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仁同志的《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需要——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再認識》在本刊2017年第2期發表后,我刊編輯部收到了一些北京高校學生的來信,表達了他們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認識及其當代意義的看法。盡管他們的看法不一,也有深有淺,但知識分子必須與工農相結合的認識已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正如一位同學所說:“我們相信,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到生產和人民群眾火熱的斗爭中去,始終為我們,尤其是為青年人,提供了一個重新認識自我、土地、勞動、勞動者、物質生產的契機。”這才是我們高校教育中最可寶貴的東西,是我們黨興旺發達的根基所在。特摘要刊出,以饗讀者。
一、如何認識和評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
“在分析任何一個社會問題時,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絕對要求,就是要把問題提到一定的歷史范圍之內。”對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認知應當堅持馬克思主義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
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6級博士研究生耿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由中國主要矛盾決定的。黨的七屆二中全會指出,革命在全國勝利并解決了土地問題以后,中國還存在著兩種基本的矛盾:國內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國外是中國和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主要矛盾反映了中國所處的環境,國內經濟恢復取得一定成績,但隨著農業生產的恢復和初步發展,農業就其基本形態來說,仍舊是分散的、個體的、落后的,廣大農村仍使用傳統的手工工具,靠人畜耕種,靠天吃飯,生產力水平低下,農產品商品率也很低,不能向城市和國家工業化供應更多的糧食和其他農產品。這一情況反映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工業與農業存在的主要矛盾,即農業積累與工業發展需求之間的矛盾;二是農業生產并不樂觀,這就要求在土地不斷開墾的基礎上,需要知識青年到農村去進行科技指導與文化傳播。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由知識青年地位決定的。知識青年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識青年與工人農民在革命過程中互相幫助、缺一不可。一方面,“五四”以來,知識青年在革命過程中具有帶頭引領作用;另一方面,中國革命的主體與骨干是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人農民,因此,全國知識青年一定要和廣大的工農群眾結合在一塊,變成一體,才能形成一支強有力的隊伍。知識青年在革命與社會發展過程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對知識青年進行更好地培養,一種方法是對知識青年進行思想改造、理論教育;另一種方法是對知識青年進行實踐改造。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教育政策的調整,知識青年的人數越來越多,但存在教育發展速度與經濟發展速度不適應的問題,這就造成知識青年的數量提升,知識青年的教育質量難以提升、知識青年就業困難等問題。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由中國革命經驗決定的。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早期馬克思主義者李大釗分析了中國知識階級與勞工階級脫離的現象,闡述民主主義推行受阻、立憲改革失敗的原因之一在于,知識階級的青年未深入到農村中宣傳社會主義,這是需要知識階級青年認識與改正的。黨的創始人毛澤東以知識青年參加的五四運動為例,說明知識青年通過運動未能達到反帝反封建的勝利的主要原因在于:知識青年未能動員與組織工農群眾,中國近代史上革命的成敗同知識青年是否與工農群眾結合相關聯。由于認識到知識青年與工農相結合的重要性,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至今,中國共產黨堅持知識青年與工農相結合的做法,如抗戰時期延安青年運動將學習革命理論與生產運動相結合,促進革命由失敗轉向勝利;再如1947年的五二〇運動,學生運動與工人罷工相結合,形成“第二條戰線”,有效推動中國革命走向高潮。中國革命中的失敗教訓與成功案例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中國共產黨在借鑒中國革命經驗的基礎上做出的決定。
在評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時要反對三種錯誤思潮。
