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時候,鐵人的名字就已銘刻我心,但在那時只是知道鐵人象征一個時代的符號。今年1月2日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的開年大戲《奠基者》,以其朗朗誓言,錚錚鐵骨,真實鮮活的人物讓人欲罷不能,深感這是一部久違了的歌頌工人階級精神風貌的作品。
昨天與人談起這部主旋律電視劇,不料同事沒有聽完便說,“什么年代了,導演還拍這種片子,誰看?!”是的,我也曾經偏執地認為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新時代,那些“老革命,老傳統,老典型,老故事”還有人去看嗎?現在的職工能夠體悟到那個時代的精神嗎?我們還有必要像鐵人一樣奮不顧身,鞠躬盡瘁嗎?然而,當我看完《奠基者》之后,心中的一連串的問題都已不再是問題,取而代之的便是心中的一聲呼喊——時代需要“鐵人”精神!
這部大戲記述的是,新中國誕生后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西方國家妄圖用石油“窒息紅色中國”。獨臂將軍余秋里于危難之秋出任石油部部長。在川中會戰失敗之后,帶領數萬會戰大軍克服了無路、無糧、無房、無人等重重困難,在松遼地區展開了艱苦卓絕、歷時三年的石油大會戰,一舉扭轉我國石油工業的被動局面。
在一列破舊的火車上,一群操著濃郁西北口音的工人吵吵鬧鬧,嘰嘰喳喳,他們骯臟不堪,言語粗鄙。這里,有個叫王進喜的男人,也是破舊的棉襖,也是黝黑的皮膚,笑起來還露出一排焦黑的牙齒。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若不是他說話聲比別人更有力度,更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領袖風范,你根本無法將他從人群中辨認出來,你更無法將他與“鐵人”這樣一個擲地有聲的稱號聯系起來。
是的,他太普通了,真的太普通了。火車靠站了,王進喜和一群玉門的兄弟在擁擠中下了火車。沒有前呼后擁的歡迎隊伍,沒有激情澎湃的宣誓詞。一切都是那樣簡單,簡單得就像身后那一片一望無際的荒原一樣再沒有任何生動的景致。一聲發自肺腑的吶喊、一名熱血沸騰的石油工人、一個工人杰出代表引領的鏖戰場景……在貧瘠的土地上,王進喜們雄赳赳、氣昂昂地大步走在荒原中,就像當年志愿軍遠征朝鮮戰場一樣義無反顧,視死如歸。王進喜們滿懷豪情,熱血沸騰,心中都裝著一個驕傲的夢想——找石油,找外國人說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根本挖不出來的石油!
我看到,詮釋人性偉大的,是響當當的樸實話語。“財主跟財主比錢,舉人跟舉人比烏紗。我們比給地球戳洞洞,比誰戳得猛戳得直,比誰油漿子噴得快……”;“以前醫生給我看病,說我貧血,這人貧血,就沒有力氣,國家貧血,也沒有力氣,就得給人家欺負,我們就是要改變我們國家的貧血,讓那些瞧不起我們的人,再也不敢欺負我們。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是什么,是家里的孝順兒子,是下地干活的,不是在家享福的!”;“我王進喜,代表我的井隊發個誓,為了讓國家永遠不貧血,我們自己的血已經燒熱了,已經給備下了!為了讓這個家里的人都能過上好日子”;“北風當電扇,大雪當炒面,天南地北來會戰,誓奪頭號大油田!”……表彰會上,只見他扔了稿子,從容上臺,即興演講,他的話雖少了稿件上的那份精致,卻句句感人肺腑:“寧肯少活二十年,拼死拼活也要拿下大油田”、“井塌了我跟它一塊塌下去,我宰了閻王爺再背著井架爬回來!”
我看到,彰顯鋼鐵意志的,是硬邦邦的樸素行為。《奠基者》用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向我們彰顯了人類靈魂的崇高和美好:眾人用撬杠抬,用大繩拽,在整齊劃一的號子聲中,大繩卻接二連三地繃斷,眼看著功虧一簣之時,鐵人王進喜的呼喊“石油漢子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讓石油工人挺直了脊梁,硬是用人力將數噸重的泥漿泵拖上了井架。這樣的畫面何止一二,我們無法忘記1205鉆井隊的隊員們在王進喜的帶領下縱身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的畫面;我們無法忘記鐵人王進喜在三年自然災害隊友們意志紛紛崩潰之時,想方設法給大家填飽肚子的畫面;我們無法忘懷年輕的共和國物質上一派荒涼與貧瘠之時,鐵人王進喜卻在精神上為我們樹立起一面斗志昂揚信心百倍的旗幟……每一個畫面都深深地打動著我們,每一個樸素的行為都彰顯著他鋼鐵般的意志。
我看到,映襯時代精神的,是亮閃閃的樸質凡人。昏暗簡陋四處透風的工棚,冰天雪地的自然環境,超負荷的體力勞動,每日只有半斤定量的口糧,就是在這樣及其惡劣的條件下,鐵人王進喜和他的工友們,用人拉肩扛的方式豎起了石油井架。打井缺水,他帶領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地方砸冰取水,沒有吊車,拿自己的脊梁當吊車。當寒冷和饑餓像魔鬼一樣威脅著工人們時,工人們的意志開始動搖,他們對著鐵人怨聲載道。面對埋怨和責備,王進喜卻用他那鏗鏘的聲音喝住了哀怨,在他耳朵里容不得半句懦弱的話,他總是說,“是爺們兒就活出個爺們兒樣來!”鐵人不僅踏踏實實,而且肯動腦子,他是油田第一個提出用小鉆機代替大泵的人,并能打出雙眼井。井噴時,他拖著傷腿一瘸一拐地奔向事故地點,工友們幾次勸他回去,他卻一把將人推開,徑直沖進了井臺。
2010年元月1日至2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走進司鉆房,在操控臺前坐下,右手緊握控制手柄用力向前推,說“鉆井平臺以前是‘剎把子’,現在是機械化,比原來好多了”。他指出:幾代大慶人頑強拼搏,不僅給國家開采了20億噸的石油,而且形成了一種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精神,這就是大慶精神!他鼓勵工人們繼續發揚大慶精神,努力建設一個百年油田。不能忘記過去的艱苦歷程和優良傳統,不能忘記那些為大慶建設和發展作出貢獻的人們。大慶精神不能丟。
“鐵人”是凝固的歷史,“鐵人”是民族的靈魂;“鐵人”是時代的符號,“鐵人”是創業的記憶……回想那個時代,物質那樣的貧乏,可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卻是那樣的豐富,那樣的充實。現在物質生活好了,但是突然發現我們缺少一種信念,一種信仰。許多人終日為生活奔波,不知不覺成了房奴,股奴,車奴,人們的臉上不再浮現雷鋒似的真誠的微笑,不再浮現董存瑞舍身炸碉堡般的憤怒,不再浮現陳景潤鉆研哥德巴赫猜想時的執著與癡迷,不再浮現鐵人王進喜跳進泥漿池時的毅然和決絕。去看一看《奠基者》吧,那金晃晃的大漠,那白皚皚的荒原,那人拉肩扛的井架,那“鐵人”高亢的號子……《奠基者》不僅可以讓我們重溫王進喜們的身影和事跡,重新領略王進喜們“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信仰和追求,也可以讓我們看到“鐵人”精神在當代工人階級身上的延續和裂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