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與鄉村建設
(本文根據某次談話的內容補充整理完成)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說的“和諧”這個詞比較多一些,在社會上非常流行。這跟當中央提建設和諧社會的說法有關,前幾天在人大開了一個新農村建設與和諧社會的人文論壇,看來和諧也成為我們鄉村建設的主題之一了。
說起“和諧”,可能更多地需要與我們的社會傳統相關,尤其是來自儒家的傳統?!昂椭C”在東方看來可以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二是人與社會的和諧,三是人與自己的和諧,其三又可分為人與自身生理的和諧,與自身思想的和諧。以下分別就東西文化和各學派之特點談談我對和諧的理解。
東方的學術可以分為兩個源流,一個是印度的瑜珈——佛教,另一個是中國的“易”。這兩個源流都偏重于對和諧的追求。
印度的瑜珈——佛教一脈,古瑜珈側重于通過冥想實現人與自身思想和社會的和諧,通過修煉瑜珈實現與自身生理的和諧。佛家是集古瑜珈諸派之大成的學派,其基本的原理和脈絡也是相似的。
“易”是中國的各學派的始祖,后世學問皆不出“易”。陰陽相易理論是易意的根本,可謂包羅萬象。簡單來講,易包含陰陽,中國古人能夠通陰陽互變之道理,即表明中國文化是包容的,是講和諧的。
此后逐漸衍生出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各有其偏重。儒家偏重于修身養性,積極入世,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實現個人與自身與家庭與社會的和諧;道家偏重于悟解大道,實現與大自然的和諧,通過養生修仙(仙乃是長生之意)實現人與自身生理的和諧,道家思想應用到治理國家,就產生了對后世影響很深的“黃老之術”即無為治世;佛教傳入中土之后,受中國本土文化之影響,發生了一些變化,比如吸收儒家的積極入世的精神,歷代佛家子弟均有介入朝代更替的史實,吸收道家和醫家的傳統,形成獨特的佛門武術醫學等養生健身方法;醫家依據易和《黃帝內經》的基本原理,側重于通過調整人于自然和自身的和諧來實現人的養生保健、祛除疾病的目的;墨家崇尚非攻,反映了小農安居樂業的理想追求;兵家和法家是中國各教派中影響略微小的,盡管從表面上看來與和諧似乎不相關,但是仍然與和諧有著莫大的關系,兵家的最高戰爭策略是“全勝”即“不戰而屈人之兵”,法家產生的基礎也是出于維護社會秩序的,后世中國社會在數千年間通過配合禮教來治世(即我們今天講的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這說明中國的法家已經是和諧化了的,只是禮教的補充。其他學派的思想就不一一論述了,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和諧為核心的。
值得說明的還有三點,其一是在王朝的初期,因戰爭破壞極大,大多實行道家的“無為之道”,與民修養生息,初期的帝王也大多勤儉節約,很少作為。幾代之后,國家社會開始積累豐盈,國家進入盛世時期,這時大多對內實行禮儀教化,對外實行霸道,建立相對和諧的國際秩序,到了中后期,王朝內部大多開始割據,形成大小不一相對獨立的諸侯,這是有的諸侯開始憑借武力和法制實現國家的重新的統一,例如漢唐明清,因此形成數千年的王朝更替周期;
其二是儒家化了的中國各學派。漢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后,儒家成為王朝的學術正統,儒家的思想開始滲透到各思想流派之中,以和為貴崇尚和諧成為中國的主流思想,并且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主體性格;
其三,中國式的和諧即是包容,是海納百川,是兼容并蓄,是同化化解矛盾,是不斷的調和矛盾,這也是中國后世社會數前年不再明顯演進的主要原因。
我們再來談談西方社會。西方社會是講斗爭的,講矛盾的,講對抗的。整個西方社會即是如此,有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的階級,有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對立的意識形態,有現代化工業化和后現代主義的對立。馬克思分析得西方社會比較到位,正如其哲學一樣,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是不可調和的,西方社會即是如此,兩個矛盾的對立斗爭無法調和,只能一個消滅另一個(在一方看來),由此產生的社會思想均以對立和斗爭為基礎,講究勢力對比講均衡。譬如西方的法律、契約、團體組織非常盛行,這些均是斗爭對抗必然的產物。