第一,反對用割裂歷史的方法來評價。“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律修正的。”但是有些人對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評價卻是打著歷史反思的旗號,實際脫離歷史的分析,將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與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制度相比較、與改革開放后的社會發展相比較,認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就是“突發奇想”的一場運動,這本身就是割裂歷史的分析方式。另外存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文革”的產物的認識,這一認識同樣是割裂歷史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開始時已有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他們是先行者;“文革”時期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達到高潮;“文革”后1980年結束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以《關于當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作的幾點意見》為標志,文件明確提出“能夠做到不下鄉的,可以不下”。這種割裂歷史的分析方法必定導致片面、孤立地看待問題。
第二,反對用個人情感的方式來評價。歷史評價無關個人情感,情感是一種心理的體驗與主觀感受,如果從個人的心理感受角度評價歷史,則會倒向唯心主義一邊。但往往存在用個人經歷來看待歷史事件的現象,如一些人認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使大批知識青年在青春年華失去了在校接受正規教育的機會,使許多有志青年的理想化為烏有,客觀上造成人才生長的斷層;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造成社會動蕩、部分干部不廉潔、中國社會政治腐敗迅速惡化,“后門之風”盛行等。每個人具有不同的生活環境、思想認知、人生經歷,知識青年這一群體也不例外,如果將個別的、片面的看作一般的、全面的,即是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評價的扭曲,難以正確評判。
第三,反對非馬克思主義錯誤思潮的評價。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經濟不斷發展、科技快速更新、網絡媒體盛行,隨之而來的非馬克思主義錯誤思潮對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歷史評價泛起,不斷否定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需要警惕與反擊。例如,歷史虛無主義思潮以其慣用伎倆來批判社會主義道路探索時期的進程,并否定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傷痕文學”通過文學作品、影視作品等,控訴時代帶來的苦難,全面否定上山下鄉這段歷史。例如,一部分人大肆宣揚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帶有強烈的民粹主義色彩,甚至認為這是民粹主義“潛流”的產物,認為這不利于知識青年的自由精神、身份意識與文化尊嚴,這種忽視中國實際情況、忽視知識青年時代特色的認知是錯誤的。對于用非馬克思主義錯誤思潮評價歷史的做法,我們需要堅決抵制。
科學評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要堅持三個方面。
第一,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評價。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評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需要從新中國成立后具體的經濟狀況、社會狀況、教育狀況等方面出發,從翔實的、主要的事實出發,透過現象,抓住本質,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運用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認識與研究。因此,評價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需要從成熟時期進行看待,全面、客觀看待其產生的歷史原因,剖析其成效與不足,在肯定其主要成就的基礎上,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反思,并避免類似不足的出現,才會得到客觀正確的評價。
第二,堅持從當事人角度進行評價。對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評價,需要傾聽當時知識青年及上山下鄉地方群眾兩個群體的共同評價。一方面,大部分知識青年認為上山下鄉對于他們是一次寶貴的人生經歷,價值取向得以端正、身心承受能力得以提高、奮斗的意志得以增強等。另一方面,地方組織及群眾認為知識青年為農村及基層組織帶去了文化、科學技術、新思想、新觀念,加強了知識青年與農民、工人的聯系,增進了民族團結,促進了經濟發展,這些反映在各地的地方志類歷史文獻與紀念物等方面。
第三,堅持與非馬克思主義錯誤思潮作斗爭。旗幟鮮明、正本清源,澄清模糊認識,抵制錯誤思想,需要在中國共產黨學史、治史、鑒史的優良傳統基礎上,充分發揮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作為經歷者、見證人的歷史責任,傳播正向聲音、弘揚正向能量。此外,作為哲學社會科學方面的研究者與學生,在同非馬克思主義錯誤思潮作斗爭中,應當發揮自身優勢,增強陣地意識,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正確區分政治是非和學術是非,擺事實,講道理,撥亂反正,用歷史的、實踐的、辯證的思維深刻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認清歷史趨勢,為發展馬克思主義做出積極貢獻。
