皇帝唐昭宗李曄在公元904年正月被朱溫派兵脅迫遷都洛陽,這才結束了西安的建都史。
第六集山水畫家萬鼎常年在秦嶺的深處游走,感悟著這座山給他帶來的一切。現在,他準備畫一幅秦嶺的長卷,擺在他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將這樣一座大山描繪在他有限的畫幅里。”與本集主題講述朱鹮不符,感覺非常生硬和莫名其妙,是硬塞進去的內容,易讓人產生懷疑。
第八集解說詞“毛澤東就深感其美,百忙之中寄情書抄了這首長達88行的詩篇。”有誤,《長恨歌》全詩長60行,毛澤東僅親筆書寫了其中前16行,抄到“驚破霓裳羽衣曲”即止。
劉牧之發現《大秦嶺》中存在以下問題(與曹衛民重復的略去):
一 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姓名誤為“趙仆初”。
二、地名與方位的錯誤。例如,白鹿原在秦嶺山外,不在“秦嶺山區”,感業寺也不在“秦嶺山中” 。玄奘法師后遷葬于樊川 “少陵原”畔的興教寺,不是緊依秦嶺的“少游塬”興教寺。
三、某些概念和說法不精細。例如,第三集中,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允吉同期聲:“但是現在看起來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成就最高的作品,還是他隱居輞川以后,特別是寫的叫《輞川集》20首。”這里對《輞川集》交代不清,給人造成《輞川集》僅僅是王維一個人的二十首詩的錯覺。《輞川集》實為二人合集。天寶三載至十五載之間,王維常居輞川,和友人裴迪賦詩唱和,為輞川二十景各寫了一首五言絕句,共得四十篇,結成《輞川集》,第三集,解說詞,公元819年正月,“被譽為‘百代文宗’的文學大家、吏部郎韓愈,卻情緒低沉,無奈與絕望籠罩心頭。”韓愈諫迎佛骨時,官職不是“吏部侍郎”,而是刑部侍郎。據史書記載,韓愈因此被貶潮州刺史后,同年冬,改判袁州刺史,后召拜國子祭酒,轉吏部侍郎。
四、常識性錯誤。例如第三集中的解說詞說:“就在鳩摩羅什圓寂200年后的公元618年,大唐帝國的建立使得經歷四百年分裂與戰亂的中國,再一次迎來了和平統一的曙光。”唐的統一不是“和平統一”;經歷四百年分裂與戰亂的中國也不是唐統一的,唐的建立更不是“曙光”,在此之前,隋已經統一過全國了。再例如,第二集,解說詞:公元263年,曹操離開漢中54年后,曹魏大軍兵分三路,攻入成都,前后持續465年的大漢王朝,徹底滅亡。公元220年,曹丕建魏,東漢實際上就已經結束了。怎么把和魏蜀吳并立的地方政權蜀漢也算到“大漢王朝”里面?何況,西漢和東漢之間還夾著一個王莽的“新”,怎么是“前后持續465年的大漢王朝”?第三集,解說詞中講到,高僧懷仁和尚集王羲之的字來對應李世民的文章過程中,奏請朝廷昭示天下,誰能獻出碑文中急需的一個字,賞一千金,說,“這就是成語‘一字千金’的典故。”成語典故“一字千金”,最早出自《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召集門客著《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這里可以說:“后來此碑的拓本被稱為‘千金貼’”穩妥些。
五、選材上新瓶裝老酒,缺乏創新,并且有嚴重缺失。八集系列片中竟然沒有給五岳之一的“華山”足夠分量的篇幅。以華山的重要性,華山的風光和人文特色,單獨做為一集,都不過分。
六、思想上忽視儒文化,甚至貶低儒教。例如,整個八集系列片沒有提及張載、馮從吾等關學。再如,第三集,片尾,復旦大學宗教學系教授王雷泉的同期聲,所講韓愈遇見大顛禪師那段兒本來就是“據說”,不怎么可靠,并且帶有明顯的揚佛抑儒的傾向。細讀《諫迎佛骨表》,韓愈反對佛教,并不是對佛教的教理、教義茫然無知的無的之談。韓愈和僧人有交往,他的的詩一直就受著佛教的影響,并不僅僅是“晚年的作品,里面有大量佛教的影響。”更不是遇見大顛和尚后才“觸動很大”。 “他到晚年還是偏重于佛教學的影響”這個結論也缺乏根據。其實,韓愈年僅五十五、六,就因“進補”而亡,晚年受道教的影響更大。
