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國的內憂外患
中國不相信西方的民主模式,并不等于中國不要民主。前面已經說過中國要學習西方,走漸進的發展民主的道路。這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歷史過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等各種硬實力要有一個跨越式發展,不但要趕上,而且要超過西方發達國家。在硬實力的基礎上逐步壯大軟實力,爭得國際上的話語權,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復興。在全面崛起的過程中,在國際和國內都會遇到前所未有的特大困難。對這兩大困難必須有足夠的認識?! ?/p>
一、內部困難的關鍵在吏治
新中國成立后中央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就是人事安排,也可以說是權利分配問題。要建立一個能在各方面都說得過去的政府組織是很困難的。中國革命的勝利有多方面的因素,團結全國各界的統一戰線就是這些因素之一。各民主黨派在推翻國民黨統治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國民黨起義將領也有不可磨滅的功勞。新中國剛剛成立,要站穩腳跟,就要團結全國各界,統一戰線工作是極為重要的一環。為了照顧到方方面面,政務院副總理就設12 人之多。黨中央毛澤東主席從全局出發,在政府組成人員中,不得不勸說黨內的一些功臣要識大體,顧大局。那么多民主黨派和國民黨起義將領占據那么多的位置,我們浴血奮戰的將軍和革命功臣就有受到冷落之感。不久就流傳出“早革命不如晚革命,晚革命不如不革命,不革命不如反革命”的怨言。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打江山坐江山的意識,權利分配方面很難一碗水端平,這時就已暴露出中央全局和下屬官員之間的矛盾。
新中國成立后剛滿四年,干部隊伍就暴露出一些問題,中央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和反行賄受賄等的五反運動。黨中央揮淚斬馬謖,處決了兩名高級干部。中國人一旦進入官場,官老爺意識迅速膨脹,為人民服務只是停留在一些人的口頭上。為了教育干部,還進行過反官僚主義,反命令主義,反違法亂紀的斗爭。又進行過大鳴大放的整風運動,后來又進行了社會主義教育和四清運動,都是為了教育干部,使之逐步消除當官作老爺的舊觀念,樹立做人民群眾公仆的新思想。中央在干部思想教育和管理方面費盡了周折,感到這些措施都不見效,終于導致文革悲劇的發生。后面還要詳細地談到文革悲劇發生的原因和教訓?! ?/p>
改革開放后吏治方面的困難更大。由于文革中的錯誤,在干部和知識分子中產生了極大的反彈作用。改革開放前強調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工農干部占大多數,后來提拔干部也要考慮工人和貧下中農成分,可用的知識分子往往只能當副手。改革開放后要求干部四化,年輕化、知識化是必備的條件。有人說年齡是個寶,文憑不可少。工農干部有受到冷落的感覺。后來把工農干部紛紛送到高校鍍金,經過兩三年,拿一個大學文憑回單位。因此一些單位干部的平均學歷很快就提高了。一些有較高學歷的專家、教授、工程師們,不少人進入政界或精英隊伍,他們掌握了話語權和政策制定權,他們以西方原始資本積累的理論為根據,要工人,農民和企業退休者做出犧牲,有犧牲的就有得利的。不論是企業、事業和政府機關,干部們的收入節節攀升,這就使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羨慕不已,因此干部隊伍不斷擴大。機構癰腫,人浮于事是當前我國的老大難問題。朱榕基出任副總理時,大刀闊斧地解決了銀行濫貸款問題,迅速抑制了人民最痛恨的物價飛漲勢頭,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在他出任總理后,在記者見面會上他講到政府人浮于事時說,好大一部分財政被吃掉了,各級政府機構要精簡,他說不論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將義無反顧┉┉。