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有之鄉有個叫決戰的網友寫了篇文章《如何遏制機關部門的絕對權力》,文章氣勢強,很凌厲,很多觀點也很大膽。但其中一個建議筆者是不同意的。
這個觀點內容是“長久之計呢?必須進行權力機關的改革。怎么改呢?兩個要點,第一,加強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第二,加強黨中央的作用,部分原本屬于國務院的職能可以劃歸黨組織,為什么這樣做?黨優于行政部門的方面是宗旨和性質,共產黨的性質為人民服務,是公有制,宗旨是共產主義。黨方向,政府官員往往無法保證。”
他的第一個觀點,改革人民代表大會的想法是可行的。但第二個觀點把部分原本屬于國務院的職能劃歸黨組織是不對的。為什么這個觀點不對,首先是后面的理由更不充分。具體就不展開講了。因為現在有些黨委權力很大,完全架空了政府,反而更腐敗。事實證明那個設想沒有現實基礎。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個觀點根本就不符合毛澤東思想,不符合中國的政治實際。
其實,在延安時代和解放戰爭時代,我們雖然是高度集中的黨領導一切的體制,但黨的領導還是間接領導,不是直接領導。黨發揮作用是通過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來發揮的,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的身先士卒的帶頭作用。這些論述,毛澤東同志的著作和講話中比比皆是,這里就不引用了。
就當時的軍隊而言,軍事工作相當于行政,它的指揮權還是屬于軍事主官而不是政治主官,政治主官的最后決定權主要地是通過黨委會來行使的,而且是通過軍事主官來行使。具體的軍事行動是臨機應變的,不須要通過會議來決定。就當時的根本地民主政權而言,由于采取了三三制原則,行政首長有著完整的權力,并不是黨團書記直接掌握行政權力。
黨在軍隊和行政組織中行使權力,主要是通過黨委會、黨團(即后來的黨組)集體領導實現的,因為行政負責人一般來說都是黨員,必須要服從黨的決議。即使行政一把手不是黨員,但他的副職和主要下屬一般都是黨員,他不執行黨委的決議,工作就很難干。如新四軍項英就能夠制約葉挻,使他三次辭職。
然而這套體制容易產生不團結的問題,比如當年在新四軍,饒漱石和陳毅之間就不團結,前者還發動了對后者的批判,雙方對立到如此嚴重的程度,以致于中央專門把陳毅叫到延安,由毛澤東來給他作思想工作。
后來我們黨的事業旺了,規模大了,機構多了,不團結的現象也越來越多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慢慢開始實行黨政一肩挑的體制,比如林彪在東北就是一肩挑,陳毅在華野也是這樣。但都給配備了第一副政委或第一副司令。目的都是為了集中權力。
從這段歷史看,黨政分開,不是改革開放后的發明,而是我們黨一貫堅持的原則。即使建國后,毛澤東同志本人也還是堅持這個思想,八大的體制改革,也是基本按黨政分開的思路走的。至于文革后期成立革委會,搞黨的一元化領導,這種探索到底符合不符合我們的國情,還需要深入考慮。而且革委會的一元化領導是集中,它有大民主這個強有力的制約,是民主與集中有機統一的一個整休。這個特點應當注意到。
現在我們搞黨政分工,這個方向是正確的。黨就要管黨,這也是毛澤東同志的觀點,不要以為是其他領導人也說過,就輕易地否定這個觀點。現在搞黨政分開,問題不在于職能的劃分,而是在于監督職能的弱化甚至缺失。這個問題的產生是由于取消了社會主義大民主。
毛澤東同志強調黨的作用是思想上的領導和組織上的領導,而不是具體事務上的領導。如果把國務院的一些職能劃給黨來行使,就成了具體事務上的領導,這不是毛澤東思想,這種做法就會使黨慢慢地不管黨,就會削弱黨的自身建設,導致黨的執政能力的下降。
我們現行的體制中,就有這種傾向。現在提黨的三個管,黨管武裝、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實際上是四個管,還管重大事項的決定。但是到了基層,黨還管得更多,有些基層領導甚至有“黨委書記抓經濟、鄉鎮長保穩定”的說法,這個說法的真實用意是黨委書記抓具體事務,行政首長作為副書記管黨。這種觀點在鄉鎮比較流行。
為什么會有這種觀點?因為具體事務就是管人管錢管項目,說穿了就是攬權!所以為什么我們大量黨的基層組織軟弱渙散,原因就是黨不管黨,黨的基層組織負責人只想著管錢管項目管官,掌握了絕對權力撈錢,而沒有想著去管黨!
所以黨政職能不分,不利于黨的建設。這種觀點是不對的。這種改革更有害。那么,行政部門的絕對權利確實需要強有力的約束,怎么來約束它呢?
