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寒假,考研完,工作不知在何方,媳婦沒搞定。家鄉,一個平常的晚飯后。晚霞追吻著群山,清江碧波蕩漾。我的家處在一個山間小盆地,在通往“恩施大峽谷”的“清江畫廊”上——一個溫文爾雅的南方小鎮——“屯堡”。屯堡土家人聚居。街上一位老人過世,后人們為她舉辦葬禮。平平常常的時間,平平常常的事情。
街不大,晚飯后,和母親一起到他家“吃酒”(惋吊),過她家靈堂門口。居然貼著“紅色”的對聯!映入眼簾的是紅紙黑字,而非白紙黑字。“不大對勁啊,明明是死人了,一般應該是貼白色對聯的,怎么貼紅對聯呢?”我心里嘀咕著。問了問一起“吃酒”的一位老年人,才知道,這是“喜喪”。何為“喜喪”?我把二十來年的光陰交給了大山之中的土家人聚居地,早已習慣了土家人為死亡而徹夜不眠跳躍的舞蹈!但直到此時,聽完老人的講述,我才明白,這種舞蹈所要表達的,是“快樂”而非悲傷。土家族人的葬禮是一種最熱烈的歡騰!這種舞蹈叫做:撒爾嗬——敲鑼打鼓、土家狂歡的“撒爾嗬”。
我是學馬克思的,對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以及關于人類社會的論述是贊同的,我也就自然會關注其關于具體的“人”的論述。但是,對于個人而言,面對“具體的人”的人生中的幾件大事(愛情,死亡),馬哲并沒有做出過系統的論述,其解釋也比較蒼白,是我不解的。不知道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局限性,還是我自己作為一個學習者的局限性,反正,我感覺到了局限性。馬克思也講人生觀,可很少感悟“死亡”。沒有對“是否死亡”,“怎樣死亡”,活著的人怎樣“面對死亡”做出系統的說明和論證。可能因為與馬哲著重強調“改變”世界有關,正如馬克思在1845年提到的那樣:“哲學家總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然而,人類至今為止,還不能改變”死亡”。也就是說,無論你是誰,無論你是哪個“階級”,不管你改不改變世界,不管你在世界上留下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不管你愛了誰,不愛誰,“死亡”的最終宿命,是改變不了的。現代科技的發展,使得人們把“死亡”當成一種“病”來治療,為此,投入很多錢,來保證自己的健康,延長自己的生命。他們想通過“科技”來“改變”死亡。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刻意的保證健康,其實質不是想“活”的更好,其實質是懼怕“死亡”。
我是土家族的,對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土家特有的文化現象感興趣。不得不承認,土家文化包含著很多“迷信”的色彩,很多地方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大相徑庭,這是我反對的。但是,同樣不得不承認的是,在“死亡”這一問題上,土家人的態度是特有的,思維是正確的。對于發展馬哲的人生觀部分,有借鑒意義,對于人類縱看歷史,深入市民社會,研究歷史唯物主義有意義。
“人生好似一春草,平凡春草誰不老?”這是土家人的睿智,正如莊子面對死亡,鼓盆而歌,知天命,而順于天命一樣,土家人不是畏懼死亡,而是享受死亡,是積極的面對死亡。“死亡”,“有限”,是個體的“人”的客觀必然性,即“人是必然要死的”。“活”,“生”,是個體的“人”的暫時的狀態。“世界不是一個既成事物的集合體,而是一個過程。”無限運動,永恒發展,是辯證法的重要原則。由此看來,死亡不是病,更沒有長生不老的“藥”來治療這種病。刻意的用人的理性工具延長生命,是人性的脆弱,恐懼,無能,消極的表現。
下面,我對以生我養我的家鄉——“屯堡鄉”為例,介紹一下土家的葬禮中最重要的一個項目——撒爾嗬。屯堡人很注重生和死這人生的兩極,誕生禮除了“齊祝米酒”,同時還注重“逢生”或者“踩生”的讖緯。人生的四大禮贊,誕生禮、婚禮、壽禮、喪葬禮,尤其以喪葬禮儀最為隆重。這和屯堡人回歸自然的大氣磅礴有很大關系,常常把死亡的形式作為可以真正讓靈魂安息的一次慶典。
在這次葬禮上,我所看見的撒爾嗬是這樣的:“撒爾荷”歌舞上,歌詞詼諧幽默,有“葷段子”,常常是綿綿情歌到處飛揚,對人生來一次調侃,毫不忌諱,比如:“死亡之人好享福,睡得一副好板木”、“皇帝佬兒是我放牛的”, 伴隨著“狗連當”的動作,即露骨的“性交”動作,反映了土家男人的原始的生殖需求。里面的悼亡歌、情歌、生活歌、娛樂歌和歷史歌,沒有悲愴號哭,只有豁達歡暢,描繪的是亡者曾經參與或者正在參與的意向空間和情緒空間,是在延續生命不朽的動力意識。撒爾嗬又叫“跳喪”,跳喪者脫去冬天厚重的衣著,脫去偽裝和羈絆,在一聲解憂愁的吆喝聲中,忘卻恩怨,釋懷成敗,盡情的歡樂。如果在死亡面前都能從容,又有什么歷史不能賦予歌舞笑談之中呢?如果在死亡面前都高歌狂舞,面對千古的清江水,人們又何須掩飾心中,那最深沉的愛,和最狂野的欲望?!
喪鼓詞里有這樣一段:“望到姐兒攏不得身,話兒也沒說過,愛不倒你和我;把郎欠成相思病,還是個懶家伙,相交兩年多”。“有限”與“無限”,“存在”和“消亡”,旅行與風景的困惑永遠是伴隨人類的課題,在沖突和困境中掙扎和選擇,這就是生命!一個土家人對我這樣說笑:“我這樣心腸好的人,是可以老死的;有的人啊,說話毒辣,做事情不留后路,一天在想名和利,就是老了病了,想死都死不成,閻王都要多折磨他幾天”。
“跳喪”的對象是逝者,她是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但是不管你是衣食無憂的“有錢人”,還是像蝸居中“窮光蛋”,在葬禮上卻沒有太多差別,同樣的一副黑棺材就讓外人眼中的貧富貴賤在這土家山坳里悄然褪淡.活著的人們會為他們奉上同等的熱情,不論是生前的仇人還是摯友,都在葬禮上灑下真誠的“包谷酒”,然后加入跳喪的隊伍.蕓蕓眾生的平等與寬容,就被土家族人如此自然地詮釋. (這里怎么解釋“普世價值”?)
我不能再說什么了,只渴望在此生的末端,回到土家小鎮,得一場為我而起的死亡狂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