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晟在門診診療中突然遭受一男子無差別暴力傷害致死、男子行兇后跳樓自殺事件一度沖上熱搜,引起公眾熱議。
后經有關部門調查,行兇男子現年68歲,未婚無子,曾于十幾年前因心臟問題在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冠脈支架手術,當時手術由周醫生主刀,但術后恢復并不理想,雙方因此產生過糾紛。
這天,這名男子突然來到醫院復查,誤將當時正在加班的李晟醫生認作了當年的主刀醫生周醫生。
事件發生后,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對李晟醫生的去世表示沉痛哀悼,指出李晟醫生是一名勤勉敬業、甘于奉獻的醫務工作者,并追授他“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社會輿情也有不少人對李晟醫生的去世表示哀悼,并對暴力傷醫事件表示強烈譴責。
哀悼也好,譴責也罷,兩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沒了。
事實上,這些年傷醫事件可謂層出不窮、屢見不鮮。
據中國醫師協會統計,2015年5月28日到6月7日短短十天內,就連續發生了9起傷醫事件,造成多名醫護人員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每次發生傷醫事件,都會引起社會關注和輿論熱議,都會引出暴力傷醫、行兇者動機、醫患矛盾、醫患糾紛、醫患關系、醫生安全、醫院安保、醫患如何共處、醫患關系如何維系等話題。熱議過后迅速冷淡,然后待下一場傷醫事件發生,再熱議,再冷談,再待下一場傷醫事件發生……
每一次暴力傷醫事件,帶來的都是醫院醫生與患者患者家屬的雙輸,反映出的是醫院醫患關系存在的缺陷,折射出的是醫患矛盾升級和醫患關系惡化,是醫院、醫生、患者、患者家屬和整個社會都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醫療損害糾紛案件高達12734件;2018年12249件;2020年18670件;2021年10746件;2022年5074件;2023年2219件。
在每一場醫患糾紛報道中,媒體基本上會站崗醫院和醫生,還專門發明了"醫鬧“的屎盆子;而網友則基本上會站在患者或患者家屬的立場,質疑事件真相。
醫法匯《2022年全國醫療損害責任糾紛案件大數據報告》顯示,在二審判決中,醫方敗訴占比79.11%。
”在二審判決中,醫方敗訴占比79.11%",說明了什么呢?
不管說明了什么,也不管醫患糾紛真相如何,在每一次傷醫事件和醫患糾紛沖上熱搜的時候,在有關部門揮棒呵斥暴力傷醫行為屬于違法犯罪的時候,在媒體義正言辭對暴力傷醫行為表示零容忍的時候,在社會輿情對暴力傷醫事件議論紛紛的時候,可曾有人想過四十年前為何根本不存在傷醫事件和醫患糾紛呢?
那時,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和諧。醫生的主要任務就是看病治病,根本不需要考慮醫院創收或個人收入問題;患者的主要任務就是充分信任和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根本不需要考慮醫療費用的問題;醫生與患者有著充分的時間交流溝通,共同面對病魔的挑戰,共同制定最佳治療方案;醫生巴不得患者早日康復出院,患者也巴不得盡快出院去參加勞動生產。
可現在呢?
現在,由于醫院要創收,醫生的主要任務從看病治病變成了趁病謀收,他們要想方設法忽悠患者多住院,要絞盡腦汁忽悠患者多掏錢。這樣的醫院和醫生,醫患關系會和諧嗎?
患者信任醫生,醫生叫做什么檢查就做什么檢查,叫做什么手術就做什么手術,叫買什么藥就買什么藥。到頭來,家底掏空了,債臺高筑了,病還不得好,甚至還人財兩空。這樣的醫療,能不發生醫患糾紛嗎?
可以說,從醫療由公益蛻變為產業的那一天開始,就已經注定醫患糾紛和傷醫事件頻發的宿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