筆者也曾做了多方面的設想。一個主要思路就是把縣級以上地方政權和國家部委權力中的重大事項決定權、行政效果的監督權、主要領導的任免權剝離出來。由人民代表大會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如財政預算、重要政策的制定等,這個問題不大,現在基本上是這個體制,需要的是如何改革操作手段。問題的關鍵是行政效果的監督權,現在完全是由政府自己監督自己,應當剝離出來,交由黨委來行使。
黨委如何來行使這個權力呢,就是適當地放開輿論,特別是放開群眾批評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和領導干部的權力,報紙和電視電臺可以公開各級領導人員,不需要經過黨的宣傳部門或黨委主要負責人審批。但你只能批評具體的人、具體的政策措施,不能批評黨的基本原則基本路線和黨的歷史。通過黨領導輿論監督而不是限制輿論監督來張揚民權、實現監督。
除了輿論監督權外,行政效果的評價,要由黨委通過政協組織、通過組織真正的海選來實現。具體講,一是政協組織應當賦予更多的批評質詢的權力,甚至可以賦予投不信任票建議人大罷免一定級別行政負責人的權力。地方領導人、國務院及其組成機構的領導人,都要通過一定形式的民主選舉和有限競爭來產生,黨要負責管這個選舉和競爭,通過管組織來實現監督。比如現在社區的公推直選,就是一種比較有益的探索。
黨政不分,權力過份集中到黨委書記手里,黨委書記既管重要干部的任免,又管重大項目的建設,是產生腐敗的重要原因。我們通過上述的體制改革設計,把黨的權力從具體事務中剝離出來,完全交給政府行政,由黨來監督政府,形成制約機制,是能夠遏制政府的絕對權力的。當然一切制度設計的一個最大前提就是必須實行大民主,把絕對權利生育的一切腐敗分子和腐敗現象,置于人民群眾監督的汪洋大海中,才能使絕對權力相對化。才能真正使各級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做到權為民所用。
當然以上文字是只攻擊一點不及其余,因為其余部分都基本有道理,基本上無懈可擊,或者問題不大,沒有必要去擊。
附: 如何遏制機關部門的絕對權力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個觀點究竟對不對呢?
就絕對意義而言,該觀點在哲學上是錯誤的。但就相對意義而言,該觀點可能又是正確的,正確與否取決于立場和角度。當“絕對的權力”用于“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時候,雖然專政了剝削壓迫階級,但卻極大地利國利民了,利國利民自然是好事兒。但是,當“絕對的權力”用于“為自己服務”、“為少數私人服務”、“為洋鬼子和假洋鬼子服務”、“為貪污腐敗剝削壓迫者服務”時,絕對的權力又的的確確是絕對的腐敗了。
今日之中國,有沒有絕對的權力?沒有。經過黨政分開、利益多元化、新階級新權貴的產生,經過官、資、學已經逐步制約而沒有絕對的權力了。即便曾經擁有崇高威望的共產黨,也已經在很多方面失去了控制權。拿反腐敗來說吧,多年過去,反成了嗎?黨政分開后的黨,有行政權嗎?企業內部的情況更嚴重,廠長經理負責制,黨只是配角。資本家的私企,老板不是共產黨,根本無法有效控制。人民代表大會,名義上地位很高,現實中卻沒有絕對權力。政協由“社會精英”構成,地位上升了,但還沒有超過人大,自然沒有絕對權力。媒體上和實踐中風頭最勁的行政部門呢?也受資本、學者、輿論的制約。
沒有絕對絕對的權力,有沒有相對絕對的權力呢?有,相當嚴重。
國務院的下屬部門擁有相對絕對的權力。國資委可以肆意賣國企,證監會可以肆意引入投機分子,農業部可以肆意批準轉基因,發改委可以肆意漲價搞大賭場,都由國務院機關自己說了算,十足的獨裁專制行徑和嘴臉,沒有什么力量可以有效地制約它們。不錯,漲水價的確搞了聽證會,拿不過是做秀走過場罷了,屁用也不頂。十個利益方面各出十個人,消費者出兩人,本身就是設計好的陷阱,怎么可能產生利民惠民的結果?
毫不客氣地說,若給上述國務院下屬機關近些年的種種表現打個分,最多只有三十分,用瞎搞、胡折騰、亂彈琴、別有用心、貽害無窮來形容他們一點也不過分。它們的決策多數用來謀私,或者被特定利益集團用來謀私,就客觀結果而言,其決策多數都損害了國家和人民利益。也不奇怪,近些年來國務院下屬機關所謂的作為、政績、改革,換成原則性表述就是私有化和賣給外國人,以“私”“賣”為手段和方向,怎可能利民?