七、好大喜大,因為一味地追求“大”,措辭失于客觀,恐惹外省人見笑。例如,第三集中一專家說鳩摩羅什是對中國佛教貢獻最大的一個人,因為中國佛教幾大宗派的主要思想都是鳩摩羅什翻譯過來的。事實上,華嚴宗特別是唯識宗的學說鳩摩羅什很少介紹或者根本沒有介紹,凈土宗、律宗也不是鳩摩羅什的興趣所在,后世最流行的禪宗也不是主要來自就鳩摩羅什的翻譯,而是《大乘起信論》以及慧能的《壇經》等一代又一代祖師們的大膽創新,鳩摩羅什主要是翻譯三論宗的學說。解釋詞中還有說唐代的佛教“對整個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事實上只是對東亞的日本、朝鮮半島和越南產生了影響,對其他地方的影響基本沒有或者也很少很弱。解釋詞中說武則天時,“長安城內早已是佛學鼎盛,國人幾乎到了無學不佛的地步。” “無學不佛”這個詞用得也太“大”,很失當。
八、因為愛,便想當然的主觀臆想。第三集,解說詞,“位于關中平原的歷代帝王陵墓,幾乎都選擇了與秦嶺隔水相望的形制。說,因為源頭聯在遙遠的昆侖山,所以秦嶺山脈就成為建都關中平原歷代帝王的龍脈。” 秦嶺山脈成為建都關中平原歷代帝王的龍脈,這一說法不知從何而來。既然秦嶺是“龍脈”,建都關中的歷代帝王為什么不直接把陵墓建在秦嶺上?其實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用“中國古老風水學”解釋,秦嶺北麓并不是什么風水寶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和咸陽相反,秦嶺和渭水之間為“咸陰”之地,歷代帝王自然不會選擇那里做為自己的陵寢之地。如果非要選擇葬在秦嶺,南麓才是所謂的“風水寶地”。因為要翻山越嶺,所以無奈,才選擇了和秦嶺“隔水相望”的“咸陽”之地渭北。
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舉辦座談會 研討《大秦嶺·盛世佛音》李利安所長對大秦嶺盛世佛音指出了25處錯誤和不足。
http://www.zhfgwh.com/news/Domestic/8451.html
中國樓觀臺道德經研究中心的陳永利,西安老子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發言指出高山仰止以集的明顯錯誤。
1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茲看到《易經》后,受到啟發,認為提出二進位思想的是中國的群經之首《易經》。老子和二進位沒有直接聯系。
2德國哲學家尼采在閱讀《道德經》之后說,老子思想“像一個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這句話是道聽途說,以訛傳訛。我至今沒有找到尼采的有關文集中找到這段話。倒是尼采說自己的書《查拉圖士特拉》像一個取之不盡的源泉,任何容器放下去無不滿載而歸的。做學問一定要言之有據,道聽途說不是對學問負責的態度,一句話不認真。
3 解說詞:謝陽舉西北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乍聽起來,有點冷酷無情,天地和圣人好像都是冷酷無情的,但是其實不然。
解說詞中,謝陽舉只說了半句話,被編導自以為高明的切換掉了。專家表述自己的學術觀點,無論對錯,讓人家至少把一句話說完。你讓專家表明學術觀點還是讓專家說對口相聲。
4樓宇烈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老子》里有一句話叫做:虛懷若谷.