廣大人民對朱總理寄予厚望。幾年下來。人們感覺并沒有解決,好像是越減越多。以具有魄力著稱的朱總理都難以辦到,可見這問題是多么的難了。有一位人大代表說過,現在全國人口與干部之比是26:1,也就是有4800萬的干部隊伍。就算四千萬,那也是個不小的數字。后來朱總理提出要向國外學習,實行高薪養廉,幾乎年年為公務員加薪,漲資最少的數額也是為企業退休人員長資的十幾倍。效果如何呢?大家都心知肚明。用公務員長資的辦法是形不成橄欖型社會的。龐大的中產階層是在健康的市場環境下有一個好的財富再生機制逐步生長出來的,不是人為造出來的。
搞好吏治是最困難的事情,因為這與人們的思想意識有直接關系,思想意識又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元素決定的。由于中華文化中有不適應現代大工業生產的消極元素,才導致近百年的衰敗和民族屈辱。后面第九章專門討論中華文化中不適應現代工業社會的那一部分,這是解決吏治問題必須面對的一環?! ?/p>
二、國際方面虎視眈眈
任何一個大國在其發展上升的過程中,必然使其他強國感到不舒服,這已為歷史所證明。新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尤其險惡。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美國憑借其科技、經濟、軍事實力,成為世界上的頭號霸主。美蘇冷戰開始,中國要在國際的兇險夾縫中求得發展極其艱難。蘇聯解體后,美國一家獨大。美國的戰略謀士們為了主宰全世界,永遠保持其霸主地位,時刻研究對付當前敢于對其霸主地位挑戰的國家,更要研究對付未來能和他平起平坐的潛在對手。他們的手段是從文化滲透,推廣西方價值觀入手,再利用對方的國內矛盾,特別是民族矛盾,最后肢解對方。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南斯拉夫分裂后,還不罷手,既支持俄羅斯國內的民族分裂勢力,又挑起科索沃戰爭,到處挑動顏色革命。911以后,他們全力對付伊斯蘭世界,如果能順利得手,很明顯下一步就要全力整理中國了,因為他們明白,不管你中國如何表白和平崛起的意愿,將來你和他美國平起平坐就是對其霸主地位的威脅。“你中國憑什么不時地在全世界面前大談政治經濟新秩序?我們美國的意志就是這個世界的新秩序?!彼麄兊膽鹇匝芯繄蟾嬷性O想“一次性永遠解決中國問題”。美國官員還公開宣布“要通過在對方國家內部培養文化和政治精英來實現美國利益”,其代理人更是明確聲言,對中國要“大卸七塊”。他們設想讓“中國”在地圖上永遠消失,讓“中國”、“中國人”、“中華”這些詞匯在人們的意識中永遠成為歷史。人家為中國人民設計的未來命運是再清楚不過了?! ?/p>
西方戰略家為我們設計的是一種什么樣的道路?這是使我國淪為大割據、大分裂、大混戰的道路,是使我們從流血奮斗爭取的近在咫尺的現代化擦肩而過痛失機遇的道路,是使我中華民族陷入永劫不復的道路,是一條使全世界面臨一場大災大難的道路。這不是聳人聽聞的夸大之詞,從中國和歐洲的歷史教訓中就可以看出事態變化的軌跡。
如前所說,中國歷史是中華民族不斷溶合逐步走向大一統的歷史。中國統一了,人民就能休養生息,生產就能發展,反之,如果分裂,人民就要遭殃,生產力受到破壞。歐洲和中國的土地面積差不多,卻有幾十個國家,他們經過幾百年大大小小的戰爭,又經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如果不是蘇聯的迅速反攻,如果希特勒晚一些時候倒臺,恐怕給日本的兩個原子彈要由德國人分享一個了?! ?/p>
戰后歐洲人痛定思痛,他們反思歷史,再也不能打了。具有遠見的歐洲領導人,決心對歐洲逐步地進行整合,成立了歐共體,出現了象征歐洲統一的貨幣——歐元。分裂、戰爭給歐洲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歐洲統一才會使人民得到幸福?! ?/p>
