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展望未來重思人口戰略
摘自我的書稿《人口戰略與中國崛起》
中國人嘲笑印度計劃生育的“失敗”,一些印度精英也羨慕中國人口控制的“成功”。一項國家戰略,其成功與失敗的標準,并不是達到了什么樣的“表面目標(計劃達到的目標)”,而是結果是否有利于國家的長遠發展和國家核心目標的成功實現。其實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當中國的生育率顯著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時候(這就意味著中國未來人口要大幅減少、老齡化嚴重),中國的人口政策就已經迫待需要調整。本章發揮想象試展望中國所謂的人口控制的“成功”與印度所謂的計劃生育“失敗”,并讓我們預覽如果我們現在不大幅改變人口政策的可怕后果?! ?/p>
14.1、關于未來的基本觀點
14.1.1、人口與民族和國家
民族由她的族人組成,國家由她的人民組成。人是人類社會活動的主體,人是人類社會所有競爭活動的承擔者,人是人類社會所有實力的最終承載者,人是人類社會一切的創造者和所有者,人是一個民族和國家所有力量的最終源泉。無論是什么時候,人口都是民族的實力;無論在任何時候,人口都是國家的實力。人口實力是民族與國家實力的核心,是一切民族與國家力量的源泉和實力的載體,所以人口永遠決定著民族與國家的命運?! ?/p>
任何一個民族與國家,最終都不可能靠少生孩子來提高人口素質。由于人類平衡性趨勢的發展,無論過去你生的再多或再少,最后是生多生少結果一個樣:多生了不會降低低素質,少生了也不會提高素質。1500年法國1600萬(1450年法國人口曾為1970萬),英國(包括現在的英國和愛爾蘭)人口400萬,英國人口僅為法國的1/4。 500年后,英國加英裔是2.78億,而法國加法裔僅9640萬,英國及英裔增加到69.5倍,而法國及法裔僅增加不到6倍。現在英國及英裔人口素質比法國及法裔低嗎?不僅不低,現在英國及英裔的人均GDP比法國和法裔還要高。你孩子的文化素質比別人高,并不代表你孫子的文化素質還比別人孫子高??v然是你孫子的文化素質還比別人孫子高,那不代表你重孫子的文化素質還比別人重孫子高。是的,今天孩子多了,看似稀釋了國家的教育投資,人均教育投入可能會降低(如果國家不按教育需求的增長同步增加投資,那是降低,但如果是同步增加投資就不會降低,超過教育需求增加的投資還能提高人均教育投入)。但是,明天的勞動者增多了,國家的財政收入就會增加,并且國家的養老負擔也會減輕,國家就有更多的資金投資教育,因而下一代的人均教育投入由此增加。多生孩子的結果是最終的或未來的人均教育投入并不能減少,而少生孩子的結果是最終或未來的人均教育投入并不能提高(而是降低)。最終結果是:少生不會提高民族與國民素質,多生不會降低民族與國民素質,少生的結果是大幅降低民族實力與國民力量。而且,少生還要最終降低民族與國家人口素質。首先,人口活力跟年齡高度相關,少生的結果必定是整個民族與國家人口老化,最終要降低人口素質。蘇聯與美國的對比就是這樣,蘇聯的少生不僅不能提高蘇聯的人口素質,反而降低了蘇聯的人口年齡活力,最終加速蘇聯的危機,促使蘇聯解體(不是唯一原因,但是重要原因之一)。其次,獨生子女政策已經證明會降低民族與國家人口的身體與人文素質,中國少生的結果是必將降低人口素質。第三,從強制控制人口所導致的高新生兒缺陷率來看,少生孩子只能降低民族與國家人口素質。所以,中國少生孩子的結果是:最終不僅降低了民族與國家的人口素質,還無可挽回的失去了數量優勢?! ?/p>
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科技實力,最終都將取決于她的人力資本總量。而由于人類發展的平衡性趨勢,人均人力資本量趨于相同,所以任何國家的人力資本總量最終取決于人口數量。任何國家,只要她減少自己的人口,那一定是在減少她的人力資本總量。而對于一個發展中國家(中國),減少她自己的新生人口,降低自己的人口再生產能力,只會降低自己的人力資本增長空間和增長潛力,并最終大幅降低自己的人力資本總量。所以未來到一定時候,印度新生人口是中國的幾倍,那印度新形成的人力資本總量就是中國的幾倍;印度新形成人力資本是中國的幾倍,未來人口實力就是中國的幾倍;未來人口實力是中國的幾倍,綜合國力就是中國的幾倍。任何國家想靠減少人口促進經濟科技發展,那是不可能的,只會背道而馳!又由于軍事實力最終取決于經濟科技實力,所以中國減少人口,那必將降低中國未來的綜合國力。中國想一邊減少人口又一邊想使自己實力更強大,一邊大幅減少人口(持續的低生育率意味著中國未來人口必定急劇減少)又想復興世界第一,客觀規律決定沒有這樣的事。只要中國的新生人口持續低于印度(已經低了30多年了,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印度的新生人口數量已經是中國的2倍),那未來的世界第一一定是印度而不是中國!只要中國的新生人口被美國超過(按現在的趨勢和華人生育規律約在2060年就會被美國超過),中國的綜合國力就不可能超過美國。2009年我們的大學生生源已經下滑,低生育率意味著我國未來的人力資本實力不僅會低于美國,更會低于印度。人口的實力最終決定國家的實力,人口的競爭力最終決定國家的競爭力,如此的少生孩子只不過是我們人口實力與人口競爭力的自我消耗。
民族與國家實力決定民族與國家文化的影響力。所以英國及英裔的強大使英語統治世界,美國的強大使美國文化幾乎統治世界。而中國如此控制自己少生孩子,只會大幅削弱未來中國的人口實力與國家實力,最終只能降低漢語和中國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某些國人還認為漢語將統治世界,那純粹是一種甜蜜的自我欺騙,就像當年一時的“日語熱”一樣,只不過是一陣風。盡管現在世界掀起一股孔子學院熱,但持續的文化影響力最終還是由人口實力所主導的民族與國家實力所決定,中國持續的低生育率最終會使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大減,甚至最終連民族文化的生存延續都成為一個難題。唯有現在大力鼓勵生育,使生育率提高到不低于世代更替的水平,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中國的軟實力?! ?/p>
由于國家實力是決定國家安全的主決力量,中國減少人口,只能降低中國的未來國家安全?,F在怕太平洋那邊的美國,未來就直接害怕自己旁邊巨大的印度。國家的尊嚴由國家的實力所決定。中國曾經百余年受辱,現在仍舊感到世界第一強國的壓力,如此少生孩子能會給中國未來增添榮耀嗎?這個世界是靠實力說話和做事的世界,中國自己削減自己的人口,只會降低中國的國家實力,只會降低中國未來在世界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只會綁縛未來中國的手腳。
民族的安全最終由民族的人口實力和生育文化所決定。中國如此少生孩子和人口控制對中華民族生育文化的摧殘,最終只會危害中華民族的自身安全。特別是海外華人,更受本族實力所影響。在東南亞,在美洲,在全世界,由于華人的生育率都很低,最終不利于華人自身的安全,特別在東南亞更是如此。任何一個民族,只要他的人口與生育文化雄立不倒,哪怕她被打倒一萬次,她還能站起來繼續跟你打;如果他的人口和生育文化萎縮倒下了,你打他一次,他就完蛋了。眾多人口與強勁生育文化,才是一個民族最持久的生命力。強制少生孩子,不僅摧殘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族)的人口,還摧殘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族)的生育文化,這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延續安全,降低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族)的生命活力。
14.1.2、人口與經濟社會
人是社會的細胞,人是經濟的最微觀參與者,人是經濟社會活動的主體和經濟社會活力的載體,人口的變化在經濟與社會的變化中起著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是僅次于生產力的社會基礎,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生產力起著更為重要的主導作用。幾乎可以說,人口決定社會,人口決定經濟的命運。
人是經濟唯一的真正參與者,是生產力最活躍的因素,經濟因人的需求和創造而存在,人是經濟的生命載體,經濟的競爭實質是人的競爭,做為人的整體人口的變化主導經濟的變化,人口是經濟競爭與經濟實力的生命依托,人口的變化主導經濟競爭與經濟實力格局的變化。經濟實力是人口生產創造力的總和,經濟實力和人口實力呈正比,沒有足夠的人口實力就不會有足夠的經濟實力。中國現在及未來老齡化急速發展,2013年后勞動力開始衰減,2020年左右人口就面臨減少,無論是人口的老化、勞動力的減少還是人口的減少,都將導致未來中國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情況大為不同于今天,人口形勢的惡化必然帶來經濟形勢的惡化。人口衰減和老齡化導致發展活力大幅下滑,發展成本急劇上升,同時導致發展的可用資源大幅減少(財政收支會嚴重惡化,社會養老負擔極重,國家可用于發展的資源大幅減少)和發展的環境急劇惡化,最終導致發展能力急劇下降甚至萎縮。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所導致的未來中國人口實力的大幅衰減必然導致中國生產創造力的相對甚至絕對的衰減,令未來中國經濟實力增長舉步維艱。
經濟安全和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與經濟實力呈正比,與人口老齡化程度呈反比。2008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危機我們看到了:經濟小國的經濟安全性和抵御風險力低,在全球經濟汪洋中抵御經濟風險的能力和經濟實力這艘船的大小呈正比。2008年在經濟危機之下日本歐洲尤其是日本弱不禁風的樣子,讓我們看到了經濟安全和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和老齡化程度呈反比。由于人類的平衡性發展趨勢,人均勞動者GDP會趨于相同(剔除老齡化因素),最終相似,不僅發達國家的歷史和今天的表現是這樣,未來世界的大趨勢仍然是這樣:最終還是人口決定經濟實力。中國持續控制自己少生孩子,一定會嚴重損傷未來中國的經濟實力,一定會大大提高中國的老齡化水平,持續低生育率最終只會降低中國的經濟安全和經濟抵御風險的能力。
人是社會活動主體,社會的本質是人的活動及相互關系的總和,人口的變化和經濟的變化主導社會的變化。持續的超低生育率和快速推進的人口老化將會使未來中國老齡化十分嚴重,經濟發展因老齡化而步履維艱,政府財政與民眾養老壓力劇增,導致社會生活壓力大增,但社會的發展能力卻大幅下滑??焖僮兝系闹袊鴧s還比較窮,再加上貧富差距的持續拉大,大量的421結構家庭的存在,必將使中國未來民生壓力大為增加。而社會壓力的增大,進而又再次惡化社會狀況本身。今天的日本、歐洲重老齡化之下社會的惡化是中國未來的參照,但中國明天所面臨的情況卻更糟,中國應戰老齡化的經濟實力卻遠遠比他們低。中國老齡化已經正在快速發展,人口總量也已經處在人口衰減前夜的慣性低增長。面臨持續的超低生育率,中國唯有現在立即大力鼓勵生育盡量挽救未來由生育率低下所導致的社會狀況惡化,否則可能像今天的日本德國等一樣積重難返,錯失挽救自己的時機。
人是生活在一定社會經濟中的人,社會經濟狀況是人面臨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社會存在,是人生活環境的基礎與核心。人口狀況的變化導致社會經濟的變化,社會經濟的變化又反向導致人的心理、認知、觀念與行為的變化。未來由低生育率和老齡化所導致的經濟社會的惡化,必然又反映和作用到人身上。低生育率最終導致的社會經濟危機和思想文化轉變,反而又形成一種促使低生育率繼續持續的社會文化機制,而這種社會文化機制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日本與歐洲的人口歷史表明,這種形成低生育的社會文化機制還沒有可以改變的可能。而中國正在陷入這種社會文化機制,唯有中國現在立即挽救自己,才有可能(但現在已經很晚了,可能性不是很高)挽救未來中國經濟社會和中華民族衰微的危機?! ?/p>
人類社會生活繁衍的核心是男女的組合,人生幸福的主體是婚姻的幸福,美滿的婚姻家庭是社會和諧安寧的細胞,女人是男人心靈安慰的家園和克制自身情緒與行為心靈按鈕,但中國的這個問題正面臨嚴重的惡化,國家控制生育和國民養兒防老的矛盾導致中國的性別比例嚴重失常。正常的新生男嬰與女嬰的比例是103~105:100,中國的這個比例在1990年是112:100,1995年是116:100,2000年是118:100,2007年和2008年又分別達到120.22:100和120.56:100。而存活的兒童性別比例失調的程度比新生嬰兒的性別比例失調還要嚴重,比如統計年鑒顯示2007年0-4歲兒童男女性別比高達123.59:100。中國只有計劃生育比較寬松的新疆、西藏兩個自治區和二胎試點地區性別比例正常,而湖北、廣東、安徽這些中心地帶的男女兒童性別比例竟達到130:100。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推算,到2020年前后,中國將有11276萬25~35歲的男青年,而對應的適益婚配的20~30歲的女青年只有7206萬,男比女高出4000多萬[1]。而從2001年到2010年這10年,每年新出生男嬰又比女嬰多出120萬。失調的性別比將大大加劇買賣婚姻、拐賣婦女、賣淫嫖娼、強奸等違法犯罪行為和其他難以預知的行為,將極大地影響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也只有改變中國的人口政策,才能遏制這種危險的社會不穩定根源和改善未來國民的婚姻幸福,緩解未來社會和諧與穩定的壓力?! ?/p>
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的穩定器,但現在和未來急劇增長養老負擔和中國還比較窮的現實使中國這一穩定器的建設至多是很低水平的廣覆蓋。因為中國即使再發展10年仍舊比較窮,況且中國的發展本身需要整個國家的大量投入,否則中國發展的資源可以被社保吃光。現在盡管有來自全國的年輕人口去補貼上海人口再生產的不足,且上海經濟實力又在中國所有城市中最強,但上海面對自己的社保仍力不從心。2008年上海市本級財政支出不到900多億,而用于彌補社保的窟窿竟達170多億,占財政支出的18%?,F在是全國年輕人口補貼最富裕的上海,但未來誰來誰又能補貼依舊比較窮的中國?恐怕上帝也給不出答案。但低水平的社會保障對社會的穩定作用又比較脆弱,對社會的和諧安定穩定作用不足。況且中國還必須拿出大量資金鼓勵生育,挽救超低的生育率和艱難改造形成超低生育率的社會文化機制,否則連中華民族的生存延續都會成為一個沉重的話題。在這場危機完全到來之前,我們還僅剩十年或十年多一點的時間,中國現在如不瘋狂的自我挽救,中國未來還有拯救自己的時間和能力嗎?遲一年,則危機又增高一年,解決危機的難度又增長一年,自我挽救的時機又減少一年?! ?/p>
14.2、大國經濟競爭分析新思維
14.2.1、經濟競爭因素新分析
人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人是經濟實力的承載者,人是經濟競爭的承擔者,人是經濟活動和經濟競爭結果的所有者。所以,國家間經濟競爭的實質是各國國民經濟活動納入世界經濟活動之中,從而發生的各國國民之間的經濟活動較量。國際競爭的本質是人的競爭,實質是各國國民的競爭。所以人口因素,是國際經濟競爭的基礎因素和核心因素,它包括人口的數量、質量和結構。當然,各國國民之間的經濟活動較量,要受到各種制約因素的影響。制約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經濟制度、物化知識技術的資本、企業家、文化、社會狀況和基礎設施。在這所有的因素中,都在時刻發生著變化,各種因素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各國經濟競爭的自身因素及其這些自身因素所決定的經濟競爭實力也在不斷發生變化。由于相互學習、競爭、發展及各國自身的發展變化,會導致各國政治經濟制度、資本、企業家、文化、社會狀況和基礎設施皆不斷發生變化。由于世界各國的發展、融合、和相互學習跟進,各國的政治經濟制度、資本、企業家、文化、社會狀況(剔除老齡化因素后)和基礎設施因素具有整體上趨于同化的大趨勢。由于教育和經濟發展,各國間單個人的質量也有趨于相同的趨勢,而唯有生育率的不同而主導的人口總實力的不同具有不斷分化的趨勢。由于各國間是政治經濟制度、資本、企業家、文化、社會狀況和基礎設施因素趨于同化,差異趨于縮小,而由其差異所造成的競爭實力差別也會跟著不斷縮小,因而它們在就競爭中的分量也就隨之縮小。而各國的生育率是不同的,由生育率不同所主導的人口實力變化及差異具有長期擴大的趨勢,因而人口因素會在世界各國經濟實力的競爭中分量越來越高?;蛘哒f,由于經濟競爭和綜合國力競爭的本質是人的競爭,非人因素差異的縮小會讓人口這個本質因素越來越被顯示出來?! ?/p>