老子一書全文中找不到這一句話。只是在第十五章有:曠兮,其若谷。沒有就是沒有,你不可以亂說。
5 不遵循“道”,也就是不遵循宇宙萬物衍生規律,那就是失德,失德所導致的結果是這樣的:
……
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廢,
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
這一段論述完全是東拉西扯,牛頭不對馬嘴。原文見38章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而后面的論述論據是第三十九章的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論述的是真理的唯一性,天地萬物都有自己堅守不變的原則。作者卻憑自己的初淺理解亂解一通。論點和論據根本不對頭。
6 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最后的結語。“2500年前,就在老子宣講《道德經》的地方,如今早已是人去樓空,只有那巍巍秦嶺,青山依舊,寧靜安詳。”一句“人去樓空”把陜西道學文化在全國的優勢成績努力可以說一筆抹殺。如果說人去樓空,任法融作為道教協會的會長,樓觀臺的主持在哪里干什么?陜西近年來搞了多少具有世界影響的老子方面的學術會議,出版了多少相關學術著作,成立了多少學術團體。怎么就人去樓空了?
如果把中國的名山大川比作一部部世界文學名著,那么,秦嶺就是名山大川中的《紅樓夢》,一部百科全書,因此我們的好多專家被迫在一個自己并不熟悉的領域充當教師,以己之混混使人昭昭。
這真應了毛澤東的話,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而我們的好多專家學者是幼稚可笑的。令人遺憾扼腕的是至今沒有一個人一個組織來出面對解說詞中的錯誤承擔責任,對觀眾有個交代,恣意流傳錯誤的東西,給陜西給大秦嶺造成負面影響,丟陜西的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對大秦嶺父親山的敬畏需要大家認真面對其中的錯誤,錯了不要緊,改正過來就是了。大秦嶺是陜西對全國,中國對世界宣傳的名片,不是那個撰稿人,編導自己的褲頭,有個破洞,自己愛怎么穿就怎么穿,大家包容不包容無所謂。共產黨最講認真,如果不認真了沒有這個起碼的態度,什么樣的笑話弄不出來,什么樣的人他們不敢丟。
《大秦嶺》不要做李自成,否則就難免一敗涂地,喪失一切暫時得到的成績。按照毛澤東的態度,《大秦嶺》的播出取得的成績只是陜西在宣傳大秦嶺的萬里長征邁出了第一步,而且這一步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依靠群眾發動群眾參與糾正,如果這點成績就覺得了不起,那是比較渺小的,遲早要走李自成的覆轍,難免霸王別姬的命運。所以勸告編導組,早些清醒起來。
在我看來大秦嶺的這些錯誤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比如大秦嶺的解說詞,完全可以在沒有播出之前,發到相關專家學者的手里征求意見,這樣百分之九十錯誤就可以提前消滅。為了防止這樣的錯誤再次發生我提出以下要求。
一《大秦嶺》節目組撰稿人必須就《大秦嶺》出現的錯誤,對所有三秦父老,對全國人民公開道歉,承擔責任,保證不犯此類低級錯誤。
二 對于給《大秦嶺》指出錯誤提出建設性意見的要公開表示感謝。
三對于存在的明顯錯誤,要給所有CD光碟配發文字糾錯說明,以挽回影響,端正態度。
四對于此類重大題材必須形成良好的工作機制,提前爭取群眾,專家等多方面的意見,集中群眾的智慧,把作品搞的更好。所謂的精英路線,以為幾個人就可以包辦一切搞出好作品是走不通的。
五 《大秦嶺》總共八集,花費據說750萬元,最應當大力宣傳的華山卻沒有影子,不知道是何原因,希望省委宣傳部門,予以調查,其中是否有腐敗行為,能否給大家一個明白?
西安老子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
中國樓觀臺道德經研究中心網站站長
陳永利
電話: 15934855183 87762379
2010年2月10日9:40:0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