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5級博士研究生劉啟英:雖然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今天看來,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是,從當時國家的發展角度出發來說,或者從國家安全的局勢上來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面臨的一個迫不得已、不得不這樣做的一個重大歷史抉擇。所以,本人還是十分贊成黨和國家領導人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發展的歷史道路上提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決策,因為這個決策既符合當時的國情,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也符合當時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對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價值我認為是毋庸置疑的,是值得我們去肯定的一個歷史決策,它體現了我黨在重大的歷史時刻所展現出的偉大的集體智慧。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決策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首先,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符合當時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不能用今天的眼光去看待毛主席時代的上山下鄉運動。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指出,“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我們不能用今天的歷史去看待毛主席時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問題,我們應該把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這個問題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下去思考,把視角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當時的國家狀況、當時的社會發展需要中去,用歷史的眼光來看待知識青年的上山下鄉運動,在當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既滿足了青年們的集體訴求也滿足了農民的生產生活的需要,這是符合我們國家發展需求的一個重要決策。
其次,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促進當時我國農村生產力的發展。根據當時的數據統計,通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之前和之后的經濟增長的指標比較,發現知識青年上山下鄉以后農村各種數據明顯高于知識青年沒有到農村去之前的狀況。這說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總體結果是好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給當時農村的社會帶來知識和技術,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全國經濟的穩步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的社會,尤其是農村,依然處在一個積貧積弱的狀態,溫飽依然是一個人們日益要求解決的問題。隨著連續的爆發戰爭,如抗美援朝戰爭、中印沖突等等一系列的戰爭,使農村大部分青年勞動力被投入到軍事戰爭之中,農村青年壯年勞動力嚴重缺失,是當時國內農村經濟面臨嚴峻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農村勞動力之中缺少有知識、懂技術的相關人員,農民依然是傳統的靠精耕細作維持農業生產,生產收獲依然靠天吃飯,農業收益效果非常不理想,農村面臨吃飯困難的問題。黨和國家領導人看到農村的經濟形勢,利用城市中的知識青年到農村試點之后,做出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歷史決定。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的實行,對農村的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人民溫飽問題逐漸得到解決,知識青年給農村帶去了先進的思想觀念、先進的農業技術和富足的勞動力,促使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邊疆地區的繁榮和穩定。
最后,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體現了群眾路線的方針政策。我們黨依靠誰,這是我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這個問題同樣是不可回避的。我國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民數量占最大多數。要解決發展問題首先考慮的是農民問題。在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工業逐步走向正規之后,用工業的新技術和設備來服務農業,使農民問題得以解決,這個關鍵的問題落在把技術和知識傳導下去的知識青年身上。黨和國家領導人看到知識青年身上的優點可以促進農業的發展,才提出知識青年到群眾中去接受廣大貧農再教育,廣大群眾也要歡迎知識青年去農村的口號。社會主義的建設要依靠群眾,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讓一部分先進的群眾帶動落后的群眾發展工程。國內沒有改革開放之前,發展農業是第一要務,只有農業發展上去,國民經濟才能提升上去,人民群眾才會幸福和快樂。黨和國家領導人提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體現了走群眾路線的方針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
