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長安大戲院觀看了北京京劇院編排的新京劇《齊白石》首演。
說老實話,被一種東西給震撼到了,不僅是京劇這一藝術表現形式,還在于這一故事本身所傳達出來的精神內核。
我們所熟悉的齊白石,是變法成功的齊白石,誰能料到,他曾經的糾結:
到底是為了掙錢來畫畫,還是按自己的內心去畫畫?
他糾結、徘徊、迷茫、不甘,在表現手筆上,導演和編劇大膽啟用了兩個形象,一個是塵思、一個是神想:一個單純的追求金錢,在齊白石的耳邊鼓噪著,老頭,趕快畫吧;一個提醒著他要不忘初心,學人者生,似人者死。
內心的兩個自我在矛盾著、掙扎著,其實我們每個人,不都面臨著同樣的抉擇嗎?到底是為了錢而取悅于他人,還是單純追求那個最率直的自我?
齊白石要衰年變法,同行一陣嘲諷,比他小30歲的梅蘭芳先生在堅定不移地支持他,里面有句臺詞,我覺得特別的震撼,梅先生對齊先生說:
你比我多背負三十年的人情世故!
要變法,難呀!
你若是回到現實去品味這句臺詞,總覺得意猶未盡:三十年,放在歷史的長河中也許是短暫的,但對于一代人而言,他又似乎是生命的全部。
因為一個人的價值觀,是在這30年里形成的;思想的東西一旦形成,就容易產生慣性,接受不得新事物,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禁錮,想要再打破它,則需要莫大的勇氣!
齊白石行衰年變法的時候,已是57歲,歷經10年才有所成就:這中間,飽受了多少冷眼,已經沒有人能記清了;聒噪了多少刺耳批評,也沒有人去在意了;人們似乎想當然地認為,我們所熟悉的齊白石,他本來就應該是這個樣子;可誰又能理解,這背后,自我革新之艱辛?
這是向自己開炮呀!
這是要革自己的命呀!
這是要丟掉過去30年的包袱,
向一個嶄新的自我,呼喚新生呀!
這樣的一部新京劇,誕生在這樣的時代,是富有深意的——當我們的改革步入深水區,如何打破30年的人情世故,向一個嶄新的自我出發、迸發出蓬勃生機?
我覺得,這是這部新京劇,留給我們的深思。
導演在思考,編劇在思考,劇中的齊白石也在思考,而觀劇的我們,又何嘗不在思考呢?
如果北京的朋友有時間,就在這幾天,可以去長安大戲院看一看,身臨其境體驗一下齊白石衰年變法的思想斗爭,或許,能對我們自己如何抉擇今后的路,產生一定的啟發。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