如果中國被肢解,就沒有蘇聯人民那種和平分家的幸運,中國人的經濟、文化水平心理素質和蘇聯人相比不是一個檔次,恐怕比南斯拉夫的波黑人民還要悲慘。中國的很多地方,都是各民族混居。民族間的爭斗、歧視。水資源的分配,邊界爭端,外國的介入等等都是導致戰爭的因素,這種有可能在中國發生的割據戰爭不但給世界經濟帶來破壞性的影響,恐怕將要帶來無窮的災難,戰爭難民就是其中的一項。13億人口大國的難民潮誰能承受?哪個國家能接收?到那時西方國家將采取何種對付中國難民的措施就很難說了。請大家想一想,失去了強大而統一的祖國,那是一種多么可怕的情景??!有一個強大而統一的祖國作后盾,你就能揚眉吐氣,反之,如果中國亂了,被肢解了,人家還能看得起你嗎?毛澤東主席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這一聲浪劃破了萬里長空,百年來倍受屈辱的全世界炎黃子孫有多少人激動得潸然淚下。網上介紹說:“有一位世界知名的外籍華裔學者聽到中國獨立自主地搞出原子彈時,他躲到衛生間中忍不住放聲大哭?! ?/p>
國和家是一樣的,為什么林黛玉總是悲悲切切。親情的可憐施舍,也可以輕易收回,她沒有家,沒有退路,沒有依靠。而薛寶釵有一個完整的家,當然是處處春風得意了。一個強大統一的祖國該是多么重要。我們絕不能重走兩晉南北朝的老路,不能再次重演五代殘唐的歷史,舊中國軍閥混戰的情況不應再現,更不要親身復習歐洲人的血腥經歷?! ?/p>
西方戰略家們肢解中國的武器首先是宣揚他們的“普世價值”用自由、民主、人權來征服中國百姓,特別是知識分子。隨后是扶持臺獨,包裝達賴,作為肢解中國的工具。要想滅其國,必先滅其史。西方最惡毒的一招就是抓住毛澤東的晚年失誤,尤其是文革悲劇搞臭毛澤東,近而否定改革開放前30年的歷史,再以改革開放后出現的問題為依據,否定改革開放后30年的歷史,他們就是以這種手段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府是不合法的,首先大造輿論,內外配合,近而推翻中央政府,以達到肢解中國的目的。因此為了維護中國統一,必須全面認識國家的現代史,特別是解放后60年的歷史,尤其是要全面認識毛澤東,對其功過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正確認識毛澤東就是正確地認識歷史。后面還要討論中國現代史,毛澤東對中華民族的功勞和他產生失誤的各種因素?! ?/p>
第五章正確認識國家的歷史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一、珍惜自己國家的歷史
“我是中國人”這是對中華五千年文明和歷史的認同。臺灣、香港、澳門、大連等曾長期被外國占領,從幾十年到幾百年,這些地方的人民始終是心系祖國,“我是中國人”是同胞們的共同心聲。文化和歷史把中華民族緊密地聯結在一起。要想滅其國,必先滅其歷史和文化。西方戰略家們深得其中的奧妙。我們必須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要尊重自己國家的歷史和文化,對歷史、文化當然要一分為二,繼承并發揚其精華,剔除不合時宜的糟粕。可惜我們有時走入誤區。過去曾提出的“厚今薄古”,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現代事務的研究,以解決現實中最迫切的問題。但不能由此引申出對過去的否定。“中國古代史是一部封建專制并以皇帝為坐標的歷史”,好像除了岳飛、文天祥等少數幾個人以外,都是為封建統治服務的。這種歷史虛無主義的觀點是極其有害的。解放后初期對中醫廢除或用西醫改造的爭論也是這種歷史觀的表現。中西醫結合的方針政策才使否定中醫的聲音逐步消失。改革開放后徹底糾正了對待歷史過分強調負面不看正面的錯誤觀點?! ?/p>
中國是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國家。在哲學思想、政治智慧、軍事謀略、文學藝術、醫藥醫術、水利工程、造船技術、建筑技能-----等各個方面都給我們留下了極為豐厚的遺產。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這是中國早期的四大發明,對推動世界進步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有關中華文化的進一步說明見第十一章。
中華文明史是全世界從古至今唯一連綿不斷的歷史,從遠古傳說到文字記載,二十四史到資治通鑒,以及大量的地方志、民間野史、宗族家譜等等,祖先留給我們歷史真是光彩奪目,我們要加倍珍惜?! ?/p>
二、正確認識新中國的歷史