經濟競爭就像是戰爭,經濟大軍的實力就是經濟戰爭中的軍力。經濟戰也就是實力戰:實力決定勝負。在這場戰爭中,人的創造力就是裝備,人的價格就是火力,人的數量加上裝備就是大軍實力。經濟戰爭就是人力資源與市場的戰爭。經濟戰是用人力資源為士兵去攻打市場,再以市場供養士兵再戰斗。越是人力資源豐富且擴大的地方,越是市場巨大且擴大的地方,越是能吸引資本且利于資本成長,越是內部競爭激烈且成長迅速,越是實力與競爭力強大?! ?/p>
本章選擇人力資源總實力(包括數量和質量)、經濟制度(由于政治制度對經濟影響分歧較大,故本文僅討論經濟制度問題)、資本配比(在此的資本配比是綜合了資本相對于發展需求的資本滿足程度和資本絕對配比兩個因素,是從相對和絕對兩方面綜合考慮的資本配比)與效率、企業家、文化、社會狀況和基礎設施(不是絕對對比,而是指基礎設施滿足經濟發展的能力/效力)七個指標作為經濟戰爭的實力標準。設總分100分,首期分值分配是:人力資源總量50分,經濟制度15分,資本配比與效率10分,企業家10分,社會狀況5分、文化5分,基礎設施5分?! ?/p>
各項指標分值分配理由如下:首先,人是經濟活動的主體,人是各國經濟競爭的最終承擔者,經濟競爭的實質是人之間的競爭,所以人口因素最重要。其次,勞動決定價值,雖然有平均資本收益率的存在,但價值的分配體系仍以勞動為參照。而且,隨著服務業的發展和知識經濟的發展,依靠勞動分配的價值量(不僅包括工資,還包括相應的資本收益和政府收入)在二戰后呈現持續提高的趨勢。勞動創造價值,創新創造倍增價值。況且,經濟戰就是人的生產(廣義,也即勞動)戰,創新戰,就業戰,以及由國民需求構成的內部市場力量。所以,給人力資源總量50分不為過。第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力資源價值的釋放。但在上世紀90年代后,世界各國基本都轉向了市場經濟,政治制度也更民主有效,在經濟發展方面制度優勢或制度劣勢大幅縮?。ǖ谄渌矫嬗绊懭苑浅4螅K?,我給它15分不算少。第四,資本以貨幣的購買力調控其他資源的應用,從而調節運轉生產力。但資本又是可變的、可不斷再生的、可轉變的和高度流動的,故給10分。第五,社會的各種資源被企業家(廣義,運用資源的人)運用,從而成為經濟細胞的指揮系統,絕對不低于資本的效力??纯磸牧汩_始的溫州商人們和其他國內民營企業家,就知道企業家的力量,所以給10分是不為過的。第六、社會狀況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社會穩定與和諧是經濟發展的保障,社會基本面是經濟發展的社會基礎,社會狀況對經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故給5分。第七,文化是一種直接作用于人的軟制度,同時具有創造性力量(或破壞性的力量)和對人的釋放性(或壓抑性)作用,故給5分。第八,在短期上講,基礎設施的確影響投資及其他經濟發展的因素。但基礎設施根本不具有核心競爭力,很容易被模仿。但由于基礎設施對印度與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在發展中前期對比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故給它5分。
如果制度、資本配比、企業家、文化、社會狀況和基礎設施趨于相同或相似,經濟大軍實力也就直接由人力資源總量所決定了。如果人均生產創造力也趨于相同或相似,經濟大軍也就主要取決于人口數量了。目前,隨著全球化、開放和相互學習影響等因素的影響,由人類發展的平衡性規律所決定,這種趨勢是在一直發展的。顯然,隨著發展,經濟競爭實力的指標及權重不能一成不變,在以下的分析中我會根據世界的變化而改變?! ?/p>
14.2.2、中美印競經濟爭實力分析
1、人力資源
中印對比:現在人力資源總實力中國暫時領先,但從數量上講主要體現在35歲以上的人口中,35歲以下的中國人口數量就沒有印度多了(見5.1節表5.1)。從結構上看,印度在低端上和35歲以下年輕人口數量上占據優勢,而且優勢在擴大,同時部分高端也就有優勢,如軟件人才等?,F在中國人力資源總量高于印度,主要是35以上勞動力數量多于印度和過去義務教育普及率比印度高及近年高校大擴招使新畢業大學生數量高于印度所共同構成。從價格上看,印度勞動力更便宜。由于中國未來勞動力大幅減少,未來印度勞動力價格將更比中國具有競爭優勢。從勞動力源供給——新生兒童數量和生育率對比上看,印度已具備絕對優勢,新生人口數量是中國的兩倍,而中國則不斷衰退。從生育率、少年兒童數量和2009年的高考報考來看,中國在高端人才供應方面已經后繼乏力,很快倒退。而印度由于政府持續對教育較高的投入及印度高等教育的穩步發展,人力資源的質量在穩步的提高。同時,印度勞動力遠比中國年輕,而且未來更加如此,未來印度勞動力活力將遠比中國高,將提前抵消中國的數量優勢和過去的質量優勢。而對中國來說,人口老化則意味著人口活力的降低和素質提高的難度增加及產業轉換的能力降低。這預示著,中國在人力資源總實力方面的優勢大約會在2020年左右喪失給印度?! ?/p>
中美對比:中低層次中國實力領先,但美國在高端占據優勢。從2009年的高考報考和中美生育率長期對比上看,中國在高端人才供應方面已經后繼乏力。若在高端實力上趕上美國,可能一時,但低生育率決定還會被美國反超。而且,中國人力資源的供給源早已開始大幅減流,而美國是持續增流(包括移民)。若未來中國的高端人力資源實力能領先美國,頂多可能領先十年左右,而后又被美國反超?! ?/p>
2、經濟制度
中印對比:現在都已經轉為市場經濟體制,但各有千秋。中國更加開放,吸引外資較多,經濟快速動員力強(同時又容易埋下不健康因素,極易走向只求快不求質),在短期內有力的促進了經濟發展。印度經濟開放性比中國稍差一點,但民營經濟比中國發展的更好,小企業融資及農村貸款比中國更容易,資本效率更高,居民消費占GDP比重遠較中國高。雖然現在經濟增長速度不如中國,但經濟結構更健康。比如印度工資可以占GDP的50%左右,中國近幾年僅占11%左右,中國內需嚴重不足,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這種經濟結構是比較不健康的。由于外資不可能樂意中國產業鏈一直向上吃他們的老底,產業升級還得靠本土企業,所以外資是短期有利于中國發展,但長期會有諸多副作用,這是中國必須注意的。其實,印度的市場經濟制度發展要比中國更好一些,只不過是由于印度改革的晚,中國暫時“先下手為強”,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先吃到螃蟹,中國的基礎設施更強,中國所處的工業化階段具有高增長特性,并且中國有大量外資刺激和高投資的刺激,所以中國發展比印度快。但從印度的資本效率和經濟健康程度(如勞動者工資占GDP比重)來看,中國經濟制度還有需要向印度學習的方面?! ?/p>
中美對比:與美國相比,中國的市場經濟制度還不夠完善。在經濟方面,中國存在較多的政府干預,對最具效率的國內經濟體——民營經濟還有不少歧視和不公正待遇,國企的所有者缺位和政企分別不明還沒有得到完全解決?! ?/p>
3、資本
中印對比:中國的資本配比量具有優勢,印度的資本效率具有優勢。美林證券研究顯示,為了每1美元的產出,中國需要投資3.5美元,而印度只需要投資2.5美。中國資本配比量的優勢不具備核心競爭力,較易被模仿,而效率較難模仿一些。資本的成長從根本上來說是與人口和知識技術配比的,是必需依靠自身效率成長的,從資本效率和人口結構上講中國的資本配比量優勢不具備長期優勢。由于未來中國的老齡比重極高,撫養系數很高,資本供給能力將大幅下降。而印度由于年輕勞動人口比重增加,儲蓄率已經達到38%,正在形成如中國一樣的高儲蓄高投資高增長的模式。而隨著老齡化加速發展,由年輕儲蓄變成年老消費的儲蓄發展模式所決定,中國的人口結構老化使未來的發展模式必然不同于現在。并且,老齡化和社會發展程度的不同還會影響資本的效率。老齡化高會大幅降低資本對于經濟發展的效率,而同時隨著經濟發展程度的提高,資本對經濟發展的效率也降低?! ?/p>
過去是人才追逐資本,現在是資本追逐人才。人力資源和市場是一個國家最具經濟吸引力的兩個方面。資本更喜歡追逐人力資源豐富、廉價、擴大的國家,資本更喜歡追逐市場廣闊且擴大的國家。中國過去是這樣的國家,而現在印度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未來中國人口結構的加速老化和經濟放緩會使投資效益較大的降低,對外資的吸引力降低,同時也會像諸如日本一樣低收益會導致本國資本外逃流往國外尋找收益更高的投資場所。雖然現在在吸引外資方面中國領先印度,但這是暫時的,以后會被印度超越,如2008年印度就成為日本企業海外投資首選地,這種趨勢正在發展。
中美對比:不用說,美國大勝中國?! ?/p>
4、企業家
中印對比:從印度公司的業績高于中國來看,印度企業家不低于中國,且具有英語優勢。中國民營經濟發展時間短,企業家成長環境還不夠好。像浙江、廣東、江蘇、福建等企業家誕生眾多的地方也是企業家文化濃厚的地方,我們的獨生子女政策也貫徹的太好了,顯然不利于中國企業家的后續發展,導致更新不足。另外,隨著中國加速老齡化,也相應導致中國的企業家老化。
中美對比:中國的企業家成長環境不如美國,創業精神亦不如美國?! ?/p>
5、文化
中印對比:各有所長,中國文化的短期戰斗力強,但印度文化似乎更具有持久性活力。中國因國民進取心和勤勞暫且在文化的經濟發展功能方面暫時領先,但印度人普遍比中國人對自己更自信,中國人與印度人相比缺乏信仰。印度人崇尚自然,生活的目標是追求精神上的解脫,中國人追求的是物欲的滿足,與印度相比中國顯得比較浮躁。但民族的核心文化——生育文化,中國落后于印度,并最終導致中國的其他方面也要落后于印度。
中美對比:各有千秋,中國人比較勤勞,但容易導致人口透支,與此相比美國文化更具有持久性活力。中國勤勞(獨生子女政策好像把中國的這個優點自廢武功了,從獨生子女的表現來看在這方面成為劣勢似乎已經成為定局),美國的創新進取精神強,更加務實,更講求效率,在文化的經濟科技發展功能方面美國領先于中國。但在民族核心文化生育文化方面,中國落后于美國,如果一直持續,那將是中國低落的生育文化毀掉中國的人口根基?! ?/p>
6、社會狀況
中印對比:現在中國社會狀況比印度好。現在印度的社會穩定不如中國,官員腐敗比中國嚴重,種族和宗教問題遠比中國突出。但未來中國的重老齡化、5000多萬光棍、持續的貧富差距、腐敗及漢族生育率過低問題對中國未來的和諧穩定都會產生較大的威脅。尤其是老齡化與貧富差距擴大,顯然會較大的威脅中國未來社會的和諧穩定。對于印度,由于經濟發展,老齡化比重低,社會狀況未來會變好,但也仍有有腐敗與貧富差距和種族宗教問題?! ?/p>
中美對比:現在美國社會狀況比中國好些。但未來由于中國快速推進的老齡化及持續的性別比過大等問題,中國未來社會狀況相當于美國會惡化?! ?/p>
7、基礎設施
中印對比:中國暫時大幅領先于印度。不過,最持久的基礎設施領先因素來自人口密度和經濟力量。如澳大利亞,國土交通不可能超過日本,這是人口密度的規模效益所決定的。印度的人口密度是中國的三倍,且未來繼續擴大。況且,印度的國土更平坦,印度半島深入印度洋。所以,大約再過20年,印度的基礎設施滿足經濟發展的能力/效力將趕上中國(首先是基礎設施的效益超過,然后效益導致基礎設施滿足經濟發展效力水平的超越)?! ?/p>
中美對比:美國領先,中國的基礎設施供應還不能滿足經濟發展需要。但由于人口密度及人口變化,可能是中國先超過美國,后來又被美國超過,如果中國不及時停止獨生子女政策并鼓勵生育。
結論:現在印度在基礎設施和社會狀況方面與中國有較大差距,基礎教育需要提高,高等教育資源有待發展。而中國,在改革金融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和支持民營企業方面有待發展,在教育和人力資源質量提高方面與美國相比有待較大提高,在提高勞動者收入方面需要較大的改革。但中國還臨一個非常致命的問題:持續的低生育率和形成這種低生育率的社會文化機制及人口政策,這個問題對中國未來經濟競爭力和經濟社會發展變化有致命性的影響。低生育率有著強大的社會文化機制。隨著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的推進和經濟社會的發展及人們思想觀念的快速變化,自然狀態生育率(即政府不管不問的生育率)必然會繼續下跌。從世界來看,東亞文化生育率最低,而東亞文化中又以華人生育率最低。2009年韓國生育率為1.2,香港為1.1,澳門與臺灣為1.0。從老齡化與社會保障壓力上來看,老齡化越高社保壓力越高則生育率越低且越難以提高,如日本、德國、意大利。從貧富差距和民生壓力來看,貧富差距越大民生壓力越高則生育率越低,如除穆斯林地區的原蘇聯和東歐。從不孕不育發生率上來看,中國明顯嚴重,2009年11月9日《北京晚報》第15版發布該報調查結果顯示中國80后不育不孕率竟然高達20%。并且中國唯一實行強制的一胎政策,對傳統生育文化破壞極大,對國民思想觀念的影響極深,導致生育意愿極其低下。從歐洲日本等國鼓勵生育的長期歷史來看,鼓勵生育的難度極高,幾乎沒有從超低生育率恢復到世代更替水平的可能,而且是生育率越低則鼓勵生育越難。幾乎這世界上所有強烈導致低生育率的因素全部被中國深刻的感染上,未來中國將長期面臨1.3或低于1.3的超低生育率,即便是在鼓勵生育的情況下還很可能依舊如此。所以,如果中國不立即轉變人口政策并有效的鼓勵生育,中國的人力資源狀況和人口結構會長期惡化。由于人是社會和經濟的細胞,人口問題將決定中國未來在世界經濟競爭中的命運。
14.2.3、中美印經濟競爭實力預測
根據以上分析和現在的數據及發展態勢,推測中美印經濟競爭的動態實力對比表,并作為下節分析和預演未來發展狀況和發展態勢的基本依據?! ?/p>
總說明:
1、打分方式:最優者單項滿分,其它由與最優者的對比中得出?! ?/p>
2、未來數據。中國人口根據1.3的生育率預測,美國人口為美國人口普查局預測,印度人口為聯合國及印度國內預測。本節使用未來人口數據為:2030年,中國13.3億,美國3.8億,印度15億;2050年,中國11.2億,美國4.6億,印度17.5億。人力資源數量在人口數量的基礎上再根據人口結構計算得出?! ?/p>
3、競爭實力=人力資源數量×質量×其余各項之和。競爭實力為經濟競爭實力,是經濟競爭變化的決定性因素。人力資源數量除2010年考慮勞動參與率外,其他年份不再考慮,直接按勞動年齡人口計算。人力資源質量包括人口的年齡活力。
4、各國GDP比值會趨向于經濟競爭實力的比值,但由于產業基礎、制度配套、基礎設施、干中學(在實際工作中的學習鍛煉)、資本配比、發展慣性等使GDP的變化滯后于經濟競爭實力的變化。如現在美國GDP對比中國GDP的比值大于美國經濟競爭實力對比中國經濟競爭實力的比值,則中國GDP會追趕美國GDP,追趕的速度和兩者比值差額的大小呈正比,GDP追趕直到兩個比值相等或接近時為止。
5、以下表格中的文化分值僅考慮與經濟直接相關的部分,未包含生育等文化。
表14.1、2010年中美印經濟競爭實力表
指標 |
人力資源 |
經濟 制度 |
資本 |
企業 家 |
社會 狀況 |
文化 |
基礎 設施 |
競爭 實力 |
實力 比值 | ||
分指標 |
數量 |
質量 |
配比 |
效率 | |||||||
分數 |
25 |
25 |
15 |
5 |
5 |
10 |
5 |
5 |
5 |
|
|
中國 |
25 |
6 |
10 |
3 |
3 |
8 |
4 |
4 |
4 |
5400 |
2.90 |
美國 |
5 |
25 |
15 |
5 |
5 |
10 |
5 |
5 |
5 |
6250 |
3.36 |
印度 |
15 |
4 |
11 |
2 |
4 |
8 |
2 |
3 |
1 |
1860 |
1 |
注:此表的人力資源數量為參加社會勞動的經濟活動人口。
說明:現在美國GDP對比中國GDP的比值顯著大于美國經濟競爭實力對比中國經濟競爭實力的比值,故現在中國GDP要快速追趕美國GDP?,F在中國GDP對比印度GDP的值略微大于中國經濟競爭力對比印度經濟競爭力的比值,所以印度GDP必將追趕中國GDP。由于中國的先發優勢(改革比印度早13年)、高增長慣性、高投資、優基礎設施、城市化、房地產與汽車熱及工業化階段的高增長特性,中國GDP增速未來幾年可能仍高于印度,但增長速度的潛力已經開始低于印度,而且是未來潛力差距越來越大,所以印度GDP增長速度不久必將超過中國,中印經濟增長形勢即將逆轉。如果中國沒有計劃生育,或像印度一樣計劃生育失敗,則逆轉的時間將會后推,逆轉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將大幅減少,但已經無可挽回(除非中國能立即大力鼓勵生育且非常成功,然后再次逆轉,但至少近期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鼓勵生育的成功率極低)。
表14.2、2030年中美印經濟競爭實力表
指標 |
人力資源 |
經濟 制度 |
資本 |
企業 家 |
社會 狀況 |
文化 |
基礎 設施 |
競爭 實力 |
實力 比值 | ||
分指標 |
數量 |
質量 |
配比 |
效率 | |||||||