對比數據表明,貪污受賄的確是很嚴重的腐敗,但絕非最大的腐敗,最大腐敗是什么?是腐敗分子搞改革!是腐敗分子裝作改革家,利用改革權將國家和人民的財富“大張旗鼓”“明目張膽”“合理合法”地往資本家、官僚、洋鬼子口袋里改。以營私為目的的改革是最惡劣的腐敗。披著改革外衣的種種舉措,與其說改革,莫如說強盜,與其改,反不如不改。腐敗分子搞改革,結果必定是巧取豪奪謀私利。前些年的MBO、戰略投資、私有化,哪一個不是腐敗?
相比之下,文強不過一千八百萬。一千八百萬,非常腐敗。但腐敗分子利用改革權“合法”的改制呢?其金額一宗便有幾千萬到幾個億,甚至幾十億。廠房、地皮、技術、渠道、品牌,隨隨便便就值幾個億。轉移幾個億給私人,不是腐敗是什么?比黑社會還黑。
一切都在改革的名義下進行。改制是騙人的說法,本質是將國家和人民的財富改給私人和洋人了。眾所周知,自打改革,腐敗便愈演愈烈。既然腐敗問題很嚴重,既然腐敗分子多是實權人物,為什么不治理整頓呢?為什么要迫不及待、肆無忌憚、張牙舞爪地攻堅呢?究竟是通過改革治理腐敗,還是腐敗分子利用改革,變資本家?或搞資本主義?莫非它們很清楚,一旦搞了資本主義,腐敗來的財富就變成資本家的合法收入了?
亂改,究竟為了什么?GDP?人民?都不是,是私利。是搞錢,將自己的兒子、女婿、朋友搞成資本家。營私舞弊已經十惡不赦了,更嚴重的是,國務院下屬機關居然出臺種種政策將人民財富肆無忌憚地出賣給了外國人,摧毀國家實力、意志和自信力。
竊珠者賊,但真的要竊國者諸侯嗎?鑒于國務院下屬機關的絕對權力和種種陋行劣跡,為何不想辦法遏制其肆無忌憚的為所欲為?必須制止國務院下屬機關的瞎折騰。必須剝奪國資委的出賣權,發改委的胡改權,外管局的賠本權,證監會的引狼入室權。這些東西不遏制,人民不得安生,國家也不安全。GDP沒用。GDP只是國內的總量。但國內有外國人的企業啊,國內有嚴重的貧富分化啊,GDP發展了,發展的卻是內外資本家、官僚、藝人,并不是人民大眾。
事實上,隨著多年來的通貨膨脹,人民的購買力沒有增強。隨著私有化大發展,人民淪為廉價的勞動力。將工人、農民、農民工淪為無法翻身的奴才,這是哪家的發展啊?簡直是欺騙和欺凌!不要講內需不足的屁話了,內需不要你拉動,人民的內需足的很,只是沒錢。剩余價值被通貨膨脹和資本家榨取了。
傳統的中國,有皇權與官權之分,相互制約,皇權為主,官權為輔。歷史上,上至宰相,雖有自己的權力,但從來不能凌駕于王權之上,否則必定生亂。今日之中國沒有皇帝了,也沒有宰相了。但基本格局仍然存在。國務院相當于相權,共產黨相當于皇權。也就是說,黨是政務部門的領導者。
無論毛澤東還是鄧小平,都以黨為主。沒有政權反客為主的道理。歷史上的宰相決策,尤其是重大決策和中級決策,必須經過皇權。類似地,周恩來的重大決策必須經過黨中央。李鵬的決策須經過鄧小平。這是國家的傳統,也是政權的基礎。結構如此,傳統如此。在中國,人民信任的是共產黨,而不是辦事員,辦事員只是辦事,辦事可以辦好,也可能辦糟。官員未必是共產黨,官員未必不走資走私,周久耕是官員,不值得信賴。
行政部門不應有絕對權力。但看看今日之媒體,處處是講屁話、怪話、混帳話的官員,在這些官員當中,國務院的下屬機關最為突出。發改委、國資委、證監會、外管局、農業部在極其重大的問題上,都在肆無忌憚地亂搞。它們解體了公有制,摧毀了國人自信心,拿國家財富去打水漂了。搞出一些屬于少數人和外國人的GDP有什么用?再過十幾年,人民大眾將是內外資本家的奴才,都作奴才了,GDP有什么用?
