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歷史主義的產生
“歷史主義”作為一個概念,是西方資產階級學者首先提出來的。資產階級歷史主義思潮的因素在十八世紀中葉已經萌芽,到十九世紀初期開始形成體系,并且為人們所論證。有的資產階級學者把歷史主義的提出,夸張為“西方世界最偉大的精神革命”,并把它和中世紀宗教改革的歷史地位相比擬;有的則把它比作哥白尼在自然科學上的革命。然而,資產階級歷史主義的來源卻十分復雜,它的內容也是含糊不清的。從上個世紀以來,資產階級學者曾經寫過許多專書、論文來介紹、闡述和論證歷史主義這個概念。但是,時間過去了一百多年,資產階級學者對歷史主義概念的解釋,仍然是五花八門的。他們自己也承認:“歷史主義有許多混淆不清的概念。”因此,“要談的應當不是一種歷史主義,而是許許多多種歷史主義。”
盡管如此,資產階級學者關于歷史主義的解釋,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把歷史主義看作是一種“特殊的”世界觀,也即看作是一種史學理論,或者說是一種“歷史主義哲學。”另一類是把歷史主義看作是以“完備客觀的態度”描述歷史的進程,也即看作是研究歷史的方法。換句話說,資產階級學者是把歷史主義大體上看作是研究歷史的一種原則、一種世界觀,或者是一種方法論。由于不同的資產階級學者信奉不同的哲學思想,這就決定了他們對歷史主義會有不同解釋。總的說來,西方資產階級學者主張的歷史主義,承認事物的一定的發展過程,但否定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的共同規律。
2、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得到范疇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是唯物辯證法在研究人類社會歷史方面的具體運用。它批判地繼承了資產階級歷史主義,并且和資產階級的歷史主義有著本質的區別。這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不僅承認人類社會自身處在不斷發展變化過程之中,而且承認人類社會歷史的發展有著共同的客觀規律可尋。
毛澤東同志對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有過明確的解釋。他說:“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一個發展;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從孔夫子到孫中山,我們應當給以總結,承繼這一份珍貴的遺產。這對于指導當前的偉大的運動,是有重要幫助的。”又說:“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但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以一定的科學的地位,是尊重歷史的辯證的發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也不是贊揚任何封建的毒素。”這里講的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不應當割斷歷史,尊重歷史的辯證發展,正是辯證法在歷史研究中的具體運用。
列寧在提到歷史主義的概念時是這樣講的:“既然在同中世紀封建勢力和僧侶勢力的斗爭中,馬克思一方面能夠承受并進一步發展“十八世紀的精神”,另一方面又能承受并進一步發展十九世紀初期那些哲學家和歷史學家的經濟主義和歷史主義(以及辯證法),這只是證明了馬克思主義的深刻性和它的力量,這只是證明把馬克思主義看作是科學上最新成就的見解是完全正確的。至于在反動分子(歷史學家和哲學家)的學說中包含有關于政治事件更替的規律性和階級斗爭的深刻思想,這一點馬克思總是明確地毫不含糊地指出的。”這里提到了馬克思承受并發展了資產階級的歷史主義問題。在列寧看來,所謂歷史主義,實際上就是“馬克思主義要求我們一定要用歷史的態度來考察斗爭形勢問題。”歷史的態度正是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的基本要求。
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作為唯物辯證法的具體運用,是特指觀察、分析和研究人類社會歷史的方法而言。它的范疇可以大體上歸納為發展的、聯系的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觀點。
第一、發展的觀點。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處于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動的和不變的。“一切都在運動、變化、產生和消失。”人類社會也是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要求我們必須用發展的觀點,而不是用僵死的、停滯的觀點來認識和研究人類社會的歷史。
第二、聯系的觀點。人類社會的發展是有著不同階段的客觀歷史發展的過程,各種事件和人物都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產生和發展。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要求我們,“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注意“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記基本的歷史聯系”。
