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夢想是什么?”——不只是汪峰會這么問,我們每個孩子從小都會在課堂上被要求講述理想,很多孩子的回答也是天馬行空,什么科學家、宇航員等等,長大后才知道,絕大多數夢想只是一個夢。
但有的孩子的夢想卻很篤定,譬如近日網上流出的一段視頻:一名來自安徽的小朋友這樣胸有成竹地講述道:“我想當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繼承我的爸爸。因為我的爺爺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行長,我的媽媽是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副行長,所以我想繼承我們的家產。”
這個夢想的確定性就很有理由了,既然爺爺能傳給父母,父母當然也能傳給孫子。人家兩代人已經齊齊整整都在同一間銀行的屋檐下,下一代再弄進去有什么復雜呢?這跟“三代煙草人”的傳承一樣,怎能不令大眾浮想聯翩呢?
當然,我們首先要譴責曝出該視頻的老師,拿孩子博流量是違反師德的。然而,不論誰遇上這樣的生動案例,都免不了產生去分享的沖動。校園不是凈土,也是社會的一個映射區,學校里的事激起社會的漣漪,也是很正常的。
然后第二波的洗地輿論主打一個“童言無忌”,尤其在當地含糊其辭的回應之后,譬如胡錫進老師立即譴責網傳消息與真實情況有“巨大出入”,小男孩在對世界理解尚很模糊的階段,對父母和爺爺在農行的身份做了夸大講述,被不正常的網絡輿論推動發酵是可悲的,也會給孩子留下長期的陰影。
胡老師反擊的基點是“巨大出入”,然而,出入真的有那么巨大嗎?在媒體的刨根問底之下,更具體的情況很快水落石出:孩子的父親是某縣支行行長,母親是某市發行機關部門副主管,孩子的爺爺、外公均為農發行退休人員,外公曾擔任另一縣支行行長(央廣網)……有多大出入?記混了爺爺和外公的職位算巨大嗎?
顯然,孩子并沒有夸大講述,輿情也沒有不正常,如果面對這“三代煙草人、三代銀行人”的固化現實無動于衷,恐怕輿論才真不正常。
哪有什么童言無忌,這無非就是講述家里的日常,爺爺外公在銀行,父親母親在銀行,他們家都在銀行,銀行就是他們家,已經傳了兩代了,有什么理由不能傳到第三代,說一句“繼承”夸張嗎?
童言無忌不是真無忌,反映的是長期潛移默化的家教。設想一個祖輩當農民的家里,大概不會給孩子灌輸“長大繼續當農民”的思想,寧可讓孩子天馬行空地夢想一下“科學家、宇航員”,也比被禁錮在黃土地上強啊。而如果家庭默認了孩子“繼承”的想法,那說明這份家業肯定是上佳的,要不人家也不會兩代人前赴后繼地選擇它。
嚴肅回應大眾真正關切的問題,不要拿孩子做擋箭牌。現在孩子的視頻已經搜不見了,圖片也被打上碼了,可見大家都曉得如何保護兒童。但孩子所反映出來的問題沒有隱私權,更不能隱身在孩子背后。一家人的傳承真的沒有問題嗎?農發行省分行的回應是,孩子父母處于異地工作狀態,符合監管要求和任職回避制度。而爺爺和姥爺都已經退休了,就更沒什么問題。
摳具體制度確實沒問題,但一家確實都在同一間銀行里,這是不是問題?而且雖然不同縣,但行長職務也確實傳承了兩代人,有沒有問題?一個已經占據優越位置的人士,是很愿意讓大眾相信這沒問題的,或許他們也已經打造好了一個溫暖的巢穴,希望能夠繼續蔭蔽子孫。但問題是,這巢穴是否屬于他們的私產?娃哈哈傳給宗馥莉,大家沒有任何意見,但是銀行、石油、煙草……這都是國有資產!
如果對這樣的現狀大眾都感覺沒問題,恐怕這社會才出了大問題。一個農民的孩子進入銀行的路徑是怎樣?和這個三代小男孩的路徑是不是相同?機會是不是均等?去問問張雪峰,大家也想一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