分數 |
25 |
25 |
15 |
5 |
5 |
10 |
5 |
5 |
5 |
|
|
中國 |
22 |
10 |
12 |
3.5 |
4 |
8 |
3.5 |
4 |
5 |
8800 |
1.17 |
美國 |
6 |
25 |
15 |
5 |
5 |
10 |
5 |
5 |
5 |
7500 |
1 |
印度 |
25 |
10 |
13 |
3.5 |
5 |
9 |
4 |
4.5 |
5 |
11000 |
1.47 |
說明:此時中國經濟競爭實力已超過美國,故中國GDP在這個時間之前或左右超過美國。但印度的經濟經濟競爭實力快速超越中國,印度經濟必是加速追趕中國。由于中國過去的計劃生育和社會經濟因素導致的持續低生育率,人力資源在數量方面被印度趕超。由于中國的持續低生育率導致中國的老齡化極重,人口的年齡活力降低,再加上印度教育的持續性發展(由于經濟的持續發展印度政府與父母的財力均提高了,孩子教育的提高是必然的),在人的質量方面中國被印度趕上,中國在人口方面與印度相比已經一無所長。由于持續低生育率導致中國老齡化很高,人口撫養系數高,資本配比方面被印度趕上。同時,由于老齡化導致發展難度增加,中國的資本效率因改革雖有所提高但仍低于印度。因中國經濟不景氣、企業家文化濃厚的原東南沿海后代比重降低及企業家成長環境不如印度和中國企業家也老齡化,導致印度在企業家方面勝過中國。由于老齡化迅速發展、光棍潮出現、貧富差距和社會保障不足等問題導致中國的社會狀況惡化。而印度由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印度社會狀況較快的變好。由于印度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印度國民奮斗精神高漲,印度文化的經濟力量趕上中國。由于最持久的基礎設施領先因素來自人口密度和經濟力量,中國基礎設施對經濟發展的效力被印度趕上?! ?/p>
表14.3、2050年中美印經濟競爭實力表
指標 |
人力資源 |
經濟 制度 |
資本 |
企業 家 |
社會 狀況 |
文化 |
競爭 實力 |
實力 比值 | ||
分指標 |
數量 |
質量 |
配比 |
效率 | ||||||
分數 |
30 |
30 |
12 |
4 |
4 |
10 |
5 |
5 |
|
|
中國 |
17 |
13 |
12 |
3 |
3 |
8 |
3.5 |
4 |
7403.5 |
1 |
美國 |
7 |
30 |
12 |
4 |
4 |
10 |
5 |
5 |
8400 |
1.13 |
印度 |
30 |
15 |
12 |
4 |
4 |
9 |
4 |
4.5 |
16875 |
2.28 |
說明:如果超低生育率持續,此時中國經濟競爭實力將被美國反超,故中國GDP在這個時間之前或左右被美國反超,中國綜合國力不會超過美國。印度經濟競爭實力此時已經大幅超越中國,印度經濟總量必大幅超越中國,印度的綜合國力也將大幅超過中國。由于中國過去的計劃生育及由此造成的生育文化的損毀和鼓勵生育力度的不足,中國人力資源在數量方面被印度大幅趕超。由于中國持續的超低生育率,導致中國的老齡化極重,人口的年齡活力降低,在人的質量方面落后于印度。同時,由于人口老化,中國人口素質提高的速度不如印度。而美國,在良好的生育文化和移民的作用下,在人力資資源的數量方面大幅追趕中國,且依舊保持對中國的人口質量優勢。經濟制度因彼此學習和改革而趨于相同或效果相同。由于生育文化損毀和鼓勵生育的低效,持續的低生育率繼續使中國老齡化升高,人口撫養系數攀升,資本配比繼續被印度超過。因中國經濟不景氣、企業家文化濃厚的原東南沿海后代比重降低、企業家老齡化及企業家成長環境不如美國印度導致中國在企業家方面繼續低于二者。高老齡化、老光棍大軍和社會保障危機等導致中國的社會狀況問題依舊比較嚴重。持續的低生育率使中國面臨持續的經濟低迷與社會危機,中國奮斗進取文化落后于印度與美國。由于生育文化是民族的核心文化,并最終影響其他文化,中國的低生育率文化和社會機制導致中國社會經濟低落、國民低落、人口質量進步慢、企業家精神及企業家質量低落,最終導致整體文化競爭力和整體國家與民族競爭力低于美國和印度!從表中數據和分析得出,民族生育文化和影響生育的社會機制最終影響其他一切的變化,民族生育文化和影響生育的社會機制構成了國家與民族力量變化的根本性力量??梢哉f,決定國民生育的民族生育文化和由國家社會制度所構成的社會機制是國家力量變化的核心因素?! ?/p>
14.3、未來世界大預演
人口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一切經濟和社會的活動是以人的需要和人自身的變化及社會自然規律的作用為轉移的。若制度等因素基本不變或調整不大,則人口發展變化主導一個國家的經濟與社會變化,而經濟社會變化又主導一個國家的各方面變化,進而人口發展變化主導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變化。本節以社會經濟狀況和生育文化決定生育率,生育率決定人口發展態勢,而人口發展態勢又決定社會經濟發展態勢的循環推進思路預演世界未來的經濟格局變化和未來中國的社會經濟狀況和生育狀況變化,從而為同胞們和國家政策的制定者們打開一個觀察未來世界和檢驗我們人口發展戰略科學性的窗口。期待中國的人口發展戰略早日改變方向。為中華崛起思危,為中國前進的道路預警,為民族復興中的危險傾向提出警戒?! ?/p>
14.3.1、印度象挑戰中國龍
二戰后,全球步入生育高峰。1949年,占世界1/4的中國人占起來了,中國也隨世界人口的潮流出現了生育高峰。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在和平的環境之下,出現了持續的較高人口增長。由于人口再生產是一個長周期的過程,新出生的孩子和由孩子高峰帶來的人口增長并不能立即轉換為勞動力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但為后來的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基礎。就像一個家庭,在孩子還未長大的前20年,孩子不能為家庭立即帶來財富增長。但20年后,當孩子開始進行財富創造時,家庭的財富就大幅增加了。這就是人口再生產發展對物質再生產發展的滯后性。人口再生產就像是爸爸媽媽種上小樹苗,但必須等到20后才能成材。在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國繁育了6億青壯年勞動力。正是建國后這20多年的人口再生產貢獻,讓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后爆發出強大的能量。1979-2009,中國以全球1/4的勞動力創造了世界上最輝煌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和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推進宏大的場面。1979-2009,中國以全球1/4的勞動力創造了世界上最壯觀的經濟建設和國家發展。但現在中國的孩子已經不足世界的10%。財富是勞動者創造的,勞動者是昨天的孩子變成的。今天的孩子少了,那明天中國財富的創造者也就少了。面對不斷下降的孩子,面對不斷下降的年輕勞動力——年輕創造者,中國的明天還能像今天一樣騰飛嗎?與中國人口再生產急劇下滑的勢頭相反,印度和美國的人口再生產實力卻不斷提高。
從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承接世界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而當時的印度,還未改革。中國先行一步,“先下手為強”,率先形成強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集聚力,結果是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依靠龐大的廉價勞動力逐步占據世界市場。雖然印度從1991年也開始改革,但中國已經形成強烈的經濟上升漩渦,且已經集聚了東亞及發達世界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移浪潮。在這時期,印度的改革被中國淹沒了。在這時期的這場競爭中,中國發展的勢場和要素集聚的勢場也就干擾了世界向印度的產業轉移和印度向發達世界進軍的速度。自然,在這段時期,在這場經濟競爭中,相比于印度,中國贏了,把印度拋在了后面。但風水輪流轉,中國的這一步能贏并不代表中國的下一步還能贏。事實上,中國下一步能贏的機會被自己嚴重剝奪,并被中國自己嚴重浪費!
圖14.1、中國年輕勞動力變化
資料來源:易富賢,《從統計數字看調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光明網:光明觀察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138
說明:根據人口普查,中國年輕勞動力正在面臨急劇下滑。年輕就是力量,年輕勞動者的不斷減少,這意味著中國未來的發展活力和人口實力將很快開始下滑。由低生育率所決定,中國年輕勞動力的快速下滑是持續性的,除非中國及時調整人口政策并且能夠把生育率提高到世代更替水平以上?! ?/p>
從2003年開始,正當計生委專家聲稱中國的勞動力依然總量巨大、人口紅利還將持續20年時,令無數專家始料未及的是,一場席卷沿海和大中城市的民工荒愈演愈烈,曾經被人們認為無限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出現了短缺。雖然眼下大學生就業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勞動力供求矛盾轉變的真相,而且總有人相信農村還有大量的剩余勞動力,但無論人口專家如何解釋,事實卻將證明:近年愈演愈烈的“民工荒”也將不再是周期性的、政策性的“荒”,而是趨勢性的、總量的[2]。
從2003年開始,中國珠三角出現民工荒,并向福建、浙江蔓延,很多企業無正常開工或是擴大經營。中國勞動力成本優勢開始弱化,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開始喪失。2008年,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世界明顯加速了向印度的轉移:工廠向印度遷移,訂單向印度轉移。為什么印度這幾年的經濟發展加速了?這是中國在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勢漸失而印度優勢漸長和印度發展勢能集聚的結果。產業的轉移,取決于:1、勞動力的價格、素質和優勢的持續前景;2、市場的大小和前景。目前,由于中國的一胎政策,印度正在這方面加速形成對中國的優勢。首先,計劃生育大大加速了中國勞動力供給的短缺。如果中國產業升級的速度趕不上中國人口形勢變化的速度和世界對中國經濟競爭要求的速度,中國的計劃生育甚至會造成中國的產業升級斷裂。其次,計劃生育大大惡化了中國的遠期發展前景,讓中國未來蒙上重老齡化的陰影。中國的計劃生育無疑削弱了中國對印度的經濟競爭優勢,等于幫助印度在經濟上侵蝕中國。目前,印度正在形成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集聚力勢場和要素集聚力的勢場。一旦印度發展的勢頭形成,印度將加速吞并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世界市場,讓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加速喪失。這種加速,不僅在2008年,在此之前就悄悄開始了,只不過是2008年比較明顯而已。
圖14.2、中國每年18歲人口變化
注:18歲人口數據為對應的18年前的新生人口數據。此表所用的新生人口數據為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和歷年人口抽查數據。
說明:對應于2005年18歲新進入勞動年齡人口不再快速增加的同時,2003年外出打工的農村16歲人口也不增長了,所以開始出現民工荒的苗頭。因經濟高速發展而帶來的勞動需求還在快速增長,但對應的16歲外出務工卻在減少,于是民工荒開始更大面積的蔓延了。以平均18歲高中或職高畢業進入勞動市場計算,2009年新進入勞動年齡人口比上年減少23%。所以盡管經過金融危機,民工荒在2009年后半年仍加劇了,尤其是珠三角更是如此。這同樣也可以解釋盡管還在擴招但2009年高考報名下滑3.8%和2009年報名當兵的減少。由于年輕人的不斷加入勞動隊伍是勞動力更新、換代和升級的根本前提,中國年輕人的減少必將導致中國勞動者更新不足、換代不夠、升級緩慢,進而導致中國經濟活力和發展能力下降,最終危害中國經濟的發展。少生孩子,減少年輕人,是絕對不會也絕對不可能會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和國力增長的?! ?/p>
對于印度的追趕,如果中國可以及時的強有力的進行產業升級,可以把印度對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挑戰和吞食變成中國向上發展的動力。由經濟發展的供應和需求兩方面所決定,居民購買力的升級和勞動者素質的升級是產業升級的前提。但是由于中國長期實施低工資,貧富差距太大,居民消費不足。中國的工資總額占GDP的比例一直下降,2009年降低到8%,而發達國家這一比例高達60%,世界平均為40%。產業升級要以需求的升級為動力,中國的產業升級顯然是動力不足。印度人均GDP只有中國的一半,但是印度每個制造業工人每小時的全部報酬是中國的2.5倍。印度打工者們爭取到了高達GDP 50%左右的工資性收入,這自然導致印度老百姓有錢花、內需強勁。并且中國對教育的投入長期嚴重低下,低工資又導致勞動者對自己和孩子的教育培訓投入不足。而由計劃生育所造成的年輕勞動力大幅減少,又嚴重妨礙中國勞動者素質的升級。眾所周知,勞動者的升級,尤其是代際間勞動者素質相差太大的勞動者升級,年輕人的更新最關鍵。像中國這樣父母是小學而兒子是大學生的代際間文化水平相差太大的國家,年輕人就決定中國勞動者升級的命運。可想而知,年輕人的快速減少對中國勞動者升級換代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必將嚴重阻礙中國產業升級?! ?/p>
而相對于印度,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很不樂觀:中國年輕勞動者持續快速減少,必將造成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動力萎縮和發展活力下降,而印度年輕勞動者卻持續增加(新生人口是中國的二倍),發展動力與活力不斷上升;老齡化、未來人口快速減少和由人口結構決定的房地產、汽車、教育等等許多行業的消費需求萎縮致使中國未來發展的前景必將大幅下跌,發展的產業動力大幅下滑,而印度卻相反在變好;中國勞動者收入比例太低,內需不足,對外依賴嚴重;投資效益低下,經濟增長嚴重依賴高投資;民企發展的不夠充分,且成長的環境差;外資的控制力不斷提高,埋下長期發展的隱患。相對世界,中國的創新制度和創新氛圍又比較差,市場中的政府影子又太多,導致經濟的自發成長性不足,進而又使經濟更依賴于政府推動的投資。就像父母管孩子管的太多,什么都替孩子辦了,導致孩子的成長性差。但中國的人口結構決定,面對即將不斷下滑的勞動力,中國又必須盡快進行產業升級。但中國年輕人口的減少又嚴重阻礙產業升級,少生孩子必將使中國未來發展艱難,但這卻是我們中國自己選擇的?! ?/p>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于錯誤的發展觀的指導和快速實現現代化急迫心情,中國出現了以少生孩子加速物質資本積累和減少人口分母提高人均收入的錯誤發展思想,而這種錯誤的發展思想又導致長期的低教育投入、長期的低工資制度和1980年獨生子女政策在全國實行。而這獨生子女政策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20年后大幅度減少了勞動力的供應,但由于大規模的退休潮還沒有來臨,加上以前尚有一定的勞動力儲備,并且獨生子女政策本身又使用于人口再生產的勞動者——尤其是媽媽——變成了物質再生產的勞動者,所以勞動力供應不足的問題滯后5-10年才顯現出來。由于人口再生產是物質再生產的前提,最低工資的標準是可以維持人口再生產的平衡或擴大,否則就會造成人口再生產的萎縮。馬克思認為勞動力價值就是勞動力再生產的全部費用,如果工資的支付低于這個價值標準,就會造成勞動力再生產的萎縮。根據馬克思的勞動力再生產理論,這筆費用包括維持現在勞動者生存發展和勞動者更新——勞動者子女的生存發展費用之和。由于有的人不生孩子,有的人只生一個,需要主流家庭養育三個孩子才能維持整個國家勞動力再生產的世代更替(在過去時代和最落后國家要比這更高),才能保證今后勞動力數量不減少。所以,最低工資的最低標準是可以維持勞動者及其三個子女生存發展的最低需要,如果是擴大勞動力再生產的話則需要更高。