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肖金華:“知青上山下鄉運動”是當時特殊歷史環境下的產物。在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最重要的就是要鞏固這個新生的人民政權。1953年,開始實行第一個五年計劃,目的就是要集中力量來發展重工業,實現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的現代化。但是,當時落后的農村、農業、農民的情況并不適應當時工業化發展的需要。這種舊的“三農問題”的解決就需要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擔當的青年投身到廣大的農村地區,改造農村傳統的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使農業生產方式融入整個社會主義大生產之中,為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堅實的基礎。
知青上山下鄉運動是適應當時整個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而開展的一場運動,并不是用一種簡單、粗暴、野蠻的方式來解決當時的失業問題的運動,解決青年就業問題只能是看作“上山下鄉”運動客觀上起到的作用。知青上山下鄉運動對于廣大青年來說是一次真正的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是對青年主觀世界進行改造的過程,為黨的人才培養做出了重大貢獻。廣大青年在上山下鄉的實踐中接受普遍的國情教育,了解中國底層人民的生活,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學會腳踏實地地生活。另外,對于知青來說,他們到農村去,其實認識了“三大差別”問題:城鄉差別、工農差別、體力和腦力的差別。
二、“知青一代”和“知青精神”的形成
1.“知青一代”
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賈希望:知青這個從共和國走來的群體,注定與當代中國共命運。“巨人揮手,上山下鄉,告別北京,插隊延安。三萬知青,血沃荒原。花開花落,酷暑嚴寒。戰天斗地,玩命苦干。面朝黃土,背朝蒼天。青春拋灑,無怨無悔。”這些純粹的炎黃子孫,目前已經是步入古稀之年的老年人。他們是當今中國最具群體意識的一代。知青是一個極具中國特色的稱謂,這里面包含了歷史的、文化的、現實的、世俗的,以至于政治的概念。單從字面意思看,這僅僅是一個年齡與學歷的綜合表述。他們大多出生在1946~1958年,站在全人類的角度看,這一類群體應該和全世界的人一樣統稱為“戰后一代”。“戰后一代”在世界各國都產生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戰后一代”同樣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低估的影響。中國的知青們,雖然沒有融入世界的潮流,但是他們的經歷也得到了世人的關注。時至今日,他們依然是中國最活躍的群體。
著名表演藝術家于藍說:“提起知青,我的心情很不一般。也許因為知青對我有著很不一般的親子之情。因為我的兩個兒子,我的侄子,侄女,還有我的戰友,還有親屬,他們的孩子們都是用自己的青春去擁抱這場史無前例的洗禮。你們堅強地站著,而且是跟廣大勞動人民在一起,經受了許多從來沒有受過的嚴寒酷暑、冰雪寒冬。在祖國的大地上,受著各種各樣的磨煉。”
本來他們有很好的機會在學校學習,按部就班走入社會,發揮中堅力量的作用。但是走向大社會以后,他們用自己的經歷,感受了學校沒有學習到的知識。中國的知青,有著與許多國家戰后一代不甚相同的發展軌跡,他們幾乎或完全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同齡,是中國共產黨親自培養起來的一代。他們從小立志建設共產主義,高歌”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他們是五星紅旗下嚴格培養的一代。勇敢,集體主義,服從原則,責任感和犧牲精神,貫穿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習,極富革命理想。因此,在后來的歲月中盡管他們經受了不一樣的歲月動蕩,但是青少年時期打在他們身上的烙印卻很少磨滅。只有這一代人才能表達出那種感情,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愛,當隊鼓一響起來的時候,是渾身的戰栗。他們這一代人,是很特殊的一代,有很特殊的歷史使命。他們接受的是凈化靈魂的教育,小學,初中有純真的、真誠的理想,學習雷鋒,學毛主席著作是非常真誠的。革命傳統的熏陶,革命英雄的教育,知青在特殊環境中,磨煉出了驚人的毅力,這種精神不僅僅是吃苦耐勞,更是一種經得起打擊甚至是摧殘的精神境界。一種處于困境下,仍然奮發向上的人生意志。他們最大的特點是韌勁十足的性格和群體意識,他們最大的優點是親身感受到了中國社會底層的艱辛和淚水。這些讓他們最了解中國國情,這一切成了這代人獨有的寶貴財富。這一代人真正是從傳統走向現代的過渡期的一代人。一代知青下鄉追求人生價值,追求共產主義的理想,是值得肯定的,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理想,是值得肯定的。
北京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李潔:一類人是真正參與到“上山下鄉運動”中的知青群體;另一類是未真正參與“上山下鄉運動”,但經常發聲并且明確表示反對的群體。據我觀察,身邊年長的老師或長輩,如果他們本身是知青,后來通過高考回城,現在仍然是各個領域的中流砥柱。他們一般有著一個共同特點,對共產黨和貧苦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和生活,并且自己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對知青的那段歲月常常充滿著美好的回憶,并沒有某些人所說的那么多怨恨。而自己不是知青,并未參與上山下鄉運動且經常發聲表示反對的那類人,要么是由于自己的親人在這場運動中受到某種傷害,要么就是思想偏激,不能歷史地、辯證地看待這場運動,甚至經常走向極端或偏執。應該加強對這兩類人的思想狀況的調查研究,并建立他們的知識譜系、成長經歷譜系,科學分析、正確認識這場爭論,揭示贊成者為什么贊成,反對者為什么反對,以期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評價歷史事件。