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集體所有制企業,有人想著是不是可以大家投資來建立這種企業呢?
其實在進行這一問題討論時,先要弄清集體所有制企業的性質和特點,然后才能有明確的、建立集體所有制企業的目標。
說到集體所有制企業,事實上它有兩種形式的基本區別,許多人分不清這些形式之間的區別。
現實我們說到的集體所有制,通常指的是生產資料集體所有的企業。
在我國建國之后,集體所有制企業實際上是存在兩種不同的類別。
按照所體現的權利不同,集體所有制企業可以區分為體現產權的集體企業和體現勞權的集體企業。
在我國農村,人民公社是最經典的集體所有制企業。而且是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勞權制度的集體企業。即這種企業體現的是勞動所有者的權利要求一一勞動所有權的企業,簡稱為勞權企業。
在我國工商企業中的集體所有制企業,由于建立的是以資產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資產所有權的產權制度。因此,這些企業都是產權公有制模式的集體企業。
社會主義公有制企業,是體現生產資料公有制和勞動投入個人所有制的企業。因為生產資料公有制本身消除了大家在資產所有方面的差別,因而在公有制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所謂的產權已經失去了意義;相反,因為以生活消費個體性為基礎的勞動者在勞動投入和消費需要方面存在著差別。因此,公有制企業要講的是勞動所有權,而不是資產所有權。社會主義集體企業,本質上不是體現產權的形式,而是勞動所有權的實現形式。因此,僅僅是建立了勞權制度的公有制企業才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本身。
在我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運動中,毛主席為什么一定要推動合作社向公社體制轉變?
因為社會主義本質上就是要實現從資產所有(按資分配)到勞動所有(按勞分配)的轉變。因為人民公社就是體現勞動所有的經濟體制!
在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為什么又形成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產權制度的模式呢?
客觀上是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需要快速實現工業化,建立產權制度有利于國家快速積累資金,按需分配。主觀上的原因則是蘇聯人陷入了工資誤區,把工資支付當做按勞分配。從而誤以為產權公有制模式已經實現了按勞分配。
現實中除了上面所說的勞權公有制企業和產權公有制企業兩種基本類別外,還有一種個人持股的“集體企業”,許多人都把這種企業當作集體企業來對待。這實質又是一個誤區。一個企業的生產資料如果是以股份的形式存在的,那么,這個企業本質上只是一個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合作性質的企業,它與生產資料公有制企業是有性質的區別。當企業員工以股份所有者享有企業利益時,這個企業所體現的依然是“誰所有誰受益”的資產所有權,而不是“誰勞動誰所有”的勞動所有權。
某種社會所有制所確立的生產主體及利益要求,即為所有制的內容;與這種主體特點和利益要求相適應的權利制度,即為這種所有制的形式。與資本主義所有制或私有制相適應的權利制度就是產權制度一一以資產所有者為主體的、全面體現資產所有權的制度;與社會主義所有制或公有制相適應的權利制度就是勞權制度一一以勞動所有者為主體、全面體現勞動所有權的制度。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從所有制角度看,其基本區別就是勞動者當家做主和按勞分配與資產者當家做主和按資分配的區別。
產權制度是與私有制相匹配的權利制度,勞權制度是與公有制相匹配的權利制度。因此,規范的所有制模式,或者是產權私有制模式,或者是勞權公有制模式。社會主義革命從生產模式的變化上來看,可以看作是一個從產權私有制模式向勞權公有制模式的轉變過程,也就是從按資分配的私有制模式向按勞分配的公有制模式轉變的過程。蘇聯模式一一生產資料公有制與產權制度相結合的模式,可以看作是從產權私有制向勞權公有制轉變過程中的過渡經濟模式,它的存在與社會主義革命在經濟落后的國家產生,這些國家因為在勞動階級推翻剝削階級之后需要有一個工業化過程的特殊性相聯系,蘇聯模式這種過渡經濟模式只是適用于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實現工業化的階段性需要。因此,在社會主義國家建立的一個時期內,蘇聯模式一一產權公有制模式的存在是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但只是這種模式的存在只是一種過渡經濟模式,只適用于過渡階段而已。
如果社會主義國家完成了工業化進程,形成了建立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工業化基礎,這時的過渡階段即結束,就應該推動這種過渡經濟模式向勞權公有制模式轉變。而如果是過渡階段已經結束,而產權公有制模式仍然留存,那這種模式就成為一種過時的病態模式。
結論就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模式,應該是勞權公有制模式。而產權公有制的經濟模式,在社會主義國家處于過渡時期是適合的經濟模式,但到了過渡時期結束之后,這種模式會成為過時的病態模式。而其余的、個人持股類的企業,則是資產者合資經營性質的企業,這種企業嚴格地說,仍然屬于私有制性質,而非集體經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