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曾志堅
近期,中國足壇轟轟烈烈,反腐大旗直搗高層,上下為之震顫,左右議論紛紛,八方空前關注。這一喜慶事實的背后,掩藏了一個悲哀,那就是中國足球水平的國際地位下滑。中國足球近年來不僅未能繼續沖出亞洲、走向世界,反而下降到了亞洲二、三流球隊的地步,其職業水平與國際競爭力及國內各級聯賽和各球隊一樣,處于事實上的全面潰敗。
憶往昔,中國足球在各項體育事業中率先職業化,實行俱樂部制和球員會員制、聯賽公司制,贏得各方稱贊。國人滿以為聯賽運作國際化、市場化了,俱樂部經營管理市場化了,球隊組成和球員流動與轉會也市場化了,這些弱化官方管理、充分重視市場自由選擇的舉措,必然會增添中國足球馳騁世界足壇的新動力。因為,它至少從制度上與西方五大聯賽一致化了,剩下的拼勤奮、拼態度、拼體力、拼技技術、拼閱讀比賽的思想深度、拼孫子兵法排兵布陣,坐擁五千年輝煌文明史的中國不應該輸給其他民族與國家。此番平起平坐,處于同一起跑線,曾給各界球迷以無限欣喜與希望。
然而,中國足球的職業化與市場化過程之中,有一個長期為人詬病的事實,那就是作為管理機構,中國足協蝶蟬化蛹,權力不是小了、弱了,而是大了、強了。小政府大市場的改革初衷在此蕩然無存,人們看到的不是俱樂部和球員的自我做主和自由選擇增強了,而是中國足協及其一些部門和個人權力的無限膨脹,是“婆婆”更厲害了,是“媳婦”更沒地位了。此等膨脹之后,是相關權力的幾近毫無監督。這般失去監督的權力能干些什么呢?
過去十幾年,中國社會各界睜大雙眼,對足壇腐敗與怪事亂象并非毫無警惕與察覺,這是中華民族對于腐敗和各種亂象向來眼里不揉沙子的慣性延續。媒體、俱樂部、球員、裁判員、教練員等,都不時拍案而起,曝出有關黑幕,但礙于取證困難和足協方面的官官相護、足壇維穩、國際影響等因素,往往不了了之。從近期揭露出的觸目驚心的事實來看,過去的猜測、傳聞和指控,幾乎都不是莫須有,是確確鑿鑿地發生與存在。
面對中國足壇的大潰敗,埋怨中國足協與相關腐敗官員,埋怨各級聯賽、各俱樂部、各球隊和球員,起作用嗎?不!他們是在一個既存的體系與制度內,按游戲規則辦事,他們身處其中,有時幾無選擇。如果網開一面的話,一些腐敗人士也許還可以歸屬于制度與體系的犧牲品。
該受埋怨與指責的,無疑是盛行中國足壇的權貴市場經濟。主管部門一方面手握不斷強化的各種大權,從贊助商的選定、賽制的改變、裁判員的委任、國家隊的組成到球員改年齡,他們都有一言九鼎的發言權,各俱樂部和球員基本沒有民主參與權,只有被動聽吆喝,時常不得不完全服從。另一方面,由于市場化運作,中國足壇搭起了巨大的資金運作平臺,各方人士揣著錢、懷著各種目的粉墨登場,足壇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名利場。由于缺乏民主監督,上述兩方面得以順暢無阻地權通錢、錢通權,名利權錢大肆相通。以至于形成了這樣一種社會共識,在中國足壇,只要你肯花錢,沒有辦不成的事情。這些肆意妄為與猖狂,無疑是任何社會制度都不允許的。
這般腐敗與潰敗的背后,既伴隨了上述足協權力的無限擴展,也伴隨了基層權利的無限縮小與弱化。想當年中國足壇改革開放、職業化之初,人們滿心歡喜,以為自由市場的選擇會提供使資源優化配置得到最大化的選擇。然而,事實卻是這般尷尬,國足隊員的身份可以花錢購買,俱樂部只能被動聽從足協安排。至于球員轉會,更是與國際通行的自由轉會相去甚遠。球員們沒有工會,沒有話語權,有的踢球傷了沒有基本工資保障,以至于一些球員發出了“我們不如民工的吶喊”。
不如民工不應該是球員為自己吶喊的法理與道德之依據,但作為足球運動的主體——球員的地位低下,卻不容忽視。自由市場化的一個基本目的和優越,在于擴大基層、基層個體與市場話語權。在經濟領域,它是擴大企業、消費者和產品的話語權,在足壇,它是擴大俱樂部、球員的話語權。這樣做,才能利于形成良性循環。此道理極為簡單,幾無需理論論證。足協的話語權再大,即政府或政府部門與管理層話語權再大,它也不可能上場踢球為國爭光,相反,如果中國足球之俱樂部和球員話語權大了,做強了,踢球水平上去了,那么一旦賽事來臨,臨時選拔一個陣容,輔之以集訓,中國足球也照樣能耀武揚威于國際足壇。
沒有人喜歡完全的無政府主義,也沒有人喜歡完全的權力集中主義。缺乏政府宏觀調控的完全自由市場經濟易入歧途,缺乏對政府本身改革的自由市場經濟也同樣易誤入歧途。任何針對權力曾經相對過于集中的市場化改革,都是一個全面的過程。為了追求高效率,它主要意味著政府與政府部門的權力調整、下放與監管、管理方式的改變,換言之,它意味著基層民眾、個體、個人、參與者自主權、民主權力的擴大。遺憾的是,中國足壇的市場化改革走入了上述權貴市場經濟怪圈。足協不僅在改革中強化了自身行政權力,還借行政權力打壓弱化了俱樂部和球員的權力。發生在這里的是蠻擰的市場化改革,是行政部門借市場化改革強化了自身權力,而不是強化了應該大大強化的作為市場主體的足球俱樂部和球員、中國足球,不是基層享有了更多的民主權力。
總之,擔負監督與管理職能的中國足協,由于沒能因民主受到有效監督與管理,造成了市場化改革不是使中國足球,而是使中國足協及其少數腐敗官員的既得利益無可阻擋地最大化了。這一最大化,是以擠壓、犧牲了包括俱樂部、國家隊和球員等在內的中國足球為代價的。以至于國內相當多意氣風發注資足壇的企業或者揭竿起義,或者最終落荒而逃,一些優秀球員無可奈何被封殺,最黑莫過中國足球的笑談流行一時。
歷史表明,權貴市場經濟與權貴資本主義從來都不是什么好東西。從它那里,一個民族所得創傷大于受益。它不會帶來低通脹、充分就業,及普遍的經濟增長與社會福利,更不用說強國富民。除了任由少數人謀取私利,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火藥桶增大,它只能使已經富裕起來的民間公眾群體消失,社會貧困、衰弱與不滿全面攀升。
足壇如斯,足壇如鏡,我們怎么能期待它能孵化出一個強大的有世界競爭力的中國足球?
割瘤行動正在進行。但建設不能停步,不能再次陷入多年的奮斗一夜竹籃打水一場空,故而同時勿忘只有全面市場化、充分尊重基層俱樂部與球員的民主權力,方可撐起中國足球的艷陽天。(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