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駱文杰:我的母親曾經就是一名下鄉的知識青年,那時城鎮里的每個家庭都被分配了下鄉的指標,在讀完中學之后她作為家庭四個子女中的代表被安排到湖北省宜都市王家畈鎮毛湖淌村的新華書店做圖書銷售員,她是湖北省80年代初最后一批下鄉的知識青年之一。我的母親在毛湖淌村度過了7年寶貴的青春年華,每天除了完成新華書店的銷售任務,其他時間主要就是讀書。據她說每天都有很多知青來書店里看書,這些人里有的走出大山在后來成了我的中學數學老師,有的成了執掌一方政權的副市長,有的成了國內著名高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但更多的至今仍然生活在那一帶沒有能夠走出山鄉。以在毛湖淌度過的7年青春時光為紐帶,我的母親和她在知青時代結識的朋友一直保持著聯系,這些曾經的知識青年在青年時代結下的友誼已經經歷了30年時光,至今她和幾位要好的朋友仍然時常聯系走動。她對當年知青下鄉的評價幾乎全為正面,她表示上山下鄉的經歷給予她的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2.“知青精神”
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6級博士研究生耿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有其特定的精神內涵,即堅持走知識青年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艱苦奮斗,忠誠擔當,無私奉獻。毛澤東將這一精神內容作為評判知識青年是否革命的標準,“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實行和工農民眾相結合。”知青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繼承與發展馬克思主義過程中,結合中國實際創造的寶貴財富,對于當前知識青年的成長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知青精神不僅是歷史精神,也是一種時代精神。當代知識青年的成長過程即是對知青精神的延續與發展,當前教育倡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式,在實際教育、培養知識青年全面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等實踐活動,鼓勵知識青年走進基層,這實際上就是對知青精神的繼承與發揚。不論是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還是新時代大學生下基層,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涌現出一批先進人物,上山下鄉時期的邢燕子、董加耕,新時期的大學生村官秦玥飛、西部支教大學生徐本禹,這些先進典型成為同時期知識青年學習的榜樣,激勵知識青年不斷奮進;另一方面,知識青年與工農結合,走進基層,傳播了先進文化、帶動了經濟發展、提供了科技服務、提高了醫療水平,這對于知識青年自身的成長、農村的建設、國家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4級博士研究生張戈:“知青精神”包含了很多正能量的元素,進取、奉獻、無私等等。知青的經歷使得當時的很多知識青年在工農結合中樹立了“人民的立場”,在勞動中鞏固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在實踐中檢驗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科學性。很多馬克思主義者、大師們都有知青的經歷,在輿論熱點的發聲亮劍中持人民立場的學者干部也多有知青經歷。事實證明,這種積極進取、奉獻犧牲的“知青精神”對當代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有積極的意義。
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賈希望:知青精神就是一種特定的歷史時期特殊的社會精神風貌,他們癡心不改,他們關心祖國,關心人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們和工人、農民打成一片,對工人和農民有深厚的感情,對廣大群眾有深厚的感情,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工人和農民的一員。他們頑強拼搏,愈挫愈勇,千磨萬擊還堅勁,任憑東西南北風。他們過去堅強地頂著困難前行,現在默默地奉獻。從千家萬戶里走出來的是知青,又回到千家萬戶中間的還是知青。他們雖然失去了深造的機會,但是面對社會巨大變革的今天和更年輕一代相比,他們不會成為被跨過的一代,這個群體,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將會永遠被歷史、現在、未來強烈關注。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駱文杰:繼承知青精神,要把握知青走工農結合道路的歷史正確性。出于經濟建設與教育發展、城市人口增長與就業率下降的矛盾關系而發起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在“文革”中被賦予濃重的政治色彩,正式成為一場政治運動。雖然曾經的上山下鄉運動有些地方采取了特殊的強制措施,攤派指標安排知識青年下鄉,可能由于并不尊重部分知識青年的個人意愿,所以部分知識青年表現出在下鄉中混日子、磨洋工,但我始終認為這并不是下鄉的知識青年全貌,更多的知識青年在上山下鄉的實踐中磨礪自己、鍛煉自己,不斷體驗著個人個體和國家政治的有力協動,增強了對基層社會的認知,堅定了服務基層的意志,我認為應對特殊時代的知青運動予以充分肯定,應對知青精神給予充分肯定。