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茫茫,大地煥然一新。
每臨此景,
古人詩詞中多有寫雪之作,
且錦篇迭出。
而作為一代偉人、詩人的毛澤東,
在其詩詞中也不乏詠雪的佳作。
《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臨窗奉讀主席詩詞,跳入眼簾的一首,偏巧就是首冬天寫雪景的《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這首詞寫于1930年2月紅軍越過武夷山,進入贛南,經廣昌進軍攻打吉安之時。雖系毛澤東馬上即興之作,然激情澎湃,意涵豐富,構思新奇,筆力勁健。通篇讀來,筆隨心至,一氣呵成,仿佛是一幅雄壯的雪里行軍圖:畫面上漫天風雪中,紅旗在翻舞,人馬在飛騰,山岳在動搖。上片寫行軍途中所見,下片寫行軍目標所向。篇幅雖短,騰挪跌宕,富于變化,波瀾無窮。喜見毛澤東寫作此詞時那種輕松、愉悅、自信、豪放的心境。
《沁園春·雪》
如果說,毛澤東的《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是乘興之作,那么他的另一首寫雪景的詞作,則更是大氣磅礴,興會淋漓,被人允為古今之絕唱。這就是后來為南社盟主柳亞子“嘆為中國有詞以來第一作手,雖蘇、辛未能抗乎”的《沁園春·雪》。
1936年2月,中央紅軍剛剛完成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達陜北兩個月后,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把陜北秦晉高原裝點成銀裝素裹的潔白世界。這時,正為紅軍東征山西的步伐大大加快而興奮無比的毛澤東,放眼“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山河,遐想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胸中涌起澎湃的詩情,遂欣然命筆,一氣吟哦成那為世人稱頌不已的詞作名篇。
《沁園春·雪》是毛澤東所有詩詞中的巔峰之作,家喻戶曉。這是最早公開發表的一首毛澤東詩詞,發表時正值中國歷史的重大轉折關頭,為國人所津津樂道,且引發軒然大波,是古今任何一首詩詞都不能比擬的。
因為毛澤東的這首詞,寓意極為深刻。詞中所詠之雪,不是一般的雪,是特定時期特定地區的雪;是結束了空前壯舉長征,一連粉碎蔣介石國民黨三次“圍剿”,正欲揮師東征抗日之際,在中國北方所見的雪;是詩人融入自己的情懷、抱負、理想、愿景的雪。
《七律·冬云》
毛澤東還有一首寫雪的詩,那就是《七律·冬云》。
此詩寫于1962年12月26日,正值詩人69歲的生日之際。慶壽之作,本應喜慶,然毛澤東依然是直面現實,堅持斗爭,不改革命本色。詩之高明處,是句句寫實,卻字字隱喻,人人又意會其中。
首聯“雪壓冬云白絮飛,萬花紛謝一時稀”,冬云壓雪,萬花凋零是實,暗喻的是當時中國面臨的嚴峻政治、經濟形勢;頷聯“高天滾滾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氣吹”,滾滾寒流,微微暖氣是實,所指卻是國際上掀起的一股反華惡浪和不斷高昂的正義之舉;頸聯“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虎豹熊羆,龐然大物是實,隱喻的是中國人民英勇頑強、艱苦卓絕的斗爭精神;尾聯“梅花歡喜漫天雪,凍死蒼蠅未足奇”,梅花喜雪,蒼蠅怕冷是實,贊美的卻是不懼逆境,勇于迎戰的革命者,而鄙夷的、不足為奇的是那些經受不住大風大浪考驗的脫逃者。
整首詩托物言志,借景抒懷,感情、景物、哲理融為一體。貼切的比喻,鮮明的形象,生動的對比,蘊含了深廣的內容。描寫的是冬景,寄托的是時事。從凝視“冬云”的沉重到體察“暖氣”的欣慰,詩人的胸懷逐漸開朗,至頸聯則轉為直抒豪情。他在呼喚著一種威武不屈的英雄精神,一種獨立天地的豪杰氣質,一種至大至強的陽剛之氣,“亂云飛渡仍從容”,這是毛澤東一生的性格使然。
除上述專章之外,還見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長征》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卜算子·詠梅》
等詩詞。
毛澤東一生愛雪,對雪似乎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故而在他的詩詞中屢屢見之、詠之。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雪者,純潔之象征也。這是他一生為之追求的襟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