對于新中國建立以后的現代史,在一些學者專家的心目中也有誤區。新中國歷史可分為改革開放前、后兩個30年,人們對兩個30年的看法分歧不小。有人把前30 年的問題看得過重,認為那時沒干過一點好事,又有一些人認為后30年問題很大,好像老百姓沒得到什么好處。還有的人認為解放后的60年一無是處,甚至是中國人的一場劫難。這種抓著一點不計其余的思維方法極為有害,這是自己可能打敗自己的又一個問題,不能不討論清楚?! ?/p>
中國現代史可以用兩句話概括:前30年(還可以包括解放前28年的革命)是打地基,后30年是蓋高樓。打地基工作就是要打好下面列出的七大基礎:
(一)政治基礎
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及其戰友們所完成的是前無古人的事業。漢武帝、唐太宗是歷史上的重要皇帝。他們在政治、軍事上都有建樹,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創立了堅實基礎。但那都是在不改變社會制度與社會結構的朝代更替或朝代振興,其困難程度、規模大小、深度廣度都不能與毛澤東從事的事業相比。20世紀世界已經進入工業化時代,必須使農村仍停在宗族統治的半封建社會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必須驅逐帝國主義,改變半殖民地受制于人的悲慘地位;在政治上建成完全統一的民族國家,以便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這是把農業國轉變成工業國實現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經過28年的浴血奮斗,于1949年完成了。
(二)社會基礎
解放后首先把全國民眾都組織起來,對整個社會進行大清掃。土地改革解決了中國最大的社會矛盾;歷朝歷代都沒辦法對付的湘西土匪,解放后經過幾年的艱苦斗爭就把各家都有參加者的土匪群消滅了;對社會上封建勢力如什么南霸天、北霸天、地頭蛇,反動會道門等封建的殘渣徹底清除;對吸毒、妓女、巫婆、“大仙”等一切社會的丑惡現象完全清掃干凈;所有這一切就為發展現代經濟掃除了障礙。
(三)經濟基礎
中國的工業建設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開始,必須邁出“從無到有”這個艱難的一步。1949年面對的是一片荒涼,百廢待興。那時物價飛速上漲,人們的工資、買賣都用小米計算,到了1953年人民幣改革時,舊幣一萬元兌換新幣一元。新中國的經濟幾乎要崩潰了。在這極為困難的時候戰火燒到了中朝邊界,嚴重威脅著新生的中國政權。怎么辦?困難的經濟情況能受得了國際戰爭考驗嗎?毛澤東經過慎重思索決定,一支手進行抗美援朝,另一支手恢復國民經濟,果然不出所料,抗美援朝不但沒有拖經濟的后腿,反而激發了中國人的愛國熱情。全國同仇敵愾,逐步穩定了物價,財政有了極大的改善。經過三年苦干,創過了第一道難關?! ?/p>
建國初期面臨最艱巨的任務是發展工業,在一個以小農經濟為主的農業國發展工業,其困難程度是難以想象的。首先面臨兩大抉擇:一是工業的原始資金從哪來,二是從哪爭取到原始技術。
我國既不能也不允許采取西方用侵略戰爭賠款和掠奪殖民地的辦法來取得原始資本。毛澤東決定以勒緊全國人民也包括他自己及其親屬的褲腰帶進行積累,節衣縮食搞建設。工農業產品剪刀差是積累資金的重要來源。這是不得已的辦法。求人不如求己。自力更生是毛澤東的一貫品格。但是搞工業總不能事事都從頭摸索,總要藉助于前人已掌握的技能。向誰學?誰能給我們?毛澤東的答案是向蘇聯一邊倒。雖然蘇聯領導人有大國沙文主義傾向,毛澤東還是毅然地做出這個決定。這是在國際環境的夾縫中唯一的出路。東西方冷戰開始,美國扶持歐洲、日本為其幫手,而蘇聯對中國這個最大幫手有些不放心,怕中國成為第二個同蘇聯鬧矛盾的鐵托。我國宣布一邊倒,并進行抗美援朝后才使蘇聯放下心來,才取得了蘇聯的156個工業項目的外援。這156個項目是我國的啟 蒙 老師,意義特別重大?;蛟S有人說蘇聯的不夠先進,當時為什么不靠近美國?或者是實行等距離外交。你靠近美國,他就能像扶持臺灣那樣扶持中國大陸嗎?不可能。他扶持臺灣是戰略全局的需要。他絕不會幫扶一個具有潛能的大國。等距離外交更不行,誰也不信任你,結果是東面不收西面不留,什么也得不到。南斯拉夫和蘇聯破裂后,從美國得到了什么?最后還不是被肢解。