正如葛元仁在《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是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需要——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再認識》一文中所說,新中國成立后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依據當時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為了抵制“和平演變”、鞏固社會主義制度而提出,由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不管是“文化大革命”之前還是之中的上山下鄉,其本質都是走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并非“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產物。廣大知青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和智慧,開墾荒地,科學種田,大大提高了當地農業生產水平,促進了農村教育事業的發展,改變了農村文化和醫療衛生落后狀況。其中雖然出現了一些問題,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融入國家發展、民族富強之中,走上了一條為祖國的發展、為大多數人謀幸福的正道,是中國青年運動長河中值得濃墨重彩書寫的一段。這不僅是當代正義之士對知青運動的正確理解,更是我們當代青年對知青運動應有的正確態度。繼承知青精神,要求我們自覺拒絕短期功利主義。這個時代的節奏很快無可置疑,時代發展的浪潮裹挾著我們匆匆前行,容不得我們細細思考,個人的格局在重重的現實壓力下被約束,面包與情懷的矛盾沖突往往成為每個人都面臨的問題,短期功利主義也隨著社會的變化而產生。短期功利主義教育也許能在一定環境下發揮效果,但長時間來看不能使人臻于至善。知青下鄉呈現的理想主義情懷特別值得當代青年去領悟、去思考,不僅是生活工作,包括學術研究,包括人生道路選擇,都要拒絕功利主義。學術研究要特別拒絕短期功利主義,學業的精進需要“道”與“術”的兼修并進,追求“道”的意識自覺是每一個科學研究工作者端正研究態度的核心,短期功利主義顯然背離科學研究中自覺的“道”,水木清華的潤養要求我們自覺疏離對于短期功利主義的追求,要反觀內心,尋求真、善、美。繼承知青一代的精神內核對于當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將有重要價值。
三、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的當代繼承與意義
《世界社會主義研究》編輯部編輯石重:1939年“五四”運動20周年前夕,毛澤東發表了《五四運動》紀念文章,他指出:“在中國的民主革命運動中,知識分子是首先覺悟的成分。”“然而知識分子如果不和工農民眾相結合,則將一事無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實行和工農民眾相結合。”后來他在《青年運動的方向》和《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及其他文章、講話中又多次闡明了這一觀點。這一觀點被概括為“知識分子必須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行動口號,并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教育青年及知識分子各項方針、政策的總指針。
實際上,即使不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而是從中國歷史看,知識分子與工農能否結合、如何結合,仍然是一次革命或改朝換代能否成功的關鍵。中國歷史上,只有那些能夠極大地吸收知識分子的農民起義或軍事集團才能取得局部的或最后的勝利。反面的例子,如李自成起義中的李巖、太平天國中的洪仁玕也常常使人扼腕嘆息。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的壯大,既可以一般地稱為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也可以說是一次最徹底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正是中國先進知識分子從城市轉向了農村和工廠,農村包圍城市、大規模的敵后抗日戰爭和知識分子奔赴延安,才使中國革命走向了勝利。
今天回顧這段歷史、重溫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今天的中國,知識分子與工農的經濟狀況、社會地位、思想文化出現了巨大的裂隙,甚至有人提出階層固化的問題。在這個時候,知識分子不是與工農結合,就是與資本和“精英”結合,沒有中間路線可走,這對我們黨將成為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很難想像,一個與工農群眾沒有聯系、沒有感情的知識分子,一個時刻想在經濟上、文化上甚至社會交往上脫離工農群眾的知識分子,會秉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立黨宗旨,其結果只能是在政治上與工農群眾相脫離。
巴音學院教師賈振霞:與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后期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相比,如今的大學生下基層活動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目前,教育部等國家有關部門鼓勵實施了多種基層服務項目,如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計劃、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教師特崗計劃和農技特崗計劃等專門項目。這些活動的實施正是知識青年走與工農相結合道路的本質體現。這對剛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生克服急躁情緒和不夠務實的特點,促使其健康、快速成長不失為一個重要環節。張木明等人在2013年對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活動做了調查研究。調查中發現,“61.9%的學生認為參與志愿服務能完善知識結構,66.5%的學生認為積累了工作經驗,57.5%的學生認為增強了自信心,49.1%的學生認為提高了協調溝通能力,42.5%的學生認為提高了環境適應能力,22.4%的學生認為參與志愿服務具有成就感和歸屬感”。這些數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今天出臺的這項政策是合適的。進一步可以說是新時代知青運動的延續。