第三、具體分析的觀點。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長河中,每一具體的歷史事件或人物,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包括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下的產物。因此,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還要求我們“對每一特殊的歷史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離開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等于不懂得辯證唯物主義的起碼要求。”因為,“一切以條件、地點和時間為轉移。”
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把人類社會的歷史當作一個按照一定規律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過程,在觀察、分析和研究任何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時,都要有發展的觀點,并且把問題提到一定的范圍之內,聯系具體條件進行具體分析。這就是說,要實事求是,尊重歷史的辯證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是唯物辯證法的具體運用,它在本質上就是歷史的辯證方法。辯證的方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列寧曾經指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們的著作中特別強調的是辯證唯物主義,而不是辯證唯物主義,特別堅持的是歷史唯物主義,而不是歷史唯物主義。”這能夠幫助我們認識馬克思主義歷史主義的重要性。
3、歷史主義的運用
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用歷史的態度,對歷史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怎樣分析“祖國”這個概念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列寧在談到“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精神,它的整個體系要求人們對每一個原理只是(α)歷史地,(β)只是同其它原理聯系起來,(r)只是同具體的歷史經驗聯系起來加以考察”時說,如何分析祖國這個歷史概念呢?《共產黨宣言》曾經說,工人沒有祖國,這個原理闡述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反對共同敵人的思想。但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卻又曾經號召進行民族戰爭,保衛祖國,因為在民族戰爭中保衛祖國是完全必要的。工人沒有祖國與保衛祖國,這似乎是兩個矛盾的概念,然而它們在各自的特定的具體歷史條件下,卻又同時都是正確的。這樣的例子,啟發我們在分析歷史問題時,必須堅持歷史主義的態度和方法。
對于研究階級社會的歷史,十分重要的是應將階級分析和歷史主義統一起來。階級分析的方法,是運用唯物史觀研究歷史的基本方法,它的科學性已被歷史本身的發展所證明,任何試圖動搖這一方法的觀點,都肯定站不住腳。但是,這不是說,我們在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時,一切都做得十分準確了,沒有什么問題了。事實不是這樣。在正確運用階級分析方法一章中,我們著重討論了對待剝削階級進行分析、研究時,實際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原因之一就是沒有正確理解階級分析方法,沒有用歷史的觀點把握階級、階級斗爭發展的過程;換句話說,就是沒有把階級分析和歷史主義有機統一起來。關于這個問題,象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原始積累的分析,恩格斯在《反杜林論》中對奴隸制的分析,都是我們從方法上進行學習的極好例子。恩格斯是這樣講的:“用一般性的詞句痛罵奴隸制和其他類似的現象,對這些可恥的現象發泄高尚的義憤,這是最容易不過的做法。可惜,這樣做僅僅說出了一件人所周知的事情,這就是:這種古代的制度已經不再適合我們目前的情況和由這種情況所決定的我們的感情。但是,這種制度是怎樣產生的,它為什么存在,它在歷史上起了什么作用,關于這些問題,我們并沒有因此而得到任何的說明。如果我們對這些問題深入地研究一下,那我們就一定會說—盡管聽起來是多么矛盾和離奇,—在當時的條件下,采用奴隸制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當然,在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時,不僅對剝削階級曾經表現出非歷史主義的傾向,對待屬于勞動人民的階級,有時也會表現出非歷史主義的傾向。例如,關于中國古代的農民階級,特別是關于農民階級的起義斗爭,評價就很不一致。其中有些意見,過分地拔高或過分地貶低農民起義的歷史地位,就帶著嚴重的非歷史主義的傾向。這不是科學的階級分析,因為它沒有歷史地去考察農民階級,既沒有歷史地全面地反映出一定時代的農民階級的特點,又沒有歷史地全面地反映出一定時代中農民階級進行階級斗爭、舉行農民起義所可能達到的水平及其歷史地位。由此可見,歷史主義對于貫徹唯物史觀,包括對于貫徹階級分析方法,是有重要意義的。
歷史是一個過程。歷史上的一切現象,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筑,從經濟、政治的各種制度到紛繁復雜的思想文化活動,從每個歷史活動者到整個階級、整個民族的行動……都是作為過程而展開、而存在的。歷史地考察這個過程,才能真實地描述這個過程,科學地解釋這個過程,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學會運用這個辯證的方法,有利于逐步克服歷史研究中的絕對化和片面性,有利于防止歷史研究中的非歷史主義傾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