但由于國家只規定生一個孩子,勞動者(尤其是城市居民)需要支付的勞動力更新(勞動者子女)費用就降低了許多,導致勞動力再生產的最低工資需求降低。否則,如果允許城市居民養三個孩子的話,城市勞動者就會因這么低的工資而養不活自己和孩子,但任何國家都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只能提高城市勞動者的最低工資。結果,獨生子女政策使原本已經很低的工資可以更低——這實質是通過透支人口再生產來降低工資,把原本用于人口再生產的費用變成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利潤、出口產品的廉價和政府財政收入(還有腐敗成本和行政浪費)。由于資本所有者屬于少數人,這等于是把中國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變成國內外富人的財富,加大貧富差距,使窮中國的奢侈品消費反而很紅火。由于由此造成出口產品廉價,這等于是把中國勞動力再生產的費用變成外國居民的消費。由此增加財政收入就等于是把中國的勞動力再生產費用變成政府的財政來源(和行政浪費及一些官員腐敗的資本)。這本質是通過透支人口再生產而獲取一時的物質再生產的紅火發展、通過透支勞動力再生產補貼資本方、通過挪用勞動力再生產費用補貼國外消費獲取外匯收入增長和通過轉移勞動力再生產費用變成政府財力的暫時快速增長(也包括腐敗成本和行政浪費)。城市人的最低工資降低了,跟著農民工的最低工資也就會降低。由于長期低工資和獨生子女政策挪用勞動力再生產費用,結果全國工資占GDP的比重就非常低了。一般發達國家工資占GDP的60%左右,世界平均40%,連印度也達到50%左右,而中國2009年工資僅占GDP的8%,世界倒數第一。而超低工資的結果,使勞動密集型產業競爭力太強,使那些老板們賺錢來的太容易,根本進行產業升級的動力。低工資使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過于紅火,加上勞動力短缺的滯后,讓中國人形成盲目樂觀的心態,導致中國產業升級的動力嚴重不足。而外資企業在看到中國的低工資后,期望再次降低人工成本——結果加重了外資對中國的剝削。由于由此造成勞動力太低廉,外資根本沒有使用昂貴技術的動力,反而使中國陷入低技術陷阱,妨礙中國產業升級。而外資企業獲得的超額利潤,通過用來再投資又增加對中國的剝削和控制中國的產業(外資賺的越多外資越有錢越有動力去控制中國的產業)。而產品的大量廉價外銷,又換來大量外匯,使中國政府有依賴廉價勞動力獲取外匯的惰性,使中國產業升級的外部壓力很低,繼而又形成中國產業升級的惰性。但外匯只能用來購買外國產品或投資國外。由于中國工資太低,缺乏消費能力,外匯又只好投資國外——為國外發展注入資本。但勞動密集型產業紅火后不久,由于低工資和透支人口再生產造成的消費不足(由于人口再生產的花費是最終消費,透支人口再生產也就是透支消費),產業利潤終于因為生產消費的系統性失衡而降低了下來。這時,低利潤和實業的辛苦(由低工資、低人力資本投資和低人口再生產所最終造成的消費不足使老板們賺錢辛苦。而美國恰相反,高工資、高人力資本投資和高人口再生產使賺錢容易,印度也類似于美國),讓老板們不想做實業了,加上宏觀經濟火熱的時緣和第三次嬰兒潮——80后進入結婚買房的年齡——預期房地產永遠升值,結果老板們把勞動密集型產業賺的錢大量投入房地產和股市,造成中國2000-2010樓市股市比較火爆。在中國企業利潤低和把資金投入樓市股市之際,外國的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趁機收購中國企業,加緊控制中國產業,并且通過樓市股市再在中國賺一把。外資控制中國產業(據2006年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在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必然嚴重擠占內資的生存空間,危害中國產業發展。而樓市股市的火爆又吸引老板們把錢投入到房地產和股市,結果讓房地產和股市又大量抽走了中國產業用于產業升級的支持資金。由于投機造成房價高漲,結果中國的中低收入民眾又被本國富人和外國資本重重剝削一次,中國的消費和內需反而更不足,繼而又危害中國產業升級。而股市與房地產的投機和房地產的暴利,及做實業的低利潤和辛苦,又讓許多中國企業無心做實業。日本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產業的不斷升級發展,是日本人收入大幅提高導致需求不斷升級和勞動者素質提高的共同結果。但現實的中國,由于低工資和貧富差距導致需求升級不足,由于長期低教育投入和年輕勞動者的萎縮導致勞動力升級不足。低工資會導致低人力資本投資和低人口再生產,而低人力資本投資和低人口再生產又造成低工資。低教育投入就無法讓每個孩子接受良好而又公平的教育,加上競爭機制的不公平,就導致了貧富差距和財富過度集中——只有人人公平的接受良好教育和公平的競爭機制才能讓人人富裕。由于貧富差距和低工資制度,使消費升級不足、產品相對過剩、人力資本投入不足和人口再生產萎縮,而消費的升級不足、產品相對過剩、人力資本投資的不足和因人口再生產萎縮造成的勞動力更新換代不足和老齡化又導致產業升級乏力和利潤下滑,并再次導致低工資、貧富差距和財富過渡集中。而面對內需的不足和繼續發展動力的不足,中國又只好依賴投資和出口,尤其是政府主導的基礎建設投資和國有企業的大規模投資。通常,一個發展健全的國家,其GDP中鋼筋水泥(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只占10%~20%,而中國的鋼筋水泥的比重是55%,這幾乎是超出了國際標準的3~5倍以上,顯然是不可持續的。且這種投資多數又只能惠及少數人,如相關官員、資本方、國有企業人員。依賴國企投資又強化國企的壟斷問題及其相應造成的貧富差距,比如2008年壟斷行業以占全國8%的員工卻獲得了全國工資總額的50%。并且大量投資本身又加劇通貨膨脹使居民實際收入增長被通貨膨脹抵消,并且通貨膨脹又通過通貨膨脹的財富分配效應把普通民眾的財富轉移給少數富人。而政府投資基礎社會主導的經濟又容易造成官員腐敗和少數富人從國家工程建設中受益最大,普通民眾收益較小。依賴出口則只能是有出口能力企業的事,多數為大多數中國人創造就業的中小企業,尤其是創造大量就業的許多服務業是無法出口的,依賴出口又只能惠及少部分人口,并且依賴出口又很容易被跨國公司剝削,而依賴內需可以惠及所有的人并大幅降低跨國公司剝削的可能。結果,依賴投資和出口反而使中國貧富差距更大,居民消費增長能力再次降低,接著又危害長期發展。結果,錯誤的發展觀和發展方式使中國陷入:為了加速物質資本積累和通過減少人口分母提高人均收入——實施低工資、低教育投入和獨生子女政策——造成低消費、低人力資本投資和低人口再生產——導致需求層次低,內需不足,居民收入增長慢、貧富差距和低生育率——進而低產業、低利潤、低技術、低工資、低勞動力更新和老齡化——再次低消費,低人力資本投資、低人口再生產投入、被迫依賴投資和出口推動經濟發展及外資對中國的產業控制和對中國的剝削問題加深——再次導致需求層次低,內需不足,居民收入增長慢、貧富差距、低生育率和老齡化及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問題嚴峻——再次危害中國未來的發展。結果,這種錯誤的以物為本的發展觀和發展政策使中國自己陷入了自己制造的發展陷阱。這就是中國30年來發展問題積累的實質和中國未來發展問題的實質,最根本的是錯在了這種以物為本的機械主義發展觀和由這種錯誤發展觀引發的不可持續不科學的發展戰略。
與中國陷入中國式發展模式困境的同時,美國和印度卻選擇了相反的道路,他們與中國相比做出了相反的發展戰略。非常典型的是美國。美國高工資、高人力資本投資和高人口再生產,結果是使美國消費旺盛,并且由高教育投入與高人口再生產投入使美國的人力資本生產興旺發達。而人力資本的興旺發達使知識技術興旺發達,高人口再生產使美國保持年輕和人口結構的健康活力。而消費的旺盛、人口結構的年輕健康活力和知識技術的興旺發達使美國經濟發展充滿力量和活力,產業升級也為此迅速。最終結果美國人收入很高,賺錢很容易,就業較充分,生活較輕松,發展較迅速,更愛生孩子(在發達國家中生育率最高)。那最終結果就是,美國的人口實力和科技經濟實力繼續較快增長,綜合國力持續的提高。而印度,現在的發展模式也類似于美國。而我們自己,卻陷入了比東亞國家(如日本、韓國)更惡劣的一種經濟、社會、民族與國家的發展衰落循環,那我們怎么面對未來的競爭?雖然現在印度GDP增長速度還沒有超過中國,雖然中國GDP還在快速追趕美國,但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敗給了美國和印度,并給自己的未來埋下了發展的巨大隱患?! ?/p>
從2010年開始,當建國后第一代,也是計劃生育第一代逐步退出勞動舞臺時,中國人口紅利提前衰竭,主導中國經濟發展達30年的人力資源優勢將不復存在。而年輕勞動力的供給——勞動者更新換代的嚴重不足,使中國企業的缺員危機愈演愈烈,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將持續上升,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將不復存在。而此時,眾多的年輕人口讓世界加速向印度的產業轉移,年輕的眾多勞動力使印度加速吞并中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市場,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頹勢將一發不可收拾。由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需要年輕手快的勞動力,而中國,不僅勞動力總量供應在2015年遞減,而且勞動力還在快速的老化。而此時印度,勞動力更多更年輕更便宜,中國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優勢完全喪失。大約在2015年左右,印度首先吞并中國的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接著,印度繼續經濟再上升,再次吞并中國中高層次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在2020-2030年左右,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將被以印度為主的南亞及其他發展中國家所吞并。就像當年東亞四小龍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快速的向中國轉移一樣,由國際經濟發展的規律和中國迅速減少的年輕勞動人口及即將減少的總勞動人口所決定,中國大陸大勞動力密集型產業也將迅速的向印度等國家轉移。
面對印度等后發展中國家經濟對中國的進攻,中國需要把自己的產業升級起來才能使自己的經濟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如上所說,中國產業升級的人口形式不容樂觀。同樣,從資本的角度看中國的產業升級也不容樂觀。從GDP構成來看,中國的GDP可以分為六大塊:財政、國企、外企、民企、灰色收入和工資收入。其中,財政被巨大的行政支出和許多項目工程浪費,和國企的投入一起造成中國的資本效率低下(也就等于資本浪費);國企壟斷暴利不思進取,以內部的高收入浪費中國的產業升級資本;而外企,是留下GDP帶走利潤,對中國的產業控制嚴重,嚴重擠出了中國的內資發展,危害中國的產業升級;而民企老板,許多也不思進取,和灰色收入一起買房購車,推動不富裕的中國卻成為世界奢侈品消費的“超級大國”;灰色收入,推動中國的樓市股市車市和“意大利”的奢侈品一路高歌;中國的工資總額占GDP的比例一直下降,2009年降低到8%,造成產業升級所需的消費升級不足。同時,在人口結構中,中國兒童比例將會一直下降,而老年人占人口的比重會一直升高。屆時,我國由于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口不斷提高而帶來的高生產率與高儲蓄率導致較高的資本積累現狀將不復存在,人口供求矛盾發生逆轉,“黃金勞動力”不斷減少。與此相對,2015年當計劃生育第一代步入退休時——銀發社會悄然而至養老危機逐步升級。典型的421或者432計劃生育家庭,當最大的一代4個人退休時,家庭人口迅速老化。由于社會是由無數個計劃生育家庭所構成,可以肯定,從2015年開始,中國的老齡化將突然加劇,養老體系有可能面臨崩潰的危險,屆時中國財政將被老齡化嚴重拖累,政府支持經濟發展的能力大幅削弱。由此,中國的資本供應將迅速惡化。顯然而知,中國產業升級的資本過去被大量浪費,而當中國急需資本進行產業升級時,中國的資本卻快速衰減?! ?/p>
西方國家是百年或半個世紀才完成老齡化,從而在產業升級的情況下老齡化的壓力不是非常大。但中國,計劃生育讓老齡化來的太突然太快了?,F在的就業壓力還比較大,加之計劃生育造成的過剩人口紅利,以至于中國對老齡化的反映和產業升級的迫力反映極其愚鈍。可是,計劃生育又將導致的急速的老齡化、勞動人口劇減,而來自印度等國的壓力猛增,到時又是產業升級的資本不足和產業升級的內需不足,中國能喘的過氣嗎?計劃生育使中國有產業升級斷裂的危險!如果產業升級斷裂,那將是對中國經濟最致命的一擊!韓國遠比中國更注重自主創新,可韓企卻承受不了近幾年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上升而大量“半夜逃跑”。而等待中國許多企業的是:他們還沒準備好(準備產業升級的積累不足),或他們還沒來的準備,或他們根本還沒覺悟,或他們想準備了,但利潤的嚴重下滑或嚴重負債將使他們根本沒有機會準備。這四種情況,將在中國未來大規模出現,而且在2008年的經濟危機中證明這樣的狀況已經在民營企業中開始出現。而當這些情況未來幾年在中國大規模出現時,就是印度屠殺中國勞動密集型產業之時??梢灶A計,從2015-2025年,中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將被印度大規模吞并?! ?/p>
對于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喪失,是無可挽回的。對于計劃生育對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損害,也已經無可挽回。況且,走向發達,不可能老是簡單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未來的路,只能是產業升級。但是,計劃生育通過制造過剩的人口紅利(撫養兒童少,就業參與多),使中國的資本收入、政府收入和灰色收入獲利很大,加劇他們的資本浪費而不是產業升級,加劇他們產業升級的惰性,降低他們對產業升級的緊迫性感受。和中國的特殊國情一起,阻礙著中國的產業升級。并且,計劃生育又導致留給中國的產業升級時間太短,留給中國的產業升級資本太少,留給中國產業升級和產業突破的年輕人力資源更是大幅減少。與此同時,印度人口持續增長,勞動力不斷擴大,人口相對年輕。預計到2025年,中國65歲以上的人口將占總人口的15%以上,印度則僅為8%上下??梢?,印度的勞動力總量,將先于其人口總量超過中國。當印度在勞動力數量上逼近乃至超過中國、并且價格明顯低廉的時候,當印度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經濟政策更加優惠的時候,印度就從我們手里奪走了供應世界的能力。丟掉制造業的優勢并不可怕,只要我們能夠適時地進行產業升級,使經濟白領化,朝高端發展。但是,在這方面,我們已經輸給了印度。印度的服務業已經領先了我們,成為“世界辦公室”;印度也產生了幾家世界級的企業。而我們迄今為止的經濟發展,依賴的全是看似取之不盡的廉價勞動力。這就像是中東國家依賴開采便宜的石油一樣。說得直白些,我們是靠原料吃飯,只不過這種原料是人而已。而這種原料的供應,會不斷減少。當印度的制造業能夠大批量地向世界提供更廉價的產品時,沃爾瑪這樣的買主還會來中國嗎?這是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3]?! ?/p>
對于中國的產業升級,面臨最大的危險是和以印度為主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同臺競爭,面臨最大的危險是國內需求升級不足和經濟不景氣,面臨的最大危險是人才與勞動力供應的不足,面臨的最大危險是由計劃生育和中國特殊國情導致的產業升級環境惡化(尤其是跨國公司的控制)。而這一切,中國將全部攤上。對于80后,他們的力量相對于印度還是可以的。中國雖然在大約2015-2025年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敗于印度。但在2010-2020,在80后們努力下,雖然面臨計劃生育及中國特殊國情給他們帶來的巨大困難和不幸,中國產業升級的氣勢還是勝于印度的,中國經濟仍然較快的發展。他們將面臨的是計劃生育和中國的特殊國情給他們帶來的是資本不充足、產業升級的積累不充足、內需不足、產業斷層危險、相應的就業壓力和經濟的不夠充分景氣,以及由于計劃生育給他們帶來的實力削弱讓他們在與印度等國的同臺競爭中感受到很大壓力?! ?/p>