這一點在經典的馬克思主義學說里表現得非常明顯,無產階級革命勝利之后,必然要消滅所謂的各剝削階級,用“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說的比較恰到。革命徹底(矛盾激化)是這種認識的極端表現,革命到了最后往往剩下自己了,所以后世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者)往往進一步徹底化,最后將自己革掉,譬如前蘇聯的大清洗,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這種,矛盾對立的社會基礎,是不允許和諧的存在的,傳統的社會似乎更為明顯,歷史上蘇聯的修正主義曾經試圖將共產黨變成蘇聯黨,就曾經遭到傳統馬克思主義者的反對。
中國黨和政府近年來不斷發出和諧的信號,從“以德治國,依法治國”到“建設和諧社會”,表明中國黨和政府已經開始小心翼翼地回歸儒家傳統,逐步修正自己的方針,這是中國自己的文化在起作用,是大勢,那么和諧對于我們今天的鄉村建設有什么意義呢?我想很多問題似乎已經有了答案。
其一,我認為鄉村建設是一股溫和的力量,不是斗爭的,不是矛盾的。溫老師在很多場合表示自己的鄉建感受時,都提到他最愜意的是這幾年當初的很多人都開始平和了下來,無論是大學生,還是農民,還是鄉建的骨干,踏踏實實做事的多,浮躁虛夸冒進的少了一些。
當初很多地方干群矛盾尖銳,農民紛紛上訪,大學生們憑著一股子熱心和激情介入農村介入社會矛盾,很多人都懷抱者改變社會的激情和崇高理想,有些還是非常激進的。經過幾年的鄉建之后,這些當初上訪的農民大部分都轉入鄉村建設,開始一心一意帶領家鄉農民謀發展,山東姜莊馬宜場可謂其代表。許多大學生也是如此,開始加入支農調研的時候個個懷抱著崇高的理想和激情,想著憑著自己的能力幫助當地農民在短期內使農村有個大的變化,但是幾年之后逐步認識到三農問題其實 “如冰凍三尺,實非一日之寒”,需要很多代人無數人的努力方可能有些許的變化,部分大學生開始變的更加成熟和理智,開始把鄉建作為長遠的打算來重新定位,有些大學生則一頭扎入鄉建工作中,塌實做事,不斷提升自己,與鄉建共同成長,這些都是因為鄉建才改變了他們。
今天我們也逐步形成了我們處理農村矛盾和問題的基本態度和方法,一方面我們不提倡介入村莊內部矛盾,另一面盡力緩和這些矛盾。這方面都是有不少案例可以說明的。
其二,鄉村建設的理想目標。根據和諧的價值觀,我們這幾年逐步架構了我們理想的社會目標??梢院喴撌鋈缦拢?/p>
1、人與人的和諧,包含個人與家庭的和諧,個人與他人的和諧,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理想的鄉村社會,首先是家庭和睦的,我想鄉建的骨干應該首先努力做到,沒有一個和諧的家庭,就無法為他人做表率,也失去了一個支持自己的后盾和力量源泉;個人與他人的和諧,是指我們要與周圍人和諧相處,有禮有節,相互忍讓,相互包容,相互支持,互助合作,最終形成強有力的團體組織,完成鄉建大業;個人與社會的和諧,是指在一定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去適應社會,順應社會的發展,不是刻意地去改變、反對社會,鄉建是改良,是溫和的改良,不是革命,更不是暴力的革命,我想這是鄉建最重要的底線。
2、人與大自然的和諧,包括我們在鄉村提倡和推進可持續和健康農業,宣傳環保,推廣生態建筑,在城市倡導文明健康消費。這些都表明鄉村建設是倡導人與大自然和諧的,我們提倡恢復畜力農業,是為了減少石油的消耗,為了擺脫石油經濟的陷阱,也是為了在當社會不斷出現石油危機,油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之下,我們的這些鄉村的經濟不至于立刻遭受毀滅性的打擊;我們提倡減少或不使用農藥化肥,是為了緩解不斷板結的土壤所造成的地力不斷下降,過度的土地能力透支,已經造成農產品質量和數量的雙重下降的危機,在當出現如發達國家普遍的食品安全問題時,我們的國人還有可以吃的東西;人與自然的和諧,不是過度索取,不是迅速掠奪,而是和平共處,有節制的生存獲取。惟有如此,中國社會才可和諧持續發展,否則,惟有內部剝削外部掠奪才能生存,那樣將是災難的到來。
3、人與自身的和諧,包括人與自己思想的和諧和生理的和諧。我們這些人大多數都處在工業化的城市之中,每天機械地面對一些所謂的工作,常常是浮躁和痛苦的,現代化在方便我們生活的同時,也限制了自己的基本的生理需求,更多時候是損害性的。我想我們的理想是,我們是為了生活而工作,而非為了工作而失掉了生活,我們是為了理想而鄉建,而非因鄉建而失去了理想,這些人生的基本問題應該是和諧統一的,不是矛盾的,不是對立的,不是為了哪個就必須丟棄哪個??磥砦覀兂珜оl村的生活心態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節奏,不那么有過多的欲望和追求,淡薄名利,在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尋求自我,追求真善美,讓自己的良知和理想不至于喪失。
上述三點總括起來講,就是和諧的自我,和諧的他人,和諧的社會,亦即修身齊家搞鄉建。
總之,我認為鄉村建設就是努力實現上述和諧的過程,既是和諧鄉村的建設,也是整個和諧社會的建設,同時也是和諧自我的建設。
說了這么多,缺乏水平,望大家批評指正。(丙戌年六月十七日西北農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