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szyz在《國企與公地的悲劇》的帖子中,先解釋了“公地的悲劇”,然后進一步討論了國企的悲劇,而且還用私企作了對比。其中談到“國企的職工只是國企內的打工者,國企并不是國企職工的,國企職工并不是國企的主人(注意,國企的職工只是各自家庭的主人),但是國企卻是國企職工可以利用的資源,國企職工可以利用國企為自己謀取利益,所以,國企職工都想在國企內撈一把(包括國企的總經理)。于是國企淪為了公地,成了悲劇的主角。”
從這段文字看,作者的一些看法是明顯錯誤的:
1,私企的職工可以說是打工者,但國企職工卻不是打工者;這就如這個家庭的財產雖然不是你一個人的,但是,作為家庭一員在自己的廠里干活,怎么能叫打工者呢?
2,國企職工作為國有資產的公共所有者之一,為什么不可能成為國企的主人呢?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活的勞動只是增殖已有資產的工具,反過來,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已有的資產只是滿足勞動者利益要求的工具而已。
3,國企已經是不同于私企的另一種企業,這種企業的特點表現為它只有獨立的勞動所有者,沒有獨立的資產所有者,只存在勞動所有權方面的要求,不存在資產所有方面的要求,只能作為獨立的勞動實體存在和發展,不能作為勞動實體存在和發展。因此,如果建立了與國企特點相適應的、以勞動所有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適合企業作為勞動實體存在和發展的企業制度,勞動的利益要求與國企發展就會處于相互滿足、互相促進的良好狀態,而不會出現什么悲劇。
4,但是,在十月革命之后,毫無經驗的蘇聯人它不懂得國企的特點,因而誤用了產權制度,形成了公有制+產權制度的錯誤模式,結果造成了“國有企業缺乏動力和活力”的悲劇。
5,為了改變國有企業缺乏動力和活力的狀況,我們又進行了改革。雖然開始時我們也一度進行了打破產權制度的改革,但不久我們又陷入了產權的誤區,走上了強化和更新產權制度的道路,于是,國有企業的悲劇愈演愈烈,先是出現了大面積虧損現象,進而又被賣的賣、送的送,使絕大部分的企業都消亡了,現在即使剩下幾個企業,也被指這也不好,那也不好;
6,為什么國企會出現悲劇?就因為建立了與國企不相適應的產權制度;為什么會誤用產權制度呢?就因為蘇聯人沒有經驗,不懂國有企業的特點; 就因為改革時雖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經驗教訓,但是主導國企改革的產權學派不懂蘇聯模式的錯誤,不懂得國有企業的特點,因而不僅不能糾正蘇聯模式的錯誤,而且進一步發展了蘇聯模式的錯誤。因此,國企的悲劇正是由于產權制度造成的,是由于產權學派不懂國企卻又在主導國企改革形成的必然后果。
7,產權學派的手中只有一雙產權制度的鞋子,但他不知道這只鞋子只是適用于私企的鞋子。當他面對國企這另一只腳時,他仍然把這只鞋子套上去,結果發現這只腳太大了,鞋子套不上。然而,對于這樣的結果,他們覺得不是自己提供的鞋子不適用,反而認為是人家的腳長錯了。于是,削足適履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公地的悲劇、國企的悲劇就源于產權改革主導者對公地、對國企的無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