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文化大革命的幾點總結
(1)文革的性質。文革是毛主席(通過我們黨)親自發動和領導的、億萬人民自覺參加的、以防止黨變質為主要內容的一場(現實)社會主義的階級斗爭。
文革不是內亂。也不是單純的權力之爭。而是一場階級斗爭:因為防止黨變質關系到黨和社會主義的生死存亡問題,所以并只能把它看成是一場階級斗爭;并且是一場特殊歷史條件下的階級斗爭,即現實社會主義條件下的階級斗爭。
(2)文革的宗旨。文革的宗旨,具體的說,可以歸納為“以防止黨變質這場(現實)社會主義的階級斗爭為綱”。
而不是抽象的“以階級斗爭為綱”。
(3)文革的目的。毛主席是偉大的戰略家,他統籌兼顧,文革的目的有8個。
1.總的目的是,用最徹底最直接的實踐方法,即直接發動億萬人民群眾的大民主的方法來探索并努力找到防止黨變質的方法(改革的方法、有利于做好抓革命促生產的方法)。
2.把在(現實)社會主義條件下存在著黨變質的危險性直接告訴人民,并使之深入人心,為防止黨變質造就一個可靠的不可逾越的黨心民心保證。
3.培養人民群眾的造反精神。為防止黨變質造就一個可靠的不可逾越的民力保證。
4.找到和平奪權的方法。為防止黨變質的斗爭奠定奪權方法上的基礎。
5.文革的直接目的是解決權力問題,為文革后的毛主席想要搞的社會主義改革奠定權力上的基礎。斗、批、改就是證明。
任何人想搞改革都必須先解決權力問題。鄧小平搞掉華主席,也是先解決權力問題。只不過這比毛主席解決權力問題要容易得多罷了。
6.通過類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部署,為以后的社會主義改革總布局做好戰略上的人才安排。
7.培養并選拔好千萬個革命事業的接班人。
8.教育、考察、培養、選拔好黨中央的接班人。毛主席是徹底的歷史唯物主義者,高瞻遠矚,深謀遠慮,對接班人有兩手安排。華主席是能把文革事業傳承下去的接班人。如發生全盤否定文革,很有可能導致黨變質之事時,鄧小平則是能堅持搞社會主義的接班人。
(4)文革理論的五個精華內容和實踐。文革理論是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可歸納為五個精華內容。
1.以防止黨變質這場階級斗爭為綱;
2.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
3.限制資產階級法權;
4.對人民群眾絕不能搞鎮壓;
5.允許四大、罷工。
毛主席不僅提出了這些新思想,并且還對這些新思想的實踐做了具體的探索:選拔工農黨員進黨中央領導班子;工宣隊進大專院校;讓群眾代表進各級革命委員會領導班子;憲法上明確規定人民有四大和罷工的權利;明確提出對人民群眾絕不能搞鎮壓(即使在四五天安門事件中也沒死一個人)。所有這一切全面周到的戰略思考和具體做法,為的都是通過這些組織形式,做好人民群眾同各種人員(同各級領導、同知識分子、同社會大眾)相結合的方法,讓社會全體成員特別是人民群眾學會管理公有制社會的本領。
(5)文革的歷史意義。
1.文革的人民性。文革體現了人民群眾對官僚特權的憤怒,沒有這一體現文革是任何人(即使是毛主席)也發動不起來的,這就是文革之所以能夠發動起來的根本原因。說明了人民群眾同官僚特權弊病的矛盾是現實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注意這一提法)。表達了人民群眾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進而想成為國家實際主人的愿望。文革以這一人民性決定了他的進步性,決定了毛主席之所以是各派人民群眾組織自覺擁戴的紅司令。
2.文革的發動確實是很有必要的很及時的。文革是基本成功的。他確實起到了防止黨變質和資本主義復辟的作用。至少在這三十年的改革中是起到了這一作用。至于我們是否認識或承認這一點那是兩回事。
蘇聯和東歐的演變就是證明。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沒搞過文革,所以人民和黨以至最高領導人對此還缺乏足夠的警惕。
在我們中國,實際上也同樣存在著蘇聯演變的因素:不同政見者把蘇聯和東歐的改革當做樣板就是證明。只是因為鄧小平同志堅決主張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才避免了和平演變。這就是鄧小平同志的功績。而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因為我們搞了文革,所以人民和黨以至最高領導人(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對此有了一定的警惕性。
3.文革迫使并標志著中國的社會主義開始向他的第一歷史階段(黨絕對管理制的社會主義)告別。
4.文革的最大歷史意義,就是文革把現實社會主義的一切社會矛盾都充分的顯示出來了;并從理論高度做了相當大的探索,把黨的社會主義理論從八大理論發展到了文革理論高度。從而為我們得以認識社會主義具體發展規律奠定了基礎。
5.總之,文革是現實社會主義歷史條件下的巴黎公社。他為我們提供了許多足以同巴黎公社原則相媲美的、并又發展了巴黎公社原則的東西(解釋略)。在現實社會主義以至少數人管理制社會結束前,文革的這一原則是長存的。
(6)文革的方法。文革的方法總的來說仍屬于階級斗爭的方法,盡管是一種帶有新的階級斗爭方法的階級斗爭方法。
1.文革的宗旨是對的。但上述方法總的來說卻又是失誤的。這就是文革盡管是基本成功的,卻又確實是沒能搞好(導致了中國社會主義的十年內戰,傷害了許多人,給黨和國家造成了重大損失)的根本原因。造成這一失誤的根本原因是歷史的局限性。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對此我們應該總結、理解,但不應指責。因為在當時歷史條件下,任何人即使像毛主席這樣的偉人也不可能認識到下述這一點(君不見,這三十年來我們實際上仍認識不到這一點):
2.上述宗旨正確和方法失誤的辯證關系告訴我們,在現實社會主義條件下,防止黨變質本身確實是一場階級斗爭,但這場階級斗爭卻不能用階級斗爭的方法來解決,而只能用有利于黨和人民共同發展的方法來解決。而對這一方法的探尋必將導致社會主義具體發展規律的得出。這就是研究這一辯證關系的歷史意義所在。
