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積累的過程不僅是資本總額增大的過程,而且,在這一過程中,資本的構成也會發生變化,從而給無產階級帶來嚴重的后果。資本的構成,從物質方面來看,表現為生產資料(廠房、機器設備、原料等)和勞動力的對比。資本家購買生產資料的數量和雇用工人的數量之間,是存在著一定的比例的。這種比例的高低取決于社會生產的技術水平,取決于各生產部門的特點和機械化程度,還取決于各企業的技術裝備程度。因此,我們就把這種比例叫做資本的技術構成。資本的構成,還可以從價值的角度來觀察。生產資料的價值表現為不變資本,勞動力的價值表現為可變資本。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比例,就叫做資本的價值構成。
資本的技術構成和價值構成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一般地說,資本的價值構成是隨著技術構成的變化而變化的。“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并且反映技術構成變化的資本價值構成,叫做資本的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的公式是c:v。比如,有個資本家,他有100 萬元資本,其中不變資本80萬元,可變資本20萬元,那么,這個資本的有機構成就是80c:20v,也就是4:1。
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資本的有機構成不是固定不變的。資本家為了榨取更多的剩余價值,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必須改進企業的技術設備,用機器代替手工勞動,或用新機器代替舊機器。這樣,資本家就必須增加用在機器設備上的資本。由于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工人在同樣的時間內將生產出更多的產品,消耗更多的原料,資本家還必須增加購買原材料的資本。這樣,隨著資本積累的不斷進行,不變資本在總資本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而可變資本的比重卻越來越小,資本的有機構成不斷提高。
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一般是以個別資本的增大為前提。資本的增大有兩種具體形式:一種叫資本積聚,即個別資本依靠自身的積累而增大自己的資本總額;另一種叫資本集中,通過競爭,大資本并吞了小資本,或者幾個資本聯合成股份公司,使原有的分散的資本合并集中成為更大的資本。資本的積聚和集中也必然促進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
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對工人階級有嚴重的影響。如果資本有機構成不變,資本的積累就會相應增加對勞動力的需要,即相應增加工人的就業機會。但是當資本的有機構成提高以后,資本積累的后果就不是這樣了。它可以增加對勞動力的需求總量,但是這種增加程度要比不變資本增加程度小得多;在有些情況下,甚至可能使對勞動力的需求總量也減少下來。這是因為,對勞動力的需求并不是由總資本大小所決定,而只是由可變資本的大小所決定。比如,當資本的有機構成是4:1的時候,那就是每100萬元資本中有20萬元可用于雇用工人。而當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為9:1的時候,那就是每100萬元資本中,只有10萬元用于雇用工人。這樣,即使總資本從100萬元增加到150萬元,但是其中的可變資本卻從20萬元減少到15萬元。這說明,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減少了就業的機會,給工人帶來十分不利的后果。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階級創造了機器,但是機器被資本家使用的結果,是大批工人被拋上街頭,變成了失業者。在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隨著技術的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勞動者就業機會相對地減少,失業增加,這就叫機器排斥工人。
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使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相對減少,但是,在資本積累的進行過程中,勞動力的供應卻是絕對地增加著的。
資本主義生產技術的發展和機器的廣泛采用,把多勞動操作變簡單了,用不了很強的體力就能做了,結果就使大量婦女、兒童進入了雇傭勞動者的隊伍。同時,在資本積累的進行過程中,大批小商品生產者和小資本家在競爭中破產,不得不靠出賣勞動力謀生。資本主義在農村的發展,也迫使大批農民破產,涌向城市謀求生活。這一切都使勞動力的供應絕對地增加起來。
這樣,一方面是對勞動力需求相對減少,另一方面是勞動力供應的絕對增加。結果,必然使資本主義社會經常存在著龐大的失業大軍,造成相對過剩人口。
所謂相對過剩人口,就是說,這些人口,相對于資本的需要來講才顯得是“過剩的”,并不是說,人口已經絕對地過剩,已經超出了社會生產的生活資料所能養活的限度,以致他們真正成了社會上“多余的”人。其實,世界上決不會有絕對的人口過剩。因為人不只有一張口,會消耗糧食,而且有一雙手,能創造各種物質財富。勞動人民一旦掌握了自己的命運,他們就可以向生產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創造出日益增多的生活資料,使生活日益豐富多彩。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由于勞動者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勞動者創造出來的機器設備被當作資本來運用的時候,才把工人拋向街頭,造成相對過剩人口。
