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翼經濟學者盧荻老師和青年左翼知識分子燧鳴同志有關中國社會性質的討論中,《紅色參考》表明過自己的態度:我們并不支持“中帝論”的觀點,同時也決不認為中國目前并不具備資本主義性質。但我們歡迎這樣的討論,因為我們相信,只有通過基于客觀現實的更深層次的碰撞和爭鳴,我們才能作出最接近事實、也最符合人民利益的判斷,并由此去指導或確定我們究竟該如何將社會主義追求付諸實踐。
在連續刊發盧荻和燧鳴三篇文章之后,針對他們關于資本主義是否已經占主導地位以及中國是否有走向帝國主義傾向等問題的討論,《紅色參考》的讀者劉杰同志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們將劉杰同志的意見刊登在這里,以供更多討論者參考。
1.盧荻老師采用的資本主義定義并不合理。那些已經普遍存在的雇傭關系和勞資沖突,倘若不是資本主義,又是什么?
一國內部的生產關系和階級斗爭不能還原為在資本主義世界體系中的位置以及是否抵抗這一體系。一國對世界體系的抵抗也不等同于“國家”的抵抗。真正在抵抗世界體系的不是“國家”而是勞動人民,“國家”的抵抗只是勞動人民抵抗世界體系以及一國內部階級斗爭的表象。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于是否存在這種表象,而在于這種表象是怎么來的,這一過程與國內生產關系變化以及階級斗爭有怎樣的關系。
從改革開放以來,勞動人民對資本主義以及新自由主義的抵制一直存在,這種抵制是阻礙中國徹底新自由主義化的主要力量,也是產生國家抵制表象的內在原因,但是,毋庸置疑,勞動人民的地位長期以來尤其是90年代中期以來是下降的,自那時以來中國對世界體系的依附程度也大大加深了。這種變化從數據上是可以驗證的,國民收入中勞動份額的下降的確有很大一部分變成了私有資本利潤份額的上升;國家所控制的經濟剩余相對于私有資本來說明顯下降,姑且不論這些經濟剩余通過補貼勞動力再生產和生態再生產在多大程度上成為對私有資本的隱性補貼。.
2.依附性的加深、資本主義占主導以及抵抗的存在,這三者在中國是共存的。
那些中帝論者只看到資本主義占主導,并把勞動人民的抵抗當成是國家資本的爭奪,無視依附性的加深。那些港獨分子同樣如此,以反資本為名否認勞動人民的抵抗。那些中特論者則否認依附性的加深,也否認資本主義占主導,看到了國家的“抵抗”,卻忽略了其背后勞動人民的抵抗。
延伸閱讀:
《盧荻:面對歷史資本主義的第三世界左翼 ——回應燧鳴等的商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