2010-2020期間,由于高房價、勤勞和攀比的文化、激烈無序的市場競爭、沒有充分保障的休息權、低工資、低社會保障、低社會福利、貧富差距壓力的延續、社會制度成本的偏高(如各種政府的管制、腐敗、行政成本高、壟斷等導致公民社會經濟成本高)和來自國際競爭的壓迫,使中國年輕人更疲于工作賺錢和買房買車。加之高教育成本高醫療成本高奶粉成本使養孩子成本太高,養孩子麻煩,工作機會成本損失太大,使中國年輕人無心甚至害怕生孩子。再加之計劃生育的長期思想灌輸、生育文化的損毀、他們學歷更高更注重享受、中國對獨生子女的鼓勵以及社會養老方式的推行(將養老與養孩子收益脫鉤,從而降低生育愿望和動力),中國80后和90后的生育愿望和生育率將比70后還要低。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進,依照世界各國人口發展規律和中國生育率自1991年快速下滑的趨勢來看,2010-2020年中國生育率必將繼續向下滑落并持續處于超低的水平。雖然到2011年“2010人口普查”結果出來后發現生育率依然若“2000年人口普查”所顯示的那樣超低,但由于這時中國經濟發展狀況還算比較好,老齡化與勞動力退出還不是很嚴重,加上80后大學生的大量供應及經濟高速增長慣性,使中國根本沒有認識到自己人口問題的緊迫性。加之又認為人口壓力大,還有政策延續性的考慮,2011年的中國僅是放開二胎,但還鼓勵公民生一胎。又由于既得利益者因為害怕人口政策調整損害他們的利益,一直堅稱人口普查存在大量兒童漏報,總是宣傳現在的農村還像上世紀80年代那樣超生,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新生兒童數量和生育率,使統計公報嚴重失真,使中國人總認為農村還是大量超生的、中國的生育率沒有人口普查顯示的那么低、新生兒童數量沒有人口普查顯示的那么少、中國的人口問題沒有那么嚴重。比如統計公報顯示的1996-2000年的每年新生兒童數量竟然比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高40%(人口普查兒童漏報40%是決定不可能的,否則那還叫人口普查嗎?),計生委的人口專家把2000年人口普查所顯示的1.22的生育率修改成1.73,到公報的時候又變成1.8左右(也即是把生育率人為的拔高47.5%),十幾年來一貫如此。由于人口普查是出動大量普查人員在同一時間把全國的人口一個一個的數出來的,其可信性最高,是研究人口問題最客觀的數據,怎么可以隨便認定人口普查漏報47.5%?只有人口普查檢驗其他數據的資格,而抽查與估計最終只能以人口普查為依據,這是統計的最根本原則。而統計公報是所謂的專家自己主觀估算出來的,自然存在很大主觀因素,注水是很正常的,這已經被2000年的人口普查所證明?! ?/p>
事實上,在1991年中國生育率降到1.8的時候,中國的人口政策就需要調整了。因為低于1.8的生育率必然意味著未來人口減少。但在中國人的人口思想里一直把人口當做負擔,一直想減少人口,加之人口壽命延長的人口增長慣性使人口增長數量依舊比較高,中國根本沒有意識到低生育率的危機。而2000年人口普查所反映的1.22的生育率和2005年1%人口抽查所反映的1.33的生育率是超低的超危險的生育率,這時中國的人口政策就需要大幅調整了,否則未來中國將重老齡化并且人口銳減。但中國錯誤的人口思想孩子延續,既得利益集團仍然宣傳人口負擔理論等錯誤人口思想,計生委、統計公報和所謂人口專家的“修正后數據”又讓中國人產生中國人口形勢依舊很好的錯覺,就像他們曾經宣傳人口紅利還可以持續20年一樣(剛說完就民工荒了),結果嚴重誤導了中國的人口發展決策并嚴重耽誤了中國人口政策調整的時機,讓中國的人口政策調整不僅喪失1991-2000年的人口政策調整機遇期,繼而又喪失2001-2010年的人口政策調整機遇期。統計公報的新生人口數量比人口普查高40%,這也就等于是說統計公報中有40%的孩子是不存在的,但由于被誤導,民眾仍然把并不存在的“他們”當做未來社會養老和民族發展的力量,國家仍然把并不存在的“他們”當做未來國家建設和民族振興的力量。由于既得利益者的干涉和過去思想的延續,加之沒有大力鼓勵生育強大現實壓力,到2013年中國才全面放開生育,甚至還提倡只生一個好,僅有部分地區或全國輕微的鼓勵生育。結果2010-2020中國最后挽救自己人口問題的機會之窗就這樣被中國自己給浪費了,令中國危險的超低生育率又持續了10年,這給中國未來的發展又注入了難以挽回的超級危險因素。
14.3.2、中印經濟拉鋸戰
2010-2020年,中國以70后和80后為主體,尤其是年輕的80后,中國是上戰歐美日,下戰以印度為代表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上面,雖然歐日的力量下降,但美國的力量卻在持續增加。在下面,他們面臨的是印度等國的持續進攻。此時的中國,也成了夾心餅經濟。但中國30多年發展的積累,加上80后的價格低于歐美日,大學生數量雙倍于印度,再加上形成的產業升級趨勢,中國繼續較快的向上升。此時,美國相對失勢,歐洲日本相對失勢的更嚴重一些。但在中國小勝歐美日的時候,因歐洲日本的經濟不景氣,中國的外部需求也相對萎縮了。由于中國長期低工資、低保障、貧富差距過大和更有創造力的年輕人口的衰減導致中國的內需不足和勞動力更新的嚴重不足,使中國產業升級的需求動力和勞動力發展狀況均處于不利的地位。在此時,雖中國的產業基本仍在印度之上,但發展的勢頭已經漸漸不如2000-2010年了?! ?/p>
圖14.3、中國2010年人口結構
注:此表所用年齡組數據為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歷年人口抽查數據和相應估計值?! ?/p>
說明:由人口結構所決定,中國房地產不可能永遠升值。由于未來購房年輕人會大幅減少,中國房地產必將在2020年代危機。到時候,房地產將不再是中國經濟的推動力,而是將拖中國經濟的后腿。與房價下跌的相似時段,由人口結構所決定,中國的汽車業將面臨嚴重的產能過剩。要么以強勁的出口來彌補內需不足,要么由此萎縮不振。其他受人口變化的相關行業,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局面。這說明,現在孩子減少,未來中國GDP增長必將失去重要的動力?! ?/p>
圖14.4、中國城市化發展速度變化
說明:農村年輕人口的不足導致城市化進程加速放慢。因為城市化發展的主體是農村年輕人進入城市,農村年輕人口的減少和年輕人口比重的降低自然城市化的進程就會放慢。據2006年進行的一項對全國13個省的1600多個行政村的調查顯示,74%的行政村認為本村30歲以下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已外出打工,幾乎已沒有青年勞動力可以再繼續向外轉移。顯然,農村年輕勞動力的狀況決定城市化的進程,這是自2003年以后城市化速度快速下滑的根本原因,也是和2003年民工荒出現的時間是一致的。而城市化的放慢又導致房地產等城市化發展相關產業后繼乏力和因勞動力轉移而帶來的經濟增長能力大幅下跌,中國經濟將很快失去一個重要動力?! ?/p>
在此時期。2016年(精確的時間是粗估計,不要當做精確預測,下同),由于印度的年輕人多加上經濟發展,印度手機用戶超過中國(目前印度是全球手機銷售增長最快的市場,2009年年初,印度擁有手機數量突破了4億部,而突破3億部只是2007年年底的事情)。兩年后的2018年,在內需的拉動下,印度的手機產量超過中國,世界第一。而中國國產手機(本國品牌),由于中國手機市場擴展速度的減緩,實力不足的弱點暴露了出來,所以從2003的近60%市場份額直線下滑,導致中國手機市場被跨國公司占領,中國手機企業的生存成長遭到遏制。而當印度的手機需求量迅速擴大時,不僅是印度的本土手機生產企業發展加快,更會加速跨國公司的進入和向印度的轉移。而中國,由于本土手機生產企業遭到跨國公司的遏制,向世界大舉擴張的實力被扼殺,因而中國手機產量的命運就是中國國內需求變化和跨國公司服務于自己全球生產經營的結果(汽車、洗滌護膚、電梯、食用油、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和交通運輸設備制造等產業的命運一個樣?。1仁謾C更迅速的是,由于印度的勞動力更廉價更年輕(因為勞動密集型產業更需要年輕手快的勞動力)數量更多且國內需求大增,導致印度的紡織、玩具、服裝尤其是兒童服裝、鞋、文教體育用品等低級勞動密集型產業獲得了更快的發展。從2015年,它們陸續趕超中國成為世界第一。類似于手機,由于印度的國內市場擴大并陸續超過中國,印度的各種家電和汽車也獲得了迅速的發展。在此時,由需求增長和產業基礎發展所決定,印度的汽車、冶金、化學、機械等中、重產業也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此時的中國,許多市場趨于飽和,許多產業的跨國公司控制力很高,許多產品產能過剩嚴重,且依靠自主創新的經濟發展本身沒有引進來的迅速,經濟增長速度自然放緩。
按照增長核算的經濟增長理論,經濟的長期產出受勞動力、資本投入和技術進步三方面因素影響。但中國的勞動力總量在2015年減少,農村勞動力轉移已經后繼乏力,資本隨著老齡化而供給惡化,技術進步的速度因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縮小而變慢,則從經濟增長核算理論考慮中國經濟增長將放慢。從需求考慮,由于消費旺盛的年輕人減少,導致房地產和汽車等創造GDP的大行業發展大為放緩(比如2009年中國汽車產量超過美國日本之和居世界第一,增長的空間已經很小了);由于城市化速度減慢,導致城市化的一系列需求放緩。從工業進程考慮,中國的重工業為主導的經濟增長即將轉移為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中國工業化逐步進入后期發展階段。從經濟增長動力和發展模式來看,中國現在經濟增長過度依賴投資增長,由低工資、低福利、低社會保障、貧富差距富和青少年兒童減少造成內需持續不足。由此,中國經濟增長必然在2010-2020年代放緩。而此時的印度,發展的勢頭已經積累了20年,資本供給不斷增長,大量年輕勞動力持續供應,工業開始加速起飛,消費充滿活力,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各產業前景處于發展上升的階段,經濟增長必然加速。大約2015年左右印度經濟增長速度將超過中國,此后就變成印度是快速發展,中國是較快發展,中印對比的形勢從此逆轉,中印差距開始不斷縮小?! ?/p>
而此時,本來,對于50后、60后、70后,若沒有計劃生育,他們的情況可以更好。若沒有計劃生育,80后的力量會更強大,中國的國際經濟競爭力更強,中國的內需會更有力,則80后的就業與經濟狀況也會更好。80后多了,那不僅是80后在世界經濟競爭中奪得的戰果多,80后和他們的孩子需求也多,80后主導的經濟會更繁榮,而且給50后、60后養老的子女也多,并且政府的養老能力更強,因而50后、60后、70后的就業和生活壓力就會減輕,收入會更高,消費能力也更強。而50后、60后、70后的就業、收入和消費的變好也會給80后創造更多工作崗位和經濟收入,80后最終會因自己的人口數量而使自己的經濟與生活狀況更好。因而年輕人口多會形成良好的正效應循環。但這已經只是假設,計生早已使此變的不可能,而是反向的負效應循環。因為80后少了,無論是80后還是50后、60后、70后的經濟與生活狀況都變差了。以后也會是這樣,少生孩子,最終只能增大民眾的生活壓力,降低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p>
14.3.3、三雄爭霸
在2020-2030年,中國的90后作為中國最年輕活力的勞動者群體投入戰斗,美國與印度的90后也投入戰斗。相對于80后,中國90后的實力被計劃生育大幅削弱,而美國與印度90后數量之和將近是中國的2倍。由于中國90多數是獨生子女,特殊成長環境導致他們的獨立能力、合作精神和艱苦奮斗精神更差(最近的高校老師和用人單位都有此反映,從整體上看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相比的確有某些缺失)。這次,是真正的小皇帝大軍上經濟戰場作戰了。由于90后生源的減少導致生源質量下降,中國的大學生質量像日本一樣陷入持續的降低之中。而印度,經過20年的經濟起飛后,產業升級加速,經濟形勢和前景大好于中國。印度的90后趕上印度改革的春天(像中國的80后一樣是改革的第一批幸運者),他們的受教育相對于前輩們開始大幅提升。由于印度的高等教育發展是漸進的,印度的生源充足,印度的大學生質量高于中國,并且印度的大學生招生數量又逐漸趕超中國。而美國,經過上世紀80年代的生育率回升后,美國進入持續的嬰兒潮,美國90后的實力明顯勝過他們的80后。由于美國的教育發達,又多不是獨生子女,美國的90后的質量遠勝于中國。再加上來自世界的精英,美國的力量處于持續上升之中?! ?/p>
這時期,90后和80后還是上戰歐美日,下戰以印度為代表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上面,雖然歐日的力量繼續下降,但美國的力量持續增加,單單美國90后就超過其它最發達的西方七國之和。在下面,他們面臨的是印度等國的持續進攻,南亞的力量是他們的2倍。此時的中國,快速老齡化,年齡中位數快速提高,進攻的勢頭大不如以前了,防守的能力也更弱了。相對于中國改革開放的40多年,此時印度已改革30年,中國先下手為強形成的優勢幾乎被計劃生育徹底摧毀了。而美國,防守能力進一步的提高,并且部分接管歐日的失勢。此時,中國對美國的中高端勞動力價格優勢漸失,戰斗火力降低。90后,相對于80后,艱苦奮斗的精神漸失,幾乎像歐美一樣也愛上休閑。而印度,改革之下的90后質量大大提高,高端實力和中國的90后相近,而中低端的實力則遠勝于中國的90后。整體而言,中國的計劃生育讓印度的90后僥幸也是必然實力大于中國。這時,印度90后的軍力不低于中國,價格卻勝于中國,也就是印度90后的火力強大。這時,完成勞動密集型產過程的印度開始大肆向上進攻。加上印度的經濟形勢進一步優于中國,印度的世界吸引力已經超越中國,印度的發展前景已經十分明確的優于中國,印度的經濟模式的長期性優勢及以前發展獲得的資本讓印度更是如虎添翼。又由于印度和中國在相同或相近的產業層次競爭,這次是印度發展的勢和發展的漩渦淹沒中國。再加上印度的內需強勁和眾多年輕人對產業升級的需求先鋒拉動力,印度的產業升級開始騰飛,勢壓中國。雖然,這時的中國還在上升,但中國已經像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一樣進入重老齡化社會且老齡化快速發展,年齡中位數超過40歲而且還繼續快速上升,人口活力大幅下滑,人口結構快速的惡化,使中國向上發展的動力和速度大減。此時,向上,美國的防御力提高。雖然在這時期,大概2022年左右中國的GDP超過美國,但快速的老齡化和年輕勞動力的快速減少讓中國經濟發展后勁嚴重不足,中國的進攻力快速下滑了。向下,此時印度向上進攻的勢頭很猛。顯然,像上次一樣,印度的對手又先是中國,印度給中國帶來很大的競爭壓力。還是因為中國的計劃生育,這次不僅大大幫了印度削弱中國經濟對印度的防御力,還幫助美國大幅削弱了中國經濟向美國經濟的進攻力,使中國的夾心餅經濟特征更加明顯,比今天韓國所擔憂的更嚴重。向上,前有重兵,阻力很大;向下,后有強敵,沒有退路?! ?/p>
在此時期,由于印度市場的迅速擴大和印度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印度的紡織、玩具、服裝、鞋、文教體育用品等低級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或正在陸續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并且,印度的中高級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已經較迅速的發展。而此時的中國,由于年輕人、年輕家庭、少年兒童的不足導致市場擴展緩慢或者萎縮,甚至部分行業因市場萎縮而爆發危機。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05年1%人口抽樣調查資料,以24歲到29歲為購房的主體人群計算,這個人群的人口在2009年為1.21億,到2014年將增加到1.46億,然后就快速減少,到2027年降低到0.80億,比2014年減少45%,而那個時候城市化也接近完成,進城的農村人口也將大為減少。現在很多老人有房子,他們去世后,他們孩子將這些房子推向市場,將進一步改變供求關系[4]。屆時,樓房空置率將提高,同時房地產投資的收益率和房地產價格將不斷下跌,極有可能爆發像日本1990年代初的房地產危機。此時期,由于年輕人的持續減少、快速推進的老齡化和人口的負增長導致需求的不足,并導致預期惡化,使中國的汽車、房地產、鋼鐵、水泥、造船、電子電器、機械制造、化工、食品制造、生活用品等產業發展到最高點后開始下滑。隨著各產業的發展惡化,中國經濟增長越來越后勁不足,經濟增長速度繼續放緩。而印度,經過30年的經濟發展,且又年輕人口眾多、發展形勢看好、城市化和工業化高漲,依靠迅速擴大的國內需求和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卻在這些產業方面快速推進。像今天和過去的電子、電器、造船等產業由日韓臺向大陸轉移一樣,2020年后許多產業從中國向印度轉移。在中國計劃生育的后繼威力和跨國公司對中國的抑制之下,印度在電子電器、汽車、醫藥、食品制造等產業開始、已經、或正在超越中國。如果說2010-2020年的印度像1900-2000年的中國,那2020-2030的印度就像是2000-2010年的中國。到2020年代末期的時候,印度GDP達到中國的一半。