因此, 馬克思把相對過剩人口稱作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規律”,指出:“過剩的工人人口是積累或資本主義基礎上的財富發展的必然產物”。
資本主義社會的相對過剩人口有三種基本形式: 第一種是流動的過剩人口。這是指暫時被從生產過程中排擠出來的失業人口而言的。這種失業形態在工業中心最為普遍。在危機時期或當新機器、新工藝被采用以后,就有一部分工人被拋出工廠的大門。 但是當恢復時期到來或工業進一步發展時,這一部分失業工人又會有很多人被吸收進廠。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很少有人不曾遭受過失業的。大多數的工人都是時而失業,時而又找到了工作。
第二種是潛在的過剩人口,即農村中的過剩人口。農業資本主義化以后,隨著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對農業工人的需要日益減少。而且,在農業中,這種對勞動力的排斥又是絕對的,除非有新土地的開墾,才有重新吸收勞動力的可能。被資本主義農業排擠出來的勞動者,有些人流入了城市,有些人則往往還守著一小塊土地,依靠耕種這一小塊土地和做短工來維持最簡單的生活。他們在形式上好像沒有失業,但是實際上在農業生產中是過剩的,所以叫做潛在的過剩人口。
第三種是停滯的過剩人口。這些人干的是家務勞動或者打零工一類的工作,雖然也算是現役勞動軍的一部分,但是職業極不穩定,他們所做的工作往往勞動時間最長,工資卻最低,他們的生活水平被壓在工人階級的平均水平以下。
在資本主義社會,除了以上三種相對過剩人口外,還有大量依靠救濟、乞討為生的赤貧群眾。其中,包括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弱、病、 殘,孤苦兒童,流浪者等等,他們處在相對過剩人口的最低層,生活最貧苦。
相對過剩人口是資本積累的必然產物,同時,它反過來又成為資本積累的杠桿,甚至成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和發展的一個條件。資本家利用失業工人的存在,作為加緊壓迫和剝削在業工人的一張王牌。從資本家的口里,常常可以聽到這樣一類惡毒的話:“你不干就滾蛋,有的是人干!”資本家為什么敢于這樣猖狂呢?就是因為在工廠的大門外,徘徊著成千上萬的失業工人,資本家可以借此來威脅廠里干活的工人,降低工人的工資。同時,資本主義經濟是在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中發展的,資本主義生產常常出現大幅度的收縮和跳躍式的擴大。當生產突然地擴大的時候,資本對勞動的需要,是不可能依靠勞動力的自然增長來滿足的。資本家要求有一個勞動力的“蓄水池”,相對過剩人口正是這樣的“蓄水池”。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把資本主義社會的失業大軍又叫做產業后備軍。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存在和發展所需要的。
在資本主義社會,失業大軍的廣泛存在,這對資產階級來說,既是一件有利于剝削的“美”事,但又是一件很不體面的丑事,使所謂“文明”的國家很不文明。于是,一些資產階級御用文人便絞盡腦汁,挖空心思,捏造出一些為資本主義制度辯護的歪理。十九世紀初,英國庸俗經濟學家馬爾薩斯炮制的反動的“人口論”,就是這樣的一種歪理。
馬爾薩斯提出一個臭名遠揚的論點,說什么人口是按幾何級數(1、2、4、8.....)增長,而生活資料是按算術級數(1、2、3、4.....)增長的,這就是人口過剩、人民群眾失業和貧困的基本原因。這種說法的用意是企圖說明,失業和貧困不是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而是自然界規律的結果。按照馬爾薩斯的理論,戰爭和瘟疫成了人類社會的福音。因為在戰爭和瘟疫中,會有大量人口死亡,可以緩和人口過剩,使人口的增長和生活資料的增長相適應。
事實勝于雄辯。馬爾薩斯反動的“人口論”,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所謂人口按幾何級數增長和生活資料按算術級數增長的偽科學是怎樣炮制出來的呢?原來,馬爾薩斯拿美國一個時期的人口增加作為人口增長率的依據,又拿法國一個時期的糧食生產增加作為生活資料增長率的依據。但是,對統計資料的科學分析完全戳穿了馬爾薩斯的戲法。美國當時人口的急劇增加,主要并不是由于人口的自然繁殖,而主要是由移民等因素造成的。至于法國的糧食生產,如果拿來同法國的人口增長比較,而不是同美國的人口增長比較,那么,它不是落后于人口增長而是超過人口增長的。法國1760年的人口是2100萬人,糧食產量是平均每人450公升。80年后,即到1840年,法國的人口增加到3400萬人,即增加了62%,但是糧食生產增長更快,1840年法國的糧食產量增加到了平均每人832公升,即增加了85%。 其他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材料同樣可以證明,不是人口的增長快于生活資料的增長;而是相反,生活資料的增長快于人口的增長。但是, 盡管這樣,勞動人民仍然一貧如洗,日子難過!馬爾薩斯妄圖用所謂人口的絕對過剩,來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辯解,是枉費心機、自作聰明的。
馬爾薩斯“人口論”流毒甚廣。帝國主義者和反動派一直把馬爾薩斯“人口論”當作反對人民革命的工具。他們胡說什么我國勞動人民窮困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人口過多,把帝修反的罪惡推到自然界的頭上。他們又胡說什么我國人口過多,無產階級專政解決不了人民的吃飯問題,支持不了幾個月。毛主席早就指出:“中國人口眾多是一件極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辦法,這辦法就是生產。”“革命加生產即能解決吃飯問題”。當年的無產階級專政的社會主義中國的革命實踐,完全證實了毛主席的這一科學論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