(而這三十年的改革又告訴我們,這場階級斗爭也不能用發展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辦法來解決。用這一方法只能導致黨變質因素和這場階級斗爭因素的加快發展。而這三十年來我們之所以采用這一改革方法,理論上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還沒能研究到上述這一點)。
3.上述宗旨正確和方法失誤的辯證關系又告訴我們,如果有人夸大這一錯誤并據此就把文革說成是完全錯誤的,那么這一錯誤的實質就是毛主席和我們黨為人民而犯錯誤。再聯系文革所提供的上述歷史貢獻,那么這一錯誤無疑也是偉大的錯誤(定義略)。
(7)文革的歷史局限性。上述宗旨正確和方法失誤的辯證關系把文革的歷史局限性顯示出來了。
1.文革的歷史局限性,集中表現在文革理論對社會主義的認識,還沒有能上升到認識社會主義具體發展規律的高度。盡管它已接近了這一認識高度,從而為我們能夠實現這一認識提供了基礎。
2.文革理論的這一歷史局限性,在文革理論本身的集中表現,就是還未能把社會主義同“現實社會主義歷史階段”嚴格的區分開來。
3.導致文革理論這一歷史局限性的根本理論原因,是列寧(以至馬克思)提出的社會主義發展規律(是從不發達社會主義——發達社會主義的發展過程)的局限。盡管它已接近了對這一發展規律的突破,從而為我們能夠實現對這一發展規律的突破提供了基礎。
列寧所提出的社會主義發展規律,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程度為分界的。而以生產力的發展程度是無法分界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的。
毛主席之后的我們黨的三個主導理論,至今依據的仍是列寧所提出的這一發展規律——也同樣未能突破這一局限。
4.導致文革理論這一歷史局限性的最根本的認識發展規律上的原因,是個體哲學方法上的局限。盡管它已接近了對這一局限的突破,從而為我們能夠實現對這一局限的突破提供了可能。
而文革理論的最偉大貢獻就是把這一最大的歷史局限性顯示出來了。
這一最大的歷史局限性是以往至今一切人們所共有的局限性:毛主席之前的人們和毛主席之后的人們至今都未能突破這一歷史局限性。可見要突破這一最大的歷史局限性之難。
(8)文革所提供的歷史啟示和結論。
1.對蘇聯變修、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波蘭的團結工會的總結。
對文革的總結,對我們中國這三十年社會主義改革的總結,對八大理論、文革理論、特色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理論——黨的五個主導理論及其相互關系的總結。
對蘇聯和東歐的演變的總結,對中國的接班人制度、朝鮮的世襲制、俄羅斯設計中的變相的終身制的總結,對尼泊爾共產黨的勝利的總結。
2.對上述各方面的總結以至世界更大方面的總結(如恐怖戰)都告訴我們,我們這個世界正處在類似當年中國春秋戰國的列國紛爭和諸子百家的爭鳴時期。要認識這個時期和它的歷史走向,關鍵在于認識社會主義具體發展規律和現實人類社會具體發展規律。
3.而要認識這兩個具體發展規律,離不開對前人和今人的探索和實踐的總結。而就這一總結來說,文革的貢獻是最大的。
4.我們只有認識到了這兩個具體發展規律,才有可能把上述各點及其相互關系說清楚。而在這之前,我們實際上是誰都說不清楚的,因為他缺乏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坐標作依據;而只能是各說各有理并相互之間爭論不休,并繼續導致歷史的二律背反發展——因為誰都認為自己的看法對。據此
5.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用自己的頭腦來共同研究這兩個具體發展規律。這才是最重要的。這就是歷史特別是文革給我們提供的歷史啟示和結論。(發表于 2009-12-25 。為紀念毛主席誕辰116周年而寫。)
-----------------------------------------------------------------------------------------------------------
(作者有關說明:
我于1981年4月曾寫《文化大革命總結》一文。4萬多字。我猜想,它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篇總結和評價文革的文章。我對文革的總結和評價從方法到結論都同大家的不一樣。我是先通過總結文革來探索社會主義具體發展規律,再把文革放在這個規律中來進行總結和評價的。我希望我們黨和大家能重新研究和評價文革。本文 1981-5-18 曾寄給中央領導同志。從沒得到過發表。
本文內中也涉及到了對蘇聯變修、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波蘭的團結工會的評價。
我三十年來的全部理論探索所得實際上大多都包含在這篇文章中。
本文的目錄有:
導論——評價文化大革命的關鍵——文化大革命的產生——文化大革命的性質——文化大革命的現象——文化大革命的實際內容——文化大革命的形式——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文化大革命的歷史功績——文化大革命的原則——文化大革命的正面經驗——文化大革命的歷史局限性——文化大革命的評價——毛主席的晚年思想——毛主席的晚年評價——社會主義理論的引出。
我一直認為,文革本身沒搞好,是會影響歷史的正常發展;而對文革缺乏正確總結,同樣也會影響歷史的正常發展;從某個角度上說,做好後者更爲主要。當然,全盤否定文革,也是一定歷史局限(個體哲學哲學方法)的産物,而不是哪個人的歷史責任。現在的問題是:在文革發動四十周年結束三十周年的今天,我們對這個問題應該有所反思了。據上,我向全球一切有識之士建議,建議大家能重新研究文革,這就是我寫這篇短文的目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