由于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思想觀念的改變,2010-2020年中國的生育率繼續向下滑落并持續處于超低的水平。2020年人口普查結果在2021年出來后,發現2001-2010年的人口問題比2010年人口普查所反映的情況更嚴重,2011-2020年新生兒童比統計公報低的多。自1991年統計局所公布的新生人口都存在水分,而總人口在2000年后也水分越來越大,為掩蓋問題,既得利益者繼續在人口普查中加入水分,但被掩蓋低生育率問題最終還是被新的人口普查所顯示出來。人口普查結果一出來,讓中國人猛然驚醒,“世界上人口最多,發展最快的發展中國家”這頂最充滿希望的桂冠已經屬于印度,世界上最有希望的發展中國家已經不是中國。真正讓中國人曾經最自信最驕傲最感希望的兩件東西: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大國中最快的GDP增長速度,皆不屬于中國。盡管此時中國還在繼續追趕美國,但印度也在快速的追趕中國。盡管中國GDP在2022年左右超過美國,但印度GDP在2020年代末也已經達到中國的一半。盡管在2022年中國GDP超過美國的時候,許多國人高喊“中國第一”,但不少還算頭腦清醒的中國人已經感到了危機?! ?/p>
2020年人口普查暴露的超低生育率和人口在2016年人口負增長的現實使中國才徹底改變獨生子女政策的部分延續和鼓勵生育的不痛不癢,2021年中國才開始在全國大力鼓勵生育。但為時已晚,因為形成中國超低低生育率的社會文化機制已經非常強大,人的思想觀念已經發生徹底的轉變,低生育率的自我慣性已經根深蒂固,重老齡化的高負擔與低發展能力并存,并且中國最后一代嬰兒潮——80后已經完全錯過最佳生育年齡。而90后與2000后的獨生子女大軍,不僅人口數量遠低于80后,而且性別比失衡十分的嚴重。他們的生育能力不僅比80后更低——不孕不育率比80后更高,而且作為小皇帝的他們生育意愿更低(調查表明獨生子女更不想要孩子)。2022年的一個調查發現:中國不孕不育發生率竟然高居世界首位。這讓正要大力鼓勵生育的中國人大吃一驚,沒想到自己民族的生育能力竟如此的快速下滑。這除了現在式的生活方式外,一是因為中國過去只關注少生孩子而不注意保護自己民族的生育能力;二是因為中國長期只生一個孩子弱化了中國人的生育能力;二是過去只重經濟發展對食品安全關注不足,尤其是中國在安全論證不足的情況下過早開放了轉基因食品,而某些轉基因食品已經被某個敵對國暗中植入了反生育的基因(更多轉基因食品問題可以參見恩道爾的《糧食危機》)?! ?/p>
并且讓中國政府還頭疼的是,中國養老成本上升的速度遠遠超過自己的預計和想象。由于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實施低工資低勞動保護傾向資方而透支勞工的發展方式,到2020年左右中國老人的醫療成本猛然上升。快速上升的醫療負擔才讓中國政府猛然發現:由于過去身體透支較大,中國老人的疾病較多,尤其是曾經當過農民工的老人疾病更多自理能力更差,需要國家支付的醫療與護理服務費用更高。此時中國的國家醫療負擔快速增加,一個老人的醫療成本竟然是一個小孩子的10倍有余,而且還在繼續攀升,這是中國人所沒有預想到的。此時中國快速的老齡化和高漲的老齡化壓力開始讓中國財政和中國社會幾乎不堪重負,中國老齡化的社會壓力遠比比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更嚴重,因為中國是未富先老,在國家與社會養老能力還很弱的情況下就重老齡化了。由于政府的養老支出太多,嚴重擠占了政府用來鼓勵生育的支出,使鼓勵生育更多的是宣傳而實際物質激勵不足。
此時中國大力鼓勵生育的效果和現在日本、韓國、新加坡、臺灣、香港一樣,仍然無法擺脫超低生育率的陰影。雖然經過勞動力價格的上漲和縮小貧富差距的努力,低工資和貧富差距仍然慣性的持續,透支人口再生產的發展模式仍然慣性的循環,透支人口的勤勞文化和攀比文化仍在持續,更重要的是透支人口再生產的社會機制更加強勁的存在。上有美國下有印度的夾心餅經濟讓快速老齡化的中國更加倍感壓力重重,國際競爭的激烈讓90后與2000后更加感到工作快車的強大壓力,甚于今天的韓國。再加之生育文化的長期破壞,長期計劃生育思想教育的反生育思想遺留,社會化養老對不生孩子的“搭便車”誘惑,沉重的421家庭結構的養老壓力,及政府因重老齡化負擔和高行政成本對財政的壓力使未富先老的中國政府無力實施大規模的生育鼓勵。結果,中國的生育率在不想要孩子、講求個人享受的90后與2000后主導之下更加低迷不振?! ?/p>
14.3.4、民族之戰
由于年輕人眾多,勞動力持續增長,印度發展在2010年后加速。到2020年代,印度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最大的勞動力輸出國,最大的移民來源地,并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外資投資目的地,最大的資源輸入國和最大的資源投資國。而中國,由于進入重工業化發展的末期,尤其是因年輕人減少造成的房子、車子、電器等高資源消費產業的需求停滯或萎縮,造成中國對世界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的需求開始明顯的停滯或減少,被印度取代最大資源輸入國的地位和最大的資源投資國地位。由于年輕人的大幅減少,中國外出留學的生源也大幅減少,隨著印度取代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完全的及時的補上了中國留學生的減少。據人口普查資料,2019年大學年齡(18-22歲)人口將只是2009年的53%,減少的不僅是外出的留學生,國內大學生也同樣較大幅度的萎縮。這時,民辦高校已經陷入嚴重的生存危機,不少學校破產或轉業。同樣,在1999年大學擴招后大建校區、大蓋房子還未還清貸款的公辦高校,包括211工程大學也面臨危機,賣地還貸、賣房還貸或出租校舍成為一種流行現象。由于孩子的持續減少,投資教育及相關產業失去前景。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小學生減少和中小學破產合并時早已決定在2020年左右會如此,但中國人太不關心自己的人口危機了,根本未把這放在心上,今天就受到了巨大教訓。而為了生存的國內高校,開始大量招收留學生。當然,也只有發展程度最低的黑色非洲留學生最多,其次是南亞,中國人辛辛苦苦發展的教育資源還是被迫被其他民族使用。同時,由于眾多的年輕人口和教育的發展,說英語的印度年輕人在持續老齡化的世界迅速走俏,印度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勞動力輸出國和移民來源國。隨著年輕人的持續減少和1949年建國后第一代嬰兒潮人口的勞動退出,中國勞動力價格由2015年前的持續上漲變成大幅上漲。而中國的老齡化在2015年后進一步快速增加發展,到2020年代就進入重老齡化社會,發展成本急劇上升,投資收益較快的下降,于是內外資本外流。不僅第一大外資投資國的地位被印度奪取,中國的國內資本也加速流入到南亞、非洲等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在2015年后尤其是2020年后快速的向這些國家轉移?! ?/p>
到2020年左右,僅中國25~35歲的待婚男性將比20~30歲的待嫁女性多出4000萬,并且還逐年增加。據外電報道,到2025年,中國將有5000萬光棍漢。把西方八國相應的女青年全部拉到中國也不夠用。當然,移入白人女青年的可能性較小或數量很少,因為她們的國家多數比中國更富裕。移入黃種人也遠遠不夠,因為中國人本身占了黃種人的57%,況且可供移入的東南亞女人也不足。美洲歐洲沒有中國的選擇,澳洲南極洲就更不用說了,西亞北非產油國可選性也太小,那只有年輕人口龐大生育率很高的非洲和南亞可供選擇了。而此時由于中國勞動力價格高漲造成的產業轉移和南亞經濟發展繼續升溫,南亞經濟發展良好,并且印度也有一定的性別比失衡,雖年輕女人多但可供中國選擇的卻只有很小的部分。只有黑色非洲,生育率依舊很高,年輕女人充足,與中國2020年的經濟狀況比起來也比較差,可供中國選擇的余地最大。從最近幾年流入中國的勞工情況看,非洲黑人增長最快。據《廣州日報》報道:目前在廣州的非洲黑人每年以30%~40%的速度遞增。中國的勞動力還為減少非洲黑人就如此踴躍的到來了,那2015年中國勞動力開始減少后會如何呢?看來,可能中國光棍選擇的且愿意到來的恐怕以非洲黑色新娘為主了,其次才是南亞的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國人。2020年左右,涌入中國的不僅是非洲黑色新娘和黝黑的南亞新娘,還有來自非洲和南亞的男人。女人來了,他們的男性同胞豈不會涌入勞動力大量減少經濟水平比他們高的中國?至少從現在的廣州和歐洲的情況看一定會。曾經讓中國人看了就恐怖的孟加拉國人口密度,今天中國人幫助生的太多的孟加拉國人找到了新住處——那就是中國自己。孟加拉國等國家生的孩子多因而年輕人口多,而中國因生孩子太少導致年輕勞動力嚴重不足,兩者一結合,正好互補,中國就成了非洲與南亞人的新住處。這時中國人才明白老祖宗的話:“千年土地八百主,地是主人人是客”。誰的孩子多,誰的“八百主”多,土地和資源就是誰的。
2020年代中后期,等到非洲南亞勞動力和移民漸漸多了,或取了非洲南亞的老婆生出孩子才發現:中國像美國一樣被慢慢染黑(并且還染上了更多來自非洲的艾滋?。?,只不過是被染黑的由英裔白人換成了黃色漢人,而黃色漢人的比重卻在這片祖宗的土地上持續下降。這不是八國聯軍入侵,但卻是比八國聯軍更嚴重百倍的民族替換。就像拿破侖可以打敗萊茵聯盟(未統一時的德國)但法國人卻不能占有德國的土地,但土耳其移民卻在德國的土地上越來越多。這時一些“先知”的中國人才驀然發現,少生孩子根本不能造福中國,中國計劃生育的最大受益者是印度和非洲,尤其是印度,而中國自己卻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中國少生孩子為世界節約的資源,這時被印度完全超額的吞并。由于年輕人口減少,大大放緩了中國對世界資源的需求。而此時印度的工業化尤其是重工業化像2000-2010年的中國一樣快速發展,資源需求大增。此時中國因年輕人口減少提前大幅度的減少了需求(相當于無計劃生育),正好減緩了印度的進口資源壓力并較大幅度的降低了印度進口資源的成本,并且進一步幫助了印度加強對世界資源的投資和占有。而中國孩子減少最終導致中國的年輕人和勞動力減少,原本第一大移民輸出國中國要移入的領土被印度移民代替了。不僅如此,印度和非洲還要向勞動力價格大幅增加的中國移民。而且,中國性別比的嚴重失衡更是大大加劇了中國對非洲和印度女性移民的需求。而女性移民的移入又方便了男性勞動力的移入。由年輕人口減少和老齡化導致的中國勞動價格上升、發展成本上升和投資收益下降迫使外資和內資大大提前向印度和非洲轉移的時間和深度,為加速印度和非洲的發展注入資本。而中國自己,節約的世界資源被印度等國買走,中華民族因年輕人減少而在世界上少占有或少開發的地盤被印度占據或開發,自己的領土和資源也要被或邀請(取外國新娘和吸收外國勞動力)其他民族入住和享用,中國發展積累的資本成果和外資在中國賺的錢卻被用來為印度和非洲的發展注入更強大的資本動力,曾經被“超生”中國人多占用的高等教育這一社會資源卻被迫被外族使用(其他也類似),中國自己的經濟、社會和國家與民族實力還為此遭到慘痛損失。中國人不僅這時才明白計生根本無法造福中國和中華民族,最終只能是削弱自己而造福別人。更受世界歡迎的“超生”印度人讓那些說印度人口素質低和多生孩子降低人口素質的中國人還明白:原來人口素質可以隨著營養教育等而逐代提高,多生不會降低國家人口素質,反而使民族實力大為增加;而少生卻在事實上特別是在人口的年齡活力上合與人的交往相處素養上降低了國家的人口素質(獨生不利于培養團體精神),以只生一個孩子辦法提高人口素質只不過是拔苗助長——連禾苗本身也害了——只有一個孩子不利于孩子的身心發展。但中國人明白的太晚了,他們應在四五十年前就應該明白,但一切已經為時太晚?! ?/p>
這時,世界的老齡化讓印度人移民海外加速發展,印度經濟的發展也使印度人有經濟實力去出國,并且印度經濟發展導致的國際貿易往來也促使印度人到世界各地做生意,印度開始從人口上加速侵占東亞、東南亞、歐洲、美洲和大洋洲,海外印度裔實力快速增長,印度國際影響力尤其是軟實力快速上升。由于中國大陸的生育率低,向海外移民的供應力大幅下滑,反倒成為移民輸入國。并且海外華人生育率也非常低,海外華裔不斷萎縮,原本華人的地盤不斷被印度人搶占,華裔實力和中國的海外影響力也開始萎縮。這時有位華裔感嘆,“世界的未來不屬于低生育率的我們,而屬于高生育率的他們。他們才是未來真正世界的主宰,而低生育率的我們只會讓我們的民族越來越弱小?!薄 ?/p>
14.3.5、失去的十年
當中國GDP在2022年超過美國后,中國發展所面臨的情形和1985年后的日本有諸多相似之處,但此時中國的人口形勢卻遠比當時的日本更差勁:老齡人口比重和年齡中位數都遠比1985年的日本高,人口年齡活力更差,未富先老的養老壓力更高;人均勞動者受教育年限和中老年勞動力綜合素質遠比1985年的日本差,許多勞動者根本無法適應產業升級的需要;老人健康程度遠比1985年的日本差,老人參加輔助性勞動的能力更低,疾病發生率更高;人口已經開始減少,勞動力更是加速的減少,并且人口結構還繼續加速惡化。經濟增長開始被迫以政府推動的投資來維持,以固定基礎設施投資和環保發展為增長點。再加上沉重的養老支出,政府收入增長能力大幅降低,中國財政很快出現大量赤字。加之“三年自然災害”后的生育高峰人口步入退休年齡,勞動力開始暴減——對應1963年出生3000多萬人口,1928年勞動力史無前例后無來者的減少1500萬以上。而且,建國后第一次嬰兒潮人口也步入死亡年齡,新生人口的嚴重不足使當年人口減少800萬左右。幾個因素綜合,1928年岌岌可危的中國股市與房地產應聲危機,隨后中國經濟隨之陷入危機,1928年第四季度出現了改革開放50年來首次經濟負增長。由于中國當時已經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危機隨之帶來世界經濟的危機,日本、韓國更是重重倒下(因為老齡化太高,經濟脆弱),東盟與歐洲同樣也十分嚴重,只有比較年輕的印度、美國和非洲比較好一些。隨著世界經濟危機的蔓延,內需不足依賴出口和投資的中國經濟更是雪上加霜。由此,由中國、印度、美國所組成的世界經濟三大發動機失去一臺,世界為之遭受重大損失。從此,東亞經濟輝煌的時代結束了。這時韓國帶頭抗議,日本和東盟也隨之抱怨中國不提前大幅改變人口政策,讓東亞經濟失去最后的火車頭,東亞各國也被迫跟著中國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和勞動力的快速減少而倒霉?! ?/p>
從2027年回到65年前,那是1962年。這一年,三年自然災害結束,中國爆發了世界上最為可觀的“嬰兒潮”,當年新生兒2492萬人,比上年激增1.1倍。而次年,也即1963年,中國史無前例后無來者的出生了3000多萬新生兒。1962-1975年新生嬰兒合計3.7億,年均2615人,分別是1961年和1976年的2.2倍和1.4倍。也就是從2028年,他們開始如洪流般的進入退休年齡。由于過去持續的低生育率致使中國的勞動力更新和人口更新嚴重不足,中國的老齡化和勞動力減少進入井噴的時代。從2028年開始至2038年11年中,勞動人口年均減少激增到1200多萬(每年減少1.38%),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增長近900萬(每年增長3.80%)。此時中國老齡化急劇攀升,人口年齡中位數快速提高,養老負擔急劇增長,而勞動人口和年輕勞動力卻急劇下滑。類似于日本1990年代初的經濟危機,中國經濟進入了緩慢增長時代,開始落后于世界經濟發展的步伐?! ?/p>