因此,我黨的教育方針應該不僅使我們具備比較廣博的知識,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還要能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涌現出更多的秦玥飛,激發廣大學子在廣闊的天地間創新創業,尤其能在基層扶貧工作中大有作為。
中國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賈希望:2015年8月開始,筆者在云南省臨滄市鎮康縣中緬邊境支教一年。時代不同,當今的支教不能與那個時候的上山下鄉相比,一是規模沒有那么大,二是內心的理想信念也沒有那時強。但有幾點具有共性的東西:第一,到基層去一定會磨煉人的意志品質;第二,到基層去一定能感受到中國最底層社會老百姓衣食住行的生活狀況;第三,到基層去一定會讓人產生理想信念,讓人感悟到要為祖國和人民做些實事;第四,從基層回來之后一定會懷念、感恩那個地方,也一定會認可曾經在基層奮斗過的地方就是“第二故鄉”,崢嶸歲月里的經歷就是寶貴的財富。
北京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李潔:要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繼續堅持與工農相結合的方向,把某些“軟要求”變成“硬規矩”。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可謂毛澤東歷來倡導的青年運動應該堅持工農相結合的具體實踐。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雖然我國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城鄉差距特別是西部某些地區的城鄉差距還比較大。小平同志當年提出“兩個大局”的思想,第一個大局應該說我們顧全得非常好,但第二個大局的工作推進遭遇了特別多的困難。比如,西部經濟發展、投資、西部人才引進、流失等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社會主義現代化也不可能建成。當然,中央也多方號召廣大青年到西部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并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但“號召”畢竟是一種“軟要求”,能否把這種“軟要求”變成一種“硬規矩”呢?比如,把到西部、邊遠山區支農、支教等與職稱評定、晉升等相掛鉤,這是完全可行的,為什么現在能夠把“出國”作為人才引進、職稱評定、晉升的硬性要求,卻不能把支農、支教變成硬性要求呢?我覺得我們的黨員干部、高校教師、廣大畢業生也應該有這種覺悟,相關部門也不要怕這種規定不合理,這是社會主義國家應該有的規定,是正義的、合理的。
北京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楊利利: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對今天的知識青年繼續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仍有重要的啟示意義。首先,隨著當下農業生產力的提高以及城鎮化運動的推進,當下知識青年與工農相結合的方式也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其次,在鼓勵知識青年到西部到農村去的時候,首先要保證他們的安全和基本利益,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地區要盡量滿足其精神需求,幫助其不斷提升自我。再次,要使更多青年意識到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不僅體現在為了國家的崇高利益和個人的物質利益,更要使其意識到對自身長遠發展的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發出知識青年的動力,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其中。
北京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雷娜:在現今的時代條件下,結合社會的發展,鼓勵大學生“三下鄉”,“大學生村官”完善的制度以及對大學生的獎懲措施的到位,使得大學生積極主動到農村去掛職,去鍛煉,很多名校畢業的學生沒有選擇留在大城市,而去農村、基層掛職,可以看出,更多考慮民眾的心態后,大家由被動變為主動,由消極變為積極。這充分體現出我們當年上山下鄉舉措的優勢,也是對毛主席提出的上山下鄉的再肯定,對于很多大學生來說更是鍛煉的好機會,可謂一舉多得。
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王凡:當代“上山下鄉”運動政策的提出和實施,我認為應該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專業對口問題。通俗地說,就是能力與農村建設需要相吻合,即對知識青年的專業知識和能力的考察,必須以農村的需要為前提。同時要考慮開發農村新型發展方式,跳出傳統框架。在方法上,首先評定農村或山區的優勢發展方式以及人才的需要類別,再對知識青年進行安排。第二,年限與補償或待遇問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年限和待遇必須合理制定,尤其是待遇,應該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優越性。第三,人員選拔問題。我認為應該關注黨員、有志報考公務員的相關專業學生以及自愿投身到農村和山區建設的志愿者等。第四,持續性問題。應該建立專門的網站,把相關人員的能力狀況分門別類,方便安排和調度,同時保持一定量的機動人員。
(整理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編輯)
[責任編輯:劉德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