為什么在建國初期不搞改革開放?開放爭取外資是要有條件的。交通、通訊、電力供應都是一片空白,還有幾億文盲,人家來了,還得給工人辦掃盲夜校,他能干嗎?80年代的開放成功是因為有了一定的家底兒,有了不錯的經濟基礎。全世界有多少不發達的開放國家在盼望外資光顧,可就是盼不來?! ?/p>
綜上所說,在工業建設方面,一邊倒政策是毛澤東的一招妙棋。經過第一個五年計劃,在重工業方面才建立了初步基礎。經過六十年代初實行第二個五年計劃,又有了很大的發展。這個初步基礎對我國是太重要了。它是毛澤東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特別是50-70年代的工人和農民節衣縮食干出來的,有了這個基礎,才為干出來兩彈一星準備了條件,也為后來改革開放積累了足夠的本錢。網上有人用數字說明改革開放前也是經濟高速增長的年代,
(四)軍事基礎
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及其戰友們在白色恐怖中走上農村包圍城市的武裝革命道路。他們建立了人民軍隊,徹底改變了當兵吃糧的舊軍隊意識,在軍中實行三大民主。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個人民軍隊規則。歷經長征等一系列艱苦磨難,終于在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隨后經過抗美援朝,使新生的國家在全世界站穩了腳跟。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建立了軍事工業,發展了海軍和空軍,特別是兩彈一星震動了全世界,國際社會不得不承認中國的核大國地位。
(五)外交基礎
新中國誕生以后,除了社會主義等少數國家外,大多數國家對我國是不承認的。1953年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后,世界重新審視中國,同我國建交的國家逐步多了起來。在印尼召開的亞非會議上,中國發出了“求同存異”的聲音,為我國爭來了眾多朋友。為解決朝鮮停戰和印度支那問題,先后召開的兩次日內瓦會議上,中國在世人面前展示了中國特有的外交風采,贏得了各個國家的尊敬。不久法國戴高樂政府沖破西方的阻撓與我國建交。我國迎來了西方第一個大國的使者。又經過多年的努力,利用了巧妙的乒乓球外交,為中美關系打開了大門?;粮衩孛茉L華震動了全世界。隨后中國被第三世界抬進聯合國。次年尼克松總統來到毛澤東的書屋相互交談,從此中美關系的大門敞開了。這是反帝最堅決的毛澤東決定的,這就為改革開放后的中美接近省去了很多麻煩和口舌?! ?/p>
(六)文化教育基礎
解放后國家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從中小學教育到高等教育,從工農速成學校到業余成人教育,從各種中等??茖W校到各種技工學校,如同雨后春筍般地在全國遍地開花。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各種人材,強有力地支持了經濟建設事業。還有一項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全國性的掃除文盲的偉大工程。這些措施為改革開放后30年大發展準備了較高素質的勞動后備軍?! ?/p>
(七)思想意識基礎
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人們思想意識中的封建烙印根深蒂固,特別是作為封建基礎的小生產意識。它是與大工業化社會相對立的意識形態,時刻都在阻撓社會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后,舊政府機關人員全部留用,這些人的舊意識必然要帶入新政府中。因此轉變舊思想意識就是必須面對的一項最艱巨任務?! ?/p>
1953年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和反行賄受賄等的五反運動。黨中央處決了兩名高級干部。1955年開展了肅反運動。由于舊社會暗藏下來的敵特破壞活動,這也是不能不做的大事。但是對胡風等知識分子的處理就有些過分。一些知識分子對馬列主義,對為工農服務的思想一時還轉不過彎來,那也是一個教育問題?! ?/p>