經過一年多的危機和調整,2030年中國經濟恢復正增長。你認為2030年代中國GDP的增長率會是多少呢?以1973年中東石油為轉折點,日本GDP年增長率從10%的時代變成4%的時代。以1991年前后的經濟危機為轉折點,日本GDP年增長率從4%的時代下滑為1%的時代。中國經濟大約落后日本50年(按購買力平價法人均GDP計算),現在大致相當于日本1960年的水平,2030年代的中國經濟相當于1980年代的水平。但是,中國2030年代所面臨的發展問題遠遠比1980年代的日本嚴重:中國2030年代的老齡化程度和年齡中位數遠比1980年代的日本高,人口活力更差,發展成本上升,發展難度更高,發展能力更低;1980年代日本勞動力和人口還在繼續增長,而2030年代中國勞動力與人口快速的減少(勞動力減少會抵消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如果勞動生產率增長的速度低于勞動力減少的速度,GDP就會負增長);人均勞動者受教育年限和中老年勞動力綜合素質遠比1980年代的日本差,許多勞動者根本無法適應產業升級的需要;中國2030年代所面臨的國際競爭壓力遠比1980年代的日本高,2030年代的中國上有美日歐三大發達經濟體阻擊中國產業升級,下有印度等正在向中國產業進攻的眾多發展中國家;2030年代的中國貧富差距問題比1980年代的日本高,內需比1980年代的日本低;2030年代外資對中國產業的控制仍比較嚴重,中國企業自主研發與品牌建設比日本差。綜此,2030年代的中國GDP增長率應該低于4%,估計應該在3%左右或者更低。可能3%左右的增長率仍舊高估了,因為這時勞動者在快速的減少,2028-2038年每年減少1.38%,勞動生產率增長4.38%才能保持3%的GDP增長速度。但在勞動者嚴重老化、平均勞動者綜合素質不高和經濟不景氣的2030年代中國,勞動生產率保持4.38%的年增長率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中國2010-2025年的生育率依舊維持在1.3左右或更低,則2030年代的中國GDP增長率很可能會降低到2%左右或更低。除非中國現在立即大力鼓勵生育并且能夠使生育率迅速的提升上去,否則中國2030年代的經濟增長不僅低于世界平均,還很可能會低于美國。
這時期,中國的2000后和2100后投入了經濟競爭的戰場。不過,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更倒霉,實力無論從相對還是絕對還說都更弱小。而美國的年輕人口實力繼續上升,勞動力繼續增長。向上來說,中國年輕勞動力對美國的數量優勢與價格優勢進一步的喪失,中國對發達世界的進攻力已經變得越來越弱小了。由于中國大學生源的進一步減少,2000后和2010后的獨生子女大學生大軍的素質進一步的降低。此時中國對歐美日進攻的勢頭進一步的減弱,而美國的防御力卻進一步的增強,甚至部分已經取得的地盤被美國重新奪走。這時,印度年輕的勞動大軍雙倍于中國,印度正和中國面對面的同臺激烈競爭。由于以印度為首的南亞勞動力大軍和大學生大軍十分龐大,印度勞動力不僅年輕,價格還低,素質還挺高,印度產業對中國的進攻力和超越能力進一步的提高。
此時的中國,由于年輕人、年輕家庭、少年兒童的不足和人口的快速坍塌導致市場擴展極其緩慢,許多行業市場萎縮,進一步的加劇經濟的不景氣和預期惡化。此時中國的房地產業幾乎快不存在了,而汽車、鋼鐵、水泥、造船、電子電器、機械制造、化工等產業的產能也由于需求減少而嚴重,許多企業危機或破產。而印度,經過40年的經濟發展,且又年輕人口眾多、發展形勢看好,依靠迅速擴大的國內需求和巨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在這些產業方面突飛猛進,許多產業逐次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中國實力相對于印度開始迅速的下滑?! ?/p>
這時候,中國人徹底發現少生孩子并沒有使中國更強大。還是因為中國的計劃生育和計劃生育后繼威力的延續,中國計生不僅幫助歐美日大幅削弱中國向發達世界的進攻力,更是幫助印度削弱中國經濟的防御力和競爭力。這時中國的夾心餅經濟特征更加明顯,遠甚于今天的韓國所擔憂的。向上,阻力很大,美日歐頑強抵抗,尤其是美國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向下,沒有退路,印度在勞動密集型產業方面幾乎已經全部超越中國,而且印度在資本密集型產業和知識密集型產業已經形成對中國強大的競爭力。由于印度和中國在相同或相近的產業層次競爭,中國繼續淹沒在印度的發展勢場和發展漩渦之中。而且印度經過40年的快速發展,經濟建設的成果和社會發展的結果使印度的種姓制度和分裂及恐怖勢力基本消除,印度的社會更加和諧,發展的氛圍更健康。再加上印度的內需強勁和眾多年輕人對產業升級的需求先鋒拉動力,印度向上進行產業升級的勢頭更是力壓中國。在產業升級的許多方面,印度開始、已經、或正在超越中國。這時的中國,經濟發展的氛圍因老齡化、經濟遲緩、國民個人前景預期的低落、邊疆漢人的持續減少和國力上升緩慢帶來的團結力下降、光棍和貧富差距等問題而惡化,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形勢更加嚴峻?! ?/p>
在2030年代的經濟戰爭中,中國的男青年不僅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和嚴重不景氣的國內經濟形勢,讓中國男生更不幸的是,計劃生育不僅使和自己同年齡的女生更少了,而且還被90后搶走許多。同樣,在此之前由于計劃生育造成的性別比失衡,80后也被迫也搶了90后女生。結果,中國的青年性別比越來越失衡,估計在國內找不到老婆的男青年高達5000-6000萬。許多光棍從小光棍變成中年的光棍,他們經過自身經濟力量的積累,越來越多的中國男青年開始以更大規模的尋找外國新娘。當然,和2020年代一樣,外國新娘以黑色皮膚為主。再加上此時中國很缺乏勞動力,伴隨著落后國家女性的進入,更多更多的外國勞動力尤其是非洲的勞動力進一步的涌入,中國的外族面孔尤其是黑色面孔越來越多。
2030年以后,遠甚于今天的日本和意大利,由于孩子和年輕人口的不斷萎縮,勞動力與人口的快速減少,除了關于老人的產業外,中國其他產業幾乎都不具有投資前景。這時網上流傳了一個讓中國人幡然大悟的對話式小故事。兩個在中國多年的外商爭論到底中國還有什么產業具有投資價值甲說:“中國養老產業還具有投資價值?!币曳瘩g說:“中國老人未來會越死越少,養老產業不久后也會失去投資價值。我認為應在中國投資殯葬業。因為中國的第一代嬰兒潮人口正在大規模死亡,第二代嬰兒潮人口也會在不久后以更大規模的死亡,殯葬業一定會很火?!奔追瘩g說:“第二代嬰兒潮死亡后,連中國的殯葬業也會萎縮,還是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币艺f:“那就不投資關于中國人的產業。不如投資移民產業。因為中國的勞動力越來越少,許多崗位缺乏勞工,很容易造成企業倒閉和產業鏈斷裂。如果我們移入外國勞動力,不僅可以賺取移民費用,還可以幫助中國的經濟,提高中國政府的養老能力,緩解中國人的養老壓力,這樣的話政治可行性就比較高。并且,中國的總人口也越來越少,空下的房子有許多會無人購買。如果這時有移民購買,可以為中國人增加收入,這樣一些中國人也會支持?!奔渍f:“分析的好。我們可以先買下廉價的房子,再到非洲搞移民服務,然后再把房子賣給非洲移民。這也是一個不錯的賺錢方式。這一以來,中國的企業找到了勞工,中國的政府增加了收入,中國人有外國勞工給他們養老,而非洲人也找到了新工作崗位和新住處,對中非都有益處,可行性很高。并且,讓外國勞工給他們養老,也是他們的人口專家李小平所設想的。不過只有一點,那非洲人給中國人養老后,中國的土地要慢慢讓渡給非洲人,這一點是當初中國人沒有想到的?!边@一段言論一出,中國再次掀起了要不要阻止外國勞工移入中國的問題。這時中國人才完全恍然大悟——少生孩子就等于是迫使自己出讓領土。
2000后和2010后的小皇帝們,計劃生育和其慣性讓他們比90后更慘:計生讓他們的實力不僅遠比80后也比90后實力更單薄,讓他們在國際競爭中更失勢,讓他們面臨比90后更差的國內經濟形勢,讓他們的養老壓力為此也更大——因為他們的數量更少且父母及爺爺輩更長壽。結果,這些年輕小皇帝生的育意愿比80后、90后還低,中國繼續陷入另一個更危險的人口陷阱——低生育率的陷阱:生育率低→經濟不景氣→再生育率低→再經濟不景氣……→國家與民族的危機。像今天的日本一樣,中國正式完全陷入了低生育率的泥潭而不能自拔,使經濟、社會、民族與國家進入由低生育率所主導的衰落的螺旋。
這時候,中國開始面臨人口的雪崩:死亡人口遠大于出生人口,每年人口減少900多萬。由于人口的大幅減少,年輕人口的不足,中國的內需嚴重萎縮,中國的經濟活力和經濟景氣嚴重下降,因而中國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受到嚴重的制約。而經濟景氣的下降、產業升級的受阻、和老齡化下的勞動力減少與人口減少一起造成:即就業壓力嚴重而又勞動力不足的怪相,像今天的歐洲日本一樣,或比他們更嚴重。1965-1980年出生的許多大齡勞動者,由于知識水平低,學習能力差,就業轉換能力弱,跟不上中國產業調整和印度等國家產業升級壓迫中國產業升級的步伐,中老年勞動力的結構性失業問題嚴重起來。由于經濟不景氣,消費旺盛的年輕人口比例小,創造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孩子少,年輕人的就業問題也嚴重。此時,收入增長的緩慢和老年人因老致貧使“少生快富”的理論徹底名譽掃地,青年和中老年人口的就業壓力讓“減少人口緩解就業壓力”的說法徹底破產,勞動力快速減少但工資增長速度卻遠低于勞動力快速增長的印度的現實讓那些認為“勞動力減少有助于工資提高的想法”徹底破滅。就像在發達國家中人口增長和勞動力增長最快的美國不僅就業壓力小工資也最高,而人口減少勞動力不斷萎縮的日本卻就業壓力大工資增長緩慢?! ?/p>
2035年的一場大風,讓北京的沙塵暴很嚴重。是的,此時中國的人口在減少,但中國的生態環境問題不會因人口減少而改變。恰恰相反,人口的減少和老齡化使中國環保的人力財力投入更弱,環境改善能力更差。這年春天,那個說中國人口降到3億就不用管環境問題的人口專家在醫院的病床上被憤怒的老人揍了一頓,因為憤怒的老人們不僅認識到自己和我們的國家被這類人口專家的“環保”論給騙了,還更讓他們感到這樣的專家害了中國,害了我們的民族,還害了他們的晚年。而其他曾經大力鼓吹全面一胎化的所謂“專家”也徹底名譽掃地,被稱為民族與國家利益的最大背叛者,那些曾經致民族利益于不顧的人終于受到了歷史的審判?! ?/p>
由持續的超低生育率所決定,中國的老齡化的繼續快速推進,這時每四個中國人中就有一個是超過65歲的老年人口。此時,中國的養老危機進一步的加重:由于年輕人和年輕家庭的不足,以房養老的模式破產;由于人口的萎縮和經濟的不景氣,投資養老的模式幾乎全部破產;由于經濟的不景氣,中央實施擴展的財政政策和擴張的貨幣政策刺激經濟(低利息加通貨膨脹),加上勞動力的不足所導致的服務業價格高漲,導致儲蓄養老模式瀕臨破產;由于人們對經濟前景預期暗淡和對社會養老能力預期的暗淡,像今天的日本一樣,工作人口尤其是倒霉的年輕人更不愿交養老金,社會養老危機重重;養老保險企業此時負擔太重,保險金價格高升,且可信度降低,商業養老保險模式瀕臨危機四伏;由于子女太少,養一個孩子的養兒(女)防老模式壓力巨大;由于勞動力快速的衰減,經濟的不景氣,加上以上6種養老模式的危機全部加給了政府,政府養老的負擔近一步的加重,財政不堪重負,政府債券信任度也大幅的降低。
到2030年代末期的時候,經過失去的10年,中國人眼里早已失去了往日的信心和希望,曾經驕傲的中國人和曾經驕傲的日本人一樣,也越來越自信不起來了?!笆澜缟献疃嗟娜丝诤痛髧凶羁斓腉DP增長速度”,這個最讓人羨慕最讓人自信最讓世界妒忌的“大國黃金組合”已經離開了中國20余年。經過2030年代世界對印度的瘋狂,中國人像曾經的日本人一樣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心態。而此時的印度,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發展,軍事力量的進步,印度的實力在快速的增長,印度在藏南領土問題上更自信更強硬。而中國,由于年輕人口不足,老齡化嚴重,經濟發展放緩,導致國力被印度持續的追趕,在藏南領土上中國漸漸感到失去收復的能力。并且獨生子女占士兵的很大部分,父母們強烈反對用武力解決領土問題。中國政府這時也認識到,曾經被計生委要減少的孩子——今天的年輕人越來越寶貴,絕不可以隨便投入到戰場。那些曾經認為中國人口消耗中國資源的人也開始認為,人口遠比領土更重要:只有有人口,領土才有意義;人沒了,奪回的領土還會屬于別人,只有有人口才會有持久的領土;中國應先鼓勵生育,盡可能的多生孩子,以圖東山再起,這才是最長久之策?! ?/p>
由于中國人在2020年代末期和2030年代初始徹徹底底的看到了持續低生育率所導致的發展危機,中國在2030年代開始徹徹底底全心全意的大力鼓勵生育,但為時已晚。1、由于中國在2011年才放開二胎,并且當時并不鼓勵生育,加上“只生一個好”的政策在2011年后還在延續,這時生育活力最高的年輕人數目嚴重不足;2、中國的傳統生育文化嚴重損毀,新的生育文化還沒有誕生,生育文化極弱;3、透支勞動力再生產的舊發展模式仍然慣性的循環,透支人口再生產的社會機制依舊強勁,而政府對此方面的扭轉力不從心;4、雖然中國的社會養老方式危機重重,但國民還是慣性依賴社會養老,養兒(女)防老的想法還是很弱;5、雖然中國工資占GDP比重有較大提高,民生與教育投入也提高,但限于財力有限和過去虧欠歷史太多,在中國的養孩子成本仍然較高;6、過去計劃生育的長期思想灌輸和思想遺留,再加上年輕人學歷更高更注重個人自由和事業,生育意愿依舊很低;7、中國還不是很富裕,僅有的財政繼續加重被養老綁架,中國鼓勵生育的財政投入不足,政府是心有余而力不從心;8、2000后和2010后國際競爭狀況和國內經濟狀況更差,工作生活壓力更大;9、以往的獨生子女政策和此政策效力延續使年輕人的養老壓力太大,且獨生子女小皇帝更不喜歡養小孩,使他們負擔重而無心再養孩子;10、社會思潮的變化,享受主義傳播,性解放泛濫,丁克一族大增,對生育摧殘很嚴重;11、教育的提高、社會的變化使晚婚晚育很普遍,錯過了最佳生育期,并且過去晚婚晚育的惡果也開始大規模的顯現。若老父母生孩子是40歲,孩子再生孩子也40歲,則孩子既要贍養照顧80歲的父母又要養育照顧新生的孩子。若老父母生孩子是35歲,孩子再生孩子也35歲,則孩子既要贍養照顧70歲的父母又要養育照顧新生的孩子。若老父母生孩子是25歲,孩子再生孩子也25歲,則50歲的老父母和孩子一起養育照顧新生的孩子,壓力大減。顯然,晚婚晚育嚴重加大了年輕人口的生育壓力。多種因素的結合,中國的超低生育率依舊的持續下去,中國徹底陷入了人口的危機?! ?/p>
14.3.6、中國再度奮起
到2040年的時候,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超過35%,65歲以上人口超過28%,人口年齡中位數達到50歲左右,遠甚于今天的日本(65歲以上人口23%,年齡中位數44歲)和意大利(65歲以上人口20%,年齡中位數43歲)。此時勞動力每年減少1000萬(每年減少1.23%),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增加2000萬(每年增長0.66%)。2040年后,隨著第二代嬰兒潮出生的人口開始大規模的的死去和勞動力的繼續急劇減少,中國經濟十分的脆弱。隨著印度(或者是美國)1941年第四季度房地產與股市泡沫的破裂,中國經濟應聲倒下。隨之,日本、韓國、東盟和歐洲這些老齡化的國家和地區的經濟也隨之危機。而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危機,又加劇了中國的危機。但此時印度經濟仍舊增長,只不過是這年很慢,并且很快又恢復過來。由于人口結構年輕,在這場危機中印度、美國、非洲的經濟受傷最小,而東亞、東南亞與歐洲各國受傷嚴重。
2042年的這場全球經濟危機幾乎讓中國、韓國、日本等重老齡化國家經濟崩潰。今天日本的老齡化程度和人口減少的速度遠低于2042年的中國,但2008年的世界經濟危機一吹,日本GDP在2009年第一季度年度下降15.2%!中國的情況會比這更好嗎?恐怕更糟糕。此時,由于年輕人口的快速減少、死亡人口的急劇增長和世界經濟危機造成國內外市場急劇萎縮,而重老齡化、年輕人的快速減少和由勞動力快速下滑導致的缺員危機讓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十分低下。這時,中國許多產業產能空前過剩,宏觀經濟極其不景氣,企業財務狀況急劇惡化,在生死線掙扎的許多企業紛紛倒閉和瀕臨倒閉。這時候,房地產幾乎不存在了,加之第二次嬰兒潮人口的大量死亡,中國空樓房一個又一個。人去廠空的汽車廠、人去廠空的鋼鐵廠、人去廠空的水泥廠、人去廠空的造船廠、人去廠空的電視機和空調廠、人去廠空的建筑機械廠、人去廠空的……仿佛如今天空蕩蕩的俄羅斯遠東小城市、人走街空的日本農村和小鎮、汽車工廠大量停產的美國車城底特律。用世界銀行研究部研究員、長江學者鄒恒甫教授的話來說:“計劃生育將使中國變成工業廢墟!”
返回到80年前的中國,1962年第二次嬰兒潮開始,次年新出生人口超過3000萬。很倒霉,即將步入死亡年齡的老人不幸的趕上了經濟危機。再加之以往老年人口的堆積,在這場經濟危機之下,這年死亡人口達到史無前例后無來者的達到3500萬。也在這一年,持續的低生育率碰上了嚴重的經濟危機,生育在這一年出現一個“V”型下滑,新生兒童數量竟然被美國超過。這一增一減,中國這年人口竟然減少了3000萬,接近一個億的1/3,這讓中國人大為驚恐。這即不是八國聯軍入侵,也不是日本侵華,但讓中國再次感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機。這時有君感嘆:“讓中國人自己痛恨了半個世紀的人口,最終會讓中國人惋惜幾個世紀。這真是我堂堂中華五千年的悲哀。把我們祖宗留下的偉大民族搞砸了,我們還有何臉面去面對炎黃二老?”