如果GDP高速增長,人民沒享受到好處,那么只能說明兩點,一個是造假,另一個是貧富分化。
隨意改變國家性質和方向的事情在國務院下屬部門中不斷上演著,想賣國企就賣國企。國企是你的嗎?國企本質上是對人民的搶劫!原本只有國營企業,哪里存在什么國有企業?國營與國有,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國營意味著全民所有或集體所有,國家經營。國有呢?則將這種所有權搶劫。搶劫人民所有權做什么?如果只為了屬于國家,也不算太壞。但你們為何要將國企搞散、搞垮、搞倒呢?搞倒了就改制,改制是什么?就是零價格賣出或廉價賣出,賣給誰?自己、自己親朋、私人資本家,外國人。工人、農民、農民工不是人嗎?為什么搶了他們的所有權改制給內外資本家?
幾個下屬機關有什么權力肆無忌憚地胡搞出賣?國務院尚且必須接受黨中央的領導,小小的下屬機關就要改變國家方向?奇怪惡劣的事情正在行政系統不斷發生著,“既成事實”正不斷地挑戰著國家性質,國務院下屬機關正以少數人的絕對權力取代多數人意志。權力膨脹且用于謀私,造就個人腐敗,造成人民、國家、民族的巨大損失和巨大危險!為什么不制止呢?是遏制這些機關權力的時候了!必須遏制國務院下屬機關的權力,使得他們無法獨斷專行,這是當今政治系統最重要的事情!轉基因的結果如何?不清楚,但混帳的農業部的幾個鳥人,有什么權力拿中國人當小白鼠?幾個下屬機關可以脫離人民瞎胡鬧?
遏制是必須的,但如何遏制呢?可以根據情況分別處理。第一種情況,國務院下屬機關只代表下屬機關,僅僅是下屬機關胡來。第二種情況,下屬機關秉承主管旨意。第三種情況,國務院下屬機關代表國務院的意愿和方向。第一種情況好辦,由副總理和總理撤職查辦下屬機關。第二種情況,也好辦,由總理限制下屬機關的主管領導。第三種情況,沒有辦法體系內解決了。但仍然可以制約,這個制約便是黨中央、人民代表大會、人民群眾的聲音。
遏制國務院下屬機關的權力,并非剝奪國務院的權力,這一點也要明確。明清兩朝取消了宰相,實踐效果同樣不好。也就是說,國務院要有一定的權力,可以決策日常事務,但這個權力限于日常決策,必須受到制約,尤其是重大決策和中級決策,應當有更多的部門、更高的領導、更廣泛群眾的參與。中級決策需上級機關批準。重大決策需人民代表大會和黨中央的聯合批準。這么做符合歷史傳統,也符合毛澤東鄧小平的傳統。
中國不是內閣總理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國務院下屬機關沒有改變方向和性質的權力。
長久之計呢?必須進行權力機關的改革。怎么改呢?兩個要點,第一,加強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極大增加工、農、兵、科技方面代表在人代會中的比例,這個比例應達到代表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其余部分么,可以是少數民族、宗教人士、愛國人士等等。在人民代表大會主體健全之前,對于極重大的事情應由全民公決,如私有化、轉基因、買國債之類事情,人民有權參與,有權否決。第二,加強黨中央的作用,部分原本屬于國務院的職能可以劃歸黨組織,為什么這樣做?黨優于行政部門的方面是宗旨和性質,共產黨的性質為人民服務,是公有制,宗旨是共產主義。黨方向,政府官員往往無法保證。
黨政分開三十年,積累了太多的弊端。行政部門的權力過大,令出多門,言行不一,人民莫衷一是,這怎么行呢?國務院的下屬機關便可以胡亂決策國家的未來,這怎么行呢?人民未必時時刻刻參與決策,但應當有否決權。沒有否決權就是一言堂了。國務院下屬機關的一言堂利民了嗎?沒有。私有化改制這樣重大的事情,利的是資本家。資本家能代表幾個民?全國十三億人,十二億九千萬不是資本家,怎么能說改制利民呢?無論從傳統的管理學看,還是從現代政治學看,國務院的下屬機關都應當改革。你們不是倡導改革嗎?好吧,從你們自己開始,削弱自身的決策特權,還政于黨,還政于民。
下屬有問題,領導要自省。領導領導,沒必要事必躬親,抓大事兒,把握方向,管好干部。
公有制、轉基因、改制、購買美債,這是大事,涉及十三億人,是重點。綱舉目張,把握好綱領,下屬機關貫徹執行。不能反過來,下屬機關隨意設定性質和方向,自己去關心小事情,一時風光和媒體炒作沒有用,政治不是演戲,沒有奧斯卡。利國利民長治久安才國家和人民的根本所在。政治家的最高榮譽是什么?不是時下的光鮮和榮耀。而是十年、百年、千年以后,人民評價你的時候會說“這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