從1957年反右開始,思想意識基礎的建設工作出現了偏差。這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美國一再聲言要用和平演變政策顛覆社會主義國家,并寄希望于中國的知識分子,特別是第三代和第四代。蘇共二十大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以后的波蘭和匈牙利事件等。這些國際事件與中國固有的思想意識相結合是造成思想基礎建設工作偏離正確軌道的主要因素?! ?/p>
文革悲劇的發生更是思想意識基礎建設的一大敗筆。魯迅和毛澤東都看到了封建意識對人們思想的禁錮與危害,解放后曾多次整治,開展過一系列運動,目的都是為解決干部問題,使之從官老爺意識向人民公仆意識轉變,以免使國家變成重新壓迫工農大眾的工具。這些措施都沒有解決問題,毛澤東決心對中國文化動大手術,特別是要解決可能使國家變質的干部、知識分子的思想問題。未來可能發生的事并不等于現實存在,思想問題屬于人民內部矛盾,本該用文化手段(教育)解決,怎能用群眾運動的武力說話。在革命戰爭時期堅持與時俱進的毛澤東到了晚年卻迷信過時的老經驗,把僅適用于革命時期的階級斗爭和群眾運動當作靈丹妙藥。他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卻產生了許多新的仇恨。
有關思想意識基礎建設失誤的詳細說明見第六章的《二、毛澤東晚年失誤的性質與根源》,《三、文革悲劇發生的原因及其教訓》。
從以上來看,前30 年的六項打基礎工作是成功的,那是在極為困難的內外環境中干出來的。中國社會和國際環境就像極其復雜的地質構造一樣,在這里打地基真是困難重重。人們是水一把泥一把,手推、肩扛,使出了最原始的手段,才闖過了經濟基礎建設這一道道難關。這30 年打地基的人們也只是看到了基礎剛剛露出地平面,高樓只停在人們的想往之中。當然是談不到享受問題。但是沒有前30 年打好的地基,后30年的高樓是蓋不起來的。唯一遺憾的是思想意識基礎沒有打好,還留下后遺癥。
后30年是建造金碧輝煌高樓的年代。其所以在短短30年能使經濟增長一百倍,根本在于通過摸著石頭,一步一步地找到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極大地拓寬了社會主義陽光大道。用社會主義制度干市場經濟,這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創造,“市場經濟歷史階段是人類從封建社會到達共產主義或別的理想社會必須經過的歷史階段,它是不可超越的。這個問題還要在第七章詳細論述。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改革開放的必然歸宿,鄧小平提出的改革開放為中國打開了走向現代化的道路。市場經濟能把人們全部能量和智慧充分調動起來。而社會主義制度可以掌控方向,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后30年的重大意義,正如《中國觸動全球》中所說:“中國已基本上完成了從一個封閉的中世紀的農業社會轉向一個開放的工業和商業社會的過程,并幾乎和西方同步地轉向信息社會。工業社會、商業社會、信息社會已經成了中國今天社會的主要特征。這種新的結構性變革已經產生了對法治社會和市民文化的真正內需,產生了對適合中國國情的政治體制改革的真正內需。”
兩個30年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關系。這兩個時代的領導人毛澤東和鄧小平都是功勞很大,也出現過這樣或那樣的失誤。中國的建設是前無古人的事業,既無先例可資借鑒,又無現成榜樣可以遵循,在摸索中出現失誤在所難免。后人對前人不會苛求,鄧小平既糾正了文革錯誤,又對毛澤東的偉大功績給以充分肯定。前人對后人的糾正、改進和發展也會感到欣慰和高興。有一位先生說得好“一些人別想把毛澤東和鄧小平對立起來,他們是同志,是戰友。盡管他們都有過失誤,但都是一代偉人。想玩挑撥離間的把戲,中國人不會上當! ” 正確看待兩個30年的歷史,我們就不會走入歧途,就不會自己打敗自己,國內外一切敵對勢力對我們也就無可奈何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