物極必反,經濟的災難,老齡化的壓力,人口的飛減,新生兒童被美國的超越,這讓中國上下徹底反思。在鼓勵生育上,2013-2020年不痛不癢,2021-2030年口號為主,2031-2042沒有效果,2043年中國終于痛改前非。中國人終于認識到,要使中國擺脫民族與國家不斷下滑的命運,必須把生育率提高上去;唯有實現人口上的再次崛起,才能實現中國的再次崛起。2043年新一屆領導人一上臺,立即提出“十年生育,十年教育,20年后中國再振興”的發展戰略,宣布“鼓勵生育是政府的中心任務”。新一屆政府決定對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進行脫胎換骨式的徹底改造,全力打造可以誕生出高生育率的生育文化和社會運轉機制。在鼓勵生育的力度上,中國痛定思痛,政府痛下決心,削減養老金,消減政府開支,甚至消減軍費,盡可能的把更多的資源用在鼓勵生育上。同時徹底改變低工資制度,提高勞動者的收益比例,讓民眾更有能力養育孩子。這時候,全國上下把生孩子提升到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把生孩子作為衡量是否愛國的重要標準,把鼓勵生育和生孩子當做民族復興再起的基礎性工程。國家推出“從懷孕到畢業”全程全方位國家養孩子方案,并開始全民鼓勵生育運動和塑造新生育文化運動,把生育率作為各級政府政績的最大指標。把生孩子與個人的工作、升學、升遷、社會福利、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等掛鉤,形成全面鼓勵生育的體系。由于人力資本投資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性,沒生孩子孩子的人也會從中獲得利益,需要用稅收調節,于是國家對超過28歲無孩子的人征收“人力資本投資收益補償費”。并且修改許多法律法規和政策,把“是否有利于提高生育意愿,是否有利于降低生育壓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生育率”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和一切規章制度及社會文化先進與否的重要標準。有些措施甚至被歐洲指責危害個人自由、違背人權(因為他們的政治制度決定他們不能實施這樣的政策,只能等著民族慢慢死,但妒忌中國卻可以這樣做)。但中國堅持認為,民族的興衰存亡比犧牲一些一時的個人自由更重要,整體的長遠利益比個人一時的小利益更重要,堅持把鼓勵生育的措施實施下去。其實,這也符合每位公民的長期利益,因為生養孩子就是培養社會的公共資源,對大家最終都有利,只不過是一些人想“搭便車”——不想生養孩子卻又想社會養老。況且,所謂犧牲一時自由,未來還會補償過來,因為現在孩子多了未來養老壓力就輕了,經濟也更發展了,人民可以從未來獲取更多的物質自由和精神自由。而歐洲式的個人主義自由,只講個人自由和個人享受,不想要孩子,就等于自己親手操刀把自己的民族宰殺了——民族都沒了,還自由什么?只不過是玩過把癮死?! ?/p>
2043年中國徹底修改養老模式,提出“無孩子無社會養老,社會養老與生孩子掛鉤”的養老新方案?!盁o孩子無養老”就是國家對不生孩子的人不發養老金,只發一些可以維持生存的救濟金,同時醫療保險也降低標準?!吧鐣B老與生孩子”掛鉤就是養老金與孩子的數量和孩子的納稅額掛鉤,養老金數量依照孩子數量和孩子納稅額按一定比例發放。為什么“無孩子無養老”呢?因為一切的養老力量都來自過去養的孩子,無論任何養老方式的實質是都是年輕人養老人。比如說儲蓄養老,但那些錢只不過是一堆紙,沒有年輕人的勞動創造出新財富,你存的錢也就是廢紙,什么也買不到。儲蓄養老看似是自己養老,實質是對養孩子的人搭便車——養孩子在市場經濟下具有正外部性,養孩子的人無法獲取養孩子的全部收益。如果沒有市場經濟,你的儲蓄也就買不到任何東西,這樣你也就無法在養老上搭便車了,所謂的自己養老就是一句空話。所有養老的實質都是孩子養老,只不過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是別人的孩子。這就是新政策的理論依據。新政策就相當于是生產隊分田,把勞動的收益——養孩子勞動的收益內部化(其實也只能部分內部化。如孩子變成勞動者創造了GDP,政府從GDP中獲得稅收,這就是無法內部化的,只能通過國家補償的方式實現),減少搭便車,激發勞動積極性——養孩子的積極性?! ?/p>
中國曾在2020年代提出“一兩太少,三四個正好”的口號,但到2030年代后就被強烈批判。于是政府在2030年代提出了“一兩個太少,三四個還少,五六個更好”和“生孩子愛國,多生孩子救國”的口號,但到2040年后仍然被批為太沒有力度。于是新一屆政府提出“一兩個太少,三四個還少,五六個不多,七八個更妙”和“生孩子愛國,越多越好。多著不限,多多益善?!钡雀鼜娪辛Φ男驴谔枴C耖g還提了出“生孩子是愛國,不生孩子是賣國”,“生孩子光榮,不生孩子可恥”,“不愛國有三,不生孩子最大”等更激進的口號。而且,像“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傳香火(包括女孩)”,“養兒(女)防老”,“萬惡淫為首”等傳統思想也被當做祖宗留下的寶貝和先進思想被重新挖掘出來。
為減少孩子養育成本,改變晚婚晚育,新政策提出女孩5歲入學,實施5年制小學、5年制中學和6年制本碩連讀;防止少年兒童攀比,大力倡導學生節儉,宣傳父母的辛苦,降低養孩子成本;對年輕人提供住房支出,提出“生孩子送房子”; 取消結婚年齡限制或女孩年滿14歲即可結婚,并且全方位支持大學與高中生生小孩;提倡女孩生小孩后讀大學,給生小孩的母親加分,比如每生一個小孩高考加20分(最高加50分),每生一個小孩考研加15分(最高加40分),而丈夫也可以增加相當于妻子1/3的分數?! ?/p>
中國全體上下經過6年世界上最艱苦最浩大最全面最系統的生育運動奮戰,到1948年的時候,生育率提高到了1.8,雖然還未達到世代更替水平,但這已經讓許多中國人歡呼了。國家主席說“我們要再接再厲,繼續提高生育率。我們的遠期目標是把生育率提高到3.0以上,每年出生2600萬孩子,以恢復我們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國家保證,只要可以生育的公民愿意生孩子,生多少國家給養多少。對于生育子女的全職媽媽,即使我不要工資,國家也要拿出財力給她發工資。對于幫助子女照顧小孩的老人,國家也會給獎勵……”在全國“英雄媽媽”表彰大會上,主席說:“只有孩子在,我們民族的希望就在。生出了孩子,就等于是生出了民族的希望;生出了孩子,就等于是生出了國家的未來。你們是民族未來的創造者,你們是國家希望的創造者。多生孩子的父母,是我們國家的英雄,是我們民族的英勇戰士,是我們中華民族未來的偉大締造者!”主席的這句話一出,立即全國流傳,被認為是民族復興的沖鋒號,點燃了中國人的自信,而那些懷有強烈愛國情感的年輕父母們也受到強大激發?! ?/p>
經過世界上最艱苦的鼓勵生育運動,時隔60年之后,2050年代中國新的嬰兒潮開始出現,中國嬰兒產業開始火爆,隨之中國的其他產業也被投資者看到希望,中國經濟隨之再次振興,中國人再次看到了久違的民族復興的希望。到2060年代,中國人口恢復正增長,中國經濟活力繼續上升。但中國人仍舊不懈怠,中國政府繼續把鼓勵生育作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務,繼續大力鼓勵生育。為什么呢?因為中國已經充分認識到大國長期競爭的實質不是經濟的競爭,也不是科技的競爭,更不是軍事或政治的競爭,因為這些競爭歸根結底都只是人的競爭,都是依附于人口的競爭,大國長期競爭的實質是創造競爭主體——人口的競爭。人是一切的創造者,而創造出可貴的人,還怕經濟不發展社會不進步嗎?只有創造出締造經濟輝煌的人,才會有經濟的輝煌。只有創造出推動社會不斷進步的人,社會才能可持續的健康發展。人衰人弱,民族與國家一定會衰落下來,這已經被歷史證明。人興人旺人強,民族與國家一定會興旺發達起來。果然,到2070年代,隨著2050年開始的嬰兒潮步入勞動年齡,中國經濟競爭力開始快速的攀升,房地產業也從廢墟里爬了出來。由于中國持續不斷的大力鼓勵生育,積極的投資教育,持續的高素質年輕勞動力供應使中國經濟重新開始持續的高漲。此時中國的養老能力不斷增長,人口年齡中位數下降,老齡化程度降低,人均GDP較快的提高,政府收入較快增加,民生壓力降低,生活水平開始較快的提高,社會呈現和諧繁榮的良好局面。到2100年,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的80%,而且還在上升。此時中國綜合國力真正徹底超越美國,可以說是和印度并列世界第一,中華民族重新站在了地球民族之林的頂峰。經過這一百多年的曲折與發展,這時中國人完完全全徹徹底底的明白——多生孩子多致富,多生孩子才能富民強國;人口再生產是其他一切人類社會再生產的基礎,只有人口再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才會有經濟、社會、國家與民族的可持續發展;人是國家的有機體,人是社會的細胞,只有有活力的人口才有其他有活力的一切;人是一切的創造者,創造人才能創造出財富,創造人才能創造出一切;孩子是民族的未來,孩子是國家的希望,多生孩子是愛國愛民族的偉大行為……等等,中國的人口觀經過百年挫折終于走到了真理的面前。可以說,人口觀決定發展觀,人口觀是決定民族與國家命運的世界觀?! ?/p>
14.4、未雨綢繆當自救
世界上時沒有賣后悔藥的,只有讓自己在未來不后悔的決定才是最好的決定??晌覀兌鄶凳遣恢牢磥淼?,如果我們知道了未來的結果,我們就可以做出最科學的決策。本章已經帶領每位讀者走進了未來,我們已經提前看到了可能的結果。面對中國已經持續了20年的低生育率,面對中國解決自己人口問題的最后窗口期,中國不能再遲疑了。無論從民族、國家、經濟、社會、民生上來考慮,還是從資源、環境和糧食上考慮,本書都已經給出了正確的答案。面對中國僅剩的10年人口調整窗口期,也是僅剩的最后的最差的最難的政策調整窗口期,中國自當毫不猶豫的投入到挽救自己未來的戰斗中,不要有任何遲疑。否則,在2020年以后,中國將完全陷入由低生育率所構筑的人口、經濟、社會、民族與國家的發展危機。事實上,在2015年,中國發展的社會基本面就開始因人口問題而加速惡化,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民族復興就開始面臨嚴峻的人口形勢。而到2020年代末期,中國就會由次級人口危機變成絕對的人口危機。2010年生出來的孩子,如果按22歲大學畢業計算,也只能到2032年去撲救中國的人口危機之火。事實上,中國人口調整的最好時機已經完全錯過。最好的人口政策調整時機在1991年或之前,那一年生育率首次顯著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經本書分析可知,以減少人口獲得發展的方式從這種思想誕生的當天起就是個錯誤,無論任何形式的危害人口再生產的思想與政策對中華民族的發展強大來說都是個錯誤的選擇。但無論如何后悔都于事無補。唯有現在,立即調整,大力改革,才能盡可能的減少未來中國的損失?! ?/p>
經濟是十年戰略,制度是百年戰略,人口是千年戰略。我們祖先自古以來就保持著占地球1/3的人口,可現在已經降低到19%,新生兒童不到世界的10%。我們的民族已經付出了巨大的損失,我們國家的未來力量已經被大量的損耗。作為對祖先的敬重,作為對民族的負責,作為對子孫的責任,我們有義務去為世界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個強大的偉大的民族。
在人口調整面前,我們不能再猶豫。在鼓勵生育與改造社會文化機制面前,我們絕不可拖拖拉拉。本章已經告訴了我們中國發展最大問題的實質和解決的部分辦法,我不希望他們留在未來實施,我更不希望在完全體驗到低生育率之痛之后再實施,我希望它們能夠在今天立即被毫不猶豫的實施起來。世界上時沒有賣后悔藥的,為什么不能預先解決問題的苗頭?人口問題,越拖危害越大;人口問題,越拖拯救的難度就越高。人口危機的洪流正在高漲,為什么我們不去提前開閘放走洪水?
中國現在應該立即解除既得利益集體對人口問題的壟斷,阻止既得利益集團篡改人口數據(尤其是要防止他們指染2010年的人口普查),不能再讓為既得利益集團背書的人口專家和既得利益者本身誤導國民和中央領導,不能讓中國再因他們的誤導而再次錯失人口調整的時機。其次應該立即修改相關法規,停止抑制生育的計劃生育而改為鼓勵生育的計劃生育,去除抑制生育的政策障礙。第三,要改善分配,提高普通勞動者所得,尤其對生育子女的父母要有政策照顧,對人口再生產要有國家補償,使養孩子也同時變成公共投資。第四,要降低住房、醫療、教育等民生成本,降低公民的生活壓力和養育子女的壓力。第五,改革養老制度,使養老和養老的投資——養孩子結合起來,不能讓社會化養老變成摧殘人口再生產的利器。第六,改革壓迫生育的經濟文化現象,比如切實保護休息休假的權利,嚴防惡劣競爭,改造攀比文化和面子文化,盡可能的減少對生育壓迫的力量。第七,宣傳生育的奉獻、重要與偉大,重塑生育文化,在發揚傳統生育文化的同時開創有活力的新生育文化,從而提高人們的生育意愿。第八,防止性解放思潮的泛濫,防止自絕式的自由享樂主義傳播,保護婚姻家庭,塑造生育的微觀基礎。第九,尊重男女天然分工,不要把女人當男人用,必須把人口再生產放在比物質再生產更重要更有意義更偉大的位置,對生育貢獻要有經濟補償。第十,保護生育器官,減少墜胎,減少一切危害生育能力的因素。第十一,對女性要提倡早婚早育,從教育制度和工作制度兩方面解決教育和工作使女性錯過最佳生育時間的問題。最后,鋪佐必要的政治改革,從反腐敗保民生減少養孩子的壓力。比如發展基層民主,從村到縣逐步進行直選,通過“人民任命官員”的制度使基層政府更好的為民眾服務;完善人大代表制度,人大代表由選民直選,并且使人大代表保持和選民的密切聯系,使人大代表成為保障民眾利益暢通渠道;加強反腐敗的制度建設,減少腐敗和行政浪費對民眾利益的損耗。但同時要保留國家級與省級政府仍由人大代表選舉,保障一些暫時不太受歡迎但的確是符合民族長遠利益的政策能夠實施(這方面歐洲、韓國、臺灣等都有前例,不少鼓勵生育的措施在他們那種制度之下是無法自由表決通過的,結果自由的文明變成了自絕的文明),尤其是要保證鼓勵生育的有效方法可以被實施?! ?/p>
我在上文中提到中國在21世紀后半期成功鼓勵生育,也許在不少國人看來即使是我們錯過人口調整的時機仍然有機會。但歐洲、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現實表明,問題的解決根本沒有那么樂觀。我是想設想一下中國在實施了“高工資、高人力資本投資、高人口再生產”的“三高發展模式”后會如何。在“三高發展模式”中,“高工資”的意義是顯示勞動的價值,是從分配上傾向于勞動者,讓每位勞動者獲得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物質基礎,并且讓勞動者有投資人力資本和進行人口再生產的充足能力(高工資讓他們有相應的財力與時間);“高人力資本投資”是獲得高工資的前提,是人獲得成長發展的保障,也是知識技術與經濟發展最根本的動力;“高人口再生產”是提高國家長期發展能力和長期提高人力資本的最根本保障。這就是“三高發展模式”的以人為本性和可持續性發展的意義所在。事實上,從“低工資、低人力資本投資、低人口再生產”的“三低發展模式”跨入“高工資、高人力資本投資、高人口再生產”的“三高發展模式”是相當困難的,因為“三低發展模式”已經在中國形成強大的慣性,且“三低發展模式”本身的自我循環能力極強。為徹底貫徹科學發展觀,讓我們中國進入一個長期的良性發展狀態,希望我們國家盡快在發展模式上進行徹底的改革,但一定不可小看改革的難度。
天空中的雨云已經堆積了20年,人口的問題已經不單單是上海等大城市養老危機的問題,低生育率危機的暴風雨即將襲擊全國。在這場每位中國人都已經不可避免的暴風雨面前,在這場中華民族不得不面臨生存發展危機的暴風雨面前,中國人應當立即建設承載我們民族與國家未來和我們自身未來的諾亞方舟。它——諾亞方舟——就是我們的孩子,唯有孩子才能承載民族與國家的未來,因為我們終將老去。未來也是屬于我們的,但終究是屬于孩子們的,一個民族與國家只有擁有足夠的孩子才能擁有強大的未來?! ?/p>
注釋:
1、防風、何亞福,《中國人口新危機》,光明網-光明觀察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9-09/23/content_983433.htm
2、胡鞍鋼,《民工荒,拉開中國人口危機的序幕》,中國期刊網
http://www.chinaqking.com/jj/2008/20686.html
3、薛涌,《怎樣做大國》,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110721_69170.html
4、易富賢,《中國流:人口的另一面》,《商界評論》雜志2009年10月刊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091001/01386812140.s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